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天问一号”发射升空,这一刻,我们更加怀念他!

The following article is from 团结报团结网 Author 程恳




7月23日12点41分,我国在海南岛东北海岸中国文昌航天发射场,用长征五号遥四运载火箭成功发射首次火星探测任务天问一号探测器,火箭飞行约2167秒后,成功将探测器送入预定轨道,开启火星探测之旅,迈出了我国行星探测第一步。

探索浩瀚宇宙,是全人类的共同梦想。  

火星探测任务成功发射,举国欢庆。


然而,很多人不知道,这项重大任务的“主帅”之一,是一位民主党派成员,他就是火星探测首席科学家、九三学社社员万卫星。


遗憾的是,两个月前的5月20日,万卫星因病医治无效在北京逝世,享年62岁。作为国际著名空间科学家,万卫星为中国首次火星探测作出了开拓性贡献,然而念兹在兹,却无法亲眼见证“天问一号”的发射。


这一刻,我们深深怀念他。



寒门学子



万卫星


万卫星,我国著名空间科学与行星物理学家、中国科学院院士、第十三届全国人大常委会委员、九三学社第十四届中央委员会委员、中国火星探测计划首席科学家。


万卫星的志向,似乎从开始就写进了他的名字里:


“我的人生之路就像一片帆船,一直追逐着那盏虽然模糊,却一直存在的灯塔。”


大学时期的万卫星


1978年的春天,作为中国恢复高考的第一批77级大学生,在美丽珞珈山脚下的武汉大学,万卫星开始了他的征程。


“万卫星说话不多,总是面带微笑,遇见他最多的地方是在学校教室和阅览室。”同学这样回忆他。


毕业后,万卫星进了中科院武汉物理研究所,跟着李钧先生开展电离层科学研究,开始了探索“电离层”的漫漫人生征途。



继承师志



1994年4月5日,是万卫星永生难忘的日子。这日凌晨,他陪同导师李钧先生出差,在途中,先生心脏病突发,溘然长逝了。


声重波研究课题组发展的重任正进行到关键时刻,恩师却突然离去。拭去泪水,万卫星接过了先生留下的重担。


天降大任于斯人。万卫星要把先生未竟的事业接过来,做下去,要为国家空间探测事业开拓出一片新天地。


值得欣慰的是,李钧生前创建的声重波研究组得到了长足发展。


上世纪80年代,万卫星(左一)与李钧院士参观Millstone Hill非相干散射雷达


万卫星领导研究组通过分析积累多年的高频多普勒阵观测数据,从实验中发现我国中部地区的电离层扰动具有明显的地域特性;特别是采用射线追踪方法进一步发现,我国中部地区电离层扰动的地面等效激发源与青藏高原邻近地区的低涡天气这两类事件,在出现率的地理分布与季节变化等方面极其相似,从而证明了青藏高原地形隆起与我国电离层扰动之间的密切关系。


沿着李钧先生提出的研究方向,万卫星做出了令国际学术界关注的研究成果。



开拓天地



2004年,由于学科调整,在中国科学院地质与地球物理研究所时任所长丁仲礼和副所长朱日祥邀请下,万卫星携整个团队来到北京,加入地质地球所。


万卫星团队到来后,第一件事就是改造了当时岌岌可危的地磁子午观测台链。


1996年子午工程研讨


北起漠河、南至三亚的地磁子午观测台链,是我国重大科学工程“子午工程”的重要依托平台,但由于缺少学科带头人,多年来发展得极为艰难。


万卫星团队力挽颓势,改造出了具有地磁、无线电、光学等多种国际先进观测手段的空间环境综合观测子午台链,能够测量中高层大气、电离层等多方面的环境参数,有力支持了地质地球所地磁与空间物理学科的发展。


中国科学院地质与地球物理研究所


而后,万卫星又主持建设了三亚大型相控阵非相干散射雷达项目,立志为中国打造世界一流水平的空间探测设备;由他牵头重组的中科院地球与行星物理重点实验室,也迅速成长为跻身国际前列的研究平台。


2011年,万卫星当选中国科学院院士。



“天问”之旅



据媒体报道,天问一号探测器将由运载火箭送入地火转移轨道,飞行约7个月抵达火星。经历火星捕获、火星停泊后,着陆巡视器将与环绕器分离,进入火星大气。着陆巡视器成功着陆后,火星车驶离着陆平台,搭载的科学载荷开机,开始火星表面巡视探测。


此次火星探测是我国行星探测阶段的首次任务,也是我国深空探测领域全新的里程碑,将一次实现“环绕、着陆、巡视”3个目标。这是其他国家第一次实施火星探测从未有过的,面临的挑战也是前所未有。


1:1着陆平台(右)和火星车(左)


这正是万卫星作为首席科学家的职责所在:为中国的第一次火星探测计划,制定出一套既有技术可行性,又有科学突破性的探测目标。


从2008年起布局火星电离层研究,万卫星与一批科学家一道,在短时间内实现了中国行星物理学从无到有的跨越;2017年,作为中国首个官方行星物理专业委员会主任,万卫星主持描绘了一幅放眼数十年的中国行星探索路线图;在深空探索领域,他打通了科学界和工程界的协作壁垒,组织起首个全国性的顶尖行星科学家团队……与此同时,万卫星还培养出了大批优秀人才和学术骨干。中国科学院地质与地球物理研究所中的“80后”研究员,有1/3出自他的团队。


2014年实验室现场评估


“中国深空探测起步晚,留给我们的时间很短,要走的路又很远。但我们有信心,走出一条有中国特色的行星科学强国之路。”


作为首席科学家,万卫星为“天问”奋斗至最后一刻。



思考展望



即使病重期间,万卫星仍坚持工作。


2019年7月,万卫星撰文《从深空探测大国迈向行星科学强国》,发表在中国科学院院刊。


文章的开头,万卫星抛出了这样几个问题:


“古往今来,人们世代思考3个最深邃的问题:我们从哪里来?我们向何处去?我们在宇宙中是否孤独?无论答案曾有过多少种,可以肯定的是,人们在地球上只能穷尽证据,却无法找到判据,因为‘不识庐山真面目,只缘身在此山中’。走出地球再回望,置身局外才能获得更有意义的全新视角。因此,深空探测承载的不仅仅是人类对宇宙和自身的好奇,还有寻求判据的希望。”


万卫星坚定地认为,中国,一个新的深空探测大国正逐渐崛起,我们要走一条有中国特色的深空探测之路。


但万卫星同样指出,迄今为止,中国虽有世界瞩目的深空探测工程,却鲜见有国际影响力的重大科学发现;中国有国际化的高水平行星科学家队伍,却没有提升本国深空探测的科学产出;中国有世界一流的研究型大学,却尚未建立行星科学一级学科;中国从来不乏对太空痴迷的青年人,却一直没有行星科学教育体系。


作为正在发展中的深空探测大国,我国应该怎样立足国情,走出一条有中国特色的行星科学强国之路?


万卫星给出了自己的思考:加快建设行星科学一级学科,共建创新人才培养体系,走开放的和国际化的行星科学学科建设道路。


“科学没有国界,深空探测承载的是全人类的共同梦想和对最深邃问题答案的孜孜追寻。”




                                                                     作者   九三学社北京市委 程恳

                                                                              转载自团结报团结网


往期精选:

50年前,他把我国第一颗人造卫星送上天!

【历史记忆】许德珩与中国共产党创始人的交往与革命情谊

“五一口号”的由来

为什么?九三学社十一大产生的是十四届中央委员会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