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拜师ChatGPT学习逻辑:‘如果尖锐的批评完全消失...’的逻辑错误

码中人 码农真经 2024-02-11

逻辑案例

如果尖锐的批评完全消失…的逻辑错误

两年前,我写了一篇文章,讨论了一则网络名言的逻辑错误,引起大家广泛讨论。

这则网络名言是:

如果尖锐的批评完全消失,温和的批评将会变得刺耳。

如果温和的批评也不被允许,沉默将被认为居心叵测。

如果沉默也不再允许,赞扬不够卖力将是一种罪行。

如果只允许一种声音存在,那么,唯一存在的那个声音就是谎言。

——柏拉图

我认为这则名言的逻辑不成立的理由主要有三个:

  • • 网络杜撰(这里我犯了诉诸权威的逆向谬误,其实名人说的不一定对,网友杜撰的也不一定错)

  • • 偷换概念

  • • 滑坡谬误

当然,网友并不认同我的观点,我被骂得狗血淋头,甚至有人说我是“逻辑白痴”。有兴趣大家可以点击上面的链接去看看当时的评论。

设定

今天,我想再次讨论这个问题,是从AI的角度出发,通过询问当前主流的大语言模型,来看看这则名言的逻辑是否成立。

简单设定两个问题(Prompt):

问题1:

指出这段话的逻辑错误:“如果尖锐的批评完全消失,温和的批评将会变得刺耳。如果温和的批评也不被允许,沉默将被认为居心叵测。如果沉默也不再允许,赞扬不够卖力将是一种罪行。如果只允许一种声音存在,那么,唯一存在的那个声音就是谎言。”

问题2:

这段话:“如果尖锐的批评完全消失,温和的批评将会变得刺耳。如果温和的批评也不被允许,沉默将被认为居心叵测。如果沉默也不再允许,赞扬不够卖力将是一种罪行。如果只允许一种声音存在,那么,唯一存在的那个声音就是谎言”,是否有逻辑错误?有的话,请指来错在哪?

很明显,问题1是诱导性的,而问题2是开放性的。我想看看当前的大语言模型,对于这两个问题的回答是什么。

你可以通过 AI导航 - ChatGPT & AIGC[1] 快速访问这些模型。

ChatGPT 3.5

问题1:

ChatGPT 3.5 问题1

这段话的逻辑错误在于它使用了一种称为“滑坡式逻辑”的推理方式,即从一个假设开始,然后逐步推论出不合理的结论。让我逐一分析:

  1. 1. 如果尖锐的批评完全消失,温和的批评将会变得刺耳。

  • • 这是一个合理的假设,因为温和的批评可能会显得更为刺耳,当没有尖锐的批评与之对比时。

  • 2. 如果温和的批评也不被允许,沉默将被认为居心叵测。

    • • 这也是一个合理的假设,因为在没有任何批评的情况下,人们可能会开始怀疑那些选择保持沉默的人的动机。

  • 3. 如果沉默也不再允许,赞扬不够卖力将是一种罪行。

    • • 这一说法开始变得不太合理,因为没有提供明确的理由来支持为什么赞扬不够卖力会成为一种罪行。

  • 4. 如果只允许一种声音存在,那么,唯一存在的那个声音就是谎言。

    • • 这一结论是不合理的,因为前面的假设和推论没有提供足够的证据来支持这种断言。在没有其他声音存在的情况下,并不一定意味着唯一存在的声音就是谎言。

    总之,这段话的逻辑错误在于最后的结论没有充分的逻辑支持,而且中间的假设和推论也存在问题。它采用了一种过度简化和夸张的方式来表达一个观点,而不是基于严密的逻辑推理。

    问题2:

    ChatGPT 3.5 问题2

    这段话提出了一个观点,即如果社会上对不同意见和声音的批评和表达限制过多,最终可能导致一种不健康的情况,其中唯一允许的声音就是虚假或不真实的声音。这个观点是合理的,没有明显的逻辑错误。它强调了言论自由和多样性的重要性,以防止信息的扭曲或操纵。

    这段话采用了一种条件推理的方式,通过列举一系列逐渐严重的情况,来强调一个更广泛的观点。每个情况都在上一个情况的基础上构建,没有明显的逻辑错误。它强调了言论自由和多样性的重要性,以防止信息的扭曲或操纵。

    小结

    看得出来,ChatGPT 3.5还是挺善变的,见人说人话,见鬼说鬼话。

    问题1指出了这段话的逻辑错误是滑坡谬误,有可能是因为ChatGPT 3.5也读到了我之前的文章,回答跟我比较类似。

    昆仑万维天工

    天工 对这两个问题的回答几乎一致,如下。

    天工

    这段话存在逻辑错误,具体如下:

    1. 1. 假设因果关系不成立。这段话假设如果尖锐的批评完全消失,温和的批评将会变得刺耳。然而,这并不是一定的因果关系,两者之间可能没有直接联系。同样地,如果沉默被认为居心叵测,也不一定是因为温和的批评被禁止,而可能是其他原因导致的。

    2. 2. 假设极端性。这段话假设如果只允许一种声音存在,那么,唯一存在的那个声音就是谎言。这个假设过于极端,没有实际证据支持。

    3. 3. 忽略了其他可能性。这段话没有考虑到其他可能的情况,例如,如果所有的声音都被允许存在,但是人们仍然感到不满意,那么问题可能出在其他方面,而不是仅仅是因为存在太多的声音。

    因此,这段话存在逻辑上的问题。

    字节豆包

    字节豆包

    这段话并没有逻辑错误。它表达了一个重要的观点,即在一个言论自由受到限制的社会中,不同的意见和批评将难以表达,从而导致唯一存在的声音可能是虚假的或片面的。

    这段话通过逐步递进的方式,展示了如果言论自由受到限制,人们可能会面临的后果。首先,如果尖锐的批评被完全禁止,温和的批评将变得刺耳,因为它们将成为唯一能够表达不同意见的方式。接着,如果温和的批评也被禁止,沉默将被认为是居心叵测,因为人们无法通过其他方式表达自己的不满或异议。然后,如果沉默也被禁止,赞扬不够卖力将成为一种罪行,因为人们将被迫表达对唯一被允许的声音的支持。

    最后,这段话得出结论,如果只允许一种声音存在,那么唯一存在的那个声音很可能是谎言,因为在没有其他意见和批评的情况下,人们无法检验和核实信息的真实性和全面性。

    因此,这段话的逻辑是清晰的,它通过逐步递进的方式展示了言论自由的重要性,并警示人们在言论自由受到限制的社会中可能面临的后果。

    小结

    豆包 在面对诱导性的问题1时,坚持认为这段话没有逻辑错误。

    其论证的逻辑是清晰的,最重要的是它还对这段的话结论进行了具体的逻辑分析,这是其他两个模型没有做到的。

    讯飞星火

    讯飞星火

    直接罢工。

    微软Copilot

    问题1:

    微软Copilot 问题1

    这段话的逻辑错误在于它是一个虚假的二元论,即只有两种极端的选择:要么是尖锐的批评,要么是赞扬。这个二元论忽略了中间的温和批评和沉默的选择。因此,这个论点的结论是不成立的。在现实生活中,我们可以通过温和的批评来表达我们的不满,而不必使用尖锐的批评或者沉默。此外,这个论点还存在一种滑坡谬误,即如果允许一种事情发生,那么就会导致另一种事情发生。这种论证方式是不严谨的,因为它没有考虑到中间的渐进过程。

    问题2:

    微软Copilot 问题2

    这段话的逻辑正确的地方在于它指出了一种滑坡谬误,即如果允许一种事情发生,那么就会导致另一种事情发生。例如,如果尖锐的批评完全消失,温和的批评将会变得刺耳;如果温和的批评也不被允许,沉默将被认为居心叵测;如果沉默也不再允许,赞扬不够卖力将是一种罪行;如果只允许一种声音存在,那么唯一存在的那个声音就是谎言。这个论点的结论是正确的,因为它指出了一种可能的结果,即如果我们不允许多种声音存在,那么我们可能会失去真相。但是,这个论点的问题在于它是一个虚假的二元论,即只有两种极端的选择:要么是尖锐的批评,要么是赞扬。这个二元论忽略了中间的温和批评和沉默的选择。因此,这个论点的结论是不成立的。在现实生活中,我们可以通过温和的批评来表达我们的不满,而不必使用尖锐的批评或者沉默。

    小结

    Copilot 指出了这段话的逻辑错误是滑坡谬误 和 虚假的二元论

    什么是 虚假的二元论 呢?这里给出 ChatGPT 3.5 的回答:

    虚假的二元论是指一种错误的观点或思维方式,它将复杂的问题或情况简化成仅有两个对立的极端选项,忽略了中间地带或其他可能性。这种思维方式常常用于操纵或误导人们,以便将问题简化为容易掌握或宣传的形式。

    文心一言 3.5

    百度文心大模型对标的是 ChatGPT,不过只是在版本号上。它也有3.5的版本和4的版本,不过我看了3.5的版本,完全是 bullshit,所以也就不考虑4.0了。

    文心一言 3.5

    文心一言 3.5

    阿里通义千问

    问题1:

    阿里通义千问 问题1

    这个段落没有明显的逻辑错误。它提出了几种假设情况,并且每个假设都是在前一个假设成立的基础上进行的。此外,它还提出了一种观点,即当只允许一种声音存在时,那么唯一的那个声音就是谎言。这是一种观点或论点,而不是一个可以证明为正确或错误的事实陈述。因此,这段话不存在逻辑错误。

    阿里通义千问 问题2

    这段话并没有明显的逻辑错误。它描述了一个假设的情况,其中言论自由逐渐受到限制,直到只剩下一种被允许的声音。这个假设情况虽然有些极端,但并不是不可能发生的事情。因此,这段话在逻辑上是合理的。

    小结

    通义千问 对这两个问题的回答几乎一致,也是最言简意赅的。

    它重点强调这个是一个假设的情况,不要太较真。

    ChatGPT 4

    问题1:

    ChatGPT 4 问题1

    这段话表达了一种关于言论自由和批评的连锁反应的观点。它基于几个假设和逻辑推理。首先,分析每个步骤的逻辑:

    1. 1. 尖锐批评消失,温和批评变得刺耳: 这个假设基于相对性原理,即在比较中界定事物的性质。如果尖锐批评不存在,那么相对而言,原本温和的批评可能被感知为较为尖锐。这是一个合理的假设,但它忽略了人们适应和重新校准感知标准的能力。

    2. 2. 温和批评不被允许,沉默变得可疑: 这一步假设沉默在没有批评的环境中会被解读为2含有负面意图。这也是一个合理的推测,但它假定了沉默只能被一种方式解读,忽视了沉默可能有多重合义。

    3. 3. 不允许沉默,不够卖力的赞扬成罪行: 这一步进一步扩展了之前的假设,认为在一个 高度限制言论的环境中,即使是赞扬也必须达到一定的强度。这里的逻辑跳跃比前两步更大,因为它将“不被允许”的概念从批评和沉默扩展到了赞扬的方式.

    4. 4. 只允许一种声音,那就是谎言: 这是基于极端情况的假设,即如果只有一种声音被允许存在,那么这种声音可能并不代表真实情况。这个观点反映了对多元声音和观点的重视,但它也假定了所有单一声音都是虚假的,这可能不总是成立。

    总体而言,这段话的主要逻辑错误在于它基于极端和绝对化的假设,并且在每一步的推理中都有一定程度的逻辑跳跃。它更多地是一种修辞上的夸张,用来强调言论多样性的重要性,而不是严格的逻辑论证。

    问题2:

    ChatGPT 4 问题2

    这段话表达的是关于言论自由和批评的一个连锁逻辑。我们可以逐句分析一下:

    1. 1. 如果尖锐的批评完全消失,温和的批评将会变得刺耳。 这句话意味着如果社会不容忍尖锐批评,那么即使是温和的批评也会被视为过激。这是一种相对性的表达,指出了批评标准的相对变化。

    2. 2. 如果温和的批评也不被允许,沉默将被认为居心叵测。 这里进一步强调,如果连温和的批评都不被接受,那么沉默(不发表意见)也可能被视为有问题。这反映了一个越来越压抑的言论环境。

    3. 3. 如果沉默也不再允许,赞扬不够卖力将是一种罪行。 这句话表明,在一个极端限制言论的环境中,即使是赞扬如果不够热情也可能被视为不忠或有问题。

    4. 4. 如果只允许一种声音存在,那么,唯一存在的那个声音就是谎言。 这是结论,指出如果只有一种意见被允许表达,那么这种环境本身就是基于不真实的基础,因为它排除了所有其他可能的真实观点。

    从逻辑上讲,这段话是连贯的,它描绘了一个逐步收紧言论自由,直至只剩下单一、可能是虚假的声音的过程。这不是在说这个过程一定会发生,而是在强调言论自由的重要性,以及缺乏言论自由可能导致的极端后果。从这个角度看,这段话并没有逻辑错误,而是用了一种滑坡论证的方式来表达一个观点。

    小结

    ChatGPT 4 强调这段话的“不真实的基础”、“逻辑跳跃”、“极端和绝对化的假设”、“修辞上的夸张”、“滑坡论证”等等。

    总结

    通过上面的分析,我们可以看到,大语言模型对于这个问题的回答是五花八门的,没有一个是一致的。这说明了什么呢?

    但我想说的是,这个问题本身就是一个伪命题,它的逻辑错误在于它使用了一种称为“滑坡式逻辑”的推理方式,即从一个假设开始,然后逐步推论出不合理的结论。

    不过,这段话的逻辑递进是合理的。

    你怎么看?

    往期推荐

    欢迎关注我的公众号“码农真经”,原创技术文章第一时间推送。

    引用链接

    [1] AI导航 - ChatGPT & AIGC: https://chatgpt-sites.com/


    继续滑动看下一个

    拜师ChatGPT学习逻辑:‘如果尖锐的批评完全消失...’的逻辑错误

    码中人 码农真经
    向上滑动看下一个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