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沈家宏:什么样的养育方式,孩子会成功且幸福?

此念 此念 2024-04-30

本文来源:《原生家庭:影响人一生的心理动力》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 2018年07出版


此念直播预告


「此念」将邀请沈家宏,一起探讨「家长如何有效预防和应对孩子网络成瘾?」,2月26日,此念视频号19:30 直播,欢迎大家预约观看!



导读

每一位父母都有各自养育孩子的方法。这些方法的差异取决于他们自己拥有什么类型的父母和他们有什么样的生命经历。父母如何对待孩子,常常受到其父母如何对待他们的影响。


所以,父母对孩子的养育方式是他们在原生家庭里所受到自己父母养育方式的动力传承的结果。


按照父母对孩子的关爱和控制这两个维度,可以把父母的养育方式分为专制型、溺爱型、忽略型和权威型四种类型。


每一种养育类型都会涉及父母和孩子:与父母相关的部分与他们的家庭动力有关,即他们为何拥有某个养育类型而不是别的类型;与孩子相关的部分中,在于任何一种养育类型都会在孩子那里带来动力结果,而这个结果可能正好实现并完成了父母的家庭动力,而孩子的这个动力又会成为他们的孩子的原生家庭动力。




cinian





沈家宏

精神科医师

广州中医药大学硕士生导师

广州沈家宏心理咨询服务有限公司创始人

著作《原生家庭:影响人一生的家庭动力》

《根本停不下来:心理学戒瘾》

《好想爱这个世界-抑郁治愈手册》




01

 专制型父母:

孩子失去做自己的权利

▲ 图片来源:Youngchae Lee

专制是比较原始的一种自我防御。专制者的背后通常是深深的不安全感,他们觉得如果这个世界不是以他的意志为中心,他就无法找到自己的存在感。


在关系里,他的存在方式是占有和控制。关系里的对方只是维持他存在感和价值感的资源和工具,他的关系方式是掠夺、侵占或剥夺。


在专制者的世界里,自己是中心,他可以占有或拥有整个世界,他的存在完全依赖于他人的存在。所以从这个角度看,专制者也是处在一个无我的状态中。


专制型的父母强调孩子的绝对性服从,要完全按照父母的意志行事,孩子没有意志自由的空间。


专制父母的核心是没有安全感,他们要在与他人的关系里找存在感。当失去专制时,他们害怕被自己的孩子抛弃或控制。专制者要借助他人才能使自己变得完整,才能实现自我。


所以,在专制的父母那里,孩子就变成了成全父母人生的工具,孩子可能完全没有机会做自己、成为自己。孩子可能会有更多的敌意和攻击、更多的自我否定和拒绝、更多的自我伤害、更多的对来自父母惩罚的恐惧与愤怒。


如果专制的父母是与孩子同性别的,那么这个孩子通常难以完成对这个父母的性别认同,就会发生像精神分析里面所说的俄狄浦斯情结现象。


俄狄浦斯情结是孩子到了3~5岁这个年龄段的时候,会出现女孩恋父或男孩恋母的现象。当同性父母是专制型父母时,孩子对异性父母的爱恋与喜欢会受到镇压。


那么,此时孩子就会对同性父母心存恐惧,这种恐惧会演变成一种情结,并且会带来以下一系列的后果。


❍ 孩子无法完成性别认同。


因为孩子的性别认同是通过对同性父母认同完成的。如果同性父母对孩子是专制的、打压的,那么孩子就会因为对同性父母心存恐惧而无法完成这个认同。当孩子无法完成这个性别认同时,孩子就可能会出现女孩男性化、男孩女性化的倾向。


❍ 孩子因为父母的专制而产生对父母的恐惧、憎恨、不满、抵触和愤怒。


随着他的成长,这种对专制父母的情绪会泛化到权威身上,如老师、名人、警察,到了青春期,他们可能会泛化到异性身上,最后可能会泛化到所有人身上,形成社交恐惧。


❍ 当同性父母打压孩子对异性父母的喜欢时,可能泛化到他和异性的交往和关系。


他可能不敢和异性正常地交往、正常地恋爱、正常地有亲密关系,然后可能泛化到和所有人都无法建立起亲密关系。因为在他的专制型同性父母那里,他经历和体验到的亲密关系是不好的、是有危险的、是可能给自己带来灾难和惩罚的。当他结婚后,也会带来夫妻关系亲密上的困难,尤其会影响到他和配偶的性生活。


❍ 他可能害怕成功。因为专制的父母对孩子是控制和打压,他们想把自己的孩子牢牢地控制在他们所限定的规则或范围内。


所以,他们通常不允许孩子超越自己。所以,他们的孩子也不敢太优秀,因为如果孩子太优秀了,专制型父母可能就会害怕自己不再有能力控制住孩子,只有孩子弱小,他们才能更容易或更顺利做到控制。


所以,专制下的孩子可能会害怕自己成功、自己超越父母,即使他们在未来成长的道路上不小心成功了,他们也会把成功破坏掉。

▲ 图片来源:Son Grim

专制父母养育下的孩子往往会忽视自己的权利,屈服于他人的权力,通常会用牺牲自己的方式来成全或满足他人。他们会在意别人对自己的想法和行为的看法。


因为在专制父母那里,如果自己没有达到父母的要求,或者没有按照父母的意志去做,那么就可能得不到父母的认可和喜欢,可能会带来一些惩罚。他们的生命仿佛就是用来满足父母的存在,用来满足父母的意志,用来实现父母的人生的。


他们要完全活在父母的需要里。他们害怕失败,害怕错误,害怕违背父母的意志,因为这些通常都会带来惩罚。所以,他们不能有自己的想法,不能去尝试过去没有的新经验。


也因为他们没有选择的自由,所以他们通常没有自己的人生目标,他们可能没有生活热情,没有人生动力,通常也找不到意义和价值感。


一个被专制父母养育出来的孩子,一旦他们通过自己的力量摆脱了父母或他人的控制,那么他就可能会变成一个比他的父母更专制的专制者,因为如果他没有和专制的父母和解的话,那么他只有超越了父母的专制才能摆脱父母的专制。




02

 溺爱型父母:

孩子丧失爱他人的能力

▲ 图片来源:Youngchae Lee

溺爱型的父母特征是对孩子的行为没有制定相应的规则进行约束。与专制型的父母正好相反,他们会给孩子过多的自由和空间,很少限制或约束孩子,他们对待孩子的需求几乎是无条件地满足。


因此,在溺爱型父母那里成长起来的孩子,他们往往不太喜欢那些有规则和约束的地方,如幼儿园、学校。他们不喜欢集体生活,也不喜欢和他人打交道,除非那个人也能够像他的父母一样无条件地照顾和满足其需求。


父母为什么要溺爱孩子?动力可能与父母的存在感、自我价值感和对亲密关系的需求有关。


一个孩子被父母溺爱,结果是他在与他人的关系里要求他人无条件地满足自己的需求。


他一方面要求他人严格地遵守规则,另一方面对自己又没有要求,即自己可以不遵守规则。在满足需求上,他人不会像他的父母那样无条件地满足他,而是有条件地满足,也会要求他来满足对方的需求。


于是,他会觉得别人对自己不友善,就无法和他人建立和谐的关系,久而久之,他就会对和他人的关系感到困惑、委屈和愤怒,从而可能会从与他人的关系里撤离。


由于他无法遵守规则,所以他会在有规则的场所,尤其是要严格执行规则的场所(如学校)中感到不自在、受约束和压迫。他常常会有意无意地破坏规则,但又不愿意承担破坏规则所带来的责任。


所以,当他因为破坏规则而受到惩罚的时候,他会感到不公平、委屈和愤怒。他可能会变得拒绝待在这些场所,觉得这些场所不适合他。于是,这些孩子可能就以这样或那样的方式,如旷课、休学乃至辍学离开这些场所。


当他们不论是从关系里还是从有规则的场所撤回的时候,他们最终只能撤回到溺爱他们的父母这里。


所以,我们看到,父母溺爱孩子的结果之一是把孩子留在了自己的身边。因为溺爱是父母无条件地满足孩子的需求,当一个人的需求被他人无条件地满足时,他也就失去了自己满足自己需要的能力,他只能依靠父母或他人才能够满足自己的需要。


因此,他就无法离开父母或愿意满足他需要的他人。所以,父母溺爱的结果是孩子没有能力从父母那里走出去,没有能力离开父母。

▲ 图片来源:Son Grim

是什么原因导致父母要把孩子留在自己的身边呢?


其中的一个原因就是父母的夫妻关系不良。当父母的夫妻关系不好时,他们所需要的亲密关系就无法在夫妻关系里得到满足。


当他们有了孩子之后,他们就会利用孩子来补偿这份亲密关系。然而,随着孩子的长大,孩子自然就会慢慢和父母分离,会逐渐离开自己的父母,到同伴或家庭之外的群体里去。这时,缺少亲密关系的父母就又会面临没有亲密关系的局面。


当父母潜意识里感觉到了孩子逐渐长大会离开自己这一事实时,父母就会动用溺爱这种防御来阻止这种局面的发生。


在现实中,我们会看到一些孩子有分离焦虑,不愿和父母分离,不能到幼儿园或学校去;也会看到有些孩子非常依赖父母,不愿意做家务,不愿承担自己的日常生活事务,不愿意自己吃饭,不愿意和父母分床睡觉。


从现象上看,好像是孩子离不开父母,过度依赖父母,不愿意独立。其实,这些现象的内在核心却可能正好相反,是父母无法离开孩子,不愿意和孩子分离,是因为父母需要孩子的亲密关系,需要孩子的陪伴。


当父母需要孩子的这份亲密关系的时候,通常会衍生出父母和孩子的角色倒置。因为父母要无条件地满足孩子的需求,那么当父母在一些方面无法满足孩子的需求的时候,孩子就会对父母提出要求,并给父母制定规则。


如果父母做不到,孩子就会对父母表示不满,他们可能用发怒、指责、辱骂或者用打父母的方式来惩罚或威胁父母,此时,他们俨然成了自己父母的父母。


因为父母想要孩子对自己的满意,所以,溺爱的父母一定会对孩子的不满和威胁做出妥协和让步,并想方设法来达成孩子的目标。


孩子在利用父母的溺爱来满足自己的所有要求,而父母在利用孩子要绝对化的自由来满足自己溺爱的需求。此时,亲子关系的位置被颠倒了,孩子逾越到了父母的位置上,而父母则把自己放在了孩子的位置上。


父母溺爱的实质是用牺牲规则和秩序,用讨好或贿赂的方式无条件地满足孩子的需求,从而获得孩子对自己的喜爱、认可和欣赏,以期最大化地从孩子那里获得一种亲密关系。


溺爱是父母向孩子索要爱的一种控制方式。溺爱的结果是使孩子失去遵守规则的能力,失去和他人相处的能力,失去自己满足自己需要的能力,他们无法进入关系和社会组织或社会情境,无法完成社会化,也无法从家庭或父母那里走出去。


所以,溺爱型父母的孩子可能无法和父母顺利分离,这会导致成长和学业上的困难,也会出现一系列的问题行为,如人际关系不良、自负、不遵守纪律等。


在关系里,他们会以自己的利益为中心,向他人和社会要求属于自己的绝对权利,他们会无视自己对他人和社会的义务和责任,却要求他人和社会要对自己负责。


解决的办法是父母在感情上要自给自足,父母在他们的夫妻关系里没有获得满足的亲密关系不能到孩子那里去补偿。


分清哪些是自己的事、哪些是孩子的事,然后不让孩子来承担属于父母自己事务的责任,也不去承担属于孩子事务的责任。




03

 忽略型父母:

孩子无法找到归属感

▲ 图片来源:Youngchae Lee

忽略型父母是一种对孩子漠不关心的养育模式,他们在养育孩子方面似乎处在一种失功能的状态。


作为父母,他们无法关注到孩子的存在和需要,无法给予孩子支持、关心、哺育、温暖和爱。他们缺乏或很少和孩子沟通,对孩子很少有情感上的回应,也很少给他们建立规则和设置限制。


原因是多方面的,可能是情感的、职业的、经济的、疾病的、犯罪的、死亡的,这些原因使他们无法把自己投入到对孩子的养育中来。


忽略型养育下的孩子,最缺乏的就是存在感。因为没有受到父母的关爱、关心和关注,他们找不到自己作为孩子的感觉,也找不到他们父母作为一个养育者的感觉。


他们无法和创造他们生命的父母有亲情和爱的联结。他们可能也找不到归属感,好像找不到自己到底是谁的孩子。没有了归属感,也就可能没有安全感和价值感。他们可能也找不到自我感,不知道自己是谁,也不知道自己将来要成为什么样的人。


所以,他们的自我统一性会遇到问题。因为没有父母的关注、关爱,可能也就没有了来自父母的期待,所以他们可能在学业或工作上缺乏对成绩或成就的追求动力,在这些方面他们可能会表现平平。


因为他们感受不到温暖和爱,所以他们也很少能够给他人温暖和爱,他们给人的印象可能也是冷漠、冷淡或无所谓的。


因为找不到存在感和价值感,所以他们可能会用一些问题行为,如逃学、斗殴、酗酒、吸毒或做违法乱纪的事来引起父母或他人的关注。


当一个人无法感受到自己的价值感时,他就会退而求其次,用引起他人关注的那些问题行为来找存在感。又因为他们找不到自我,他们可能会通过不断尝试去寻找自我的统一性。基于被父母的忽略,他们也很少能体会到人生的意义、价值和幸福感。


被父母忽略的孩子的核心追求就是自己能够得到他人的关注、关心和关爱,他们可能会通过过度帮助他人的形式来获得他们的认可或认同,从而得到他们想要的在他人那里的存在位置,以获得他人的认同。一旦能够得到他人的认同,他们也因此会获得了归属感。


忽略型养育者的父母早年在他们自己的父母那里可能也是被忽略的,他们做了父母,会把自己父母的忽略也复制过来,以表示他们对自己父母的忠诚。如果得不到纠正,那么在这种氛围中成长起来的孩子在成为父母的时候,也极有可能成为忽略型父母。




04

  权威型父母:

孩子最具幸福感

▲ 图片来源:Son Grim

父母养育方式的四种类型是根据父母对待孩子的两个维度来划分的,一个维度是要求与规则,一个维度是关爱和温暖。


如果只有要求与规则,没有关爱和温暖,就是专制型;如果没有要求与规则,只有关爱和温暖就是溺爱型;如果两者都没有,就是忽略型;如果两者都有,就是权威型。从目前的研究来看,权威型是最有益的养育方式。


权威型父母的特点是对孩子既有较高的纪律或规则要求,又有对孩子的需要或情感较高的反应性。他们对孩子会有较高的期待,也会给孩子的成功提供资源和支持。


权威型父母既要为孩子设定规则、限制、界限、纪律、要求和期望,又能给予孩子关爱、温暖、理解、尊重和平等。


父母不仅会给孩子设定规则,还会向孩子说明为什么要设计这些规则;同时,他们在设定规则的时候也会倾听孩子们的想法、感受或意见。


权威型父母通常会积极关注好的行为,对孩子经常使用鼓励、支持、认可、赞赏、信任的策略。而对待孩子不好的行为,会采用让孩子承担由行为本身所带来的自然结果,而不是采用打骂、贬低、嘲讽等惩罚方式。


权威型父母会倾听孩子,鼓励孩子独立,会设置限制,承担结果,对孩子的行为有期待,表达温暖和关爱,允许孩子表达意见,鼓励孩子参与家庭讨论,倡导公平和提供前后一致的规则。


权威型父母在养育的策略上是灵活的。当他们觉得孩子的行为是情有可原的时候,他们会倾听孩子的解释,并调整其应对的策略。


在权威型父母养育下的孩子通常会拥有较高的能力和才干,会比较幸福和成功。


对孩子来说,父母有两个角色,象征规则的父母角色和象征关爱的朋友角色,对于孩子的社会化、成长和健康来说,父母的角色远比朋友的角色重要。


为什么要给孩子设定规则、限制、界限、纪律和要求呢?因为我们的社会是一个有对错、有规则的社会。我们把一个孩子从无对错的世界,带到一个有对错的世界,并有能力活在有对错的世界的过程被称为社会化。


所以,社会化是为孩子进入成人世界做准备。父母所设定的这些规则为孩子立足于社会提供了生存技巧,并使其为有能力做一个负责的成年人做好准备。


孩子通常都不太喜欢被父母管教,他们经常会不断测试或突破父母对自己的约束、限制或规则。所以,这就要求父母在为孩子设定的规则上态度要坚决,意志要坚定,不给孩子突破规则的机会。


权威型父母教育出来的孩子,最重要的特征之一是能够遵守规则。有尊重规则能力的孩子会比较有责任感,能够自我控制,会自我做决定,能够尊重他人和规则,会有同理心,内心充满善良和温暖。


他们在学校较受欢迎,和老师与同学关系融洽。他们的抗压能力较强,尤其当压力来自同学时。他们的依恋类型是安全型的依恋,他们和父母的关系是和谐和温暖的。


缺乏规则约束的孩子可能会缺乏自我控制,缺乏对双亲或权威的尊重,不知道什么是恰当的行为。他们可能是任性的、以自我为中心的,在交往上也是不愉快的。


他们通常会缺乏拥有友谊的一些重要社会技巧,如同理心、耐心和分享,他们可能会做出一些负面的行为,如带有伤害性的或危险性的行为。


遵守规则或守纪律的孩子通常能够自我控制,能够有责任心,能够自给自足,能够享受对的世界,在家里、学校和社会上能够去帮助他人。


他们有较高的自信,他们会认为自己的想法和感受将会被父母听到,即使他们做了错事,也相信父母是爱他们的。


他们会对自己的过错或错误的行为承担责任,他们并不是基于害怕惩罚,而是基于自己内心的愿望或想要来进行一些选择。他们通常是愉快的,他们更容易交到朋友。

▲ 图片来源:Son Grim

权威型父母既会为孩子制定规则,要求孩子遵守规则,同时又会关心、尊重和疼爱孩子。他们通常在给孩子制定规则时会选择下列做法。


要告诉孩子什么是好的行为、恰当的行为


当孩子做错事或有不好的行为时,会告诉孩子什么才是对的行为。


给孩子设定边界或界限


他们会告诉孩子哪些行为是可以的、被允许的;哪些行为是不可以的、不被允许的;哪些事情大人可以做、小孩子不可以做的;哪些事情是属于孩子的事,哪些事情是属于父母的事,属于孩子的事情,需要孩子自己负责,属于父母的事情,需要父母负责。


对行为承担责任


当孩子做出一些错的或违反纪律的行为,作为父母要告诉孩子,要为自己的行为承担起责任,做了错事就要学会承担。要告诉孩子他需要承担什么结果,为何要承担这个结果。做了错事承担后果,也是培养责任心的一个非常好的方法。


在纪律或规则面前对孩子表达尊重


如制定规则时要和孩子协商,为何要制定规则,规则允许什么、不允许什么,违反时要承担什么结果,并能允许孩子对这些内容表达自己的感受或意见。


同时,当孩子违反了规则或破坏了纪律、做了一些错事时,父母不是简单用惩罚了事,而是能够耐心倾听孩子的解释。同时,当孩子做错事后,还要告诉孩子错在了哪里,什么才是对的,并告诉孩子为什么。


规则要有稳定性,执行规则要有坚定性


规则通常是用来遵守的,既然是规则,就是恒定的,不能变来变去。昨天一个样,今天一个样,后天又是一个样。这样的规则会让孩子不知所以然。同时,父母双方如果在规则面前能够表现出统一,而不是彼此对立或冲突,这样就能更好地给予孩子守规则的能力。


在规则面前要彼此合作,规则才能得到切实地执行


合作之一是父母彼此之间的合作,父母对给孩子制定的规则要能达成共识,而不是彼此反对。合作之二是父母与孩子之间在规则上能达成共识,这就要求父母在制定规则时能够和孩子商量,允许孩子表达不同意见;在孩子违反规则时,父母也能够倾听孩子表达或解释。


规则要具有适应性


适应性有两个方面的内容:


一、所有的规则都是指向满足孩子成长的需要,而不是为了满足孩子的控制需要或不安全需要;


二、规则要随着孩子的成长和发展不断调整,而不是一个规则要用到孩子的所有发展阶段。孩子在童年、青少年、成长的不同阶段,对同一内容的规则和纪律需要不断地调整。


比如,孩子上床睡觉的时间,就要随着年龄的增加而不断地推迟,直到最后,完全交由孩子个人管理。


规则或纪律有时是通过设定限制来执行的。因为人类社会是有对错有规则的,不是所有的行为都被允许。于是,人类的行为在规则面前就有了限制。


而父母如果在孩子那里也能为其设定与社会规则相匹配的行为限制,那么孩子就能更加容易地适应社会或群体生活,从而使他们获得安全感,能够自我控制,能够处理自己的负面情绪,能够拥有健康的生活,能够感受到父母对他们的关心和爱。


父母管理孩子的目的是为了让孩子能够自我管理。需要孩子主动管理的领域可能会涉及健康的行为习惯、学习、人际交往、情绪、金钱和时间等方面。一个人在这些领域里面管理得越好,其成长就可能越有保障。


我们是否能培养出一个守规则、守纪律的孩子,是一个孩子能否顺利地走入学校和社会最重要的前提之一。因为孩子是靠眼睛学习的,他们看到什么,就会学习或模仿什么,所以父母的榜样作用就显得非常重要。

▲ 图片来源:Son Grim

那么,如何才能让孩子成为一个守规则的孩子呢?以下的原则供参考。


❍ 父母要做一个遵守规则的人。父母要求孩子做到的,父母首先做到;要求孩子不做的,父母首先不做。


❍ 父母给孩子制定的规则是合理的、有利于孩子身心和成长的。


❍ 制定规则时要和孩子商量,最好双方能够对规则达成一致(在孩子上小学开始制定规则,并要逐渐和孩子商量)。


❍ 给孩子制定的规则是随着孩子的年龄增加而不断发展变化的,而不是一成不变的。


❍ 父母在执行规则时要坚定,不要有太大的随意性或弹性,否则孩子就会不断地突破规则。


❍ 在制定规则时,要通过协商与合作建立起父母双方都能认同的统一规则,而不是父亲有一套规则,母亲有一套规则,并且要求对方和孩子按照自己的一套规则来做。


❍ 父母给孩子制定规则不是为了要把孩子控制住,也不是为了让孩子要听从父母、服从父母、满足父母内在的安全感,把孩子塑造成父母想要的那个孩子,而是为了孩子更好地成长,更好地在社会中满足他自己的需要和愿望,更好地适应社会,更好地成为他想的那个自己。


规则是为了让孩子拥有一个恰当的行为,抑制或控制不良或不好的行为,以让孩子更好地适应一个有对错的社会。

▲ 图片来源:Youngchae Lee

一些父母不给孩子制定规则,其原因多是出于孩子受到约束会不开心或对父母不满意的担心;或者害怕当孩子不遵守规则时与自己产生冲突;或者害怕有了规则之后,要在监控孩子是否能够遵守规则方面消耗太多的时间和精力;


或者父母在他们的童年或早年在规则或纪律上有过不愉快或痛苦的回忆或经历,他们不想让自己的这些不愉快或痛苦在孩子这里重演,所以他们就希望能够给到孩子一个自由的生活。


一个人能否顺利地成长、健康地成长,关键在于能否遵守规则、能否有能力活在一个有对错、有规则的世界中。一个人遵守规则的能力与他的道德品质、道德发展有直接的关系。


发展心理学告诉我们,道德和超我起始于3岁,所以3岁是培养一个人遵守规则能力的关键期。


随着孩子的长大,孩子对独立、自由和个性的需求增加,他们不希望再被父母控制和管理,这个时候,因为父母设定的规则已经内化在他们的心中,他们可以自觉地遵守,这时父母能够从孩子那里顺利撤出。孩子得到了自由,而父母也实现了孩子对规则遵守的目的。


一个孩子能否遵守规则是他未来能否顺利走进学校,又从学校走向社会的前提和保证,也是他能否拥有成功和幸福的保证。因此,遵守规则的能力对一个孩子来说非常重要。在6岁之前,也就是在学龄前,父母有责任培养好孩子遵守规则的能力。


在孩子进入学龄期以后,父母再设定与其有关的规则时就需要与孩子进行民主式的协商了,要尊重孩子的感受和意见,最好是与孩子达成一致,这样的规则才能更加有效地发挥作用。


随着孩子年龄的增加,尤其是进入青春期之后,父母在设定规则时尤其要尊重孩子的想法,多听他们的意见。当没有与孩子达成一致之前,父母不要强制执行。



- END -



此念直播预告


「此念」将邀请沈家宏,一起探讨「家长如何有效预防和应对孩子网络成瘾?」,2月26日,此念视频号19:30 直播,欢迎大家预约观看!


 

嘉 宾

沈家宏

精神科医师

广州中医药大学硕士生导师

《原生家庭:影响人一生的家庭动力》


沈家宏

家长如何有效预防和应对孩子网络成瘾?

2024.2.26(19:30)



长按扫码加客服咨询

报名连麦沈家宏


【此念】赠书福利


你的父母是哪一种类型的父母?


欢迎在本文评论区留言

与我们分享

我们将从中选取一位小伙伴

送出

沈家宏

原生家庭:影响人一生的心理动力

一本

活动截止时间:2024年2月25日

活动解释权归【此念】所有



《生命·成长》第四季 正在播出,欢迎收看。

👇

击下方海报即可观看

最新《生命·成长》第四季 完整版纪录片




大家都在看


儿童在大自然中的时间越少,越容易出现心理和行为问题


孩子长大的过程,是不断向父母认同的过程 | 孟馥


如何吃外卖和火锅,健康又不发胖? | 4大减肥锦囊

点击阅读原文,看此念出品更多精彩视频

喜欢~马上点击在看  ❤  

继续滑动看下一个
向上滑动看下一个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