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不要搬起石头砸了自己的脚”,对德国也开始说这些狠话了吗?

遐迩观察 2023-09-29

The following article is from 杭子牙 Author 杭子牙

在“北晚在线”看到一篇新闻,是回应有报道称德国经济部将采取措施降低对华依赖时我们的表态,很感慨,想说三点:

第一,在中美战略对抗态势下,欧洲是非常重要的存在,我们当考虑到欧洲的特殊情况,尽力处理好与欧洲的关系,而如何处理好与欧洲的关系,需要大视野,大智慧。

欧洲和美国共享历史、文化、宗教等价值意识,而且因二战、冷战及战后重建等原因,结成了同盟关系,但是在如何处理与中国的关系上,欧美之间一直存在相当大的差距,即便是在中美关系最糟糕的五六十年代,欧洲仍然和中国保持着相当微妙的关系,成为中国突破美国封锁,及在与美苏两大阵营的斗法中独树一帜的一处立脚之地,欧洲在当时被我们归入“第二世界”,显然不是从斗争的角度来处理问题,对欧团结的用意,其实比斗争更强。

除了意识形态与价值层面,欧洲和中国没有直接利害冲突,相反双方具有非常强劲的经济联系。但另一方面,也正因为双方存在的意识形态与价值冲突,美国现在正利用这一点,通过和欧洲的特殊盟友关系来动员欧洲国家与社会孤立中国。而欧洲,在此间显然有自己的考虑,他们想和中国保持联系,不想与中国陷入冲突,同时又受制于国内普遍民意以及美国的外交劫持,再加上内部政党政治和中欧意识形态冲突等原因,不得不做一些在中国看来很不爽的事情。所以,如何在战略层面把握好中欧关系,在每一个具体案例上处理好与欧洲相关国家之间的关系,非常考验我们的智慧。

要认识到中美斗争结构下欧洲的重要性:在日本已经基本表明态度的情况下,如果欧洲也向美国看齐,与美国对标站到一起,那么在经贸、科技、政治外交等领域,对中国将极为不利,对中国的经济建设与民族复兴大业,对每个市场主体与家庭个人的生活来说意味着什么,不言而喻;相反,如果能处理好与欧洲的关系,使他们能在中美之间保持一定的独立性,具有一定的战略自主意识,那么对中国而言,在经贸、科技、政治外交等领域的意义,也不容小觑。

第二,在中欧关系中,中德关系是一条主轴,处理好与德国的关系非常重要。

德国是欧洲“发动机”,是世界第四大经济体,同时也是一个科技与制造业强国,更关键的是德国和美国之间一直存在非常奇特的关系,具有比其它多数欧洲国家更强烈的自主意识,同时又和中国存在着极为强劲的经贸联系,不仅德国在中国有大量投资,中国也通过这些投资,大大提升了自身科技水平与制造业能力。在中国,人们对德国的印象普遍不错,在欧洲,如果对不愿意和中国陷入新冷战的国家进行排名,德国也一定在前三位。所以,处理好与德国的关系,珍惜双方外交基础,对中欧关系,对中国自身利益来说都非常重要。

第三,对德国从默克尔到舒尔茨对华外交的转变,我们当有正确认识。

和默克尔相比,舒尔茨的对华外交确实进行了某些技术性调整,而且杂音也更大一些。这是由中美、美欧关系演进与德国自身的政治结构变化决定的。默克尔时代,一方面她在国内的政治基础更牢固,一方面中美关系的对抗还未到一定程度,而德美关系却因为特朗普的单边主义行动严重受损,但是到了舒尔茨时代,这些影响中德关系发展的内外元素都发生了一定变化,所以舒尔茨及其内阁成员在处理与中国的关系上,肯定会和默克尔年代有一定差距。

那么,我们应该怎么看待并处理这种差距呢?这就必须回到上面第一、第二两点,要以这两点为指导和依循。国与国关系其实人与人之间、家庭与家庭之间的关系是一样的,应该尊重彼此差异,尊重对方的选择,要尽量多来往,在没有根本利害冲突的情况下,尽量少说或不说狠话。

“看透不说透,还能做朋友”,狠话说起来过瘾,听起来得劲,特别在今天的互联网社会,容易引起网络共鸣,但是对双边关系却往往是灾难性的,这方面有太多的经验值得借鉴,同时也有太多的教训值得汲取了。

欢迎关注
二维码,可了解更多 

推荐阅读


一个人越过越好的四个迹象

英国女王伊丽莎白二世挥别传奇一生

“闭关锁国有利论”是误解:对中国历史研究院万字长文的反驳

国务院一次不同寻常的行动

俄乌战争终局研判,乌克兰终究要做出一个艰难决定

贾平凹:我老不明白,我招谁惹谁了,为什么骂我?

国防大学公方彬:摆脱仇恨教育和历史悲情已成无法绕过的重大命题

清华教授汪晖:中国进入“新穷人”时代

一名海归的饭局观察:经商的有钱人和读博的文化人为啥都不自信

全文来了!任正非:全球经济长期衰退,华为要把活下来作为主要纲领

邓小平诞辰118年 | 这个最伟大的俗人,将一手烂牌打得无比精彩!

也说说司马在美国买房的事

王朔:你们怕了吗?

李光耀谈邓小平:我从未见过一位共产党领袖,在现实面前愿意放弃自己的一己之见

中国之外的中国:我似乎看到了十几年前中国官员的冲天干劲和满满信心

饶毅发文,公开质疑教育部!

中央政策研究室副主任林尚立 | 上海基层治理:行政有效,治理无效

《看见香港》新书序|于品海:从“看见”出发 继续追问香港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