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连长给航叔的第一封回信 | 忙闲对写 01


昨天写给连长(航班管家、连咖啡创始人王江)之后,他马上回了一封,写得真的比我好太多了,里面提到的书和剧都相当有品。互相对写确实是一种很好的交流切磋的方式,于是在写给朋友们的《航叔来信》之外,准备再整个《忙闲对写》(闲的是我),我和朋友互相对写,欢迎你读。


航叔好!


我在北京挺好的。


今年北京的春天有点特殊,当然,我说的不只是回京还需要十四天隔离的特殊,说的也不是两会推迟一个半月的特殊,我说的是北京的飘絮,今年飘絮的日子特别短,完全没有了当年漫天飞雪似的壮观。用钱钟书的话说,就好像要绝经的女人那残存的几天大姨妈一样,貌似总有那么一点,却聊胜于无。


北京的路越来越堵了,如果不是看到每个人脸上还不能脱下的口罩,几乎都快忘掉我们还处在新冠疫情的攻坚战当中。从路况也能看到,恢复的确很快,但很多改变看来是注定的,且是迅速的,肯定也是无法修改的,但也许很有可能,还是无需反省的。



我最近仍旧不求甚解地翻很多书,正好在信中可以分享一些感受。其中看到的一篇是左拉的短篇小说《陪衬人》,经典黑色幽默,针砭社会不公和人类冷漠。在这之外,我更看到了一个特别有趣的创业故事,就是我们经常谈到的逆向思维,如何发现特别的机会,找到特别的切入点,且与此同时在原来赛道上狂奔的巨头们却无法轻易转身。那位善于思考的巴黎商人,意识到人们愿意为变美付出任何代价,同时又发现了「变美其实要靠比」的惊天秘密,于是他遍寻城市里所有奇形怪状的丑女,提供出租陪伴服务,用以把那些姿色平平又好毫无气质的女人们,映衬出特别的韵味和魅力,以此赢得原本与她们无缘的爱情和财富。通读(其实是二读)这篇小说,还有一个巨大的收获,就是从一个一百多年前的法国创业者身上,充分领略到马云常说的愿景使命价值观以及组织人才 KPI。


还有一本叫做《当呼吸变成空气》,2016 年出版的,作者保罗·卡拉尼什是一个美国神经外科医生,在他事业正如日中天,所期待的美好人生逐渐拉开之时,却在三十五岁突患癌症,二十二个月后离开人世。在得知自己患重病,并将不久于人世的时候,他努力写下了这本书,不过最终还是由她的妻子完成了结尾。我特别喜欢的另一位美国医生兼作家阿图·葛文德,他写的那本《最好的告别》我推荐过给你,在书评里他说到,「这本书令人心碎,亦极致美好。英年早逝的卡拉尼什的这部回忆录告诉我们,关于「如何生存」,「如何死亡」是最好的老师。」



我这两年看到关于生和死的书很多,这个你知道,也时不时和你聊起,但这本书比较特别的地方在于,书里的主人公既是个医生,又是个病人,随着身份的变换,视角也在来回变化,给读者的感受非常立体和丰富,动容之余,对生死的理解又多了一层。书里提到病人在得知身患重大疾病的消息后,通常分五阶段,「否认、愤怒、 讨价还价、消沉、接受」,而作为一个医生病人(这是我发明的词),他在书中所描述的顺序正好相反,很快接受,逐渐消沉,继以讨价还价,变得愤怒,完全否认。如此的不一样,又如此的一样,是的,人,其实都一样。


差点忘了,其实你来信是说关于印度裔和华裔的美国的机遇的问题,上面那本书的作者卡拉尼什正好就是一位印度裔医生。不过最近一段时间里,我在这边忙着灾后重建,实在无暇顾及这个话题,留你一个人在那边独自思索,好在你一直没有停下来,包括这次信里提到的西方人和印度人的特殊关系。我想这就是做研究的正确姿势吧,提一个问题,然后从时间、空间、文化、经济、科技好多方面来看来想。


《东京爱情故事》|不管经历多少灾难,我们始终心向美好


写到这儿的时候,音箱里响起了那首反复播放了多年的《东京爱情故事》,这是我们这代人的爱情启蒙,真美好!人类经历了无数次灾难,无数次绝望,依然屹立不倒,因为我们始终心向美好。于是,特别期待今年的心花路放之旅!


 推荐阅读 

(点击标题阅读)

疫情中的「创业治愈」| 航叔来信01

月怡:像打高尔夫一样得去工作 | 航叔来信02

连长:再聊聊印度吧 | 航叔来信 03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