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专栏 | 中共党史中的六中全会(第五期)

爱学习的小马哥 bnumarx 2022-01-13

编者按

2021年,中国共产党迎来百年华诞,百年恰是风华正茂。在7月1日召开的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大会上,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初心易得,始终难守。以史为鉴,可以知兴替。”11月8日至11日,党的十九届六中全会在京召开,重点研究全面总结党的百年奋斗的重大成就和历史经验问题,审议《中共中央关于党的百年奋斗重大成就和历史经验的决议》。

以史为鉴,才能开创未来。为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七一”重要讲话精神,深入开展党史学习教育,北京师范大学求索学社特推出“中共党史中的六中全会”学习专栏,共计十三期,每期分为上下两编。上编聚焦习近平总书记“七一”重要讲话,下编梳理中共党史中的六中全会和我们党关于历史问题的两个决议,从党的历史中汲取智慧和力量,献礼党的十九届六中全会。


——为了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共产党团结带领中国人民,解放思想、锐意进取,创造了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伟大成就。我们实现新中国成立以来党的历史上具有深远意义的伟大转折,确立党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路线,坚定不移推进改革开放,战胜来自各方面的风险挑战,开创、坚持、捍卫、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实现了从高度集中的计划经济体制到充满活力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从封闭半封闭到全方位开放的历史性转变,实现了从生产力相对落后的状况到经济总量跃居世界第二的历史性突破,实现了人民生活从温饱不足到总体小康、奔向全面小康的历史性跨越,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提供了充满新的活力的体制保证和快速发展的物质条件。中国共产党和中国人民以英勇顽强的奋斗向世界庄严宣告,改革开放是决定当代中国前途命运的关键一招,中国大踏步赶上了时代!

——习近平:《在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大会上的讲话》,人民出版社2021年版,第5-6页。



通过《关于建国以来党的若干历史问题的决议》

——党的十一届六中全会



图丨党的十一届六中全会上印发的

《关于建国以来党的若干历史问题的决议



为把全党全国各族人民的思想统一到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路线方针政策上来,必须正确认识新中国成立以来党所走过的道路,科学总结党在这个时期的历史经验。拨乱反正既要拨林彪、“四人帮”破坏之乱,也要认识和纠正毛泽东晚年的错误,唯有如此,才能彻底冲破“左”的思想束缚,排除右的错误干扰,把党和国家事业推向前进。但这样做,势必涉及如何评价毛泽东的事业和思想的问题。而毛泽东的事业和思想“都不只是他个人的事业和思想,同时是他的战友、是党、是人民的事业和思想,是半个多世纪中国人民革命斗争经验的结晶”。如果党不能正确地处理这个问题,党内和人民群众中就会发生严重思想混乱,党就会迷失前进方向。

1979年9月,党的十一届四中全会召开,讨论通过叶剑英在庆祝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30周年大会上的讲话。这个讲话对新中国成立以来的历史经验进行了初步总结。同年11月,党中央决定,在此基础上开始着手起草《关于建国以来党的若干历史问题的决议》。邓小平作为起草《决议》的主持人,高度重视这项工作。起草工作之初,他就提出《决议》要体现三条总的要求,或者说总的原则、总的指导思想,即:第一,确立毛泽东同志的历史地位,坚持和发展毛泽东思想,这是最核心的一条;第二,对建国30年来历史上的大事,哪些是正确的,哪些是错误的,要进行实事求是的分析,包括一些负责同志的功过是非,要作出公正的评价;第三,对过去的事情作个基本的总结,这个总结宜粗不宜细,总结过去是为了引导大家团结一致向前看。

《决议》讨论稿写出后,从1980年9月起在一定范围内征求意见,其中影响最大的是同年10月党内4000名高级干部的讨论。这是发扬民主、对新中国成立以来党的历史的一次广泛而深入的总结。在讨论中,争论的焦点之一,仍是关于毛泽东和毛泽东思想的评价问题。鉴于这个问题的关键性质,邓小平旗帜鲜明地指出:“毛泽东思想这个旗帜丢不得。丢掉了这个旗帜,实际上就否定了我们党的光辉历史。”“决议稿中阐述毛泽东思想的这一部分不能不要,这不只是个理论问题,尤其是个政治问题,是国际国内地很大的政治问题。如果不写或写不好这个部分,整个决议都不如不做。”

1981年3月,在《决议》稿进一步征求意见的过程中,陈云提出,《决议》应该增加回顾新中国成立以前党的历史的内容。这个建议进一步拓宽了《决议》的视野和立论基础。把毛泽东的事业和思想放到党的60年历史中考察,就会反映得更加充分、更加全面,确立毛泽东思想和毛泽东思想的历史地位就有了更加坚实的历史依据和认识基础。

1981年6月,党的十一届六中全会一致通过了《关于建国以来党的若干历史问题的决议》。《决议》对新中国成立以前二十八年历史进行了回顾,总结了二十八年斗争胜利的宝贵经验,阐述了新中国成立三十二年取得的主要成就,将新中国成立以来的三十二年划分为基本完成社会主义改造的七年、开始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的十年、文化大革命的十年和进行历史伟大转折的五年。

《决议》从根本上否定了“文化大革命”和“无产阶级专政下继续革命”的错误理论,对一些重大历史事件和重要历史人物作出了实事求是的评价,科学总结了新中国成立以来社会主义革命和社会主义建设的历史经验。《决议》指出,“文化大革命”不是也不可能是任何意义上的革命或社会进步。它是一场由领导者错误发动,被反革命集团利用,给党、国家和各族人民带来严重灾难的内乱。《决议》强调,党在新中国成立以后的历史,总的来说是在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指导下,领导全国各族人民进行社会主义革命和社会主义建设并取得巨大成就的历史。由于党过去长期处于战争和激烈阶级斗争的环境中,对于迅速到来的新生的社会主义社会和全国规模的社会主义建设事业,缺乏充分的思想准备和科学研究。这使党的领导思想在对形势的分析和对国情的认识上发生过主观主义的偏差,犯过把阶级斗争扩大化和在经济建设上急躁冒进的错误,包括“文化大革命”这样全局性的、长时间的严重错误。但是,32年我们取得的成就是主要的。忽视错误、掩盖错误,或忽视成就、否认成就就及取得这些成就的成功经验,都是错误的。

《决议》实事求是地评价毛泽东的历史地位,充分肯定毛泽东思想作为党的指导思想的伟大意义。指出,毛泽东是伟大的马克思主义者,是伟大的无产阶级革命家、战略家和理论家。就他的一生来看,他对中国革命的功绩远远大于他的过失。他的功绩是第一位的,错误是第二位的。《决议》将毛泽东晚年的错误与他的正确思想加以区别,指出毛泽东思想是马克思列宁主义在中国的运用和发展,是被实践证明了的关于中国革命的正确的理论原则和经验总结,是中国共产党集体智慧的结晶。《决议》对毛泽东思想多方面的内容和活的灵魂即贯穿于它的各个组成部分的立场观点方法——实事求是、群众路线、独立自主作了科学概括,并强调毛泽东思想是我们党的宝贵的精神财富,它将长期指导我们的行动。我们必须继续坚持毛泽东思想,并以符合实际的新原理和新结论丰富和发展毛泽东思想。

《决议》第一次对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党已经逐步确立的适合我国情况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正确道路的主要点,作了十个方面的概括:社会主义改造基本完成以后,我国所要解决的主要矛盾是人民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需要同落后的社会生产之间的矛盾;社会主义经济建设必须从我国国情出发,量力而行,积极奋斗,有步骤分阶段地实现现代化的目标;社会主义生产关系的变革和完善必须适应生产力的状况,有利于生产的发展;在剥削阶级作为阶级消灭以后,阶级斗争已经不是主要矛盾;逐步建设高度民主的社会主义政治制度,是社会主义革命的根本任务之一;社会主义必须有高度的精神文明;改善和发展社会主义的民族关系,加强民族团结对于我们这个多民族国家具有重大意义;必须加强现代化的国防建设,国防建设要同国家的经济建设相适应;在对外关系上,必须继续坚持反对帝国主义、霸权主义、殖民主义和种族主义,维护世界和平;建设具有健全的民主集中制的党。这十个方面的概括,实质上初步提出了在中国建设什么样的社会主义和怎样建设社会主义的问题,正是在不断回答这两个问题的过程中,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理论体系和制度的问题才越来越清晰起来。

《决议》既对多年来的“左”倾错误和毛泽东的错误作了科学分析和深刻批评,又坚决维护了党在长期斗争中形成的优良传统,维护了毛泽东的历史地位和毛泽东思想的科学体系,从而分清了是非,纠正了当时存在的“左”的和右的错误观点,统一了全党全国人民的思想,为维护全党的团结和全国人民的团结,为社会主义建设事业的健康发展,提供了根本保证。《决议》总结新中国成立以来正反两方面经验,总结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新鲜经验,对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开创道路的主要点所作的初步概括,为党和国家事业发展指明了方向。在“文化大革命”结束后不长的时间内,就能产生这个《决议》,正确解决了既科学评价毛泽东的历史地位和毛泽东思想的科学体系、又根据新的实际和发展要求确立中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正确道路这样两个相互联系的重大历史课题,充分体现了党中央的远见卓识和政治上的成熟。《决议》对于统一全党、全军、全国各族人民的思想认识,同心同德,为实现新的历史任务而奋斗,产生了深远影响。《决议》的通过,标志着党在指导思想上的拨乱反正胜利完成。


-END-


图文 | 刘子钰 程书婷
审核 | 石卓群
排版 | 马浩冉
责编 | 郭  硕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