其他

科技竞赛经验谈之:李天一、王子钰、杨韧

2017-10-31 北航MrE

参加科技竞赛是大学生活很重要的一部分。在比赛中,我们不仅能够收获奖状,丰富自己的经历,也能够收获许多知识与友谊。但是许多同学都不知道科技竞赛如何准备以及如何平衡竞赛与学习间的关系。今天小编采访了几位在科技竞赛方面较为突出的几位学长,让我们来看看他们怎么说。


01

王子钰

 
 

竞赛经历:

全国大学生电子设计竞赛

蓝桥杯

冯如杯

北斗杯

Q1:你是因为什么原因选择参加竞赛呢?

参加竞赛的原因是我喜欢动手,参加竞赛能有特别多的机会学以致用,即使竞赛所需要用到的技能基本上是课堂上少有教授的主要靠自学,但是竞赛作品背后的原理都是课堂上教过的、真正从硬件或者软件实现课本中的内容,对原理会有更深的体会。

从功利的角度出发,竞赛自学的技能、积攒的经验在未来的科研和就业中也大有裨益。

Q2:请问你的创意灵感来自哪里呢?

我不是特别擅长非命题的比赛,我的电设成绩比较好,冯如杯一直没有很好的名次。

大家可以多逛逛果壳网等科技网站,或者买一买《无线电》这本杂志,没有信息输入,纯自己空想是不现实的,可以参考别人的创意,在此基础上二次创新。

Q3:课外的科技活动和课内的学习是否是相互促进呢?

促进作用是很大的:以全国电设为例,基本上把2系所有课程中都用到(模电、数电、通信原理等等),参加竞赛是对课内知识的系统理解算是竞赛辅助学习,反之学习好很大程度上才能更好的竞赛,因为需要用到很多课内知识;如果擅长编程的同学,对编译原理、数据结构等也会有所收获。

局限性就在于竞赛所用的所有知识还是从工程师的角度出发,如果未来有志于纯理论的科研,那么竞赛的帮助不大。

Q4:指导老师在创新的过程中扮演什么样的角色?

指导老师的作用一是选题,对于开放性竞赛比如冯如杯,老师能把控你的作品是否具有竞争力。

其次是查错,特别对于硬件电路来说,有经验的老师能一眼看出电路错在哪里,自己查错没有经验基础是很难的。

Q5:你是怎样分配学业和竞赛时间的呢?

相信大家能考上北航的实力,分配学业和竞赛时间是不成问题的,大多数人都能比较好的调和这两者之间的关系。

Q6:你在参加竞赛之前学了哪些课外知识来做准备?

不需要特别准备到某一个地步在开始着手竞赛,碰到需要学什么的时候现学就好。

可以先从51单片机开始,再到STM32的嵌入式平台,再到FPGA平台,都可以接触一下;纯软件默认C会的情况下可以考虑Java-安卓/C#/Python,熟练一种面向对象的语言基本上就够用了。

Q7:对要参加科技竞赛的学弟学妹们有什么建议?

北航二系的科技竞赛氛围还是相当不错的,不要浪费这个机会。

Q8:参加竞赛你最大的感受是什么?

学以致用,积累经验。


02

杨韧

 

竞赛经历:

全国大学生电子设计竞赛

冯如杯

北京大学生电子设计竞赛

大学生科研训练计划

大学生创新创业训练计划

 

Q1:你是因为什么原因选择参加竞赛呢?

一方面参加科技竞赛可以很好地巩固课内知识,并且让自己对知识体系有更加深入和具体的理解。另一方面,参加科技竞赛还非常有助于锻炼自己的工程实践能力和工程规划能力。

Q2:请问你的创意灵感来自哪里呢?

创意灵感主要来源于生活,例如通过发现一些生活中不便利或有待改进的细节。

Q3:课外的科技活动和课内的学习是否是相互促进呢?

科技活动对课内学习、课内学习对科技竞赛无疑都是有帮助的。科技活动是对课内知识的深化、细化、具体化,通过科技活动,可以让我们对课内知识有更加直观的理解,非常有助于我们深入理解知识体系、直观理解公式理论。课内学习可以为科技竞赛提供基础理论的帮助,给科技创新指引道路。科技竞赛和课内学习相辅相成。

Q4:指导老师在创新的过程中扮演什么样的角色?

指导老师可以提供原理和技术等多方面的帮助,而且由于老师经验丰富,往往能够给出更高视角的意见,有利于创新和改进。在科技活动中,应该多和指导老师交流沟通,及时和指导老师交流项目的进度和遇到的困难。

Q5:你是怎样分配学业和竞赛时间的呢?

参加科技竞赛应该在不耽误学业的前提之下进行,我认为作为大学生还是应该首先学好课内理论知识。

Q6:你在参加竞赛之前学了哪些课外知识来做准备?

主要是在先项目中,边做边学需要的知识。应该先确定项目内容,在着手学习相关知识。

Q7:对要参加科技竞赛的学弟学妹们有什么建议?

我建议学弟学妹要尽可能地积极参与科技竞赛,参与其中以后才会发现,付出的努力不会白费,科技竞赛让大学生活更加充实,也让自己的收获更加丰满。


03

李天一

 
 

竞赛经历:

全国大学生电子设计竞赛

全国信息安全竞赛

冯如杯

(还有许多数不清了...)

Q1:你是因为什么原因选择参加竞赛呢?

首先,最大原因是兴趣,从大一开始加入电子科协,我就喜欢没事时 41 31948 41 13307 0 0 1573 0 0:00:20 0:00:08 0:00:12 2532 41 31948 41 13307 0 0 1406 0 0:00:22 0:00:09 0:00:13 2532做点东西,从最初级的单片机开始,各种硬件软件,总想了解一些,当然,这些东西没人硬性要求,基本是自愿。也正是在自愿的情况下,这种探索才没有约束,可以做到“开心就好”,也经常能体验到成就感。这种自信,也是激励自己继续走下去的动力。

而且,之前说的几个竞赛,都是团队合作,为了一个共同目标,和队友一起作战,尤其是自己能为作品做出一点贡献时候,还是很有成就感的,孤军奋战肯定寂寞,但和几个队友一起努力,感觉就不一样了,有时候干到很晚,半夜和几个队友有说有笑会往回走,也不会觉得累。

另外,我刚上大一时候,电子科协宣讲也挺有吸引力,看到很多学长学姐的惊艳作品,自己就有试一试的想法了。

参加比赛还有一种充实感,感觉时间没有白费,用在了更有意义的地方。比如,大一一年我没有参加过比赛,都是自己练习,等上了大二,摸索的差不多了,总得找点事干吧,就恳求3系室友把我拉到他们的机器人团队,我开始了大学期间第一次比赛,不久之后发现,因为有平时的积累,比赛并不是想象的那么难,这给我很大信心,从此一发不收,才有了之后的种种经历。

Q2:请问你的创意灵感来自哪里呢?

很多人说,灵感来源于生活,这肯定没错,只是生活中我们总对一些事物熟视无睹,难以发现灵感罢了。很庆幸,大二冯如杯作品的灵感,就直接来源于生活。平时在宿舍楼,经常看到窗户上的栏杆遮挡外边的景物,但是当自己稍微移动一下,栏杆挡住的地方就会变动。之前被挡住的,有可能显现出来,之前能看到的,又可能又被挡住。于是,我想到能不能利用障碍物和背景之间的相对位移,恢复出一幅没有遮挡的图像?这就是我之后的作品:数字图像障碍物消除系统。当然,大二没什么经验,作品基本是独立完成的,只得了冯如杯三等奖,但这也说明了,创意确实可以来源于生活中的灵感。

直接从生活中想,可能不太容易,后来的一些项目,创意来源又不太一样了,有时候不需要完全创新,在原有事物或方法上加以改进,也是一个方法。比如针对物理实验仪器和测量方法加以改进,在刘导的鼓励下,参加了三场比赛,都获了奖,后来又凭借这个作品,大三下学期在核心期刊上发表一篇论文。

有时候,结合当时的热点问题,也很容易想到灵感,比如去年VR比较火热,我在张松阳带领下完成一项:互联网电视全景播放系统,获得了冯如杯二等奖。不过,最好注意一下,别盲目看什么方向热就做什么,做之前想想,作品创新点在哪,有什么实际应用,和目前已有的东西有什么区别,讲什么能让人眼前一亮,等等,如果这些都不是问题,创意应该就不错了。

Q3:课外的科技活动和课内的学习是否是相互促进呢?

帮助肯定都有,很容易想到两个例子。从大一开始接触单片机,了解一点硬件内容,大三再上微机原理课,各种概念就不会感觉陌生,或多或少都和之前经验有点关系。反过来,大二用MATLAB做过图像障碍物消除系统,当时还不懂图像处理,只用了些非常基本的操作,效果自然不够理想。如果大三学过图像处理之后再做同一个作品,应该会好很多。上面两个直接的例子,就能说明课外活动和课内学习两者是互相有帮助的。当然,课外科技活动,倾向于关注工程实践,不是很看重理论,所以对课内的理论学习帮助有限,反过来,如果只在课内学习,也很难提高课外的实践经验,我认为这是最明显的局限性。可以说,课内和课外,两条主线之间都有关系,尽量做到基本同步,让两条线不要差距太大,就是一个比较好的选择,这时候也更能体会到两者之间互补、互相促进。

    其实,也不用特意追求短期内得到直接的帮助,毕竟上边说的有点功利了。我觉得,课内、课外两种体验之间的关系是潜移默化的,正如人文可以陶冶理工科学生的情操。相信能同时把课内学习和课外活动兼顾好的人,都有一个很不错生活习惯和时间安排,也更容易获得自信,这可能比课程和工程上的帮助更有意义。

Q4:指导老师在创新的过程中扮演什么样的角色?

最先想到的是创意方面。有一个想法时,让指导老师看下创意是否可行,有没有继续发挥的空间,应该是很关键的。有时候,自己感觉非常创新的东西,讨论过之后发现创新性一般,还可以试着换题目,避免从一开始就走错方向。另外,遇到自己无法解决的问题时,找老师或者请老师推荐有经验的师兄师姐,可能比自己摸索要靠谱得多。另外,参赛的指导老师和他/她的团队可能比自己更了解某一个领域的发展方向,这不仅能给作品提供灵感,还有助于以后选择研究生的方向。我之前参赛时候,跟导师讨论比较有限,还没充分利用到这种资源,学弟学妹不妨多和指导老师沟通,肯定受益匪浅。

Q5:你是怎样分配学业和竞赛时间的呢?

我第一年没有参加任何比赛,也觉得这是个问题,当时课程比较满,看似没有多余时间。但大二开始有了各种比赛,自然就知道什么重要,什么相对次要了。在每个不太长的阶段,比如一两周内,可以在心中想一个粗略的时间表,把课内任务和课外活动时间大概规划一下。另外,据我体会,课内学习和做作业时间相对比较固定,变数不大,但课外活动就不确定了,比如冯如杯作品,做两周和做两个月都不为过。因此,如果课内课外活动都有,我一般先完成课内的,再主攻课外活动,这样在做竞赛时候,就不会有课内任务还没完成的紧迫感。

(当然,我是不会说为了全国电设还弃疗过一次期中考试的,唯一一次得分没过半百,不过好在期末考试弥补了回来,比赛也没耽误)

Q6:你在参加竞赛之前学了哪些课外知识来做准备?

这就有点宽泛了,肯定软硬件都有,比如从一开始的单片机,到一些编程语言,如C++、MATLAB、Java、C#、Python等,之后还学过FPGA和一点嵌入式,大三又开始接触机器学习等等。

感觉具体学什么不重要,毕竟时间有限,知识无限,主要是想好要做什么,根据需要去准备有关的知识和技能等。

另外,越往后越能感觉到知识和技能不是一切,其他方面素质也很重要,尤其口才方面,说的好,同样能给你的东西增光添彩。这方面我还没有到一定的境界,欢迎学弟学妹@宋宇航学长,看看他的英勇事迹。

Q7:对要参加科技竞赛的学弟学妹们有什么建议?

这个问题之前已经写在《“三转”科技探索之路》中了,被收录到《北航飞跃手册》,不妨摘抄出来:

1. 有时间和兴趣,就早做准备。准备了解新领域时,可以有两种选择:现在开始?还是以后找时间开始?我认为,如果你时间不紧张,又有兴趣,就抓住现在。比如我在一些领域中,探索得比周围大部分人早,有一些了解之后,其他人再接触相似领域时,可能会和我交流,在思维碰撞中,我又会对这一领域有更多的了解,而且更容易感觉到自信。了解越多,就越有机会和更多人交流、提高,就会越来越享受这个过程,这是一种良性循环。在本科阶段,“早起机会多”的效应特别明显,大部分有着充实经历的人,都早有准备。

2. 合理分配时间和精力,分清主次。既要不影响课内学习,又希望探索和实践。一天时间只有24小时,当然不能每件事都尽善尽美。想好哪件事要做到哪种程度,有的合格就行,有的尽量优秀,只有一部分需要尽善尽美。我个人有点追求完美的倾向,比如写篇实验报告要用几个小时。如果每次都这样,在该用心的事上,时间反而不够。最忙的时候,有人跟我说:“能水就水过去吧”,这当然比较偏颇,但有一定的道理。“水”,不是不认真对待,更不是直接照抄,是在条件允许的情况下分清主次,合理调配时间和精力。

3. 技术以外的素质同样重要。这一点在大三以后体会得非常明显。身在工科学校,大一大二学习氛围比较浓厚,我们还处于技术积累阶段,无论是自己还是大环境,对技术以外的能力要求都不高。到了大三,展示和答辩都逐渐增多,而且离社会近了一步,就越来越体会到语言表达同样重要。如何把自己了解的内容给别人讲清楚?如何把十分的工作量不折不扣地讲出来,防止被人认为只有七八分?遇到难以回答的问题,甚至被直接抓住缺点时,如何回答得不卑不亢?这些都直接影响讲话效果。尤其在工作以后,对表达能力的要求往往会越来越高,无论是否从事技术,都少不了与人交流。除了语言表达,其他非技术的素质,也是同样道理。可能有一些场合以前没接触过,第一次感觉紧张和不适应都很正常,但只要有了第一次,就会有以后更大的进步,视野就会越来越宽广。其实,它没有想象得那么难,经过几次锻炼,感觉就会明显不一样,你会更有自信,更有成就感。走出舒适区吧,你需要,你能行。

更多精彩内容请期待周三晚上冯如杯动员会

 


采访 / 饶世杰  沈善坤

排版 / 饶世杰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