查看原文
其他

蒋惠凤 张兵 刘益平|组织生态学视角下现代产业学院高质量发展:内涵、困境与路径

蒋惠凤等 中国高教研究 2024-02-05

摘 要:提升高等教育质量是建设高质量教育体系的一项重要任务,现代产业学院作为高等教育体系内实施产教融合工程的创新组织,迫切需要实现高质量发展,助力高等教育质量的提升。基于组织生态学理论及其观点,界定了现代产业学院高质量发展内涵维度:共生度、融合度和适应度。针对当前现代产业学院组织合法化进程缓慢、生态位差异化不显著、多元主体共生发展难等发展困境,提出现代产业学院通过主动合法化、寻找合适生态位、实质化“一体化共生”等路径保障和推进现代产业学院高质量发展。

关键词:现代产业学院;组织生态学;高质量发展;内涵;路径


  一、引言


  “十四五”时期,提升高等教育质量是建设高质量教育体系的一项重要任务,这一战略部署为新时代我国高等教育发展指明了方向。现代产业学院是加快培养应用型、创新型、复合型人才的一项战略安排,已成为应用型高校推进新工科建设、培养高素质工程技术人才的重要抓手。作为高等教育体系内实施产教融合工程的创新组织,现代产业学院迫切需要实现高质量发展,助力高等教育质量的提升。近年来,现代产业学院改革试点在高校领域的推广与应用进入“快车道”,从仅有少数几所高校探索,逐步发展到已有超八成应用型本科高校创建了现代产业学院。然而,与日益高涨的创建热潮形成剧烈反差的是,现实中能够完美对接产业需求、支撑产业发展的现代产业学院比例很低,其发展质量有待提升。事实上,大部分高校基于外延式发展理念创建现代产业学院的历史使命已基本完成。教育与政治、经济、文化等领域间存在本质性关联,现代产业学院受组织环境影响,其本身也日益成为一个多元化的机构。因此,未来的现代产业学院发展需要从“创建”转向高质量“发展”或“成长”,不仅要考虑组织本身的自组织发展,还要统筹与现代产业学院密切相关的多元主体之间的协同共生关系。据此,本研究将基于组织生态学理论视角,特别是从组织合法化、共生发展以及生态位等理论观点出发,剖析什么是现代产业学院高质量发展,探讨现阶段实现现代产业学院高质量发展面临哪些问题,以及怎样才能实现高质量发展。

  组织生态学是用生态学观点探究组织自身发展以及组织之间、组织与环境之间的相互关系。现代产业学院是由外部生态系统和生态圈构成的具有“圈层”特征的创新组织,与组织生态学研究对象的群落、种群概念相对应。一方面,现代产业学院类似于一般教学组织,其创建与演化受所嵌入的教育、产业和制度等环境的影响,现代产业学院与母体学校、区域产业、地方政府等共同构成了相互依赖的生态系统;另一方面,现代产业学院又是一类特殊的教学组织,共建现代产业学院的多元主体从学校、企业、行业协会、政府等原有组织中分化重组而成,在现代产业学院内部,从原有组织中分化出来的各多元主体之间构成了一个具有模糊边界的生态圈。现代产业学院的这种“圈层”特征使得组织生态学理论在研究其发展方面更具理论适切性。


  二、组织生态学视角下现代产业学院的高质量发展内涵


  《现代产业学院建设指南(试行)》强调现代产业学院的建设目标是“以区域产业发展急需为牵引”,这种“产业需求”导向使得现代产业学院在制度创新、办学主体、资源配置、内部治理及运作机制等方面应追随产业对其“自然选择”过程及时进行调整或变革,要求多元主体通过协同来整合资源,并通过组织环境的反馈不断调整主体协同和资源融合。因此,可从共生度、融合度和适应度三个维度来表征现代产业学院的高质量发展内涵。

  共生度反映通过协调解决现代产业学院多元共建主体之间多重复杂交叠的利益冲突。现代产业学院存在着校企共建、政校企共建、校行企共建、政校行企共建、政校研企共建、校—研究院共建等不同共建模式,这些从事类似活动并具有相似资源利用模式的组织构成了不同的生态圈(种群)。生态圈内共建主体(高校、企业、政府、协会、研究院等)之间的共生关系受到种群规模、种群密度、资源互补性等因素影响。就组织共生关系而言,现代产业学院是地方本科高校、企业和地方政府之间的质参量紧密结合,共生能量的生成、分配呈现一体化演进的组织,属于“一体化共生”。就共生行为关系而言,现代产业学院的对称性互惠共生是最佳共生关系。因此,现代产业学院提高共生度的关键在于将一体化共生实质化,并不断向对称性互惠共生演化发展。

  融合度是多元共建主体的价值观念、教学资源、课程体系、培养方式和师资队伍等资源的深度组合与融合带来的价值增长,反映了通过创新和资源共享培育现代产业学院自组织发展的内在动力。融合度主要体现在教育与产业的对接与融合,具体表现为落实专业优化对接产业需求、课程内容对标职业标准、教学过程模拟生产过程、职业资格证书与毕业证书并重,以及创新链、产业链、人才链、政策链以及资金链的深度融合。

  适应度彰显现代产业学院对所处生态系统的融入效果。现代产业学院嵌入其所处的教育、产业和制度等环境中,共同构成产教融合创新生态系统,环境和现代产业学院之间也同样存在物质和信息能量的交流,现代产业学院和环境在长期的共生作用中相互改变并相互适应,现代产业学院对环境的融入效果体现为适应度。适应度主要表现为母体学校、产业企业、学生和政府等利益相关者对人才培养效果、科技服务水平、产教融合师资服务能力提升情况的满意度和认可度,反映通过跨界开放使得产业的“自然选择”形成现代产业学院发展的外部动力。

  综上,基于组织生态学理论观点,现代产业学院高质量发展的维度体现为共建主体之间的共生度、资源的融合度,以及对环境的适应度。共生度、融合度和适应度三个维度之间存在循环促进的关系。组织内部多元主体共生为组织基础,反映生态融合的可能性,共生促进资源融合,资源融合提升对组织环境的适应度,而对组织适应度的反馈信息可用于调整组织内部多元主体的共生关系。


  三、组织生态学视角下现代产业学院的高质量发展困境


  (一)现代产业学院的组织合法化之困

  组织生态学认为组织合法化程度的增强会提高组织种群内个体组织的成长。关于组织合法性的分类,学术界广泛认可Scott提出的基于制度内容的规制合法性、规范合法性和认知合法性这三种合法性约束。按照Scott的分类,我们同样把现代产业学院组织的合法性分解为规制、规范、认知合法性三个方面。其中,规制合法性来源于国家、不同级别的政府和相关组织所制定的法规、规章、标准和期望,现代产业学院最主要的规制合法性源于混合所有制;规范合法性是社会的标准和社会价值观对现代产业学院的影响;认知合法性是利益相关者对现代产业学院的认知与接受程度,表现为现代产业学院形象塑造、产教融合的参与度、人才培养的赞誉度、社会服务的美誉度等。

  2014年发布的《国务院关于加快发展现代职业教育的决定》,首次提出允许学校探索股份制和混合所有制,《高等职业院校创新发展行动计划(2015—2018)》鼓励校企合作举办适用公办学校政策、具有混合所有制特征的二级学院。在政策引领下,产业学院成为混合所有制探索的典型模式,但混合所有制产业学院体现产权“小混合”性质却没有独立法人资质,引发了一系列新的问题:一是法律地位不明,大部分现代产业学院是非独立设置的二级学院,不具备独立法人资格,易面临法律风险;二是各办学主体的价值冲突使得现代产业学院产权模糊。企业共建产业学院的初衷是实现资本保值增值以及规避投资风险,学校共建产业学院主要为深化产教融合和提升人才培养质量,因此资本逐利性和教育公益性的矛盾必然存在。就产权制度而言,公有资本和非公有资本的产权结构不明确,相关权力保护不到位。一方面,学校主体的资源配置、人员管理受母体学校管辖;另一方面,缺乏明确的资本进入和退出机制,引发非公有资本对规避资本风险的担忧。在模糊产权的不完全契约下,共建产业学院各方易陷入“囚徒困境”,无法实现整个社会“帕累托最优”。

  相较于规制合法性,规范和认知合法性需要现代产业学院通过主动合法化战略获取,如各个现代产业学院建立了现代产业学院建设的体制机制,制定了建设标准和评价体系,改革了师资聘用方式,免除教师投身产业学院建设的后顾之忧,制定了学生选拔规则和毕业规则,通过了工程教育专业认证。认知合法化方面,有的现代产业学院通过媒体宣传塑造品牌形象,通过学术交流获得学界认同,通过向企业输送人才收获企业的赞誉等。然而,不同现代产业学院的规范和认知合法化进程差异显著,且现代产业学院的载体功能并未完全体现,换言之,脱离现代产业学院这一载体,工程教育专业认证等规范合法性和利益相关者赞誉等认知合法性也可获得。

  (二)现代产业学院的生态位差异化之困

  现代产业学院并非封闭的组织,具有开放性和生态化发展趋势,其高质量发展关键在于及时引入外部因素保持组织发展的持续性,这就要求现代产业学院根据形势变化,适时选择新的战略,使得自身基础生态位随“势”而变,实现学院与环境之间的持续平衡,这也是生态位竞争对组织生存的选择,因此现代产业学院需要在适应产业发展对人才需求的转变过程中,与学科学院差异化自身的结构和功能,借此提升自己的生存力和发展力。然而,作为产教融合载体,现代产业学院承载了政府所赋予的经济、社会和治理三重目标,这种目标一方面推动产业学院建设迅速进入“快车道”,另一方面迫使现代产业学院缩短路径演化时间,未能建立适宜的生态环境,抑制了自组织的孕育与发展,致使现代产业学院发展所需要的他组织与自组织共同作用、协调发展的有效机制难以建立,始终处于组织运行的低阶。受制于产权制度、教育和产业的运行机制等宏观层面因素,现代产业学院多元主体共治的治理体系处于浅层构建阶段;受限于高校内部学科逻辑的资源配置方式和科层制管理体制,现代产业学院的高校资源和企业资源形成低效和不稳定的融合;宏观和微观制约共同导致现代产业学院的教育功能与普通学科学院陷入泛化与重叠困境。

  (三)现代产业学院的多元主体共生发展之困

  现代产业学院建设的预期目标是打破高校和产业之间的边界,通过在产业学院内创设真实产业场景和课堂相结合的空间,引入企业文化与大学文化交融,使专业和课程建设、人才培养、技术研发和成果转化浸润在产教融合环境中,实现知识与价值的有序传递。为实现这一预期目标,政府通过政策引导、资金支持、财政激励等方式;学校通过引企入校、共建实验室、提供技术支撑、增强政策包容性,与企业搭建合作平台、师资互聘、共同开发课程、共同编写教材等方式;企业通过参与管理、设备进校、提供实践基地、帮助招生宣传、成果转化、提供就业机会等方式,实施共生发展战略。然而,受限于共建现代产业学院的多元主体的行为逻辑差异,现代产业学院各主体虽实行了一些共生发展的措施,但走“对称性互惠共生”的发展路线,仍是“荆棘满地”。高校层面,当前我国地方本科高校专业结构同质化导致生态位重叠,教育链与人才链、专业群与区域产业群的动态协同机制尚待完善。在办学经费来源二元化格局、综合性大学发展路径依赖、“学术观”标准化评价模式等因素共同作用下,高校倾向于沿袭组织惯性,规避变革风险,学校在资产投入时可能无长期投入规划,教师在转型发展时可能犹疑不决,学生在课程选择时可能重视程度不够。企业层面,企业的逐利动机、教育的准公共产品属性、对人才的高标准需求等因素使得企业参与现代产业学院共建可能存在政策套利动机,无长期投入打算。政府层面,公共资源稀缺、追求短期的政绩目标等因素使得地方政府忽视了政府在现代产业学院内的深度参与职能。


  四、组织生态学视角下现代产业学院的高质量发展路径


  (一)加快合法化进程,保障和推进现代产业学院高质量发展

  合法性是引导现代产业学院规范办学、产教高效融合的遵循依据,合法性地位的提升也是现代产业学院获得其他各方资源的基础。在建设初期,政府关于现代产业学院的政策性文件较少,给予新创产业学院一个相对宽松的政策环境,在这样的环境下,主动的合法化行为更能够促进组织的生存和生长。因此现代产业学院需要通过主动合法化战略争取多样化的资源支持。如产权制度建设,由于建设现代产业学院是一种项目制方式的举措,是通过计划引领与项目驱动来推动产教融合发展,运作逻辑是问题导向与绩效管理,政府给予校企更多机会进行新制度的摸索。现代产业学院可作为混合所有制探索的“特区”,建议产教融合基础好的现代产业学院采取操纵型合法化战略,进一步试点混合所有制,探索公有和非公有资本竞合边界的最佳匹配值,建立权责明确的产权制度,进而明确现代产业学院多元主体合作治理的角色定位和结构关系,并向社会推广新的产权结构和治理体系,抢占领导地位,成为最早“吃螃蟹的人”。其他相对弱势的现代产业学院采取依从型合法化战略,追随占先的现代产业学院不断实践调整,当规模足够大,影响范围足够广泛时,政府将为这片制度空白的新兴领域确立新制度。又比如现代产业学院产教融合平台认知合法性地位的取得,建议通过媒体宣传、学术影响、口碑传播等方式扩大现代产业学院作为产教平台的影响力,吸引各界的持续关注,将更多的产教融合活动吸引到现代产业学院这个载体中来,发挥现代产业学院的载体效能。总之,作为创新组织,一方面要依从现有规章制度,符合公众的认知约束,获得政府、产业协会、学生等公众的支持;另一方面更要采取能动战略,通过创新建立内部成员的信任以及外部利益相关者的信任,不能完全依赖政策的完善,而是要主动合法化,才能保持多元主体更长久的合作稳定性,获得更高的绩效。

  (二)寻找合适生态位,实现现代产业学院生态位的跃迁

  现代产业学院作为应用型高校转型发展的探索模式,如何才能走出一条不断酝酿、试错和寻找合适生态位的“披荆斩棘”之路?本研究认为需要经过触发→响应→行动→反馈四个阶段,如图1所示。

  一方面,随着我国产业结构的调整和社会经济的转型,对技术型人才的专业化能力和创新能力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另一方面,政府为了深化人才培养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出台了多项政策推动产教融合的发展。在产业发展需求和政策驱动的触发下,高校响应创建现代产业学院。创建初期,现代产业学院应明确在我国高等教育生态体系中的初始生态位,包括定位和边界问题。在创建时,现代产业学院根据其资源禀赋(学校资源、当地产业资源、政府资源)、集体行动能力以及与母体高校、政府、企业和其他生态系统主体的博弈关系选择初始生态位。现代产业学院与政府、企业关系越紧密,处于生态系统核心位置,其初始生态位就越高阶化,越具有竞争性。现代产业学院创建的过程也是资源融合的过程,是各类资源全方位的融合,并转化为组织适应环境的生态特征,逐渐占据多维度的生态位。这些不同维度的生态位共同构成现代产业学院生态位的层次结构与空间规模,现代产业学院的生态系统和生态圈为其资源融合提供了来源,此时,现代产业学院需建构生态圈,确定生态位的边界,包括资产、权责、风险等边界。创建成功后即开始行动,主要包括人才培养和产学合作,这一过程伴随着推动区域产业资源向教学资源转化,提升人才工程实践能力,依托于与产业的协同发展开展应用型科学研究等诉求,因此现代产业需要进行一系列的调整生态位的改革,如从顶层设计上调整专业设置、课程体系、教学方法以及评价体系等。调整专业设置和课程体系方面,建议依托原有学科优势,依据产业需求,开设“微专业”,建设课程模块,然后根据产业需要进行调整和拼接;教学方法方面,充分利用大数据、互联网等信息技术,以合理的投入对创新性的事物进行尝试,如纸质教材和工厂实景式慕课的融合,开发产教联盟APP和网站,提供丰富的教学资源保障,实现基础理论教育大模块与个性化定制相结合,循序渐进地推进企业技术要求较低的项目,进而以项目培养学生,以师生智慧解决项目问题。评价体系方面,建议树立教学科研并重的“大学术观”,对于实践教学与社会服务等成果出台评估细则与奖惩政策,建立包容性强的评价激励机制。此外,现代产业学院受到组织合法性程度的制约,即学生、企业、社会对现代产业学院人才培养和产业服务的合规、合意性评判,这些评判会对资源的可得性和利用的有效性产生重要影响,因此现代产业学院在合法性程度的制约下重新进入资源融合与生态位调整的循环,最终实现生态位的跃迁。

  (三)实质化现代产业学院的“一体化共生”,促进多元主体对称性互惠共生演化

  将现代产业学院的“一体化共生”实质化,进而促进多元主体对称性互惠共生演化。可从以下三方面着手:一是强化审核与过滤机制。在创建初期,现代产业学院在“扩大种群规模”的核心思想主导下,往往更注重参与共建企业的数量,忽略了同质企业如果过多,可能导致生态位高度重叠,并引发共建企业之间的竞争,稀释政府提供的支持性资源,使得协同效应难以实现,也可能降低了对共建企业的创新水平、社会责任等维度的考察,增加了内部治理的困难。因此,现代产业学院应将审核和过滤机制的着重点从种群规模转到质量上。二是构建多方参与的民主治理机制,如政府对产业学院组织形式、校企合作的权责、利益分配以及问责机制等做出明确的规定;行业协会、高教学会等第三方组织以合作、认证和监督等方式促进现代产业学院的发展;如果共建企业或高校的参与度过低,易导致权力旁落,治理以校企中的某一方单边意志为转移。因此,现代产业学院内部治理需要校方和企业方的民主参与。三是完善现代产业学院的运行机制,目前,现代产业学院专任教师和教学管理人员较少,管理团队和师资队伍不稳定,建议培养能留得住的人,包括管理团队和师资队伍。管理团队的不稳定易导致管理制度的多变以及管理人员的懈怠,不利于现代产业学院的稳定发展,因此应配置具有产教融合经验的专职管理人员,并给予相同的行政级别、待遇和晋升机会。基于应用型人才培养要求,优化配置“校本”师资和“企业”师资,重点培养“校本”师资的“双师型”能力,鼓励“校本”师资真正进入企业生产研发一线实践,并配套改革教师工作绩效评估方法,将产教融合产生的应用型成果纳入多元化工作绩效评估体系。通过颁发聘书、给予名誉、学生“点赞”肯定等方式激发“企业”师资协同育人的积极性和成就感;通过与合作企业交流沟通,调配“企业”师资的工作安排,允许灵活的教学安排,配备助教等方式解决“企业”师资的时间安排矛盾;对“企业”师资定制适量的教学技能培训,提高其教学表达能力。创新教学方式,严格控制运行性费用。充分利用学校可提供的实践、实验、技术和场地资源,以及企业可提供的生产、经营和研发资源设计教学方式和教学安排。对于一些可能会干扰企业正常生产经营研发秩序的必要的教学实践环节,可充分利用现代科技手段,采用视频采集、网络直播、虚拟实践等方式完成。

  现代产业学院建设模式目前仍处于初级发展阶段,但高质量发展却是必然要求。现代产业学院组织生态发展将是一个循序渐进,从他组织到自组织,开放式适应和演变的过程。现代产业学院在此发展过程中,需要先明晰发展目标,认清自身所处的地位和发展困境,内生和外生齐发展,方能达成。

蒋惠凤,常州工学院副教授,南京航空航天大学博士研究生;张兵,通讯作者,常州工学院党委副书记、院长、常州工学院碳纤维新材料产业学院院长、教授;刘益平,南京航空航天大学经济与管理学院教授

原文刊载于《中国高教研究》2022年第12期

继续滑动看下一个

蒋惠凤 张兵 刘益平|组织生态学视角下现代产业学院高质量发展:内涵、困境与路径

蒋惠凤等 中国高教研究
向上滑动看下一个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