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黄宾虹:知白守黑有灵犀

2016-10-10 中国画研究► 当代国画



黄宾虹:知白守黑有灵犀

整理编缉_《当代国画》

文章来源_网络




这是1952年夏天的一个傍晚,在杭州西湖边栖霞岭19号这个院落中,一位老人正沉浸在自己的艺术世界里,他就是画家黄宾虹。




此刻,他面前的画纸经过层层积染,早已经变成了漆黑一团,而他却视而不见。因为,他的双目几乎已经失明了。没有人能够知道,此时的黄宾虹画的到底是什么,或许,他正在描绘的是自己内心深处的艺术。



蜀山图  设色纸本 立轴 1933年作 


60年过去了,黄宾虹的画作早已成为了浙江博物馆常年展出的馆藏珍品,当人们看到他晚年的作品时,都会产生种种猜测:有些作品似乎带有强烈的法国印象派气息,而创作手法又是极具中国特色的随笔点染。尽管大多数观众觉得这些极其相似的山水画晦涩难懂,但是最让人费解的还是画面上那种黑乎乎的笔墨。 

黄宾虹的山水画并不是色彩斑斓的,黑与白是他作品中的主要颜色,似乎在黄宾虹看来,描绘自然山川并不需要很多颜色,正因为他画作中那种挥洒点染的浓重笔墨,画坛上有人甚至戏称他为“黑宾虹”。




尽管黄宾虹被誉为当代中国画坛的大师、巨匠,甚至有人称他为中国山水画“三百年来第一人”。但是,对于普通观众而言,这种单调的色彩和层层积染的笔墨使他的画让人感到无法理解。




1865年1月27日,黄宾虹出生在金华县城西铁岭的一个徽商家庭。地处安徽省南部的歙县,是古代徽州的一部分,黄宾虹的故乡就在歙县西边的潭渡村。

这张绘于1916年的《黄山狮子林》是黄宾虹当时的一幅代表作,可以看出他的画坚守“黄山画派”浅降山水的画法,笔墨分明,设色淡雅。在他写给友人的信中曾这样阐释自己对绘画的认识:“笔墨之妙,尤在疏密,密不可针,疏可行舟。然要密中能疏,疏中有密,密不能犯,疏而不离,不黏不脱。”




这些在今天看来被奉为佳作的精品,在当时却并没有得到画界的认可,在人人都在大谈改革艺术之风的影响下,黄宾虹的画作被许多人视为食古不化的代表。




1922年,黄宾虹家中被盗,不仅许多心爱之物不翼而飞,苦心经营多年的古玩店也元气大伤。这场飞来横祸在黄宾虹的花甲之年,再一次唤醒了他归隐山野、远离尘世的“隐士”之心。




不久,黄宾虹变卖了家产,无声无息地回到安徽,在贵池的池阳湖边买了几亩水田,过起了世外隐居的生活。此时,他的画作中的笔墨开始变得浓重了。

从这一时期的作品中可以看出,黄宾虹的画作中出现了黑密厚重的积墨。他彻底走上了一条与众不同的道路,成为了当时绘画界的另类。


四川的青城山,是中国的道教名山。山间林木青翠,诸峰环峙,丹梯千级,曲径通幽,素有“青城天下幽”的美誉,自古就是文人墨客长留之地。1933年春天,年近70岁的黄宾虹只身一人来到了这里。




当他走到半山腰时,突然下起了小雨,山间烟雨蒙蒙,远处的峰峦时隐时现。这种神奇的自然景象,让第一次来到这里的黄宾虹心头为之一动,就在这一瞬间,他仿佛悟到了什么,于是他不顾浑身湿透,忘情地攀登浏览。

这天晚上,回到成都的黄宾虹,一进宿舍就拿起了画笔,一口气画了十几幅《青城烟雨图》。




这些画,就是那个晚上,黄宾虹心中的青城山。他用浓淡干湿的笔墨,将青城山烟雨蒙蒙、清幽湿润的意境描绘得淋漓尽致。


随后,他在寄给友人的信中写到:“坐山中三移时,千条飞泉令我恍悟,若雨淋墙头,干而润,润而见骨,墨不碍色、色不碍墨也。”此后,他称自己的这种山水为“雨淋墙头”。




所谓“雨淋墙头”原来指的是安徽民居上的马头墙,因为风雨的侵蚀,日积月累,留下了许多漏雨的痕迹,远看很像白纸上水墨晕染的效果。




黄宾虹在青城山上顿悟的,就是这种“雨淋墙头”式的淋漓水墨效果。此后,他的作品开始用这种水墨淋漓效果营造朦胧、湿润的意境,厚重感也油然而生。




心中的山水密码一旦解开,艺术上苦苦追求“师法自然”的道路也就与他的内心相通了。此刻,川蜀的一山一水在黄宾虹看来都蕴含着神奇的造化。


一天晚上,他无意间注意到白天秀丽的大山在夜晚显得格外神奇,在月光下,有些地方只剩下黑色的轮廓,有些地方却呈现出银白色。逆光下的山林,仿佛笼罩上了一层光环。放眼望去,凹凸分明、变化微妙。




此时,黄宾虹马上拿出了写生本,在月光中画了几张素描。月光照射的地方,他都留有空白,一笔不画。暗处则沿山谷岩壁的轮廓进行勾勒,然后在里面层层加黑。这便是他以后经常运用的“积墨法”。第二天早上,他一看自己的画稿,大为惊叹,据说连声高呼“月移壁,实中虚、虚中实。妙、妙、妙极了!”

月色下的山林终于让黄宾虹领悟了山水画作中,实与虚的意境、黑与白的奥妙。




在这幅名为《题画嘉陵江水》的画作中,黄宾虹将自己的感悟体现得淋漓尽致。整幅作品让观者感到心胸开阔、浮想联翩。而作品的题跋则形象地概括了他从自然山水之间得来的这种深刻的感悟:“我从何处得粉本,雨淋墙头月移壁。”

从童年时代临摹古画算起,虽然在长达60年的绘画生涯中,黄宾虹练就了高超的笔墨技法,但是,蜀地的奇遇,才让他最终真正感悟到了中国绘画“知白守黑”的高远意境。




晚年的黄宾虹,作画时喜欢用秃笔、旧纸和徽墨中的古墨,这一切给他的画面带来了特殊的浑厚效果。来到杭州后,由于浸淫在江南的风物之中,他逐渐深化了在北平时期就已形成的水、墨、色的探索,用渍墨、水渍、铺水等画法表现出了江南自然山川草木的华滋,画面充满了水气氤氲之趣。




1952年4月的一天,年近90岁的黄宾虹突然感到双眼十分疼痛,后经医生诊断为白内障。这是一种很痛苦的眼疾,除了双眼每天针刺般的疼痛之外,视力还会受到影响,直至失明。




随着眼疾的不断加剧,黄宾虹的视力急剧下降,最后几近失明,但是他仍然每日作画不停。此时,他对笔触是否到位、构图是否合乎章法已经全然不知了,甚至不知道一笔下去会画在哪里。然而,就是在这样一个常人看来毫无章法、近似于乱画的状态下,他把自己的绘画带入了一个全新的世界。

看不见了如何能画,他必须用最浓最黑的墨,而且一笔一笔之间留出了白,这个黑和白之间的强烈对比,他的眼睛才能依稀看到变化,实际上这时候他是用心在画。 



设色山水轴


今天,在杭州的浙江美术馆,人们可以看到黄宾虹各个时期的代表作品。而这些创作于1952年的山水画,正是他在双目几近失明的情况下完成的杰作。或许你无法分辨出每张画之间有什么不同,无法看出画面局部中所描绘的具体内容,但是,画中这种浑厚的墨团和无拘无束的线条,记录的是黄宾虹心底对中国绘画一生的感悟。




1955年3月25日凌晨,黄宾虹病逝。据说,在生命弥留之际,他曾对身边的亲人这样说道:我的作品要过50年,才有人能看得懂,你们,看着吧。









End



关链文章 >>  黄宾虹揭示画山水的奥秘

近期精选 >>  吴昌硕人物画,笔拙意高洁  /  抱石皴画山石飞瀑 / 晚清名家:赵之谦花鸟画作系列欣赏 / 八大山人的艺术妙在孤






| 分享朋友圈才是王道 |


整理编缉_夕月慕画

本文/图均来自网络 版权归原作者所有

转载请注明来源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