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责任的召唤 | 时尚摄影要不要、能不能、肯不肯为真实生活负责?

T China T 中文版 2022-05-23


在北京 SKP-S 四层的 T-10 文化艺术空间,Juergen Teller 摄影展「所议为何」(What Are We Talking About?)中的 350 多张照片或铺满墙面、或整齐地一张张排列,被图钉钉住四个角,但它们不足以说明 Teller 时尚摄影业的 30 余年历程。展厅里的电视机在循环播放着他 1998 年的纪录片作品《Go-Sees》,摇晃的手持镜头下,前来这位摄影师公寓门前寻求工作机会的模特们有的面带微笑、有的尴尬地低头望着公寓楼梯、也有的摆出怪异的姿势。另外一个展厅中,灯光昏暗,年轻的 Kate Moss 一头粉发,脸庞稚嫩,嘴里喃喃着:「我能拥有自己吗?」(Can I Own Myself?


向左滑动,Juergen Teller《Go-Sees》出版物中的摄影作品
 
Teller 被认为是 20 世纪 90 年代最具影响力的时尚摄影师之一,他用纪实的手法和粗粝的视觉语言为时尚摄影带来了不同的视角和风格。虽然是慕尼黑巴伐利亚州立摄影学院出身,但他并不是个传统意义上的「专业」时尚摄影师:过度的曝光、随意的构图、倾斜的角度,他的作品像是出自业余人士之手,与那些讲究光线的明暗对比、人物的表情神态和优雅拍照姿势的时尚摄影格格不入。他的照片看不出掌镜者的拍照技术,却极度真实、不造作,他用类似「私摄影」的手法,一反追求光鲜、细致修图的时尚摄影方法论,将后者力图掩盖的粗糙的日常暴露在受众的眼前。
 

纽约现代艺术 PS1 展馆曾在 2004 年策划了一场名为「1990 年以来摄影中的时尚假象」(Fashioning Fiction in Photography since 1990)的展览,其中展出了包括 Nan Goldin、Cindy Sherman、Steven Meisel、Mario Sorrenti 和 Teller 在内的 13 名摄影师的作品。策展人之一的 Susan Kismaric 在展览目录中写道:「时尚界从销售产品到销售生活方式的转变是产生新图像的根本原因。摄影师和广告商放弃了描述当季的服装轮廓来回应时尚商业的变化,转而讲述关于当代生活的故事。」在这期间,电影和私摄影对时尚界的图像展示方式带来了启示:剧本叙事能使图像更生动,日常生活叙事则能使照片更富生活气息。

Juergen Teller 为 BoF 提供的个人肖像
 
私摄影是「私人纪实摄影」的简称,是一种摄影师以个人的角度去记录私人生活、审视自我与社会关系的方式,日常生活审美化现象则是其诞生的深层背景。日常生活审美化最早由英国社会学家 Mike Featherstone 提出,他认为艺术与生活之间的距离正在消弭,艺术生活化的同时,生活也在艺术化。当代文化以影视、广告、网络等视觉图像为载体侵入人们的日常生活,审美活动也从高雅的文艺场馆逃逸,渗入到城市广场和购物中心等公共场所之中,艺术的边界变得愈发难以界定。这类摄影作品更注重个人情绪和意念的传达,其余的摄影技术,包括光线、构图和角度则被降至次要的位置,突显出非艺术领域的生活经验。它模糊了艺术与非艺术的边界,也向摄影师的权威和定义提出了质疑。


美国女性摄影师 Goldin 被认为是私摄影的开创者。在其 1986 年的摄影作品集《性依赖的叙事曲》(The Ballad of Sexual Dependency)中,她放入了自己被男友殴得鼻青脸肿的照片,「我不想忘记被男友殴打的事。」她如是说。她将自己和美国主流社会之外的青年的共同生活如实地展露在这部作品集中,而 Goldin 既是拍摄者,也是被拍者。卧室里斑驳的墙壁、白色床单上瘦弱的手臂、浴室镜前的少女、酒吧里的变装皇后一齐向人们诉说着那段充斥着迷恋、颓废和放纵的亚文化历史。这些照片使用现场的光源拍摄,并不加以任何的后期修饰,被当作私人日记出版。Goldin 的作品不仅从自我窥视的私密角度重新审视了个人精神与社会环境之间的连结,也以「业余」之感挑战了摄影艺术在技术层面上的传统规范,开创了新的摄影叙事语言。此后,她摘得了法国与德国的摄影师和摄影出版物奖项,其作品也在柏林的国际电影节和蒙特利尔的艺术电影节中以幻灯片轮播的形式展出,私摄影受到了广泛认可。
 
Teller 通过与 Goldin 类似的「原始纪实风格」(raw documentary style)对光鲜亮丽的时尚摄影提出质疑,讽刺的是,这也使他成为时尚界当今最受欢迎的摄影师之一。他凭借着直接的、粗糙的成像风格在时尚摄影中获得了立足之地。
 

Juergen Teller 拍摄的 Kurt Cobain,摄于 1991 年

初到伦敦的他曾一度为乐队和音乐人们拍摄专辑封面,他说,「那时,我对时尚的了解来自对不同乐队的着装的观察。」他的摄影风格在其早期的作品即可窥见。在他为苏格兰乐队 Cocteau Twins 的 1988 年录音室专辑《Blue Bell Knoll》拍摄的封面上,颗粒感极强的粗糙成像和银盐显影的色调使放大的手部特写拥有一种悒郁、颓丧之感;他镜头中的 Kurt Cobain 坐在堆放的塑料扶手椅上,向后靠着,双腿搭在窗台,其身旁的桌子上放着酒瓶和用过的纸巾。不在乎拍摄背景,也不考究光源的方向,他将被拍摄物自然地反映在胶片中。
 
1996 年,德国发行量最大的全国性报纸《南德意志报》(Süddeutsche Zeitung Magazine)刊登了一张由 Teller 拍摄的照片作封面,照片中的模特 Kristen McMenamy 赤身裸体,胸前用口红画着一个心形的「Versace」字样。他因此备受关注,这也推动他真正地进入了时尚摄影行业。自 1998 年起的十余年间,Teller 为时装设计师 Marc Jacobs 的同名品牌拍摄了一系列广告大片,其 2008 年春夏系列广告更是成为了经典之作:Victoria Beckham 穿着错位鞋跟的高跟鞋,双腿从印有品牌 Logo 的白色购物袋中向两侧伸出,除此之外,Beckham 的脸和其他身体部位在画面中再没有任何露出。可以肯定的是,它挑战了时尚广告以展示商品为主的传统形象,代之以荒诞的场景和「缺席」的明星。

Juergen Teller 拍摄的 Marc Jacobs 2008 春夏广告大片
 
在今年《W》杂志 2 月刊的特辑「最佳表演(Best Performance)中,Teller 在洛杉矶的人行道旁完成了本次共 22 位名人、演员参与的拍摄:他们要么双手提着儿童单车,要么斜倚在树荫下的椅子或树干上,要么和路边的植株合影,这些照片就像路人随手拍下的一样。Teller 再一次遭到了网友的抨击,更有人评论说:「Juergen Teller 将为此下地狱」。这并不是他第一次因快照和不加修片的摄影风格背负骂名,在其 1999 年 3 月刊中,时任《W》创意总监的 Dennis Freedman 邀请他拍摄「现实世界」中的高级时装造型,在名为「客户」(The Clients)的一组照片中,前政治家 William McCormick Blair 之妻 Deeda Blair 在刺眼的光束中单手叉腰,无精打采地目视前方;黑森领地的伯爵夫人和意大利公主 Mafalda 则身穿 Valentino 的米白色真丝礼服半躺在桌子上,设计师 Valentino 本人在其身后呆呆地坐着。


向左滑动,Juergen Teller 为《W》杂志拍摄的「最佳表演」特辑封面

这次拍摄招致了广告商和时装品牌的不满和愤怒,认为这是对名流和品牌的玷污,Freedman 则表示:「Juergen 提及的是所有的虚无 —— 试图看起来很美的虚无,试图使自己适合某件衣服的虚无。如此多的时尚摄影作品建立了这种虚假的感觉,并极力维持着这种神话,」他补充道,「Juergen 的照片突破了这一切,但它们并不令人沮丧。真正令人沮丧的不是 Juergen 的照片,而是对女性无意识地物化行为,她们成了摆好姿势、展示衣服的『衣架』。」的确,Teller 的作品只是将 1 / 125 秒里的真实感极为直观地呈现出来,通过「反名人」(anti-celebrity)的拍摄手法摒除他们做作的姿态。在 Teller 的快照美学下,他们卸下了精致的时尚滤镜,将日常生活场景中的「瑕疵」诚实地暴露在镜头面前。与精心设计的时尚图片相比,Teller 的作品更具有「区分刻板印象和现实」的力量。
 


若回顾一下网友们出于嘲讽对 Teller 作品进行的模仿和刺耳的评价,我们也许能理解这样一个道理:在相机如此普及、摄影成为大众皆可参与的文化样式的今天,决定一张照片是否是时尚摄影的,也许并非服装、模特和取景,而是相机背后的那个拍摄者,那个被社会机构(媒体、学校、时尚品牌等)接纳和认可了的摄影师:Teller 拍摄了包括 Helmut Lang、Vivienne Westwood、Céline、Louis Vuitton 等众多时装屋的广告大片和《i-D》《032c》《W》和《Vogue》等时尚杂志的封面和专题内页,其作品也曾在世界各地 20 多个美术馆和画廊进行展出;2014 年至 2019 年间,Teller 还担任过德国纽伦堡艺术学院的摄影系教授。日常生活审美化现象和私摄影固然对时尚摄影造成了影响,但正如「反时尚」最终被时尚所吞噬一样,「反时尚摄影」(anti-fashion photography)亦或「反名人」终将沦为其对立面的一部分:「反时尚摄影」成为时尚摄影的一种风格体系,使其表现形式更加丰富;Teller 也成了名人 —— 毫无疑问。

 

向左滑动,Juergen Teller 为《W》杂志 1999 年 3 月刊拍摄的「客户」专题内页

虽然时尚广告只是一种工具,但无论兜售的商品为何,贴近日常生活的展示方式也许更能反映现实。在厌倦了借助神话和传说、充斥着各种象征符号的时尚大片后,人们在「日常生活审美化」的时尚摄影中看到了将生活与时尚拉近的可能。若还期待时尚摄影的真实性,我们也许可以寄望于那个提供了个人视角并诚实记录着生活的时尚摄影师。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