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目录摘要 | 《深圳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22年第1期

点击上方“深大社科学报”可订阅!


《深圳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

2022年第1期目录摘要


以人民为中心的民事强制执行立法:

逻辑起点、价值理念及关键环节

黄忠顺

(华南理工大学法学院,广东  广州  510006)

摘 要:人民性是习近平法治思想的鲜亮底色,我国民事强制执行立法应当坚持以人民为中心思想。以人民为中心的民事强制执行立法的逻辑起点是民事权益的有效司法保护,保护路径为由抽象的民事权益确认到具体的民事权益确定、再到实际的民事权益实现,实质是将静态的“权益宣告”转化为现实的“权益确定”,再以国家强制力确保“权益实现”。该立法应当以程序利用者为中心,既要抵制实务部门的本位主义倾向,也要避免列举域外理论或立法例来代替实质性论证。民事强制执行立法不仅应当妥善调整债权人、债务人、利害关系人、案外人等主体之间的关系,还应当防止未经正当程序保障且不具有主观可归责性的主体被随意卷入强制执行程序。因而,以人民为中心的民事强制执行立法应当贯彻效率、人道、安定3种价值理念。贯彻民事强制执行立法三大价值理念的关键在于:在执行权利义务配置方面坚持执行当事人不平等原则、在金钱债权的执行方法方面突破间接执行补充性原则、在执行标的物确定及变动方面妥善协调3种价值理念、在执行救济方面确保不具有可归责性的案外人可以迅速摆脱执行困扰。

关键词:习近平法治思想;以人民为中心;民事强制执行;效率优先;善意文明;社会安定

作者简介:黄忠顺,华南理工大学法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主要从事民事诉讼法学、强制执行法学研究。


中国共产党涉海纲领性文献流变

及其国际法治逻辑

马得懿

(华东政法大学国际法学院, 上海  201620)

摘要:中国共产党涉海纲领性文献以其特有的方式记录、传播、表达和阐释中国共产党和中国政府在海洋治理领域的立场、观点与主张,是中国共产党在涉海领域治国理政的重要依据和导向。中国共产党涉海纲领性文献的流变,可以分为表达海洋主权、初步践行海洋“共同体”理念、敢于海洋维权、重视海洋立法以及倡导海洋命运共同体理念等演进阶段。中国共产党涉海纲领性文献流变具有凸显时代特征、彰显国际法价值以及追求包容性的特质,蕴含着多元的国际法治范畴,展示了一个政党与国际法治互动的新图景。与此同时,中国共产党涉海纲领性文献国际法治的历史规律与经验应该得到重视,包括充分利用涉海国际法治逐渐发展的属性、探索和倡导海洋命运共同体理念的创新。不仅如此,中国共产党涉海纲领性文献的国际法治逻辑在于,其催生了“国家实践”的新样态,即一个执政党的主张和声明,在特定情境下可以构成国际法意义上的“国家实践”。除此以外,中国共产党涉海纲领性文献流变在一定程度上可以发展或者补白传统国内法与国际法关系的体系和理论,不仅弥合了政党与政府(立法)在涉海治理机制领域的空隙,而且缓解了中国未将“国际条约入宪”的司法压力。

关键词:中国共产党;涉海纲领性文献;国际法治;国家实践新样态;国际法与国内法关系的重塑

作者简介:马得懿,华东政法大学教授、博士生导师,主要从事国际法学研究。


语言、意义与概念化

文   旭

(西南大学外国语学院,重庆  400715)

摘要:语言是表达意义的,而意义则是语言学研究的核心。认知语言学把意义等同于概念化,并强调身体经验在概念化中的重要作用,但认知语言学对概念化的内涵及特征并没有进行系统的回答。概念化是意义构建的认知过程和神经活动,有广义与狭义之分,广义的概念化关注的是整个人类行为系统的概念表征,包括语言行为;而狭义的概念化重点聚焦与语言行为相关的概念系统。概念化具有非孤立性、动态性、交互性、意象性、想象性、主观性、具身性等特征。认知语言学关注的核心问题是语义问题,而“意义即概念化”,因此概念化的研究内容基本涵盖了认知语言学研究的方方面面。概念化的研究主要从认知心理和社会认知两个维度展开,在近年来量化转向和社会转向的背景下,认知语言学的概念化研究呈现两个重要的趋势:第一,随着认知语言学、神经科学、认知心理学以及科学技术和实验手段的发展,认知语言学的概念化研究更加关注构成心理过程的加工活动。第二,社会认知语言学、认知社会语言学、文化语言学、社会语言学的发展无疑会促使认知语言学研究更加关注概念化跨文化的普遍性与变异性。

关键词:认知语言学;概念化;具身认知;语言表征;概念表征;意义

作者简介:文旭,西南大学外国语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主要从事认知语言学、语用学、认知翻译学等研究。


批评认知语言学与社会再语境化

张   辉

(南京师范大学外国语学院, 江苏  南京 210097)

摘要:在认知语言学40多年的发展中,再语境化是其主要的内在趋势和特征,而传统的批评话语分析也强调与实施再语境化。认知语言学对社会语境的关注主要表现在4个层面:(1)语言的界定和基本的架构包括处于社会和文化环境中的认知;(2)研究语言与文化之间的变异性,探讨文化模式在语言变异性中所起的作用;(3)不关注语言之间的变异,而是考察某一语言内部的变异。批评认知语言学就是在这一层面出现的,它倾向于采取评价的立场,而不仅仅是描写;(4)关注从社会相互交际的角度分析实际的对话和交流。批评话语研究的再语境化体现在社会行为者分析中,形成社会行为者分析的三步模式:识别社会行为者;推测话语背后所隐藏的意识形态;认清交际者所要表达的可能意图。批评认知语言学继承了认知语言学和批评话语分析所共有的再语境化特征,并进一步发展为社会再语境化。社会再语境化符合第三次认知科学浪潮,即融合大脑、身体与环境的混合心智,而批评认知语言学中的心理学实验是社会再语境化的形式之一。

关键词:再语境化;社会再语境化;认知语言学;批评认知语言学;批评话语分析;认知科学

作者简介:张辉,南京师范大学外国语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主要从事认知语言学研究。


空间运动事件的二语表达

和汉语复合动词的习得

纪瑛琳

(深圳大学语言与认知研究中心,广东  深圳  518060)

摘 要:在二语习得领域探究空间运动事件的表达尚属比较新的研究尝试。从运动事件表达视角出发,考察以英语为母语、以汉语为外语的高、中、低3组不同水平学习者如何习得汉语的复合动词形式,并与汉语母语者的表现进行比较。考察内容聚焦于3个方面:第一,从形式上看,学习者是否习得了复合动词的内部结构(即:成分组成及排序、词汇地位);第二,从词化模式上看,是否习得了复合动词中语义要素和语法范畴的对应关系(即:词化模式);第三,从句法环境上看,是否习得了复合动词出现的典型句法环境(即:单句)。结果发现,高水平二语习得者的表现与母语人群大致相似。首先,他们基本摆脱了英语中单极化动词的倾向,较频繁地使用复合动词形式,并能正确认知其词汇地位;其次,对运动事件中的方式、路径等语义要素均能在典型语法成分中表达;再次,基本掌握了复合动词出现的典型句法环境,能够以一种相对紧凑的方式在小句范围内进行语义信息的分布。相比之下,中、低水平的学习者未能习得汉语运动事件的典型词化模式,虽然大致掌握了复合动词的内部成分及排序,但很难正确选择特定的语法范畴和句法结构对语义信息进行编码。实验表明,二语习得过程不仅仅是语法知识的学习,更重要的是概念系统的转换和重置。源语言与目标语的类型学距离、语法知识的复杂程度和语言特异性等诸多因素均会对习得过程和结果产生重要影响。

关键词:二语习得;运动事件类型学;词化模式;汉语复合动词;动词单极化

作者简介:纪瑛琳,剑桥大学语言学博士,深圳大学特聘教授、博士生导师,主要从事认知语言学、心理语言学和语言习得研究。


数字文化产业新业态及发展趋势

张   伟1,吴晶琦2

(1.鲁迅美术学院公共文化研究基地,辽宁  沈阳  110004;

2.鲁迅美术学院人文学院,辽宁  沈阳  110004)

摘  要:数字文化产业是人类进入数字时代以来不断创新发展形成的文化产业新业态。数字文化产业是指以文化创意为核心内容,以数字技术为依托,以网络化、数字化、智能化、融合化为发展方向所进行的文化创作、生产、传播和服务的新兴产业,体现出生产数字化、传播网络化、消费个性化等特点。随着数字网络技术的发展和国家政策的推动,数字文化产业出现诸多新业态,如数字媒体产业、数字电竞产业、动漫及衍生品产业、数字营销产业、网络文学产业、虚拟现实产业、数字教育产业等。数字文化产业新业态一方面促使了文化产业的数字化,即传统文化产业和数字技术融合的过程,凭借数字技术的应用带来了文化产品生产数量的增加和生产效能的提升;另一方面促使了数字产业文化化,即数字产业巨头所推进的文化产业过程,这些互联网巨头纷纷投资数字文化产业。未来,数字文化产业将呈现以下发展趋势:数字文化产业是文化产业的下一个风口;BAT互联网巨头纷纷投资数字文化产业;短视频市场竞争日趋激烈;“眼球经济”让位于“耳朵经济”;用户下沉成为数字文化产业发展新动向;数字营销产业正成为热点行业;数字文旅产业将得到快速发展;数字文化产业消费需求旺盛等。

关键词:数字文化产业;数字技术;新业态;耳朵经济;用户下沉;数字营销产业;数字文旅产业

作者简介:张伟,鲁迅美术学院公共文化研究基地首席专家,教授,博士生导师,主要从事文化创意产业理论与实践、美学、艺术学理论研究;吴晶琦(通讯作者),文艺学博士,鲁迅美术学院人文学院副教授,主要从事文化产业理论与实践、美学研究。


中国文化产业研究2021年度学术报告

周建新,朱   政

(深圳大学文化产业研究院,广东  深圳  518060)

摘  要:2021年是中国建党百年,也是“十四五”的开局之年。在此背景下,2021年文化产业学术研究整体呈现如下特点:“十四五”文化产业成为新热点、后疫情时代对文化产业的影响研究持续升温、文化产业数字化发展备受关注、乡村文化产业引人注目、文化产业融合发展依然受到重点关注、文化产业治理研究逐渐增多、文化产业学术会议呈现线上线下相结合的趋势、学术期刊尤其是重点核心期刊对文化产业愈加关注。2021年共出版中国文化产业研究著作、蓝皮书等约220部,发表学术期刊论文2588篇。“十四五”时期文化产业发展趋势、文化产业高质量发展、数字文化产业、乡村文化产业、文旅融合、文化产业空间集聚、文化产业新业态、文化产业治理等议题和领域受到学界的关注。文化产业基础理论、文化产业数字化、文化企业和园区、文化产业政策、地域文化产业是2021年度文化产业研究的主体,其中文化产业数字化成为学者关注的中心和焦点,元宇宙引起广泛热议。文化产业年度报告成果形式以蓝皮书为主,内容更加规范;学术会议紧跟文化产业研究热点;学术期刊更加重视文化产业的前沿研究成果,更多地开辟文化产业专栏。未来文化产业专家学者需要重点加强和深入推进文化产业基础理论、文化产业数字化转型升级、文化产业与相关产业融合、文化企业成长、文化产业高质量发展等方面的研究。

关键词:“十四五”文化产业;文化产业理论;文化产业新业态;文化产业园区;文化产业数字化;乡村文化产业;文旅融合

作者简介:周建新,法学博士,深圳大学文化产业研究院院长、教授、博士生导师,主要从事文化产业、区域文化研究;朱政,深圳大学文化产业研究院研究助理,主要从事文化产业管理、文化企业成长研究。


走向元宇宙:一种新型数字经济

的机理与逻辑

袁   园1,杨永忠2

(1.深圳市文化广电旅游体育研究中心,广东  深圳  518028;

2.四川大学商学院,四川  成都  610044)

摘 要: 元宇宙是一种起始于游戏平台、奠基于数字货币、并由一系列集合式数字技术和硬件技术同步涌现所支持的、人类生活深度介入其中的虚拟世界及生存愿景,其核心是以区块链技术为基础的一种新型数字经济的发展。元宇宙经济的兴起缘于数字技术生态和区块链对互联网底层协议的系统性变革的技术创生机理、数字孪生和数字原生开启人类叙事新可能的生存创生机理,以及数字经济在经历PC互联网经济、移动互联网经济发展之后新的范式转型的经济创生机理。元宇宙经济区隔为一种与之前的数字经济不同的新型数字经济,主要逻辑来自于数字货币的诞生与数字法币的发展,以及围绕着数字资产而展开的一系列新的经济生产和商业模式。支撑这种新型数字经济逻辑的重要架构是数字货币成为从争议性的加密货币到多国央行发行数字法币的共识。依托于区块链分布式记账技术的新型数字资产在元宇宙中以NFT或NFR形态存在,它将带来一系列商业模式变革和经济生产、流通、消费模式的重组。数字身份为数字资产的创造和消费提供了新经济模式,数字资产与现实资产的双向流通创造新经济体系。在以“认同”决定价值的元宇宙经济体系中,精神价值、历史价值、审美价值等复数价值的“资产化”兑现拥有了技术基础,数字生产和消费呈现出与物质世界生产和消费不同的经济规律和价值逻辑,从而将催生出更为丰富多元的数字经济业态,并将极大扩充人类经济的总体量。元宇宙经济叙事事实上预示了人类生存方式扩容、转型的潜在经济社会进程。

关键词:元宇宙;新型数字经济;区块链技术;数字货币;数字资产;新价值理论

作者简介:袁园,管理学博士,深圳市文化广电旅游体育研究中心副研究员,台湾实践大学兼任教授,国际创意管理专委会专委,主要从事创意城市治理、创意产业管理研究;杨永忠,四川大学商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国际创意管理专委会主任,中国创意管理智库联合主席,主要从事创意管理学研究。


智慧城市建设推进企业高质量发展

的机制与路径

刘伟丽,刘宏楠

(深圳大学中国经济特区研究中心,广东  深圳  518060)

摘 要:作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重要举措,智慧城市建设能够充分激发内需潜能和发展动能,促进实体经济持续高质量发展。基于2001~2019年A股上市公司面板数据,将智慧城市建设作为一项准自然实验,运用PSM-DID方法全面考察智慧城市建设对企业高质量发展的影响特征及其内在机理。研究表明:智慧城市建设可以显著促进企业高质量发展,来自替换变量、安慰剂检验和更换匹配方法等途径的估计结果验证了这一结论的稳健性;影响机制检验显示,智慧城市建设通过减缓融资约束和降低企业营运成本两种途径促进企业高质量发展。进一步的异质性检验发现,智慧城市建设对企业的影响会因为企业规模、行业关联度、所在地区不同而呈现差异:智慧城市建设对企业高质量发展的促进效果在大型企业和行业关联度高的企业中更为明显,而对小型企业的经济效应并不明显;智慧城市建设显著促进了东中部地区企业高质量发展,而对西部地区企业却产生了负向影响。

关键词:智慧城市建设;新型智慧城市;实体经济;融资约束;高质量发展;PSM-DID

作者简介:刘伟丽,深圳大学中国经济特区研究中心教授、博士生导师,主要从事世界经济、质量经济研究;刘宏楠,深圳大学中国经济特区研究中心博士研究生,主要从事世界经济研究。


超越主权:跨国公司对国际政治

经济秩序的影响与重塑

黄   河,周   骁

(复旦大学国际关系与公共事务学院,上海  200433)

摘 要:当今世界正处于国际政治经济秩序深刻变革的进程之中。跨国公司作为国际贸易和国际投资领域具有重要影响力的行为主体,对国际政治经济秩序的变革与重塑具有举足轻重的作用,特别是以高科技、互联网等产业为代表的非传统型跨国公司的影响力和冲击力更是不可小觑,具体表现为:非传统型跨国公司掌控的社交网络工具成为凌驾传统政党的政治运作平台,试图超越传统生产力以谋求全球化技术统治;大数据集权成为重构国家与市场的第三种力量,金融剥削与数字剥削构成新的盈利方式;同时客观上推动了国际政治经济领域的关联合作,维护了全球政治经济秩序的基本稳定。当前国际政治经济秩序在跨国公司特别是非传统型跨国公司权力参与下,呈现出一些转型特征:国际政治经济领域中的权威将更为分散、行为主体将更为多元、发展差异将更为明显、竞争态势将更为激烈;与此同时,合作空间依然存在,且主权国家仍将在国际政治经济秩序中发挥重要作用。跨国公司虽然对国际政治经济秩序具有能动的塑造作用,但是在可以预见的将来,其仍然无法超越主权而单独存在,也只有在主权的引导与规范下,跨国公司才能更为有效与积极地参与国际政治经济秩序重塑过程,从而更好地为国际社会各参与者提供经济支持与物质支撑。

关键词:跨国公司;国际政治经济秩序;主权;政治逻辑;资本逻辑

作者简介: 黄河,复旦大学国际关系与公共事务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主要从事国际政治经济学研究;周骁,复旦大学国际关系与公共事务学院博士研究生,主要从事国际政治经济学研究。


马克思财富哲学视域中

的共同富裕与三次分配

刘荣军

(华侨大学哲学与社会发展学院暨现代社会与政治哲学研究中心,福建  厦门  361021)

摘  要:马克思关于财富的对象性本质、社会性本质和主体性本质的三重规定中内含着财富本质的最高规定,即“社会个人”之“自由个性”的历史生成。从社会个人的规定理解财富的社会共享性和共同富裕,需要我们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在高质量发展中促进共同富裕,正确处理效率和公平的关系,坚持物质生活和精神生活都富裕。从自由个性的规定理解财富的主体性自由和三次分配,需要我们从“补充形式”和“自愿行为”这两个基本定位入手,一方面正确把握三次分配同初次分配、再分配的关系,明确现阶段第三次分配只是对初次分配和再分配的一种有益补充形式,而绝非实现共同富裕的主流分配方式;另一方面正确认识第三次分配中3种不同层次的自愿行为(基于现实功利、自我实现、自由实现的自愿行为)及其历史意义。把促进人的全面发展和促进共同富裕统一起来,既是马克思财富哲学的理论旨归,也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发展的根本要求。它最好地诠释了马克思从财富的本质出发理解人的自由全面发展的历史哲学意蕴,为我们正确理解现阶段共同富裕和三次分配的历史性质与社会地位指明了发展方向。

关键词:马克思财富哲学;共同富裕;三次分配;社会个人;自由个性;自愿行为

作者简介:刘荣军,华侨大学哲学与社会发展学院暨现代社会与政治哲学研究中心教授,博士生导师,主要从事马克思主义哲学、经济哲学与社会政治哲学研究。


社交网络意见领袖“同心圈层”:

现象、结构及规律

徐   翔

(同济大学艺术与传媒学院,上海  200092)

摘  要:社交网络意见领袖用户并非多中心和多样化,而是存在着“同心圈层”的趋同结构。把用户的意见领袖程度作为自变量,意见领袖随着其影响力程度提升而表现出“一个趋同核心、三种趋同支撑、趋同圈层渐变”的“同心圈层”趋同结构。社交网络意见领袖存在着处于“趋同中心”位置的“社会样板”;意见领袖用户的影响力程度正相关于它趋同于中心“社会样板”的程度;在此过程中形成围绕着中心而由近到远、由密到疏的同心圈层。以典型的社交网络之一新浪微博作为样本,相关的假设得到检验,表现出“同心圈层”的支撑向度:一是用户的意见领袖程度高低与该用户趋近于“中心”社会样板的内容距离成正相关,形成意见领袖趋近于网络中心的同化;二是用户在趋同于中心社会样板的过程中,表现出影响力程度与社会样板程度的正相关和同构性;三是用户作为社会样板的程度,正相关于他和中心社会样板的内容相似度,表现出“社会样板”的单中心化、同一化而非多样性;四是用户随着其意见领袖层级的提升而加强层级内的用户趋同性,增强用户影响力层级的内聚和收窄。意见领袖用户“同心圈层”趋同现象与结构呈现着“去中心”网络时代的“再中心化”,也塑造着网络“巴尔干化”时代的“单向度”社会。

关键词:社交网络用户;意见领袖;同心圈层;用户趋同;内容相似度;再中心化;“单向度”社会

作者简介:徐翔,同济大学艺术与传媒学院教授、副院长,主要从事网络传播与网络文化研究。


二十世纪德国思想界的中国观

温   馨

(西安外国语大学欧洲学院,陕西  西安  710128)

摘  要:德国思想界的中国观是影响德国社会整体中国观生成及演变的重要思想来源。与19世纪西方世界负面、贬抑的中国观基本立场不同,20世纪德国思想界对中国的认知呈现出丰富的深度和广度,明显折射了20世纪全球化发展和现代性影响的历史时代特征。通过中德跨文化哲学和全球史相结合的研究可知,20世纪德国思想界对中国形成的一套基本看法和观点在历史语境、社会变迁、认知主体等多种因素作用下经历了由传统东方乌托邦到欧洲社会经济参照、普遍历史性和共识性交流中的现代中国的观念转向,其中国观的认知立场也经历了由西方中心主义到理性、普遍性和超越中心主义的历史转向。20世纪德国思想界的中国观具备明显的现代性和文明变迁的历史转向特征,特别体现了德国思想界对全球化与整体性的追求,以及德国与中国实现互动的“理性的共识”。回顾和总结20世纪德国思想界的中国观,实证中国在德国思想史发展中的参与及互动,能够为全球化时代的中国形象建构、中国与世界的互相尊重借鉴提供理论尝试和历史启示。

关键词:德国思想界;中国观;中德跨文化哲学;全球史;中心主义;历史转向

作者简介:温馨,文学博士,西安外国语大学欧洲学院副教授,主要从事中德跨文化、德国汉学及中德关系史研究。

欢 迎 关 注 本 微 信 公 众 号

《深圳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

唯一官方微信平台

联系电话:0755-26534976

投稿邮箱:sdxb@szu.edu.cn

官方网站:https://xb.szu.edu.cn

国内统一刊号:CN44—1030/C

版权所有

欢迎个人转发,媒体转载请联系授权


深大社科学报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