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论吴镇画中的渔父形象

2016-07-28 中国画研究► 当代国画


[元] 吴镇 渔父图 

84.7×29.7cm 绢本墨笔 故宫博物院藏


论吴镇画中的渔父形象

整理编缉_《当代国画》

文章来源_网络




自从《庄子》中的《渔父》篇的问世、屈原《楚辞》中渔父形象的塑造,渔父成了浪迹江湖智者、隐士的象征。庄子借渔父之口,道尽虚静无为、返璞归真的哲学思想。所以渔父这一题材为众多画家所喜欢,如赵孟頫、倪瓒等都有作诗词心向往之。但只有在吴镇笔下,“渔父”形象最为鲜明夺目,最为成功。


纵观吴镇一生,性近佛道,绝意仕途,堪称元四家中真正的隐者。其喜作《渔父图》以抒怀,平生所作甚多,今存世四幅,其画景物基本相似。另外代表作如《洞庭渔隐图》、《芦滩钓艇图》、《秋江渔隐图》、《芦花寒雁图》等也皆有渔父入画。此外,吴镇《渔父词》数量亦很多,今人唐圭璋编《全金元词》收入《渔父》词32首,吴镇一人占了21首。


吴镇出生的前一年,南宋灭亡,元代以第一次以少数民族的身份统一了自五代以来分裂长达三百余年的中国,但这同时对长期以中原先进文化自居的文人来说也是一种痛苦,文人的境遇相比宋代有天壤之别。元代实行的种族压迫、种族歧视政策又加剧了民族矛盾,元代统治的89年间,统治阶级内部的斗争,国内民众的起义,反抗一直未消停。


兵祸连年的时代,生命是脆弱的,名利更是如浮云,正如吴镇所说:“古今多少风流,想蝇利蜗名几到头,看昨日他非,今朝我是,三回拜相,两度封侯,采菊篱边,种瓜圃内,都只到邙山一土丘。”也因此,吴镇浪迹江湖,终生不仕,也不与权势者往来,他常在钱塘等地卖卜维生,所结交者是朴实的底层人民,是个真隐士。相比之下,王蒙热衷于仕途,结交众多达官贵人,只是因时局动荡,遂有归隐之举,然身在山林心在朝庭,政治环境稍一变好就迫不及待出山,待局势不妙则又退避俗世。观王蒙作品中的人物,或是得道名士,如名隐实官的“山中宰相”陶弘景,或是饱读诗书的鸿儒,或是戏弄仙鹤的小仙童,或丰姿绰约的小红、小翠之辈,王蒙的生活环境和内心追求使得他极少以渔父这种身份卑微的人物入画,纵然有,也只是以附属的身份和其他人物一起出场,不被突出。



[元] 吴镇 芦花寒雁图 83.3×27.8cm 绢本墨笔 故宫博物院藏


在笔墨上吴镇喜用湿笔浓墨,使得画面笔墨淋漓,烟雨迷蒙。试想,辽阔江面,苍茫天地,远山起伏,而只有一渔翁悠然其间,凄清又超脱。吴镇的笔墨趣味和渔父营造出的画面意境非常契合,他的用笔与其他三家善用淡墨干笔皴擦不同,他用湿笔营造出一派水墨氤氲气象。倪瓒曾在吴镇《嘉禾八景》上题跋曰:“醉后挥毫写山色,岚霏云气淡无痕。”甚至他的同时代人沈梦麟说他:兴来用笔不用皴。更确切的说,吴镇创造性的披麻皴法使得画面浓厚而湿润,气韵更加生动,更有水墨效果。吴镇未尝不善用干墨,只是干笔容易有荒芜、甚至颓废之感,为了表现可居可游的山水之境,他更倾向性地运用湿笔,不管是枝繁叶茂的古松,还是祥和安静的渔父,起伏绵延的远山全都浸透在水的世界,交融无迹又一片生机。吴镇一生喜居于青山碧水之地,如太湖等,曾多次出行寻找理想的世外桃源。吴镇像极了深潭里的一泓清水,表面波澜不惊,但却深不可测,他以一己之微,以柔克刚,以弱胜强,默默地对抗着暴乱、压抑的时代,在浑浊的世界中绽放光芒,展示了人性的真、善、美。


吴镇又作渔父词为题跋,更是将其逸趣深刻表露。如藏于北京故宫博物院的《渔父图》题跋:“目断烟波青有无,霜凋枫叶锦模糊,千尺浪,四腮鲈,诗筒相对酒葫芦。至元二年秋八月,梅花道人戏作渔父四幅并题。”虽然“目断”、“枫叶凋零”,悲从中来,但又诗词吟咏,饮酒自乐,在孤寂中超脱。


观看吴镇画中的“渔父”形象,使我们有一种“烟销日出不见人,欸乃一声山水绿”的惊叹。正是渔父的出场,山水都被“激活”,吴镇对那个黑暗的时代不是粗暴地反抗,他为我们营造了一个有情的天地,一个值得依恋和温情脉脉的世界。





| 分享朋友圈才是王道 |


整理编缉_夕月慕画

本文/图均来自网络 版权归原作者所有

转载请注明来源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