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立春|蜡梅-2024观察一棵树:蜡梅花瓣上的油滴和“铁丝线”

闲云 情系自然
2024-09-04

二十四节气之立春


2024年2月4日立春。

立春,是二十四节气之始。元代吴澄编著的《月令七十二候集解》中写道:“立春,正月节。立,建始也,五行之气,往者过,来者续。于此而春木之气始至,故谓之立也。”立春标示着万物闭藏的冬季已经过去,开始进入风和日暖、万物生长的春季。


立春三候:

一候东风解冻。东风送来温暖的气息,冰雪开始消融,大地开始解冻。

二候蜇虫始振:洞穴中蛰居的虫类慢慢苏醒,冬藏之虫,动而未出。。

三候鱼陟负冰:(zhì),意思为“升”,水底的鱼群感知到阳气,间或到水面游动,但水面上还有尚未融化的碎冰碴儿,所以看起来就像是鱼背着冰块在游泳。



立春了,意味着春来了。由于我国幅员辽阔,在北回归线及其以南一带,立春的气息相对明显,而在北回归线以北地区,人们感觉到的仍然是寒风萧萧,白雪飘飞,春天还在和人们躲迷藏。


我抬头望向窗外,房顶、河坡、道路上白雪皑皑,门前的河流泛着微波,带着冷冷的玻璃翠色,一往无前地向东流去;田地里,青青的麦苗盖着一层厚厚的“棉被”,捂得严严实实,看不到一点绿色。整个大地一片肃穆,寒气逼人。


我把视线转向窗台,落在瓶子里的几枝蜡梅花上,起初的花蕾都已绽放,虽然已经过去半个月了,这些蜡梅花仍然不见凋落的迹象。这足以让我惊奇。蜡梅花为什么会如此持久?为什么不像桃花杏花樱花一样,在花开后期会一片一片簌簌掉落呢?


蜡梅花瓣有蜡质感,不仅是看起来厚厚的,花瓣像镀了一层蜡质,摸起来也有滑滑的硬度感,资料显示,蜡梅花瓣含有油滴,油的凝固点比水低,可以抵抗零下几度的低温,这也是蜡梅之所以能在北方地区生长,且能挺过一年中最冷的小寒大寒的原因所在。


我对蜡梅花瓣中的油滴一直充满好奇,但苦于没有显微镜,手机微距也无法让它们现出真容,遗憾就留在了心里。


背着光,蜡梅花瓣上的脉纹条条清晰,在我的视线里分毫毕现啦,花瓣薄如蝉翼一般,轻盈又有质感。


就在我沉浸其中时,不经意间发现在一片花瓣上,附着着圆圆透明的东西,像洒在花瓣上的水滴,这难道就是花瓣里的油滴吗?我以为只有依靠显微镜才可见的油滴现在竟然肉眼可视了吗?我不仅喜从心生。


但是很快我脑海中就浮现出一个问号❓,我看到的这些“油滴”是出现在内轮花瓣上,会不会是花粉粒液态化了呢?我无法分辨。这些全开的花朵都是处在雄蕊期,花药盒打开的状态,花粉粒一定会掉落在内花瓣上,这是毋庸置疑的。刚才的惊喜正被疑问一点点蚕食,拿什么证明来解惑呢?


我找到一朵花瓣还包裹着,将开未开蜡梅花,于是小心地把花瓣从外到里,一层一层打开,我惊喜地发现,里层(不是最里面那层)的花瓣上也出现了油滴,数量多,面积大。


    华为mate60手机微距10倍拍摄


我试着用手指蘸这些“油滴”,实在是太小,感觉不到。这是真的油滴吗?我无法分析它们的成分,姑且认为是吧。如果有这方面专业的老师看到,请不吝指正!

在观察这些“油滴”的时候,我还发现了一个现象,就是在一部分蜡梅花上,花瓣的脉纹变成了黑色,或多或少,有些花瓣顶端黑色的脉纹,密密匝匝,像用墨线勾就,有的稀疏几条,让即将凋萎的花瓣有了另样的美。


​为什么会出现这种现象?我把这个问题发到群里,群里有两位伙伴的回答一个写实,一个俏皮。

这不是普遍现象,我在附近的蜡梅林里偶尔也会见到,我也想不出什么原因。大自然是高超的艺术家,总是在我们习以为常的惯性思维中,时不时带来点惊喜。
不过看着这些黑色的脉纹,让我想起了五大名窑中的哥窑,北宋五大名窑分别是汝官哥钧定,它们各有特色,各美其美。而哥窑最著名特征就是金丝铁线。
金丝铁线是哥窑瓷器表面的一种“裂纹”纹饰,俗称“开片”。由于瓷体和釉的材料膨胀系数不同,出窑后的瓷器釉层在自然状态下产生开裂,裂缝处会露出胎体,胎体接触空气,发生氧化,不同时间的开片,氧化时间也有长有短,于是就形成了不同颜色深浅不一的裂纹。
开片原本是瓷器的缺陷,但文化修养深厚的宋人,把瓷器上的裂纹缺陷提升到一种美学高度,开辟了独辟蹊径的审美意趣,也给后人留下了很多的精神财富。
窗外又飘起了雪花,大片大片地飞舞着,这是现代的雪花,也是千年前的雪花。我独坐屋内,静静地欣赏着雪花和金色蜡梅花瓣上的“铁线”,仿佛和一千多年前的宋人心意相通。














关注我

发现更多精彩

继续滑动看下一个
情系自然
向上滑动看下一个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