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来访雁丘处

马斗全 南窗闲稿 2022-04-04

请点击上面蓝字关注本公众号

访雁丘处

好几年前,萧瑟秋风中,一位中年军官,利用假期,从驻地专程来到山西,于忻州谒元好问墓后,与人驱车去阳曲汾河边。他不是游山玩水,也不是寻亲访友,而是因心中一个久久的情结或曰一项神圣的使命,来寻访元好问《摸鱼儿·雁丘词》之雁丘处。说他是军官,是因为他为现役军人、空军大校。其实,更准确点,应该说他是一位诗人。诗人之外,还是一位书法家,一位画家。这就是中镇诗社社员魏新河先生。

元好问的《雁丘词》,千古名篇。“问世间、情为何物?直教生死相许!”不但久为传诵,而且感人至深,有动人心魄、发聋振聩之力。同时又是世间一种最可宝贵最易感染人的伟大情怀。尤其在如今人心不古、感情淡漠时代,愈显得可贵。

行前,魏新河查阅了许多资料,以为雁丘处并不难找,谁知到了汾河边,却傻了眼。他与朋友开着车找来找去,找了一整天,怎么也找不到。太原市扩建,雁丘处今已在太原市区,但那一段汾河几十里长,去找早已无“丘”的雁丘处谈何容易。因人们多不知雁丘之所在,所以问了好几十个人,竟没有一人能告诉他雁丘在何处,且多数更不知雁丘为何物。第二天继续去找,找了半天,还是找不到。已有些绝望时,蓦然发现树荫后一块大石上有“雁丘”二字。跑了许多冤枉路后,总算找到了!虽然除了那块石头外什么也没有,还是让他非常高兴,激动不已。

雁丘,这样一个大可供后世读者凭吊的地方,如果有关方面能在路边立个指示牌,以方便寻访者,那么魏新河此行便不至如此艰难。惟其艰难,愈可见执着寻访与朝拜之令人感动。这种寻访与朝拜,表现了一个诗人对文化、对诗词、对古代诗人以及诗本事异乎寻常的痴迷。不去寻找,未能一到,心里放不下。如此痴迷与虔诚,真如僧侣之朝圣。这样不辞辛苦亲历其地,与只是在书里读读元好问词,感觉大不同。情乃诗之根,亦是诗人第一要义,于此可知魏新河是一位真诗人。

十来年前,我们在西安曾作“唐诗之旅”,去寻访灞陵、杜陵、樊川、杜曲、少陵塬、上林苑、白鹿原、渼陂湖、大明宫遗址、未央宫旧址等几十个与唐诗密切关联之处。那次感觉极好,有的地方其实什么也没有了,但仍能引起人强烈的思古之情。那次路线便是魏新河替大家设计的,他曾在西安服役多年,那些地方皆一一到过。

其他不少诗人,也都有类似情结。就以魏新河的中镇社友来说,与魏新河年龄相仿的王连生,自岭南远道来到忻州,就是为了参拜元好问墓,诗云“孤云万里涉江海,来为先生一折腰”,读之感人。曾教魏新河填词的老词人曹长河,只身去江苏泰州乡下寻找清代词人蒋鹿潭的水云楼,没有公交,踽踽独行,夜幕降临而不知该向何方。幸未遇劫匪,如今绝不会有唐诗人李涉所遇那样的雅贼。还有位郑雪峰,不但古代诗人遗迹,便是对当代诗词之地,也有一种深深的崇敬感。霍山的中镇诗庄,他甚是向往,因工作太忙未能一到。一次到晋南,他提出最好能去诗庄看看,哪怕只看一眼,可惜时间紧还是没能去。至今他一直惦记着,数次说一定要抽时间去诗庄,因为,心里放不下。

魏新河与其中镇社友这种“心里放不下”的感人情结,让我们看到了传统诗词和传统文化的伟大魅力和永久生命力。

魏新河饮酒后来访雁丘处,对之多感而赋咏,正印证了元好问《雁丘词》最后几句:“为留待骚人,狂歌痛饮,来访雁丘处。归后又作访雁丘图,以所填词题之。元好问若地下有知,该是多么欣慰!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