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人民币进入俄罗斯资金储备, 其他区域到这一步还有多远?

The following article is from 非洲研究小组 Author 卡斯

 导读:根据1月11日消息,俄罗斯将从1月13日起购买人民币作为财富资金储备,这标志着人民币国际化又走出了重要的一步。人民币国际化,有利于中国与其他国家在经济上高效互动,也是打破美元体系制约的必须。在中国企业进一步出海,对外援助和建设订单增加的同时,人民币的重要性和地位也有明显提升。那么,在俄罗斯之外的其他区域,人民币国际化进行到了怎样的程度?还需要解决哪些问题?本文综合分析了人民币在东非共同体国家的使用情况,从局部说明了人民币国际化进程的客观现实情况和发展预期。

文章指出:近年来已经有许多非洲国家意识到使用人民币结算具有经济和现实意义,并将人民币纳入了自身银行结算体系中,但总体上看,非洲对人民币的接受依然处于初级阶段。主要原因在于:人民币金融机构的当地服务不足,使得人民币的可获得性较低;中美竞争背景下,非洲国家相对更相信美元的全球金融价值,不敢过多购买和储存人民币;一些非洲国家领导人受西方教育,与西方沟通互动更多,对推进人民币国际化积极程度有限。因此,当前中国在非洲的许多大型项目,也依然在用美元进行结算。积极的一面是:中非合作不断增加和深化,使用人民币对非洲具有客观价值,人民币在非洲的覆盖面在不断增加。而中国也需要进一步在三个方面加强工作,促进人民币使用:一是加强人民币金融服务;二是创新推广策略;三是积极推动与非洲国家的货币互换协议和机制。畅通人民币本身的分销渠道、提升管理技术等,满足这些条件将使人民币国际化更顺利。

当中国企业在非洲的项目可以以人民币计价,非洲各国的借贷、贸易可以直接使用人民币进行,人民币就真正建立了与非洲之间的充分循环,这将对双方都有利。欧亚系统科学研究会特编发此文,供读者参考。本文转自“非洲研究小组”,仅代表作者观点。‍‍‍‍‍‍‍‍‍


人民币在东非共同体的国际化进程:

新机遇、挑战与路径选择

文|卡斯(Kaze Armel)

来源|非洲研究小组


▲ 图源:互联网‍‍‍‍‍‍


 1   引言

自加入特别提款权(SDR)以来,人民币得到了世界上多数国家的接受和认可,已成为仅次于美元、欧元、日元和英镑的货币,在国际货币体系中的地位也不断提高,尤其是在国际外汇储备和支付方面的影响力不断增强。例如,伊朗宣布原油使用人民币计价;英国宣布将发行首批人民币债券;在中国周边特别是东南亚国家,人民币已成为贸易和旅游消费的主要结算货币之一。


国际货币基金组织(IMF)每五年对SDR的定值进行审查,以确保篮子中各货币的权重能反映有关经济体在世界贸易和金融体系中的相对重要性。2022年5月,IMF执董会完成了对SDR的定值审查。这是2016年人民币成为SDR篮子货币以来的首次审查。执董会决定,维持现有SDR篮子货币构成不变,并将人民币权重由10.92%上调至12.28%,权重仍保持第三位,新的SDR篮子在2022年8月1日生效。人民币在此轮SDR定值审查中权重上升1.36个百分点,主要得益于两次审查期间(2010-2014年,2017-2021年)中国出口市场份额的增加和人民币在外汇交易中比重的上升。


随着中国影响力不断提高,中国人民银行已制定一系列有关金融开放政策,包括人民币跨境支付系统(CIPS)的升级,以及支付、清算、结算等在内的金融生态链,这些将为提高人民币跨境支付结算渠道的安全性打好基础,并构建全面的货币市场环境。根据中国银行业协会发布的《人民币国际化报告》,随着中国跨境人民币政策不断优化,人民币跨境结算规模快速增长,在跨境收支中的使用比例创历史新高。2020年人民币跨境收付金额合计28.38万亿元,同比增长44.3%。中国已与38个国家和地区的中央银行或货币当局签署了双边本币付款协议,协议总规模高达3.67万亿元。从经贸角度看,中国距离实现人民币资本项目可兑换的目标也越来越近,且已经有不少国家使人民币成为法定货币。


国际货币基金组织批准人民币加入特别提款权货币篮子,这一举措受到非洲国家的热烈欢迎。在此背景下,中国努力实现人民币在非洲大陆的国际化。在非洲不同经济体组织内,人民币国际化以及人民币作为非洲国家的部分外汇储备被广泛接受,非洲国家不断探索如何把人民币作为他们的储备货币之一。非洲国家对人民币国际化非常重要,非洲市场是中国企业“走出去”的重点地区之一。自2009年以来,非洲大陆已成为中国商品的主要进口地区,中国也成为非洲国家最大贸易伙伴,中国对非投资量也不断增大。


众所周知,非洲大部分国家为了维持自身发展不得已要向外界借款,这些借款往往以美元、欧元或英镑结算。随着这些非洲国家本币贬值幅度一年比一年快,大部分国家面临着越来越严重的还债危机,甚至有些经济较薄弱的国家已还不起外债。近几年,非洲国家的借债对象扩大到了中国,债务主要以美元结算。但他们意识到人民币已是一个国际货币且汇率变动幅度不大,以人民币借款或还款压力相对较小。非洲国家已逐渐认识到以人民币计价来借债、还债具有一定的经济和现实意义,特别是将降低非洲国家进口成本并推动中非贸易增长。随着中非贸易的增长,人民币在非洲国家的国际化进程也将进一步得到加快。然而,至今仍有部分非洲国家央行并未开展或者未正式启动人民币的贸易结算。


东共体(EAC)是东部非洲国家为实现区域经济一体化、社会共同发展而建立的组织,目前共有6个成员国:肯尼亚、乌干达、坦桑尼亚、布隆迪、卢旺达和南苏丹。从金融方面看,内罗毕证券交易所成立于1954年,乌干达证券交易所成立于1997年,达累斯萨拉姆证券交易所成立于1998年,卢旺达证券交易所成立于2011年。2019年中,肯尼亚建立了第一个主权绿色债券。布隆迪和南苏丹也计划逐步建立自己的证券交易所。


目前,非洲不同地区组织对人民币的使用处于初级阶段,对于经贸使用人民币结算的关注度不够高。这些组织对使用人民币的关注主要在三个方面:金融投资、贸易结算和官方储备。在如何推进人民币在东共体地区国际化问题上,东共体成员国主要关注如何在其官方储备中加上人民币,弥补美元、欧元等国际货币的短缺现状,而南部非洲发展共同体(SADC)以及西非国家经济共同体(ECOWAS)则主要关注贸易结算及金融交易结算等方面。


值得一提的是,东共体成员国未实施货币联盟,各国货币可与美元和欧元自由兑换。2016年8月,东共体各成员国央行间签署谅解备忘录,推进在跨境贸易中直接使用当地货币结算,逐步降低美元甚至取代美元的使用,主要为规避美元波动给各国带来的汇率风险。对于人民币,除肯尼亚和坦桑尼亚外,东共体其他成员国本币未正式开展与人民币自由兑换,只能在非正规通道,如黑市、当地中国商场、赌博及娱乐场所等交换,这严重阻碍了人民币在东共体的国际化进程,也降低了人民币在东非地区被广泛使用的可能性。此外,到目前为止,中国尚未与东共体成员国签署货币互换协议。在东共体未实施货币联盟的情况下,各成员国面临的挑战是如何在推进人民币广泛使用的背景下,把人民币纳入到他们的外汇储备中,减轻借款或还款的压力,降低美国、法国、英国、葡萄牙等发达国家货币在当地经贸层面占垄断的程度。


 2   人民币在东共体国际化进程中将给中国带来的新机遇


第一,将为在东共体地区的中国企业投资提供人民币融资服务。在东共体区域内,中国企业的投融资作用不可忽略。从肯尼亚蒙内铁路到布隆迪跨国公路工程等基础设施项目,中国企业不断提升东共体各国基础设施建设水平,也不断改善东共体各国就业环境。到目前为止,中国企业对东共体成员国投融资主要以美元结算。


近几年,中国企业如中铁建、中国水电、湖南建工等积极参与东共体各国基础设施建设、能源矿产合作开发和制造业发展。据东共体秘书处公布的消息,在东共体地区内注册并运营的中国企业近1000家,投资量日益增多,投资项目多元化。随着中国与东共体贸易不断深化,中国企业与东共体各国企业合作潜力也加大。虽然东共体各国对中国均存在贸易逆差,但双方经贸总额在不断增长。伴随着中国经济的发展和对外贸易规模的不断扩大,中国与东共体经贸中开始更多使用人民币结算,这将有助于推动人民币在东共体以及整个东非地区广泛使用,中国与东共体双边贸易也将进一步得到提升。


2000年以来,越来越多的中国企业把目光投向东共体国家,尤其是肯尼亚。2016年7月15日,肯尼亚标准银行在内罗毕举行发布会,宣布开通人民币现钞与肯尼亚先令(Shilling)直接兑换业务。随着肯尼亚推进人民币的使用和自由兑换,其他东共体成员国也将开展相同业务。此外,中肯两国贸易联系愈加紧密,肯尼亚不少银行也已专门设立了中国柜台,肯尼亚公平银行(Kenya Equity Bank)、家庭银行(Kenya Family Bank)、肯尼亚标准银行(Kenya Stanbic Bank)、肯尼亚国家工业信贷银行(NIC Bank)等在各自设置的办事中心都储备了人民币,为在肯尼亚的中国企业以及当地与中国做生意的企业提供金融便利。这些银行目前已在大范围推出人民币与肯尼亚先令直接兑换。在其他东共体成员国如坦桑尼亚、卢旺达、乌干达,规模较大的银行也在开展同样的业务。未来,东共体各国央行也有望开展同样的业务,这将吸引更多中国企业的投资,特别是“一带一路”框架下的投资,将来中国企业有望直接用人民币进行投资,不需中间外汇的转换。


第二,将为“一带一路”在东共体基础设施领域的建设打好基础。中国在“一带一路”倡议下不断完善金融方面的相关政策,中资银行“走出去”步伐也不断加快。不少中国企业承包“一带一路”框架下一些东共体成员国的发展项目,这些项目的实施都需要长期稳定的资金投入。从地理角度看,东共体各国是“一带一路”的参与者和支持者,肯尼亚是“一带一路”在非洲大陆的一个重要节点,“一带一路”基础设施项目能够为东共体各国带来福利。例如,由于与中国共建“一带一路”,布隆迪有了跨国公路工程三标段以及国家总统办公楼,肯尼亚有了蒙内铁路,卢旺达有了商业及办公楼,南苏丹有了朱巴水电站,坦桑尼亚有了多多马道路,乌干达有了科里布-穆辛格道路,等等。人民币在东共体地区的国际化进程中,“一带一路”基础设施项目扮演着重要的角色。东共体各国在基础设施、工业建设、能源开发等方面对投资、技术等有巨大的需求,东共体成员国的国家发展计划以及成员国共同设置的“2050年发展愿景”中的各种发展项目,都与中国“一带一路”基础设施项目紧密结合。


 3   人民币在东共体国际化进程中面临的挑战


第一,人民币在东共体市场的可获得性不高。在中国经济稳步发展和市场需求的推动下,跨境人民币业务和离岸人民币市场建设不断发展,为人民币在东共体地区的市场交易提供了有利条件。在东共体成员国中,少数对华项目已开始尝试用人民币结算,但由于缺乏对人民币跨境使用相关政策的了解,目前暂无中资企业使用人民币在东共体任何成员国间开展跨境贸易和投资项目,但有部分中资企业项目,特别是中国国企承包的工程项目,会使用中国国内金融机构的人民币贷款业务。从目前看,中国金融机构的服务范围远不能覆盖所有中国企业“走出去”的需要,人民币的贸易便利性还不够完整。因此,中国企业在东共体投资的项目依然以美元结算。


从本质上讲,以美元结算,一方面不利于东共体成员国,特别是近几年东共体各国面临外汇短缺、还债压力等负担;另一方面也不利于中国,因为人民币在国际层面还不够强大。以美元结算也不利于中国海外企业,因为美联储加息也会影响人民币对美元的汇兑,从而使东非国家可能面临还不起中国债务的可能。如果中国和东共体各国能深化双边合作并顺利实施人民币在东非地区的自由兑换,将有利于中国企业使用人民币投资发展项目,并可为中国海外企业投资提供保障,也有利于东共体各国降低借款或还债的压力。此外,使用人民币借款或还债,有利于人民币在资本项目下对外安全输出,对东共体各国同中国企业的合作发展给予保证。


随着中国影响力不断增大,加之近几年中国对东共体基础设施方面投入的增加,东共体成员国对人民币国际化持积极态度,东共体各国央行希望同中国签署本币与人民币的互换协议。目前,肯尼亚、乌干达和坦桑尼亚三国已有同中国签署货币互换协议的意愿,这对于三国与中国都是双赢之举。在其他成员国,人民币只能在黑市或者在中国超市以及中国人开展的商业中心交换,因为这些国家的央行没有提出有关人民币兑换政策。从长期看,这将影响人民币在东非地区的广泛使用,影响在东共体国家的机构和中国企业使用人民币的意愿。未来,中国与东共体各国应加快签署货币互换协议,降低人民币在东共体各国黑市上进行违法互换交易,增强东共体各国国民对人民币在外贸价值的信任。


第二,中美竞争博弈。世界梦游般步入另一场衰退,重要原因之一是激烈的中美贸易战和围绕全球化未来的无谓紧张引发。东共体各国或多或少受到中美贸易战影响。自东共体各国与中国建交以来,各国都不断探索如何与中国扩展贸易往来。虽然东共体各国认可中国发展义利观也支持人民币的国际化,但各国十分关注中美贸易战的趋势。中美贸易战带来的不确定性,东共体成员国与中国间经贸往来依然以美元结算,将来东共体对中国的进出口都面临下降趋势,因为人民币可能随着中美贸易战的延续而贬值,这给人民币和美元的汇率带来不可预测的局面。此外,东共体各国依然相信美元在世界金融体系中的价值,不敢购买人民币或者预存过多的人民币,这将使东共体成员国对人民币的使用意愿更低,也可能导致东共体从中国的进口成本变得更高。


中美贸易战直接影响人民币国际化的发展。从国际层面看,与其他国际货币相比,人民币在支付中的比重偏低。据SWIFT统计,人民币在国际支付使用中的份额没有美元和欧元高,其份额约在3%至4%左右,而美元则在60%以上。东共体各国央行担心持续的中美贸易战将导致人民币汇率不稳或对美元贬值,其贬值可能间接削弱东共体成员国的竞争力,因为东共体当地市场产品将面临来自更廉价的中国进口产品更为激烈的冲击。真正的担忧不应是人民币对美元是否贬值,或者中美贸易战将对中国与东共体经贸合作的影响,而应是东共体成员国政策制定者是否关注中国可能出现的经济放缓对他们的直接影响,例如,是否会导致已跟中国签署的发展项目在资金方面和还贷款方面的期限或利率的变化。一旦发生这些情况,会直接影响到人民币在东共体各国的国际化进程,甚至将使东共体成员国央行及私人银行更加偏向于多购买美元、英镑或欧元。


第三,东共体国家领导是否对人民币国际化诚信支持。东共体各国与中国自建交以来,一直保持着良好外交关系,各国领导对中国发展义利观表示支持。但由于东共体各国曾是西方一些国家(法国、比利时、英国和德国)的殖民地,各国已习惯部分财政预算费用以及援助等资金由西方前宗主国提供,因此东共体各国领导往往会跟前宗主国领导保持着密切联系,且每年双方国家领导互访次数很多。此外,东共体各国的文化、习俗以及官方语言,都向西方学习,央行有关货币政策也往往参考西方国家,与西方国家央行往来互访次数多,双方央行行长合作领域也多,导致东共体各国更加接受并推广西方国家有关货币政策。在此背景下,很难判断东共体各国领导是否坚定支持人民币的国际化。


近几年,中国与东共体各国不断加强经贸合作,各国与中国已签署不少合作备忘录。至少从已签署过的文件里,东共体国家愿意并看好与中国加强各方面的合作。然而,东共体国家领导以及各国央行行长却很少与中方有关部门谈及如何开展并推进人民币在东非地区内的广泛使用问题。由于东共体当地企业过于依赖使用美元、欧元、英镑等国际货币,不关注中国在世界层面的地位,忽略了人民币也是国际货币之一,甚至不关注人民币国际化在亚洲国家经贸中的作用,东共体当地企业家对人民币在东共体贸易方面的广泛使用和结算保持相对冷漠态度。此外,东共体各国央行也很少提出如何推进人民币在东共体地区的正确使用方案,对人民币汇率的弹性存在争议。不得不承认,国际贸易计价中存在使用美元结算的惯性,致使至今国际贸易中过于倚赖美元。但是,这些不利因素并不意味着东共体国家并未考虑推进人民币广泛使用的问题。从这个角度看,人民币的国际化需要官方之间的推进,并且亟需开展推进人民币国际化之类的座谈对话。中国央行与东共体各国央行还需要推进货币互换协议签订,这样才能加快人民币在东共体地区的广泛使用,人民币也才能得到东共体各国领导及市场的认可,提升人民币在东共体地区的知名度。


 4   人民币在东共体国际化的路径选择


第一,进一步扩大人民币跨境使用。到目前为止,承认人民币为法定货币的不仅有非洲国家,世界上约50多个国家已把人民币当作新的储备货币。从整个非洲看,东非和南部非洲20多个国家已同中国签署货币互换协议,人民币在这些国家中的可获得性较高。从东共体看,各成员国人民币的可获得性却不高,对华贸易依然以美元结算。目前,人民币跨境贸易结算还没有在东共体各国完全流行起来。据肯尼亚环球银行间金融通信协会公布的数据,2017年非洲跨境商业支付中使用美元总额占比高达45.1%,欧元20.3%,而人民币占比仅为0.1%。据布隆迪央行公布的数据,布隆迪仍未确定推进人民币作为其外汇储备,反而持续把美元、欧元等作为主要外汇储备。


妨碍人民币在东共体发展的原因较多,主要包括:一是中国与东共体各国央行的合作不够活跃,东共体各国央行在经贸结算中使用人民币的意愿不强烈。二是在东共体中投资的中国企业对人民币结算了解不足。三是人民币在国际支付中的比重偏低,导致东共体各国不敢购买人民币。


目前,人民币在东共体各国的发展并不如想象中那么快,但实际上,在中国与东共体各国经贸中使用人民币结算方面,东共体具有比其他非洲经济体更多的机会。例如,东共体各国主要从中国进口商品,且进口量不断增高。将来以人民币结算对东共体来讲是恰当的选择,可以降低美元不断升值带来的潜在风险,也可以减少东共体各国从中国进口商品的汇兑成本。在未来一段时间里,美元仍是东共体各国央行的主要外汇储备,但鉴于中国将成为世界最大的经济体,且为主要出口国,人民币将成为世界很多国家贸易间的硬货币,也将成为很多国家外汇储备中的重要货币。当前,中国经济总量和贸易总量在全球排名第二,但人民币在海外市场特别是在东共体市场的可获得性不高,此二者尚不相匹配。因此,中国亟需扩大人民币跨境使用范围。


加强与东共体之间的经济金融合作,有助于提升人民币在东非地区的国际化程度。随着中国与东共体各国经贸合作的深化,应先使人民币成为东共体各国被广泛运用于贸易结算和商品计价的货币,再逐步推进到更高层次的汇率协调与合作,继而使人民币在东共体各国发展项目中成为投资工具和外汇储备资产。中方有关部门也需加强人民币业务的推广力度,建立起人民币与东共体各国本币的联系,这样才能扩大人民币在东共体地区内的广泛使用。


第二,创新对人民币国际化的推广模式。人民币在东共体各国广泛使用的作用不可忽略。当前,非洲不同地区的国家都在积极寻找与中国深化合作的途径,中方也在努力稳步推进人民币的国际化。未来,为加快人民币在东共体的国际化进程,创新对人民币的推广模式将成为重要一环。一是中国要利用亚投行,提升中国在在国际事务中的话语权,这对提升人民币国际化至关重要,也将促使包括东共体在内的各国接受和使用人民币。二是中国要主动并开展对东共体各国金融领域的研究,积极推进东共体各国对人民币国际化相关政策的理解。厘清人民币在东共体国际化的影响因素,不仅关乎人民币国际化的顺利推进,更关系到中国开放型经济新体制的构建,这对拓展东共体人民币市场、加快人民币在东共体地区国际化进程具有深远的意义。


东共体各国是“一带一路”的参与者和支持者,中国企业不断参与东共体各国的投资。既然东共体各国支持“一带一路”建设,中国企业特别是在东共体的中国企业,应主动使用人民币进行项目的投资,并支持使用人民币进行贸易结算。在创新对人民币国际化推广模式过程中,中国在金砖国家宣传并推进人民币的使用做得较好。金砖国家新开发银行(NDB)发行人民币债券,这些债券将使金砖国家新开发银行能够绕过美元,以人民币结算发展项目。从长远角度看,东共体各国也将学习金砖国家,将人民币纳入到外汇储备中。


第三,开展中国与东共体成员国双边货币互换协议。2008年金融危机爆发以来,人民币开始成为一些东共体成员国的储备货币之一。但到目前为止,东共体各国与中国尚未签署货币互换协议,也尚未签署基础设施合作协议,只签署了产能合作协议。近年来,肯尼亚先令、乌干达先令兑人民币结算业务发展很快。就中国企业不断对东共体投资特别是对肯尼亚基础设施投资的角度看,中国可以借鉴西方的货币经验,主动与东共体各国签署货币协议。目前,东共体各国本币对美元不断大幅贬值,而在同一个时间段,人民币兑换率相对稳定,能够在东共体像其他国际货币一样自由兑换,这无疑会给东共体各国带来实实在在的好处。


当前,东共体各国对人民币国际化态度不一,有些成员国由于各种原因不积极推进人民币使用的相关政策实施,有些成员国却已就人民币的使用打好基础.例如,肯尼亚公平银行已与中国银联签署合作协议,银联卡持有者可通过该行自动柜员机及营业网点进行肯尼亚先令与人民币的兑换,中国银联卡可在肯尼亚购物中心、超市和酒店使用。近两年,东共体其他成员国也不断学习肯尼亚,创新并提升自己的金融行业,进一步深化中国与东共体双边金融领域的互惠互信与合作。


 5   结语


人民币国际化是中国更加积极主动扩大对外开放、构建开放型经济新体制的一个重要内容。厘清人民币国际化特别是在非洲国家的普遍应用尤为重要。东共体成员国推进人民币国际化的潜力大,有望助推人民币国际化在东非地区实现质的飞跃。人民币在非洲各地区组织的国际化是中国国家综合实力有力的佐证。未来,人民币作为非洲国家部分储备货币将意味着人民币国际化的战略又推进了一步。人民币国际化是中国的机遇也是非洲各地区组织的机遇。非洲大部分地区组织都有引进并开始广泛使用人民币的意愿,并努力把人民币纳入本国外汇储备中。人民币能否顺利国际化,特别是在非洲大陆,至少需要畅通人民币本身的分销渠道、提升管理技术等,满足这些条件将使人民币国际化更顺利。非洲国家,特别是经济实力较强的国家如尼日利亚、南非等国,已把人民币纳入到他们的部分外汇储备中,这将使人民币在非洲大陆的流通畅行无阻。


作为非洲大陆经济增长快、投资回报率高、各成员国政治稳定且对华友好的地区组织,东共体有着推广人民币使用的独特优势。自2000年中非合作论坛建立以来,中国与东共体各国间的经贸合作也相继开展。无论是在东共体地区内的中国企业,还是东共体各国本地企业,双方都有在经贸合作中使用人民币结算的意愿。当前,东共体无法靠自己完成发展计划及2050年发展愿景,需要中国的资金和技术。东共体在向中国借款时,渴望使用人民币结算,渴望直接用人民币偿还贷款。东共体2050年发展愿景包含修建铁路、公路、水电站等重大基础设施,而大部分发展项目由中国企业承建或投资,将来这些发展项目如能直接使用人民币结算,也将使中国与东共体间的贸易更加活跃,减少使用回流过多、全球收缩的美元。在此背景下,可预测东共体各国的发展项目将成为人民币在东共体国际化的动力。


在“共商共建共享”理念指引下,中国与东共体的合作不断向更高水平迈进,东共体各国不断创新并完善其引资政策,加深与中国在经贸层面的合作,特别是金融方面的合作。展望未来,中国与东共体各国在基础设施领域将开展更健全的合作,中国企业参与东共体各国的发展项目有望以人民币计价,东共体也有望以人民币计价向中国借债,这将构建起人民币在东共体地区内流出及回流循环机制。


*文章转自“非洲研究小组”。‍


       
  FIN  点击图片链接阅读更多文章

欧洲下一块心病, 正从俄乌加速转移到塞尔维亚?


刚刚突发的巴西大动乱, 着实给中国提了一个大醒


“经贸铁幕”阴影下, 中日却保留联手造芯的一线希望?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