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港背村的两次“靠山吃山”

杨松霖 当代江西 2024-05-12

小小港背村,为何能闪耀央视荧屏?


舟行碧波上,人在画中游。依山傍水的港背村,山峰连绵起伏,北潦河穿村而过,清澈见底,白鹭鸳鸯也不时从碧绿的河面掠过。悠闲的游客静静地坐在竹筏上,观山望水,享受着自然风光带来的清新、温暖、治愈。近日,《山水间的家》第二季第十二期《宜春靖安港背村篇》在央视综合频道(CCTV-1)播出,小小港背村,为何能闪耀央视荧屏?白云深处的港背村。作者供图港背村位于靖安县璪都镇东部,毗邻九岭山国家级自然保护区,生态环境优美,人文底蕴深厚。20世纪90年代的港背村,山林面积5万亩,港背村村民“靠山吃山”,成为了远近闻名的富裕村,然而长期砍伐森林,在让村民腰包鼓起来的同时,也让美丽的大自然“干瘪”了下去。日益光秃的山头、严重的水土流失、浑浊不堪的河流、生物多样性的锐减,让“靠山吃山”的村民渐渐无山可靠,港背村也逐渐从那个远近闻名的富裕村变成了“十三五”省级贫困村,人们一点点往外跑,往日那个炊烟袅袅、依山傍水的小山村消失不见了。第一次“靠山吃山”的港背村落下帷幕,而后经历了二十余年的封山育林,终于有了现在蔓蔓日茂、草木荣华、顺物自然的优美港背,现如今95.7%的森林覆盖率让身处其中的人心旷神怡。为了摆脱昔日的贫穷,近年来,村“两委”深入分析港背村的资源与优势,结合本村实际,经过长期的探索和实践,终于找到了适合港背村发展的绿色之路,港背村开始了第二次“靠山吃山”的探索。人们来寻景,更来寻找片刻的宁静。人与自然的和谐共生在这里得到了完美的诠释,袅袅炊烟、小桥流水、稻田花香构成了如今港背的田野盛景。“道由白云尽,春与清溪长;时有落花至,远随流水乡。”唐代诗人刘昚虚笔下的靖安是如此的惬意悠然。久居城市、长期处在快节奏生活压力下的人们,渴望抽出时间来体验刘昚虚笔下的田园生活,回归大自然的怀抱。而港背正是这样一处满足城市市民“治愈”欲望的地方。随着港背基础设施的完善和竹筏漂流的开放,不少周边城市的游客选择在节假日前来港背感受片刻的惬意和安宁,漫步在荷花池旁,行走在树林深处,聆听着虫鸣鸟叫,让疲惫的身心得以在这山水间荡漾。第二次“靠山吃山”,港背有了完全不同的“吃法”。港背村的白茶种植园。作者供图凭借优良的生态,港背村迎来了不少游客。游客是来了不少,但也仅限于观光游玩,对村庄经济发展帮助不大。怎么办?港背村把握机遇,因地制宜地瞄准产业方向,在丰富旅游业态上下功夫,想方设法留住游客,让游客愿意消费、舍得消费。依托位于邻近南昌、长沙等中心城市的区位优势,打造“城市的后花园”,满足城市市民体验田园生活的期望成为港背村的目标。村里旅游业态的兴起,也让传统的养蜂和白茶等产业有了做大做强的机会,生态环境的改善带来了农副产品品质和附加值的提升,村民“靠山吃山”有了更充足的底气。白茶是中国茶类中的特殊珍品,对气候、水土、温度、湿度、维度的要求及其严苛,良好的生态环境是高品质白茶的必要前提,随着港背村生态环境的越来越好,港背村种植白茶的农户也愈发多起来了,加上村集体的产业引导,到现在为止全村共有白茶种植园500余亩,在采摘季能为当地村民提供100余个就业岗位。白茶汤色黄绿清澈、滋味清淡回甘的特点令它一经上市便很快售卖一空,不少订单都需提前预定,白茶产业每年可累计为村集体增收20余万元。

村民们将刚刚过滤好的蜂蜜进行罐装储存。作者供图

港背村有着近百年的养蜂历史,养蜂曾是部分农户的主要经济来源,但此前也仅仅是“小打小闹”,聊以养家糊口。如今,港背村家家户户门口都摆着蜂箱,全村共养殖蜂蜜1200余箱,全年累计产蜜可达1.6万斤。港背村的高山土蜂蜜采自百花,蜂蜜收集速度缓慢,每年只能收割一次。但纯正的天然食品从来不愁没有买家,每年的8月份是村民们最忙碌的时候,此时的蜂蜜刚刚成熟,成色最好,是一年之中最适合割蜜的时节,甜美的蜜香也吸引着远道而来的客人,可谓是一蜜难求。秋高气爽的晴朗天气正是晒果干制作果脯的最好时节,各种猕猴桃干、苦瓜干、辣椒干、杨梅干、杨梅饼、木瓜干都是港背村民们的拿手活儿,自港背村发展旅游产业以来,村民们自制的果干果脯便有了一条稳定的销售渠道,传统的手工制品虽不如白茶和蜂蜜那样能为村民带来比较可观的收入,但也为港背村民们增加了一份收入来源。山林能为村民贡献收入的还有油茶产业。在港背村,油茶产业作为乡村振兴产业的重要一环,一年能为村集体带来10余万元的收入。10月到11月,油茶开始成熟,油茶园里,港背村村民开始陆陆续续采摘油茶果。港背村近年来新种植的油茶面积有180余亩,在采摘季能为周边村民提供50余个就业岗位,采摘下来的油果经过晾晒和压榨便可制作出纯天然的植物茶油。传统农林产业激起的新浪花,汇聚成乡村振兴源源不断的力量,让港背村从省级贫困村一步一步的蜕变成如今的国家森林乡村、中国美丽休闲乡村、全国乡村治理示范村。

村民在茶园里采摘春茶。作者供图

以前的港背村虽有山河树溪,但落后的基础设施和旅游业态的缺乏导致旅游产业一直不温不火。后来随着港背包家祠堂的修缮翻新、小港公路的拓宽翻新、游步道的铺设、农家乐和民宿的发展、玛瑙岩森林小镇项目的引进,港背村乡村旅游迎来天翻地覆的变化。如今,休闲座椅或附于小河畔,或点缀于草林间;青砖石阶穿梭于林荫间……港背村在不断地蜕变中一跃成为乡村旅游热门打卡地。村庄越来越美,也越来越富有生机,走出大山的人们又回到了大山。璪都镇于2021年8月在港背村成立返乡创业协会,包希孟作为最先返乡创业的青年,耗资2亿元在港背打造了玛瑙岩森林小镇项目,那些大有可为的土地正在被那些回到大山的人们努力的发展着。乡村旅游的发展,让每一户村民都能从中受益。村民们在家门口办起了农家乐,一幢幢精美的小洋楼拔地而起,村民们也从在田间地头的务农人变成了坐在柜台前的“老板娘”。部分村民们还担任起了护林员,成为了九岭山自然保护区的守山人,守护着这座“金山银山”。10年间,一路走来,港背村脱胎换骨迎来质变。白茶、油茶、果脯、棘胸蛙养殖等传统产业在村“两委”的组织引导下,开始厚积成势,既贡献生态效益也产生经济效益,成为“绿水青山”变“金山银山”的生动注脚。《山水间的家》摄制组发现了港背,也让更多的人通过《山水间的家》了解了港背。港背村演绎“靠山吃山”的故事依然在继续……

水中嬉戏的野鸳鸯。作者供图


来源:当代江西
原创荐读↘
“炒香”客家预制菜还需几把火?
文旅融合,武宁为什么能?
深学细悟笃行习近平文化思想
施炳缘:从“插队知青”到“中国好人”
一个明代藩王的前半生与后半生
“博士村里”不重彩礼重“学历”
匠人,“犟人”
聆听书院里的回响

鲜香赣菜的“美味经”


继续滑动看下一个
向上滑动看下一个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