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老城复兴,从「看剧」开始——伦敦西区

城市设计 2023-02-06

The following article is from 丈量城市 Author 1/6图片工作室


关键词:

旧城更新 | 戏剧产业 | 主题旅游 | 产业更新


国家:英国

区位:伦敦西区

面积:约1.6平方公里

人口:约978万(2018年)

特色:老城区转型世界级文化休闲区



01

伦敦戏剧文化代名词

从「有戏」到「做戏」


MEASURE THE WORLD



提到旧城更新,势必要说到「文化复兴」。文化复兴成为老城区重塑活力,挖掘其新价值的有效手段。


▲ 北京前门区域更新


但在众多旧城更新实践中,文化复兴往往不是雷声大雨点小,就是电光朝露,文化驱动老城走向持续振兴的少之又少。

这是因为,文化「过于抽象」,让旧城更新建设找不到「抓手」,难免走向一味的建筑保护。


▲ 镇江西津渡古街更新


文化复兴在旧城更新实际运用中的困境,伦敦也曾经历过。经过几十年的探索发展,如今伦敦已形成数个充满活力、各具特色的「文化老城区」,其中经久不衰、人气最旺的是被誉为「英国戏剧文化代名词」的伦敦西区


▲ 伦敦西区夜景


伦敦西区在不足1.6平方公里的范围内,聚集着40多家剧院,与纽约百老汇并称世界两大戏剧中心

西区是伦敦「剧院游」目的地,自1998年以来,每年保持着200部以上的新剧推出速度;平均每年吸引观众数超过1000万人次,2018年观众首次突破1550万人次,票房收入达到7.65亿英镑。


▲ 伦敦西区俯瞰


西区的高强人气,成为推动区域夜间经济、旅游业蓬勃发展的引擎,更为伦敦打造出全球化的文化标签



「如果没有西区,伦敦的经济和文化都是面目全非的。没有西区就没有伦敦。如果伦敦只有银行家,只有女王,就不会有游客,伦敦就不是现在的伦敦。」

—— 大卫·莱特博帝

(英国麦金托什公司全球商业负责人)




「兴于」伦敦大火

(15世纪中期—20世纪初)


1663年,伦敦最古老的剧院「皇家剧院」在伦敦郊外的西区开幕,不过真正改变西区的却是1666年的「伦敦大火」


▲ 伦敦大火画作(来源:wikipedia)


大火之后,伦敦通过了《城市重建法案》(推行石质建筑、宽阔道路),于是西区呈现出新古典主义与中世纪建筑混搭的风貌,吸引越来越多的上层阶级在此安家。

1843年,英国颁布《剧院法》放宽对戏剧表演的限制,西区剧院如雨后春笋般发展建设。到一战前期,有10多座大型剧场在此聚集,成为众多戏剧争先恐后举办首演的文化区。


▲ 位于西区的干草剧院(左)与女王陛下剧院(右)



「败于」老城空心化

(20世纪中期—1990年代初)


二战后,伦敦开始不断向外疏解人口,加上经济转型带来的衰退,老城进入空心化阶段。西区不仅大量房产空置,戏剧也变得越来越「小众」


▲ 上世纪70年代,伦敦市区大量人口失业


此时,正值摇滚乐盛行的时代,西区原本经营戏剧录制的唱片公司们转战流行乐市场。众多房屋被改为录音棚,披头士乐队、皇后乐队、滚石乐队、齐柏林飞艇、戴维·鲍伊等等,几乎英国知名的摇滚乐队都在此录过歌曲


▲ 位于西区的丹麦街片区,在上个世纪时是英国流行音乐的心脏,唱片公司、录音棚、乐器店随处可见


摇滚乐产业的发达,带动当地酒吧业迅猛发展。西区逐渐沦为伦敦社会治安的重灾区,区域内最繁华的摄政街夜间成为犯罪热点区域。



融入CAZ再出发

(2004年至今)


1978年英国颁布《内城法》,伦敦开始大规模更新,但是西区主要是以私人房产为主,难以统一协调,加上糟糕的治安,更新效果有限。

不过,随着内城人口的回流,《剧院法》的废除,西区戏剧业快速升温。到1997年,票房收入达2.5亿英镑,提供4.1万个工作岗位,直到夜间治安问题再次成为制约其发展的瓶颈


▲ 《悲惨世界》是西区最热门的戏剧演出之一


新千年,《伦敦规划2004》提出中央活动区(CAZ)的概念,西区被纳入其中,承担着「文化娱乐区」「发展夜经济」的功能。


▲ 伦敦CAZ范围及西区区位


同时,随着2012年伦敦奥运会的邻近,作为老城的文化展示区,西区的大规模治理势在必行。




02

「以公带私」,推动空间更新

公共空间更新带动私有空间更新


MEASURE THE WORLD



西区旧城更新中,

遇到私有土地密集、难以协调的问题,

并非个案,而是伦敦旧城更新中的普遍状况。


伦敦政府另辟蹊径,

针对可控的公共空间开展更新

先后颁布《100个公共空间计划》

《优秀户外空间计划》等公共空间更新计划。


▲ 西区南端的特拉法加广场是《100个公共空间计划》代表项目之一


伦敦希望通过对环境「提质」、注入活力

反向牵引私人业主、企业加入到更新行列

西区身先士卒,

分别从街道交通节点建筑改造三个层次

全面激活公共空间活力,加速西区融入CAZ。



①. 激活「边界」即城市缝合


西区多条与周边区域衔接的大道开展更新,

探索通过步行网络加强与周边区域的关联。

街道改造通过压缩车行道宽度加宽步行道

以及增设街边「小集市」等功能空间,

实现步行友好。


从而实现延长游客逗留时间、

重塑营商环境、重现街区繁华的目标。


▲ 街边小集市


以改造后的摄政街为例:

2.4公里长的距离内聚集着

90多家品牌旗舰店,数百家餐厅;

街道还是一年四季的活动举办地

如「时尚与设计月」「圣诞灯饰节」等等。


▲ 摄政街


▲ 摄政街中的苹果商店


这些改造后的大道不再是西区的「边界」,

而是西区与周边区域共享的活力中心


▲ 2004年,摄政街举办的一级方程式赛车游行(来源:wikipedia)



繁华「小街」

伦敦西区内部,

针对建筑间的小街推行「彻底步行化」改造。

改造后的街道成为商业、公共活动空间,

留住街巷里的「烟火气」

每个街区由内向外焕发活力。


▲ 街区内部「彻底步行化」


以西区七面钟区域为例:

它是以七晷柱为中心,

向外辐射的七个街道组成的街区。


▲ 七面钟街区


改造后部分道路改为步行或单向行驶,

而街区内部则完全步行化

100多家品牌店,50多家餐厅散布其中。


▲ 七面钟街区路网改造


步行空间成为活动空间,

从时装节到美食节,吃喝玩乐一网打尽。


▲ 七面钟街区内部改造的步行商业「小街」



②. 交通节点即魅力中心


西区缺少公共停车场,

逐步推进的步行友好改造,

正在不断压缩车行空间,

但丝毫不影响

高密度剧场带来的人流集散


这背后离不开西区1.6平方公里内,

5条线路6个站点组成的

高密度地铁网络支撑。


▲ 西区高密度的地铁网络


西区针对这些交通节点中的广场空间,

进行大规模更新改造,

将其转化为各具特色的人气节点

塑造多样化的游览体验


▲ 交通节点中的广场空间


改造后,川流不息的交通节点网络,

大大改善区域的治安环境,

成为西区发展夜经济的根基。



历史形象名片——特拉法加广场

西区南端的特拉法加广场拥有地铁站,

紧邻伦敦最繁忙的查令十字车站,

被国家美术馆、政府办公区、

国会大厦等伦敦代表建筑包裹其中。


▲ 改造后的特拉法加广场


由于四周交通路网的切割,加上糟糕的治安,

广场一度成为人迹罕至的消极空间


2003年广场周边的路网改为三面通行,

北部的道路则改造为举办各类活动的平台空间。


▲ 改造后的特拉法加广场与国家美术馆成为一个整体


广场增设咖啡馆、座椅等步行友好的休憩设施,

成为以广场为核心的历史建筑游览区,

以及城市大型活动的举办地。


▲ 由道路改造的阶梯式平台,成为户外音乐会看台


改造之后,由查令十字车站出发的游客,

可便捷的到达特拉法加广场,

穿过国家美术馆,一路游览至西区的剧院区。



伦敦时代广场——皮卡迪利圆环

皮卡迪利圆环广场(建于1819年)

是区域西端重要的地铁枢纽,

但被5条道路环绕,使用非常不便利。


▲ 皮卡迪利圆环广场


2010年,皮卡迪利圆环进行改造,

重点是拆除围栏、护坡等

迫使进出站人流绕行的设施;

采用新型对角线人行道,

以便游客高效到达商业区、剧院区


广场周边建筑立面

架设超过790平方米的液晶屏,

形成以爱神像为核心的「伦敦时代广场」

也是2012年奥运会指定的直播广场。


▲ 皮卡迪利圆环广场周边的液晶屏


如今,24小时灯火通明的皮卡迪利圆环,

成为游人络绎不绝的打卡点,

及艺术家露天表演的剧场。


▲ 广场上的街头艺术表演



西区文娱枢纽——莱斯特广场

剧院区是西区的核心,

而剧院区的核心则是莱斯特广场。

广场周围被伦敦4座知名的剧院环绕,

莱斯特广场地铁站方便人们快速到达各个剧场。


不过,西区糟糕的治安,

使广场在夜间一度成为犯罪高危区,

导致剧场、居民联名要求政府将其拆除。


▲ 莱斯特广场俯瞰


2012年,全新的莱斯特广场亮相,

步行化的路网与广场形成一个步行区,

广场转变为周边建筑们的内庭院与休息区


▲ 改造后的莱斯特广场


广场通过在其周边引入商业、住宿功能,

及鼓励艺术家在公共空间举办表演等措施,

创造出1000多个工作岗位,

莱斯特广场转型成为区域文化娱乐枢纽


▲ 莱斯特广场改造后成为街头艺术家谋生之地



③. 建筑改造即生活示范区


西区建筑私有化比例极高,

伦敦政府可以用于更新改造的建筑,

除曾经打算拆除的考文特花园外屈指可数。

于是,考文特花园成为改造的重中之重。


不过,伦敦政府对其改造重心并不是建筑本身,

而是希望打造一个国际化的「生活示范区」

带动西区更新潮流,

推动CAZ区域「引人留人」的策略实施。


▲ 考文特花园俯瞰



旧建筑「老功能」

17世纪时,考文特花园是西区的中心区,

主要功能包括广场、市场、剧场以及住宅。

2004年,考文特花园开始更新。


首先,所有老建筑修旧如旧

并恢复其原有的特色功能。

例如,近200年历史的考文特花园市场,

整体空间格局以及建筑结构均被完整保留。

最大的改造是新建下沉式的庭院,

所有改造只为恢复其「旧功能」——市集


▲ 考文特花园下沉商业空间


新市集只允许本地特色的零售商入驻,

并形成三个主题市集,

即古董集市、一般集市、艺术集市。


▲ 考文特花园丰富的「集市」


其次,全面恢复步行街区模式,

并成立街头艺术协会

吸纳街头艺术家来此表演,

将公共空间变为街头表演艺术区。


▲ 公共空间内的街头表演


如此,既能解决街头艺术家的生计问题,

又能强化西区戏剧主题,为区域注入活力。



旧区域「新生活」

2006年,初见成效的考文特花园,

吸引企业加入,开始新一轮的更新改造

——打造世界级城市综合生活区


▲ 考文特花园周边配套改造


新一轮更新将步行网络蔓延至小街巷,

注入更年轻化的业态,吸引年轻一代游客。

旧建筑改造主要聚焦在功能更新,

如博物馆、百货、酒店等,

增强旅游综合吸引力和接待力


通过新老建筑结合,增加区域居住功能,

以承接CAZ不断上升的居住需求。


▲ 新旧结合的居住区域改造




03

「腾笼换鸟」,更新可持续

文化复兴即产业更新


MEASURE THE WORLD



西区一系列的空间更新组合拳,

为恢复区域活力塑造出必要的「硬件环境」

但这不足以扭转西区犯罪事件频发的现实


伦敦政府认为,

虽然酒吧、夜场为西区带来了可观的税收,

但它们是治安混乱问题的根源,必须重拳治理。


▲ 西区拥有众多历史悠久的酒吧


此后,西区环境更新带来的租金上涨

加上连续多年的酒吧、夜场治理行动

使它们的数量骤降,

西区治安环境得到大幅改善。

据夜间行业协会(NTIA)统计,

2007—2017年间伦敦夜总会数量下降50%

其中多数位于西区。


▲ 酒吧经过治理后,数量下降,并多以小型酒吧为主


不过,旧夜经济的衰退

必须要有「新夜经济」的崛起

才能保障区域发展可持续



①. 扶持「戏剧产业」,重启夜经济


戏剧产业无疑是新经济的代表,

但属于高投入低产出、高流量低利润的行业。


如西区众多剧场为保护建筑,

需投入高额维护费用。

西区有5个国家级非商业剧院和众多实验性剧院,

它们不以商业为目的,

只为促进戏剧产业的多元化发展。


▲ 西区内众多剧场都为保护建筑


西区还推行低票价策略,

吸引更多的游客进入剧场。


以上所述,

意味着伦敦政府必须投入高额补贴

才能保障剧院的正常运转,

不过这是一项非常精明的「投资」


▲ 《悲惨世界》


夜间治安的改善,

大大延长剧场夜间演出的时间和频次,

戏剧与区域内的各色公共空间、

商业配套形成联动,

催化出白天「逛街」

 晚上「看剧」的戏剧主题游


▲ 三分之二的外地游客将看戏剧演出列为他们到伦敦的重要原因


西区平均每位观众的

票房支出是27.75英镑,

票务之外的附加消费是53.77英镑,

戏剧产业迅速替代酒吧、夜场,

成为西区夜间经济的新动能。



②. 升级「文化产业」,经济双轮驱动


占据西区1/3面积的Soho区,

曾经是伦敦最著名的红灯区,

酒吧最密集、录音棚众多。

在历经数次大规模整治后,

失去支撑的Soho区,迅速凋零。


▲ 占据西区1/3面积的Soho区俯瞰


90年代末,

Soho尝试转型,发展本土独立电影制作

西区率先在此铺设光纤网路,

与影视公司接洽,吸引他们入驻,

培育影视产业。


西区整体复兴后,位于摄政街上的BBC总部,

于2013年进行大规模扩建,迁入22个工作室,

带动本地新媒体产业链快速发展


基础设施完善、产业有基础、

生活多元的Soho区受益最大,

区域内超过23%的劳动力从事创意产业。


▲ Soho区老建筑改造的设计工作室


西区的旧城更新运动,

看似是空间更新,实质上是产业更新

看似是赔本赚吆喝的戏剧文化

实质上是培育产业链、吸引消费人群


西区已不再是CAZ的功能附属,

而是城市新型产业主导区。




1/6图片工作室出品


文 | 李海涛    摄影 | 李忠  何锋  常瑶  李海涛

动画 | 李民    设计 | 王冰


丈量城市

世界看得见,我们只看图说话

长按二维码关注



点击图片,阅读城市设计近期热门文章 ▼


* * *


  欢迎关注我们的原创内容号 “什么是城市”  Whatscity  




了解更多城市设计的报道资料,请在后台回复“搜索”,调取城市设计号内搜索页面。了解更多城市设计提供的设计企业合作服务,后台回复关键词“设计企业服务”。

城市设计,以专业的立场,前沿的视角,洞察社会文化的建筑现象;用及时的评论,深度的解析,搜罗来自各个领域的设计原料。致力于成为泛行业的城市文化与设计知识杂志。后台回复关键词“媒体合作”联系我们。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