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微论神聊‖国学/从三个字说说儒道释

牛纪中 自然微论坛 2021-02-01

开聊了

2017年9月14日,《国土微论坛》在微信群举办第42场“微论神聊”活动,由牛纪中主聊“从三个字说说儒道释”。主持人:肖红。


https://v.qq.com/txp/iframe/player.html?vid=n05502r8c8n&width=500&height=375&auto=0





主聊人:牛纪中,供职于河北省武安市国土资源局。生于74,业于94。中专生,学不够。政策好,业早就。起于农,未退土。廿三载,事未兴。白发密,心不争。汉学热,读正经。拜名师,苦啃文。虽枯燥,乐其中。心有悟,不敢吭。今试语,恐误人。拓思路,言出衷。有不妥,共提升。

主持人:肖红


要说学习国学,实际是从我们一出生,就有接触。因为,汉字即是国学集大成的成就。那么到底什么是国学呢?

国学原指国家学府,如太学、国子监。国学一说,产生于西学东渐、文化转型的历史时期。实际是新文化运动以后,为与西方文化区分,才起了个名。

国学者何?一国所有之学也。实际上,我们说的国学即是汉学。大部分应当是汉文化的学问。当然,也可能会有部分外来学说,如佛学。国学包括的范围是何其的广泛,可以说,只要是中华文化的内容,都是可以归到国学里面的。经史子集,四库全书,楚辞汉赋,唐诗宋词,元曲杂剧,明清小说,都是国学的范畴。我泱泱大中华五千年文明演进过程中,每一项成果,都能归到国学之中。乡风民俗、吃穿住用、生产生活的每一点,都有文化的浸染,也应当是国学的范畴。这是广义上的。

狭义上的国学,是指以儒学为主体的中华传统文化与学术。以儒家哲学为主流,还包括先秦诸子、儒道释三家等。章太炎说,国学是经史不是神话,是经典诸子不是宗教,是历史不是小说传奇。他将国学分为小学、经学、史学、诸子和文学。有一句话,皇皇中华文化的殿堂上,供奉着三位圣贤,孔子居中,老子居右,释迦居左。三家文化统一构建了中华文化的主流。三是什么意思,三就是散,发散,展开的意思。一生二,二生三,三生万物,就是从声音上来的。中国汉字的形和声都可以用来表达本字的意义,里面更是博大精深,这应当是文字学研究的范畴了。今天,我们就从止、道、性三个字入手,来共同分享一下国学的魅力,激发朋友们的学习兴趣,生发朋友们的文化自信。


大学之道。在明明德。在亲民。在止于至善。知止而后有定。定而后能静。静而后能安。安而后能虑。虑而后能得。物有本末。事有终始。知所先后。则近道矣。

由此可见,真相,实际上就是道。我们可以解释为自然社会和人生的规律。但是,这个道字是非常深奥的,不是一个简单的规律二字,就能解释清楚的。此处,本末、终始、先后,都只是无限接近原义。因此说,是近道矣。道在我看来,揭示了事实的真相,他是深藏在事实背后的秘密。就是这个字,也是用现代哲学眼光来分辨唯心与唯物的重要参照物。今天不是谈唯心或唯物的正确与否,主要说学问。关于判断正确性,那是专家的。

读了这么长时间的书,对于《大学》,我的收获最重要的就是一个字:“止”。这是我理解的《大学》中心思想。

古人写文章好像有个习惯,叫作开宗明义。在《大学》的第一段70多个字中,竟然两次提到了这个字。现在网上不是说重要的事情说三遍吗?虽然不足三遍,我想,也是十分重要的。

在隋朝,有一个大儒,名字叫王通,号文中子。依此竟然写了一本书,叫作《止学》。他并不太出名,但是,他的弟子个个如雷贯耳。李靖、徐茂功、房玄龄、魏征等等,都是唐朝的开国功臣,凌烟阁上有位置的人中翘楚。读了止学后,曾国藩、李嘉诚,都取得了世人难以达到的业绩。但是,很惭愧的是,我还没有认真精读过这本书。不能给大家说个一二三,或子丑寅卯。如果各位老师和朋友有读过的,希望不吝赐教。

遍观《大学》文章,也曾不止一次提到止。

《诗》云:“邦畿千里,维民所止。”《诗》云:“缗蛮黄鸟,止于丘隅。”子曰:“于止,知其所止,可以人而不如鸟乎?”《诗》云:“穆穆文王,於缉熙敬止!”为人君,止于仁;为人臣,止于敬;为人子,止于孝;为人父,止于慈;与国人交,止于信。

实际上,在先秦诸子百家中,止并不只是儒家的专利。

墨子也说:知止,则日进无疆,反者,道之动。知足不辱,知止不殆。持盈保泰、长生久视之道。

如果读过《金刚经》,里面第一段是这样的。如是我闻,一时,佛在舍卫国祗树给孤独园,与大比丘众千二百五十人俱。尔时,世尊食时,著衣持钵,入舍卫大城乞食。于其城中,次第乞已,还至本处。饭食讫,收衣钵,洗足已,敷座而坐。其中两个已字,分明也是止。更有中心思想,应无所住,而生其心。充满了止的智慧。

这里我们要重新来认识一下这个字。止,在我看来有六个意思。一是停止,阻止。二是极点。有一本书,叫《古文观止》。还有成语,叹为观止,行为举止。卖油翁中有一句,技止此耳。三是行为。四是只有,仅仅。五是境界。六就是止的本义。这个字我认真的查了一查,本来是一只脚的脚掌,不过只有三个脚趾。本义就是足。足就是立足点,出发点。因此,止也有这个意思。立足点和出发点,岂不就是初心吗。

还记得去年“七一”讲话吗?一切向前走,都不能忘记走过的路;走得再远、走到再光辉的未来,也不能忘记走过的过去,不能忘记为什么出发。面向未来,面对挑战,全党同志一定要不忘初心、继续前进。

有一个字,也需要在这里说一下。那就是“正”。

中华文化美学是非常讲究对称美的。一个正字,却不正。我想了好久也没有想通。自从读了大学,才有所感悟。好像与止是有关系的。止的最高境界,达到顶点,就是正。古人智慧真是了不得。一个字,就是一篇论文。

一个止字,道尽了儒学智慧。也沟通了古圣先贤的心灵。在我读经这么多年后,我始终认为,中华文化并没有什么儒释道之分,也没有什么学派之争。他们的学问永远是相通的,是一致的。后人之所以分成学派,仅仅是视角不同,或别有用心。

道家老子说,致虚极、守静笃,万物并作,吾以观复。

庄子说,听止于耳,心止于符。提倡心斋坐忘。

佛家六度也说:布施、持戒、忍辱、禅定、精进、般若。

知止,而后有定。知止,不但知道应该在哪里停下来,还知道从哪里出发,往哪里奋斗。可以说是有理想有方法,有目标有措施,有内在要求还有实际行动,想心里不静都难。因此,曾参继续说,定而后能静,静而后能安,安而后能虑,虑而后能得。物有本末,事有终始,知所先后,则近道矣。这就是止于至善的方法了。宁静心态,朝着目标努力工作,即使达不到,虽不中,不远矣。

人定胜天。这里的定就是止的意思。胜就是止的结果。不是战胜,而是符合,一致,把握的意思。杜甫有句诗,浑欲不胜簪。胜的意思接近些。有人将此成语说成人类的狂妄自大语,有失偏颇。

路遥写了一本书,《平凡的世界》当年曾经获得了矛盾文学奖,前两年又拍成了电视剧。通篇小说所赞扬的中国农民奋斗精神,起源也是这一个止字。努力奋斗,自强不息,朝着目标,前进。不计较会不会得到什么,收成怎么样。

在后记中,他说:唯一能自慰的是,我们曾真诚而充满激情地在这个世界上生活过,竭尽全力地劳动过,并不计代价地将自己的血汗献给了不死的人类之树。

在我们的世界发生激烈演变的大潮中。人类社会将以全然不同于以往的面貌进入另一世纪。我们生而逢时,不仅可以目睹一幕紧接一幕的大剧,也将不可避免地要在其间扮演某种属于自己的角色。现实生活中的任何人,都不可能逃避自己历史性的责任。无疑,在未来的年月里,生活和艺术都会向作家提出更为繁难而严厉的要求。如果沉醉满足于自己以往的历史就无异于生命大限的终临,人生旅程时刻处于“零公里”处。那么,要旨仍然应该是首先战胜自己,并将精神提升到不断发展着的生活所要求的那种高度,才有可能使自己重新走出洼地,亦步亦趋跟着生活进入新的境界。不管实际结果如何,这个起码的觉悟应当具备。

结论一目了然:只能永远把艰辛的劳动看作是生命的必要;即使没有收获的指望,也心平气静地继续耕种。

这个止,我们没有感觉到停止和停顿,接受的心理电波恰恰是自强不息,奋斗不止的强大动力。


一谈起老庄,我们大多数人就自然而然地有了一种出世的思想,认为清静无为和逍遥就涵盖了他们广阔深邃的思想。或者,一讲到老庄就认为是消极的,避世的。

到底是不是呢?两千多年来,很多人一直这么解读着,也一直这么流传着。我心中却从无此感觉,并且随着对《道德经》和庄子原著的深读、细读、反思对照,越来越觉得,根本不是这么回事。做为中华文化最最古老的思想,黄老学说如果像某些人说的那样消极和避世,我想它是不会一直流传至今,并越来越发出如此耀眼的智慧光芒的。在我们一直强调文化自信、大力弘扬传统文化的当下,更不应当用这种眼光去看待。

实际上,如果朋友们有心细读的话,我们一定能在小到每个人生活,大到国家的大政方针中,找的到如此积极、如此中肯、如此切合实际的关于老庄的思想。

一句“天生我才必有用”,说尽了人们对社会适应能力的强大信心,说出了每个人挑战自我面对生活的心声。这句话是如此的积极,如此乐观向上,谁能从中读出一丁点儿的消极来。“垃圾是放错了地方的资源”,更是对物质世界的客观、正确和积极的评价。而这些话的思想正是脱胎于庄子的逍遥游。这是日常生活中的体现。

新中国成立以来,我们一直强调:自力更生、自主创业、自强不息。这些词语的意义是什么,为什么会提到这些词,来指导我们国家的发展?为什么不用别的词,建立别的什么思想体系?可能有人会说,当初建国时,新中国与世界还没有广泛的外交关系,还不能与他们建立广泛的联系,只有靠自己,才能发展起来。可是当初我们有苏联老大哥的支持,为什么不提出像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的,像“联俄、联共、扶助农工”三大政策一样的施政方针和政策主张呢。即使到了今天,我们已经成长为世界第二大经济体,从来没有如此接近世界舞台的中心,从来没有如此接近中华民族伟大的复兴的中国梦,我们还是在一直强调要自力更生。这里面必定是有一个深刻的思考和长远的谋划,而不仅仅只是一句口号而已。而自力更生、自强不息的深刻内涵,正是老子在《道德经》中为道确定的基本特性和本质特征。

因此,我们必须用积极的、入世的态度来审视一下我们一直认为的出世理论。倘如此,中华文化的精深内涵一定会令我们大吃一惊、更加顶礼膜拜。

道是中国传统的文化中核心和本原的东西。深深植根在中国的泥土中。理解道,就接近的中华文化,也就是国学的核心。刚才在分享止的时候,我们已经将近道作为人生的最高境界。

现代科学讲究的是秩序和节奏,表述虽然不同,意思极其接近。咱们有三个词,是最具科学性的,一个是宇宙,一个是世界,还有一个叫时空。揭示了一定的秘密。这三个词语说的都是时间和空间,是天地的构造,而道却是形成构造的原动力和机制,是内容和原因。三个词是外在表现形式和结果。

关于道的概念。《道德经》有多次论述。老子说:大道至简。道就是老子为事实相起的字。好比每个人天生是没有名字的,父母为了称呼方便,就起了个名字安在你头上。从此,也获得了大家的认可。那么,道也是如此。但他不是名,而是字。古人生来有两个称呼。社会上常用的是字,蒋介石就是字,而不是名。他叫中正。作为曾经的一国领袖,当时是没有敢于直呼其名的。名是在家里常用的,父母长辈叫的。

屈原在《离骚》开篇就说:帝高阳之苗裔兮,朕皇考曰伯庸。摄提贞于孟陬兮,惟庚寅吾以降。 皇览揆余初度兮,肇锡余以嘉名: 名余曰正则兮,字余曰灵均。他的名叫正则,字叫灵均。

在古代,字是除父母、师长和皇帝外,周围人对一个人的尊敬客气的称呼。老子为了表示对事实真象、万物之母的尊重。因此称呼它为道。那么,有字,必须有名。

老子在《道德经》25章已经告诉我们了:“有物混成,先天地生。寂兮寥兮,独立而不改,周行而不殆,可以为天地母。吾不知其名,强字之曰:道,强为之名曰:大。大曰逝,逝曰远,远曰反。故道大,天大,地大,人亦大。域中有四大,而人居其一焉。人法地,地法天,天法道,道法自然。”

道是字。它有多少个名啊。大,逝,远,反,最少四个。实际上,说明了道的四大特征。大的特性是什么。大而无外。先天地而生,寂寥无声,特立独行,没有任何东西可以改变得了它。逝的特性是什么。周行而不殆。循环往复的运动,远离而归,从未停止。看不见,摸不着。远是什么特性。咫尺天涯。反是什么特性。反者道之动。运动的规律。


世上好话佛说尽,天下名山僧占多”。古今天下文章,道理通达深邃至于极致的,首推佛经。 

自从佛教传入中国,性,这个词就成了表述真相的又一个重要词语。咱们今天所说的“止”于佛学,非是佛教。谈到佛学所说的性,就是自性,本性,本原。有一个概念叫性相不二,色不异空,空不异色,色即是空,空即是色,也是这个道理。

在讲到止的时候,我们深入分析了止字的来源和含义,这里面有文字学和训诂学的内容。我们还是要再用同样的方法,来追述一下刚才讲道、性这两个字的意义。

道的结构是首骑上马,性的结构是心里生出想法。首,就是头,是脑袋。心是什么,也是脑袋。字虽不同,义却相近。两个字的结构意义,显而易见是意识在运动,思想在活动。因此,道和性,实际是一回事,是一体,不同学说的表达方式不同罢了。

我将六祖坛经中几个重要的偈子举出来,以让大家进一步明白性的真相。

六祖闻《金刚经》“应无所住,而生其心”,言下大悟。说:

“何期自性本自清净”。清净,就是道的独立不改。

“何期自性本不生灭”。这与道的周行不殆何其相似。、

“何期自性本来具足”。道是万物之源、天地之母,岂有不具足之理。

“何期自性本不动摇”。什么是不动摇?方向不变,初心不改。而不是保持静止的状态。如果说是静止,就大错特错了。不动摇就是大,就是在远、逝、反的过程中,没有任何东西可以对它产生影响,可以动摇的了他。这正是我们第一个字止的又一个新的诠释,不动摇。不走改旗易帜的邪路,也不走封闭僵化的老路。不忘初心,只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道路。古今文字表述不同,意思相通,文化自信,朋友们看到了吗?

多么的奇妙,我们看一看,止,道、性、三个字好像一下就指向了宇宙的深处,指引我们看到事实的真相。

“何期自性能生万法”。这是最好理解的一句了。我们通常对于道的解释就是规律。万法,就是所有的规律。佛学的维度是世间出世间一切法,远比宇宙的所谓时空要宏大的多。

通过以上的对比,我们已经认识了这样三个字,止、道、性。它们虽然都是名词,但却是动态的,生动的,不朽的。这三个字,虽说不尽儒、道、释三家文化的精髓,但却使我们认识到,在那个思想爆炸的年代,公元前6世纪,圣人的思想已经达到了极大的一致,无论东方西方,这是文明的一大步,喷发出的是震烁古今,并将永远流传的不朽功德。

经过几千年大浪淘沙,这些经典能够保存到现在,可见其生命力之强。没有哪一个古文明能像中华文明这样,历经劫难不灭,并且越来越焕发出勃勃生机。如果我们用所谓唯物或唯心、知难行易、知易行难或者知行合一,都是不全面的,因为我们没有进入到道的境界。没有深刻领会了古人的良苦用心。如果我们再进一步来评判他们的理论的对与错,那又是何等的可笑和可怜。

长久以来,我们读古文经典都有一个误区,就是拼命将原文翻译成现代白话文。在我看来,经典如同武侠小说中武林高手的心法秘笈。是可以意会不能言传的东西。不能根据字面意思妄加揣测,那样只会走为入魔。什么是心法。实际是破解问题的钥匙。用现代哲学的话来说,就是方法论。就是解决问题的办法。心法是可以意会却不可以言传的东西。中华心法即尧舜十六字心法:人心惟危,道心惟微,惟精唯一,允执厥中。共十六个字,出自《尚书·大禹谟》。是中国五千年最古老的心法。同时,是世界最古老的人文科学和哲学观。世间万法,唯一无二。

后人对经典的解读,都不是原作者的本意。他们不过是借古人经典之鸡,来孵自己的蛋而已。如果想读愿意,我建议还是读原文,原汁原味地读。因为经典的东西,不是一次性读物。可以读完了放一边。它更需要常读常新。十五岁读,二十岁读、三十岁读,一直到七八十岁还可以读,还会有新的收获。


相关链接

微论神聊‖佛学文化/浅说《心经》

微论神聊‖语音直播/繁繁简简说汉字


欢迎加入国土微论坛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