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万圣节后,这五个问题想过没?

2017-11-02 C计划-叶明欣 C计划


又一个热热闹闹的万圣节过去了。孩子们打扮成鬼怪或者喜欢的卡通人物造型,拿着南瓜罐子到各家讨要糖果,许多学校里也举办了万圣节表演和各种活动。不过,孩子们的万圣节是否过得很有质量呢?也许今天文章中的五个问题值得家长和老师们继续探讨。


1. 孩子们是否知道什么是万圣节?



万圣节起源于公元前不列颠凯尔特人的传统节日,他们相信10月的最后一天是夏天的终结,冬天的开始。这一天各种恶鬼出没,死去人们的灵魂也会离开阴间在世间游走,当夜也就格外危险。为了吓走邪恶的鬼魂,凯尔特人会戴上面具。



孩子们了解相关的历史背景么?也许,围绕万圣节的起源,我们还可以和孩子一起研究:不列颠在哪里,凯尔特人是什么人,到底什么是死亡,“不给糖就捣蛋”(trick or treat)的做法是如何产生的,中国类似的中元节又是怎么样的……


2. 孩子们是否知道为什么要过万圣节?



我们是否考虑过,自己为什么要过万圣节呢?是因为它是西方节日,是因为商家都在大力推动营造了节日气氛,还是因为周围的人都在过这个节日?



诉诸传统、诉诸大众,都不应该成为我们决定是否做一件事情的依据。万圣节随着时代的变迁,已经逐渐变成了狂欢和娱乐的节日。如果你希望拥有不循规蹈矩的一天,扮演期待已久的人物,或做一次要糖的捣蛋鬼,那么就加入这场party;如果这并不是什么吸引你的主意,那也不必被裹挟进来。



有时学校、社区组织的活动,家庭碍于面子需要参加配合。组织者们可以进一步追问,我们真的需要过万圣节吗?对气氛热烈的节日的渴求,是否是在努力填补实质上的空虚和贫乏?其实,我们可以有更多和实际生活、日常周边相关的活动,像等待亲手种下的蔬菜的成熟,认识居住区域里的植物和昆虫,了解小区的保安、保洁人员的生活和工作,带来的收获也许都远胜于感官刺激的愉悦。


3. 万圣节是否对他人造成不当的干扰?



近日有网友爆料万圣夜上海一行孩子到全时便利店讨要糖果,“不给糖果就捣蛋”,导致店员掏腰包给孩子在店中拿的糖果买单。事件的真实性仍待进一步确认,但如果属实,则家长和孩子们的行为扰乱了商家正常的营业秩序,也给店员带来了负担。



万圣节在中国并不是普遍接受的节日,家长带着孩子们去讨糖果时,需要考虑是否会对邻人造成打扰。造访熟悉的友邻或许只是逗乐,但贸然敲开陌生人的家门索要糖果,就未必礼貌了。尤其是,商业机构和其他公共机构需要正常运转,店员处于履行工作职责的过程中,进入讨要糖果明显不合时宜——要知道,嚷着“不给糖果就捣蛋”的孩子在家长眼中哪怕十分可爱,在他人眼中可不一定如此。


此外,万圣节的一些服装、室内装饰十分血腥、惊悚,是不是给他人造成了不适?比如大家会津津乐道一位妈妈把孩子打扮成逼真的无脸人,把幼儿园的同学都吓哭了。如果是真的,那么请问,被吓哭的孩子的心理阴影面积有多大?也许教会孩子考虑他人的感受,是比过节重要的多的事。



4. 万圣节是否浪费了资源?



万圣节前四处堆砌的南瓜、商家里的各种鬼怪商品、活动现场的各类万圣节装饰,在节后都不见了。那些雕了几个窟窿的南瓜灯,是被丢弃了吗?那些cosplay的服装,明年还可以继续利用吗?



为了过节而增加的消费、快递,都是资源的消耗。期待明年的万圣节,我们可以更少废弃,更多环保和节约。


5. 万圣节还可以怎样过得更有意义?



万圣节是一次社区孩子的总动员,在这个过程中我们可以想一想娱乐之外还能做些什么。比如,联合国儿童基金会(UNICEF)自1950年以来就发起了“trick or treat for UNICEF”的倡议,号召孩子们在万圣节不是讨要糖果,而是为发展中国家的儿童保护事业募捐。孩子们可以带着联合国儿童基金会的印有捐款用途说明的募捐盒子,向邻居们发出倡议。



作为一个舶来的节日,万圣节的热度似乎还在提升。比我们是否接纳这个节日更重要的是,我们清晰地了解,自己为什么接纳或不接纳这个节日,以及如果接纳它,怎样把这个节日过得更好。


相关阅读

当了家长才知道,写作业这事没完

"好害怕埋没了孩子的天赋"

游乐场和游学之外,孩子们还可以玩什么?

随手赏一个 支持C计划

作者系网易新闻-网易号“各有态度”的签约作者。未经特别说明,C计划文章均为原创。文中署名的插图、脑图亦为原创。转载文章或原创插图、脑图,请联系小C(Plan-C2016),或给后台留言。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