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防疫政策重大调整:中国人的最大重叠共识是什么

遐迩观察 2023-09-29

The following article is from 自由评论 Author 邓峰

二十条措施是现实国情下一个平衡多方诉求的选择,是一次进步,有助于重建民众的信心和促进经济的复苏,接下来的关键在于执行,对地方形成硬约束。


防疫政策重大调整:中国人的最大重叠共识是什么

文/邓峰


在最近中国社会普遍关心防疫政策的背景下,11月10日,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委会召开会议,研究部署进一步优化防控工作的二十条措施。次日,国务院应对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疫情联防联控机制综合组公布了优化疫情防控工作的二十条措施。从舆论层面的反应来看,总体是正面的、积极的,认为二十条措施是一次进步。



二十条措施的主要特点是强化了科学精准防疫,减少了隔离时间和封控人员,促进了人员往来和国际交流。比如,减少密接和入境集中隔离时间,不再判定次密接,取消中风险区划定,取消入境航班熔断机制,入境商务活动采取“免隔离闭环管理”。除此之外,二十条措施还强化了对弱势群体的保障,回应了民众反应较多的封控期间非新冠病人就医问题和基本生活物资供应问题,并要求分类有序做好滞留人员疏解,优化校园、企业和工业园区的疫情防控措施。这些措施明显是总结了西安、上海、郑州等多地防疫的问题和经验,具有较强针对性。


二十条措施要求加大“一刀切”、层层加码问题整治力度,“严禁随意封校停课、停工停产、未经批准阻断交通、随意采取‘静默’管理、随意封控、长时间不解封、随意停诊等各类层层加码行为,加大通报、公开曝光力度,对造成严重后果的依法依规严肃追责”。这也符合近年来民意的期待,能否成为硬约束对于接下来的防疫工作至关重要。正如浙江省委宣传部官方公众号“浙江宣传”在《“层层加码”与“动态清零”完全相悖》一文中的分析:“‘动态清零’和‘层层加码’势不两立,要想‘动态清零’可持续,就必须严肃、彻底、重拳清理‘层层加码’。”


除此之外,二十条措施还包括:加快提高疫苗加强免疫接种覆盖率,特别是老年人群加强免疫接种覆盖率;加快新冠肺炎治疗相关药物储备,满足患者用药需求,尤其是重症高风险和老年患者治疗需求制定分级分类诊疗方案、不同临床严重程度感染者入院标准、各类医疗机构发生疫情和医务人员感染处置方案,做好医务人员全员培训,做好住院床位和重症床位准备,增加救治资源;摸清老年人、有基础性疾病患者、孕产妇、血液透析患者等群体底数,制定健康安全保障方案。这四点可以说非常重要,将直接影响中国能否进一步优化防疫措施。


可以说,二十条措施是过去三年以来中国防疫政策的一次重要调整。据《中国新闻周刊》在《优化防控二十条发布,专家预测管控的人员“至少会减少一半”》一文中的报道,“一位长期研究新冠疫情数据的专家也认为,不再判定密接的密接是一个‘非常大的进步’”,“多位专家指出,这些措施的主要目的是为了提高防控的精准性,进一步降低防控措施对社会经济活动和人们生活的影响,同时减轻地方的防控压力,尤其是节省出部分防控资源”,“受访的数据专家大概做了个估算,这次调整之后,总体而言,疫情管控的人员规模‘至少会减少一半’”。


不过正如二十条措施的官方文件所言,“充分认识进一步优化防控措施是为了防控更加科学精准,决不能造成放松疫情防控,甚至放开、‘躺平’的误读”,二十条措施并非为了放开,而是寻求一种合乎现实国情的较好平衡。二十条措施的官方文件表示,“当前,新冠病毒仍在持续变异”,“我国是人口大国,脆弱人群数量多,地区发展不平衡,医疗资源总量不足,一些地区的疫情还有一定规模”,“受病毒变异和冬春季气候因素影响,疫情传播范围和规模有可能进一步扩大,防控形势仍然严峻”。


这其实合乎现实国情。一方面从改革开放以来经济持续快速发展和对外开放中获益极大的中国,自上而下都不缺乏继续发展经济和对外开放的强大意愿。另一方面因为中西现实情况的不同,中国不仅人均医疗资源和医疗科技水平相对有限,没有像西方那样民众由于自然感染,在造成大量人员死亡后形成群体免疫,而且中国人的价值观念和西方有所不同,所以中国防疫政策调整必然是审慎的、有序的、渐进的。


在这样的情势下,不再层层加码、一刀切的科学精准防疫或许才是当下中国关于防疫最大的重叠共识。不论那些偏向严格防疫的民众(富士康事件是个例证、小城市和农村有不少人持此主张),还是那些倾向放开的人(网上有不少人持此主张,但具体多大比例不好确定),科学精准防疫虽未必最符合他们期待,但至少是个退而求其次的相对不错选择。对于那些在严格防疫和放开之间徘徊的中间派群体来说,科学精准防疫便是最优选择。这也是为何前两年上海主张的“陶瓷店里抓老鼠”防疫模式备受推崇。


从这个意义上来说,二十条措施是现实国情下一个平衡多方诉求的选择,是一次进步,有助于重建民众的信心和促进经济的复苏,接下来的关键是执行。凡是持久的,必是温和的与可持续的,必得经得住现实和人心的检验。希望中国防疫政策能不断根据病毒的特性、防疫的形势、医疗资源建设的变化,在疫情防控、人民生活、经济社会发展寻找到动态的最佳平衡点

欢迎关注
注二维码,可了解更多 

推荐阅读


中美未到摊牌时刻,但台海现状一去不复返

孟晚舟获释回国幕后:中美对抗转折与伟大的对美外交斗争

这两位知名专家,肯定有一位在撒谎!

251997

李光耀谈邓小平:我从未见过一位共产党领袖,在现实面前愿意放弃自己的一己之见

中国之外的中国:我似乎看到了十几年前中国官员的冲天干劲和满满信心

饶毅发文,公开质疑教育部!

中央政策研究室副主任林尚立 | 上海基层治理:行政有效,治理无效

《看见香港》新书序|于品海:从“看见”出发 继续追问香港

原《人民日报》副总编直言不讳:官不扰民民自富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