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多元智能理论 在字理识字 中的应用研究【下】

田皓 绘本教学 2021-05-26

多元智能理论在字理识字中

的应用研究  下



文/田皓


(续接三、理论基础部分)

2、儿童心理学理论与识字教学

教学是一门技术,更是一门艺术,但它更是一门科学。教学不是单纯地把知识教给学生,更重要的是学生到底学到了多少。我们越来越由教师中心转向学生中心、学习中心。因而在进行识字写字教学时,我们需要了解这个年龄阶段的孩子的心理发展特征,抓住学生的心理规律和心理特征才能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培养学生的学习能力。作为语文基本教学环节之一的识字写字教学当然也不例外。

(1)儿童的认识规律:兴趣

儿童的天性就是活泼好动。一堂课35分钟的时间,学生很难保持持久的专注。因而如何让学生的思维始终处于兴奋点,如何充分调动学生学习汉字的兴趣就至关重要了。在由新世纪高等师范院校编写的教材《心理学》中提到“兴趣是力求探索某些事物的带有情绪色彩的意识倾向。”[1]它是人认识需要的情绪表现,反映了人对客观事物的选择性态度,是一种巨大的内在学习的动力。

古今中外许多教育家都曾论述过兴趣在教育中的作用,我国古代伟大的教育家孔子就看到了兴趣对学习的作用说:“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知者。”[2]这其中提到的乐知者就是拥有浓厚兴趣的人。而捷克大教育家夸美纽斯也认为,兴趣是创造一个快乐和光明的教学环境的重要途径之一。

在《民主主义与教育》中,杜威用了一个旁观者和参与者对待事物不同的态度这个例子,来引出兴趣。旁观者对正在进行的事情漠不关心,因为活动的结果跟自己没关系。他只是一个看客。而参与者却密切关注事情的发展,因为事情的进行和他息息相关。因此他为尽情所能的,影响这件事情的取向。参与者对事情的态度,就是兴趣。由此可见兴趣首先是一种积极的意识倾向。在识字教学中首先需要做的是培养学生对汉字发自内心的情感倾向和主动参与其中的识字意识。

杜威认为“兴趣可以分为直接兴趣和简介兴趣。直接兴趣是活动本身引起的,而间接兴趣是活动所期望达到的目的和结果引起的。”[3]杜威认为真正的兴趣是由于认清价值而集中注意、全神贯注、专心致志于某种活动。但是从目前识字教学的现状来看,学生学习的兴趣大多来源于间接兴趣,教师通过一系列的游戏、猜谜语、讲笑话、表演节目等等引起了学生的间接兴趣,但是种兴趣没有再进一步深入成为直接兴趣。汉字本身有着悠久的历史,蕴含了丰富的知识,我们在教学过程中应当把每一个汉字背后的故事将给学生们听,挖掘汉字本身的文化内涵,才能够让学生对汉字本身感兴趣。因而我们所提倡的将游戏应用到识字教学中来,是蕴含着汉字本身文化特点的游戏,而不仅仅是浮于形式的游戏。

(2)儿童的观察力

心理学上把人的知觉分为无意知觉和有意知觉两种。无意知觉是不按照事先规定的目的去感知,而有意知觉是按照目的去感知事物。“观察是知觉的一种特殊形式。是一种有意识、有计划、持久的有意知觉的活动”[4]观察是人认识世界的一种途径,任何时候都需要观察来感知世界,但不同的人观察到的事物可能大相径庭。

对于初入学的儿童而言,除了个别儿童与生俱来拥有超长的观察力,大多数儿童观察力都一般。而一项研究表明“儿童识字后,字形的遗忘率高于读音和解义”这一方面与汉字本身的特点有关。汉字作为一种表意文字,音形脱节,字形较为孤立,同时汉字数量庞大、结构复杂,认字的难度较大。另一方面也与儿童的观察力有关。某调研结果显示“对于教师在黑板上所展示的汉字,一年级学生的观察时间最短,平均为7秒,目的性不明显。而从3年级到5年级,观察时间逐步延长”[5]朱作仁先生在《语文教学心理学》中将儿童的观察力概括为“无意性、情绪性、轮廓性、主观性、片面性”五大特点。而这五大特点也就导致学生在识字时,出现混淆,增添或丢失笔画、改变字形结构等等现象。

因而在识字教学的过程中,我们就要采取一系列办法让汉字以儿童感兴趣的、乐于接受的形式来呈现,充分调动学生的无意注意,让学生在游戏中“学会”识字,同时也要积极调动学生的有意注意,让学生有意识地去观察。

(3)儿童的思维发展

小学儿童思维发展的基本特点是“从以形象思维为主要形式逐步过渡到以抽象逻辑思维为主要形式。但这种抽象逻辑思维在很大程度上仍然是直接与感性经验相联系,仍然具有很大成分的具体形象性。”[6]低年级的学生,思维方式是以形象思维为主的,并且随着年龄的增长,儿童的思维方式逐渐由形象思维向抽象思维过渡。

因而抽象的文字符号对于以形象思维为主要思维方式的小学低年级学生而言,有一定的困难。因此在识字教学中就需要我们以游戏的方式,采用多种方式例如实物教学、直观教学等,将汉字与其所代表的事物联系起来。

研究儿童心理学我们了解到,小学低学段的学生观察能力较差、以形象思维为主,需要不断地引起学生的兴趣才能保证课堂的有效时间。那么如何保证能够引起学生的兴趣和注意力呢?这就要求增加课堂的趣味性,如何增加课堂的趣味性使得班级中的大多数孩子都能被吸引,由此我们寻找到了加德纳的多元智能理论作为理论依据。

 

3、多元智能理论与识字教学

“目前的小学语文课堂中存在着机械记忆、学生遗忘快、识字效率低等问题”[7],我们在根据儿童心理学的研究发现,只有充分引发学生兴趣、照顾学生的形象思维才能够保证课堂的有效性,由此我们认为可以“将加德纳的多元智能理论作为理论支撑来寻找增加课堂趣味。”[8]但是课堂趣味性一方面是根据学生需要来选择,另一方面也要结合汉字的特点,让学生真正体会到汉字中所蕴含的中华文化之美,让学生对汉字产生真正的兴趣。

(1)语言智能与识字

加德纳认为,“语言智能是掌握并运用语言、文字的能力”[9]。心理学研究证明,而通过语言能力形成和发展的关键期是4-9岁。小学低学段是儿童从口头语言向书面语言过渡的初始阶段。在这个阶段如果能充分刺激儿童的神经系统和语言器官,不断丰富儿童头脑中的画面,能够让学生的语言智能更好地发展。因此我们可以通过多种方式为学生创设语言环境,提供“说”的语境,让学生多说话,来刺激他们的语言智能发展,例如可以通过小组讨论、故事大赛等等活动来进行。

小学阶段的孩子大多爱听故事、猜谜语。在识字教学中,我们可以把抽象的汉字转化为生动有趣的故事或谜语讲给孩子们听。汉字是音形义的结合体,字与字之间也有着一些联系,根据汉字这样的特点,我们可以通过联想、分析、推理等方法将汉字编成故事或谜语。学生通过故事或谜语,加之自己的联想、想象、推理等得出答案或结论,这是一个自主探究识字的过程,不仅充满了乐趣,还能鼓励学生去观察汉字、展开联想。在这样游戏式的学习过程中,学生的兴趣、主动意识都能够得到提高。

(2)视觉空间智能与识字

视觉空间智能“倾向于形象思维的智能,具有准确感知视觉空间的能力,并且能将把握到的形象表现出来。”[10]而汉字中的象形字恰好是源于图画的,许慎的《说文解字》道:“象形者,画成其物,随体诘诎,日月是也。”象形字本来就是按照事物的形状描摹出来的。象形字虽然总量不多,但总而言之是汉字的构形基础。

对于处于具体形象思维的小学低学段学生,如果能够向学生展示象形字的甲骨文、金文等,将方方正正的汉字变成了一幅幅生动的图画和故事,能够给学生直观的视觉冲击,给学生留下强烈而深刻的印象。一些会意字也可以采取这样的方法来讲给学生。还可以在学生学习过较多的象形独体字后,让学生猜一猜与之相关的会意字的含义,自己讲一讲其中的小故事。也可以让学生在学习了汉字之后自己去画一画,加上各种各样的色彩来感受汉字。

(3)音乐智能与识字

音乐智能,是指察觉、辨别、改变和表达音乐的能力。它包括对节奏、音调、旋律或音色的敏感性。由于汉字是单音节的,汉字的声韵调相结合就很容易能够构成整齐押韵的词或短语,有很强的节奏感。根据这一特点以及学生对音乐的敏感性,小学低学段的教材中有很多儿歌。在识字的过程中,教师也可以给学生编一些顺口溜或儿歌,或者让学生自己去创作,让学生能够借助音乐和节奏来识记汉字。

在识字教学中,无论是生字的字音还是字形都可以通过儿歌来教学。例如在教汉字“回”字时,可以变成顺口溜“四四方方两座城,大城里面藏小城”或者“我和妈妈两个口,妈妈大口我小口”[11]等等。通过这种形式创设一种蕴含音乐元素,充满和谐韵律的课堂,丰富识字教学的趣味性。


(4)身体运动智能、


人际交往智能与识字


加德纳认为,“身体运动智能指善于运用整个身体来表达想法和感觉,以及运用双手灵巧地生产或改造事物。”[12]人际智能是指察觉并区分他人的情绪、意向、动机及感觉的能力。身体运动智能和人际交往智能与识字教学活动有很大的关联性。

例如在教授一些动词时,如果教师能够配合自己的肢体语言,为学生进行演示,往往能够给学生留下直观的印象,如果再让同学们和老师一起做相应的动作,这其中也有一定的人际互动,课堂也会变得活跃、有趣得多。

(5)自然观察智能与识字

自然观察智能是加德纳在1995年被列入人类智能表现中的第八种智能,是指人们对自然环境的观察力。生活无处不在,汉字也是无处不在的。”[13]只要留心,处处都能成为我们识字的课堂。“生活即学校,社会即学校”识字教学中,我们更要教学生主动学习,通过自然智能留心观察,留心身边的识字机会,通过各种方式去体验识字的情趣和乐趣。学校、家中、路边、公园、电影院等等处处是识字的场所,书籍、广告语、公交站等等到处都是识字的资源。

教师应当首先做一个善于发现的人,把生活资源作为识字的素材,引导学生将识字与自己的生活联系起来,在生活中识字。

 


将字理识字与多元智能

相结合的教学方法构想

当代美国语言学家克拉姆斯基说:“语言教学就是文化教学”。因而语文教师应该在语文教学过程中承担起中华文化传承的使命。教师要理解汉字的字源、字理,从生活实际出发,让学生更加直观、形象地理解汉字。但是由于小学低学段学生自身年龄阶段特点导致在识字教学中,学生注意力难集中,效率低下。“儿童的兴趣对识字效果起着支配作用,如何让学生学得轻松愉快,记得牢固扎实,同时又能深刻理解、灵活运用是解决识字难题的有效途径之一。”[14]因而我们尝试将字理识字与多元智能理论相结合,让学生在识字学习中能够调动多种智能,刺激学生的多种感官来学习,最重要的一点在于寻求适合学生个性化学习的优势感官来进行识字学习,尽量调动班级中每个学生的优势感官来吸引学生的学习兴趣同时提高学生的学习信心。以下是一些设想的识字教学活动:

1、结合语言智能的语言描绘法

用生动形象的语言描绘造字之境。学生对汉字趣味的产生离不开对汉字形象化的感受,教师可以借助生动形象的语言再现汉字描绘的魅力画面。例如在讲解“家”字时,可以讲述原始社会人们狩猎的场景,把学生带入历史之中,这个汉字就不再是一个单独的抽象符号,它富有血肉饱满的历史时代内涵。

2、结合视觉空间智能的图画展示法

用简单的图画展示造字的原理。比如在教授“鸟”字时,让学生先自己画一只鸟,再来展示甲骨文,让学生寻找他们之间的关系,再展示出简体字鸟字,让学生有一个直观的感受。对汉字的印象也就会更加深刻一些。同时,鲜明的色彩也能使学生产生强烈的视觉刺激,在学习某些具体物象的汉字或学生容易写错的汉字时可以用不同的颜色给汉字涂色,还可以根据汉字的特点和意义给汉字画一幅画,使得抽象的符号变成一幅幅色彩亮丽的图画。

3、结合身体运动智能的表演体会法

例如在教授“扌”相关的字词时,如拍、打、扑、扔、托、抚摸、挑拣等等,可以让学生积极地表演,甚至可以让学生离开座位,通过动作来使汉字活跃起来,也让识字课堂氛围活跃起来。还以让学生玩一玩你划我猜的游戏,学生用动作表示一个字让另一个同学猜,会很有意思。

4、结合自然观察智能的生活识字法

引导学生积极在生活中识字,每天课前可以问问学生今天在路上看到了哪些字,哪些是认识的哪些是新认识的,对于表现好的学生给予一定的鼓励。这样学生就会在生活中积极观察、积极认字,在课上也会更积极主动地识字。

 

识字教学作为儿童入学之初最先接触到的语文内容,对于学生今后的语文学习至关重要。因而,如何让学生更加快乐并且更加深入地进行识字是需要我们不断探讨的问题。将字理识字与加德纳多元智能理论相结合旨在提供一些让课堂生动有趣起来的理论指导,让识字课堂的建构更加系统化。



 参考文献

[1]韩永昌.心理学(修订二版).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2.

[2]出自《论语·雍也》

[3]杜威.民主主义与教育[M].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2001.

[4]王耘.叶忠根.林崇德.小学生心理学[M].杭州:浙江教育出版社,1993.

[5]袁娇.小学儿童注意力与观察力品质分析研究[J].中华少年,2016.

[6]朱智贤.儿童心理学[M].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2003: 398.

[7]翟淼淼. 国内小学识字教学法在对外汉字教学中的应用研究[D].山东大学,2012.

[8]赵海燕.借鉴多元智能理论提高语文教学实效的分析[J].写作(下旬刊),2017(09):11-12.

[9]白祥祖.浅谈多元智能理论下的小学六年级语文教学[J].新课程(中),2017(11):19.

[10]韩芬.浅议多元智能理论[J].读与写(教育教学刊),2017.

[11]王丽艳.小学语文“字理识字”法的教学分析[J],2016.

[12]翟淼淼. 国内小学识字教学法在对外汉字教学中的应用研究[D].山东大学,2012.

[13]韩芬.浅议多元智能理论[J].读与写(教育教学刊),2017.

[14]陈怡.小学字理识字教学研究[J].新课程导学,20177.


作者简介 

田皓

北师大教育学部2017级学科语文教育方向硕士研究生



欢迎查看往期精彩~

  1. 丰子恺儿童图书获奖作品插画展 暨原创绘本进校园活动【开幕式】圆满举行

  2. 薇薇姐姐讲故事|《淘气包马小跳系列之四个调皮蛋》(8)

  3. 多元智能理论 在字理识字 中的应用研究【上】


 • end • 

主编 | 姚颖老师

本文编辑 | 陈威然

未经授权,谢绝转载

(部分图片和音频来自网络,如涉及版权请联系删除)


欢迎扫描下方的二维码,关注绘本教学公众号!


以绘本为名,陪你一路成长

不失初心,不忘初衷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