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人是这里的造物主

2016-02-29 唐小松 地平线NONFICTION


这篇文章是养出来的,算是写作条件最奢侈的一篇了,也是我最念GQ的好的地方之一。这在GQ算边缘选题,没有商业利益或人情,纯粹就是觉得应该做。所谓“没有用”的爱好才是真爱好,“无目的”的生活才是美好生活,这个,也就真可以供君一笑了。

大概是两个月的工作量吧,苏州杭州,公费自费,不同季节去了数次。看了很多古书。也有多位高人相助。这样的写作条件,真的是把人惯坏了,也是在这一行老胳膊老腿攒了十几年的人品换来的这么一次。我有自知之明,老这样任性,不合当下的平媒形势,所以就回家任性去了。一拍两散,各生欢喜。

另外,这个专题,文字和图片,也是我一人大包大揽。要知道,GQ成功很大的原因,在于团队合作,这也是我在GQ学到的最重要的东西。每年的“年度人物”一个专题,十好几人忙活半年,还不算那个party。但人和人合作,累人的地方是沟通成本高,所以想偷懒的时候,我就回到了一个人的状态。    (小编注:2014年,作者从《GQ智族》离职,转向虚构写作和艺术摄影)

——作者·唐小松



林下风味


——东方人“人造自然”的典型样式



图文︱唐小松

来源︱智族GQ(ID:GQZHIZU)


1


坐车从西湖西侧的杭州国宾馆往灵隐寺方向,越走会越觉得不同。西湖西岸本就已经够美了,苏堤的柳,杨公堤的梧桐,都是难得之景,但沿着梅灵北路,一过灵隐寺的地界,总觉得这里的山林在蓊郁葱笼的野意之外,有一种雍容气象。


如果在灵隐寺停下,到附近的山林中走一走,这种印象会越发深切。其中一条环形散步路线,尤其难得。


从灵隐寺大门的“三竺空蒙”牌坊进去,经过天竺香市,法镜寺,从一个三岔路口上坡,到中法路,过一个小隧洞,经过安缦法云酒店正门,右转,经过杭州佛学院,再右转,沿法云弄到灵隐景区,再一直前行,回到起点。


看看停停,快则一个小时不到,慢则半日工夫,你会感觉身在一个自成一体的小世界里,人间万象,佛土空境,大千自然,都经历了一遍。就这么一条林间小路,都容纳下了。


吃的,住的,看的,高下三等,这条小路上都有。想吃点东西,上到法云弄的和茶馆、兰轩,小众到灵隐寺素面馆和中法路口的创意餐厅,简便到路边小店甚至寺门口的肯德基,各行其便。想安静,佛学院图书馆里看看书,法云舍里打打坐,和茶馆里喝杯茶。想住下来,从天竺香市、白乐桥的各等客栈,到安缦法云,选择也不少。


想访圣,这里是东晋始建的佛国丛林,有十天半月都领略不完的古迹名胜。


只是人境、佛境之外,还有一层自然境,常会被人忽略。身在其中,却难以体会。可能都觉得是自然天成,不用特意把玩,但真正留心,就会对这个地方多一层理解,因此明白了自己贪恋此处的理由。


有了这个念想,自然就会避开人潮汹涌的时段,在清早或者深夜里,再把这条路走一遍。


清早从三竺空蒙牌坊后的石板路,经过法镜寺,会看到一片龙井茶园,这堪称一景。隔着一条清溪,透过苍翠的七叶树,大片的圆团状老茶树一丛一丛地从谷地延伸到半山,浸在淡淡的晨岚之中。


上行到中法路,穿过隧洞,又是一景。左侧耸峙的山体上,毛竹、枫香等依山而上,茂密旺盛的枝叶惊涛骇浪般地矗立着,和右侧的大树在弯道上空合拢,将此处封成了一个绿幽幽的洞窟,只有头顶高高地漏着一个光亮的洞口。



安缦法云入口处。


前行到安缦法云正门,是一景。十数棵高大的七叶古树错落成林,林下小小一道茅亭,古雅静穆。


右转经过杭州佛学院,再右转进法云弄,到安缦的兰轩门口,又是一景。几棵数层楼高的大树,树冠相连,林下空旷的草地上,长着一大片麦冬,一道清澈的溪流沿法云弄向东而下。


顺着法云弄往前,则是十步一景。七叶树、毛竹、古银杏夹道而生,特别是和茶馆一带,大树参天,溪涧清美,别有一种古朴气象。


而这条小路的最精华处,在法云弄的东端,灵隐寺大殿一侧的入口处,冷泉亭一带。因为下游筑坝蓄水的缘故,亭上游的溪水蓄成了一个水潭,不知何故,这一带的碧水有一种罕见的幽寒之色,一层薄薄的白色山岚浮逸其上,两岸间更有一种清润之气充盈其中。水浅处则几乎清不见水,只看到石床上有红鱼绿龟悠游来去。



冷泉亭水潭,红鱼绿龟悠游来去,苏东坡把这儿当过办公室。


初夏雨后的早上六七点钟,应该是这个地方最美的时刻之一吧,茂林深谷,清晨的阳光从密密的枝叶间斜穿而下,一束一束清晰可辨。奇妙的是,不知因何种光学原理,岸边一块岩石底下,有一个光轮,一道道光线呈半圆形排列,沿与水面平行的方向环射而出,且一刻不停地摆动着。摆动的光轮与头顶的直射光束交织在一起,加上水面不停荡出的涟漪,让人有一种恍惚之感,如在梦中。


2


回来翻看资料,才知道冷泉亭一带,早就是殊胜处。


唐长庆三年(823)农历八月十三,在其杭州刺史的任上,白居易写了一篇《冷泉亭记》。因为不长,可全文照录如下。


“东南山水,余杭郡为最。就郡言,灵隐寺为尤。由寺观,冷泉亭为甲。亭在山下,水中央,寺西南隅。高不倍寻,广不累丈,而撮奇得要,地搜胜概,物无遁形。


春之日,吾爱其草薰薰,木欣欣,可以导和纳粹,畅人血气。夏之夜,吾爱其泉渟渟,风泠泠,可以蠲烦析酲,起人心情。山树为盖,岩石为屏,云从栋生,水与阶平。坐而玩之者,可濯足于床下;卧而狎之者,可垂钓于枕上。矧又潺湲洁沏,粹冷柔滑。若俗士,若道人,眼耳之尘,心舌之垢,不待盥涤,见辄除去。潜利阴益,可胜言哉!斯所以最余杭而甲灵隐也。”


有感此地的天地灵气,他把冷泉亭封为杭州乃至整个东南中国的佳景之最。细看此文,他所更看重的,是此地的居住价值而非审美价值。他心里评价山水的标准,不是将其当作一幅画,而是看做一个休憩处。


其后的苏东坡,则把冷泉亭当成了自己的办公室。宋费衮《梁溪漫志》卷四《东坡西湖了官事》载:“东坡镇余杭……以吏牍自随,至冷泉亭则据案剖决,落笔如风雨,纷争辩讼,谈笑而办。已,乃与僚吏剧饮,薄晚则乘马以归。”


如此不惜早出晚归,长途折腾,也要据此佳景一日,到这儿来批阅公文,算得上苦中求乐吧。用世外山林里的益养之气,去弥补那些鸡零狗碎的人间是非所耗费的心神,再用一醉来了结这劳烦的一天。从这一点,就能看出他是一个生活家。


也正因这样,更让人看清了他的无奈。他其实晚上也想住在这儿,不想回去。“……无情有意两莫测,肯向冷泉亭下相萦回。我在钱唐百六日,山中暂来不暖席。今君欲就灵隐居,葛衣草履随僧蔬。肯与冷泉作主一百日,不用二十四考书中书。”一首《送唐林夫》,毫不避讳。


那时交通不便,从西湖的闹市逃到山里的灵隐,就算是避世了。


明末张岱,在他的《西湖梦寻》里写冷泉亭,提到了苏东坡的不肯回家。“余在西湖,多在湖船作寓,夜夜见湖上之月。而今又避嚣灵隐,夜坐冷泉亭,又夜夜对山中之月,何福消受。余故谓西湖幽赏,无过东坡,亦未免遇夜入城。而深山清寂,皓月空明,枕石漱流,卧醒花影,除林和靖、李岣嵝之处,亦不见有多人矣。即慧理、宾王,亦不许其同在卧次。”


他们都是有着同样灵魂的人,隔着上千年的时间,相互陪伴着。他们来这儿的时候多少都带着点儿逃避的心情,在仙境般的审美体验和山林生活的舒适中得到了安慰,所以都有了长居于此的痴想,但最终没有谁能真正留在这里。得不到的,因此就成为了最好的。


这可能也解释了,为什么一个冷泉亭,就有王维、白居易、苏东坡、辛弃疾、沈周、董其昌、袁宏道、张岱等等这诸多大家的诗文传世。


真正在这里久居过的,可能是骆宾王。武则天光宅元年,徐敬业起兵扬州反武则天,他为之作《代李敬业传檄天下文》,兵败后,人传其在灵隐寺出家为僧,终老此地。冷泉亭往西数百米上山顶,是韬光寺,那里能看到远处的江海。传说骆宾王为宋之问所续的两句诗“楼观沧海日,门对浙江潮”,就是在此地。山林之外,不远处就是这些文人高士们的现实世界。冷泉清涧,抵不过江潮海日。


只有那些真正放下了的人,才在这里住得长吧。灵隐天竺诸寺的历代高僧们,不用说了。世世代代,总有一批文人禅士来此隐居,就法云弄这一带,岣嵝山房、青莲山房、白云山房等胜迹,都是明代以来的隐士居所。今已不存,但确是这一带隐逸文化的明证。


3


就自然环境而言,灵隐山属天目山余脉,寺院处于飞来峰与北高峰之间的山谷中,两峰挟峙,溪流其间,为难得佳境。但为这块土地赋予灵魂的,却是生活在其间的人们。


回到文章开头提及的环形步道,一圈走下来,会发现是那些参天古木建构了这片山谷的性格,其中以七叶树据多。那些高大的树木如一把一把的巨伞,无处不在,像巨型建筑的栋梁一般,在内部支撑起了一个个巨大的空间,人行走其间,如在壮阔的宫殿之中。而空间中的温度、湿度,经过林木过滤后的光线,都与外界不同。加上四时变换,风霜雨雪,雾雨雷电,每一种气候现象又都会构成独特的景观,形成了一种独有的小环境。



高大树木如一把一把巨伞,支撑起了一个个巨大的空间,人行走其间,如在壮阔的宫殿之中。


把这片山谷比做一处房子的话,是这片七叶林影响了这里的采光、通风、温度、湿度、水质、空气含氧量。


这些七叶树,应该不是这里的原生树种。因为西湖周边,只有这么一片七叶林。据《灵隐寺志》记载,东晋咸和元年(公元326年),印度和尚慧理在此地创建灵隐寺,为开山祖师,他从家乡带来树种,亲手种下两棵七叶树。这两棵树,也许就是这片七叶林的发端。经过近1700年,这两棵树存活至今,在今天灵隐寺大雄宝殿附近,是杭州西湖周围数十里湖山中最老的古树,也是中国境内最古老的佛树。



七叶树,中国境内最古老的佛树。


七叶树树干通直,冠如华盖,大枝舒展,叶如巨掌。每年春末夏初的立夏之时,树上开出一串串的白花,硕大的花序排列在树冠四处,让整棵树看起来像一个华丽的大烛台。


欧阳修写过这种树,“伊洛多佳木,娑罗旧得名;常于佛家见,宜在月中生。”印度古伊洛地区的树种,有时也被叫做娑罗,佛寺常见。但最有意思的,还是“月中生”这句。七叶树又被称为“月亮树”,应该是因为在月下尤为美丽。我想最美应该是立夏之后农历十五的月夜吧,满树花开,圆月的清辉照着这山谷里的一个个大烛台,会是何等景象。


十月则是七叶树的果期。张岱写过冷泉亭后的七叶树果实,他把七叶树叫西栗。“丹垣绿树,翳映阴森。亭对峭壁,一泓泠然,凄清入耳。亭后西栗十余株,大皆合抱,冷飔暗樾,遍体清凉。秋初栗熟,大若樱桃,破苞食之,色如蜜珀,香若莲房。天启甲子,余读书岣嵝山房,寺僧取作清供,余谓鸡头实无其松脆,鲜胡桃逊其甘芳也。”


写这么多关于七叶树的内容,无非是想说明,人如何通过种植植物之类的行为,定义了一块土地的性格。这里是人化的自然,而并非原始的自然。不但灵隐如此,整个西湖周边也都是如此。“上有天堂,下有苏杭”。一千多年来西湖成为中国人最神往的美景,“人杰”的因素超过了“地灵”的因素,是因为这块土地上生活过一个优雅的民族,才让这里成为了天堂。


人是这里的造物主。白堤、苏堤、杨公堤、阮公墩不用说了,西湖十景里绝大多数是人文风景不用说了,就植物而言,除了灵隐的七叶林,苏堤白堤的桃柳,曲院风荷的荷花,孤山梅林,吴山香樟林,满觉陇的桂花,太子湾的樱花,龙井的茶园,云栖竹径的竹子……都是人造风景。


所以说杭州西湖就是个大园林。建造园林讲究叠山理水、莳花艺木、建亭筑台,西湖因有现成的山水,只略去了叠山这一步,然后如建造园林般为自己建造了一个天堂。但苏州园林是一家人的天堂,而杭州西湖是一城一国人的天堂,这可能就是两者最大的不同。


自2002年杭州拆除西湖周围的围墙,免除门票之后,大多数美景都是24小时对所有人开放,既是游览区也是生活区。苏州园林却至今开得晚、关得早,日出日落最美的两个时段,都不开放。


4


西湖这样的一个大园林,使用了一千多年,需要建设,更需要传承和维护。


离灵隐不远处,有一个叫九里松的地方,得名于唐朝。有记载说,“九里松,唐刺史袁仁敬植。松以达天竺,凡九里,左右各三行,每行相去八九尺,苍翠夹道,藤萝冒涂,走其下者,人面皆绿。”


又是一个人造风景的例子。只是这里的松树毁了又种,种了又毁,到今天,风景早已与唐时迥异。晚明的张京元就曾有过好景不常在的感叹,《九里松》一文中,他写道,“九里松者,仅见一株两株,如飞龙劈空,雄古奇伟。想当年,万绿参天,松风声壮于钱塘潮,今已化为乌有。更千百岁,沧海桑田,恐北高峰头有螺蚌壳矣,安问树有无哉。”



七叶树下,通往灵隐寺的道路。


10年前,如果你按前文所述的那条环行步道走一圈,看到的会是不同的景象。那时候,安缦法云酒店所在的法云村,还是一个村民聚居地。被7个寺院环绕的法云村自来靠寺院为生,卖香烛,为僧人提供蔬食,同时也种植龙井茶,与外界相通的唯一一条路必须经过灵隐寺。灵隐景区建成后,村民们因为免门票,趁便私带游客牟利,后来又发展到卖假货、宰客。同时,自上世纪80年代以来,村民们陆续修建起一批农家楼房,破坏了古村落的原生空间结构和水系植被,建筑风格也与灵隐天竺一带的古朴风貌不合。


是后来的改造,让这个地方恢复了元气。


2004年前后,杭州市政府将村子整体搬迁,以恢复灵隐景区的整体风貌。此地面临规划重建。中国美术学院风景建筑设计研究院的郑捷先生受委托,负责进行规划设计。


为如此重要的地点做设计,郑捷先生并没有因为项目备受瞩目而尝试个性化的设计。他首先想到的,是要了解这块土地的资源是什么,价值在哪里,与周边环境的关系如何。


佛家有“十地”境界之说,地是能生能载的意思,一地比一地高深广大,“法云地”为十地中的最高阶层次第,这也许就是法云村名字的来历。一千多年来,作为香客必经的进香古道,这条路上无数僧徒信众往来其间。所以作为设计师,这个地域的佛教文化背景是他非常看重的一点。


另外,他着重考虑的,就是此地由文人雅士所积聚的隐逸文化,及即有的峰涧夹峙、古木成林的自然特征。对于他来讲,除了佛教文化背景之外,类似于冷泉亭一带所积蓄起的文化底蕴,和以这片七叶林为主所形成的自然样貌,都是这块土地最宝贵的资源。



以“清净”和“自然”为基调的重建设计


在真正认识了这块土地的价值之后,他决定将“清净”和“自然”作为整个重建设计的基调。在一篇文章,他写到过他心中的理想情境,“如佛教文化里透出的禅味,可以通过情结空间的塑造,渲染禅文化的气息,它可以是动态的游览过程,也可以是静态的停留空间。素色的山石、稀疏的枯树、朦胧的山色、依稀的寺宇,以及若有若无的钟声,无不表现出平淡、单纯、含蓄而空灵之美,透露出禅的空灵、清净之意。”


他还特别提到灵隐寺的“隐”字,并将其应用到设计之中。这既是中国人天人合一思想的反映,也是此地隐逸文化的特征。“虽然建筑是一个很重要的主体,但我设计建筑,只是把它当作环境里的要素,就像一棵树一样,不会因为特别人工,就把它摆在特别重要的一个位置,就不考虑它跟周边环境的关系。”他说。


按照政府的改造方式(居民整体搬迁,将无序建筑全部拆除,对自然山林水石进行保护性利用),他所设计的法云古村重建工程,以一个一个小建筑组团的方式,隐伏在这片山谷的林木之中,既没有设计成一大片一大片的人工景观,也没有建得高大突出。所以从高处看下去,重建的法云古村融在整个山林之中,甚至看不到村落的边界。


而作为植物专业的负责人,赵虹霓女士与郑先生的观念完全一致。她说她的主要工作并不是要设计什么或改变什么,而是面对底蕴如此深厚的法云村,如何做到认识它、理解它,在尊重它的前提下,对其进行保护和恢复。


所以,基于这个地方的自然风土,她首先选择使用大量的本地原生植物,像香樟、枫香、苦竹、石楠等等,为了让房前屋后的植被更加自然,她甚至请工人们从山林里找来一些原生的土壤,好让土壤里自带的草种在附近繁殖成片。所以现在,很多客房外的矮围墙上都长满了垂籘草,质朴可爱又浑然天成。其次,考虑到此地的佛教文化和隐逸文化背景,她选择补种了一些七叶树,以及青桐、芭蕉、竹、梅等文人气质强的植物。之外,基于山地农家的背景,又选用了像柿子树这样的具有农家风味的草木。


再加上季时变化和整体风格等要素,规划完成后的整个植物系统,成为今天安缦法云最大的亮点之一,成功地与整个灵竺地区接连成片,显现出一种古朴清朗的雍容气象。



一位花艺师在法云舍的即兴创作


2008年前后,有关部门邀请安缦酒店品牌的创始人安德列·纪卡(Adrian Zecha)来杭州商谈。当Adrian初抵此地时,禁不住赞叹了一句“人间仙境”,很快就决定要合作。这也成了安缦历史上决策最快的一家。酒店进驻时,后续的景观环境改造也邀请了郑捷先生的团队加入,仅根据酒店功能的需求,依托原有环境基础做了少量调整。安缦方的室内设计师Jaya在改造完成后说,“这个村子已经很美了,所以我要做的,只是尽量保持它原来的样子。”


“以本地文化为最大价值”的安缦文化,也在此得到了又一次的印证。而从郑捷先生的角度,正是因为从根本上做到了对本地文化的尊重,才能在规划、建筑、景观这两个阶段三个专业上做到如此协调,让整个设计作品如浑然天成。


以前住在安缦,总觉得这种庭院式客房的设计很像大观园,潇湘馆、怡红院似的,一个人住一个院落,也有些竹子、芭蕉什么的,所以总在想它跟苏州园林的关系。但这次的了解,让人明白了它的不同。就像赵虹霓女士说的,她在做规划设计时,没有选择营造那种繁花似锦式的热闹景观,因为她觉得这里的气质就是优雅古朴,她宁愿去营造秋天的温暖、冬天的萧瑟和春天的葱郁,而采访时正值盛夏,我们在雨中走遍了整个法云村,只偶尔会看到一朵素色的小花,整个世界都消融在一种沉静广大的绿色之中,绿得甚至有了声音和气味。


苏州园林里的那个天堂,还有饮食男女的部分,在这里似乎被忽略掉了。所以从安缦法云创建之初就工作在这里的Yuko说,“来安缦的客人,好像不是为了住很好的房间,吃很好的东西,他的需求不在这里。”

责任编辑:禧年

  排版:韩柯

本文经作者授权发布。


作者简介


唐小松
2002年至2014年,曾供职于多家男性杂志,包括《智族GQ》、《时尚先生ESQUIRE》等,主要方向为专题人物和生活方式。目前正在学习虚构写作和艺术摄影。

地平线理事招募详情,点击蓝色字体查看——“地平线理事招募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