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不堪重负的救生艇:一座小岛在转折年代的沉浮

衲曰 2021-05-22

更多好文,尽在“衲读”“衲曰”


1949年5月19日,陈诚颁布《台湾省戒严令》
图为1979年美丽岛事件中冲突
图文无关


原载:《国家人文历史》2014年第23期

作者:李响



1948年12月29日晚上9点多,做完十二指肠溃疡手术在台湾养病的陈诚,接到蒋介石发来的手启电报,电文寥寥数十字,字字让陈诚感到十分惶恐和沉重:“决任弟为台省主席,望速准备……”这是一道非常突然的命令。赴台之前,陈诚丢了东北,军中盛传“杀陈诚以谢天下”,他又胃病发作,身心交瘁,不得已远离大陆是非,调养戴罪之身。没有想到不到半年就被委以如此重任。


局势已越来越清晰地表明,台湾将是国民政府最后的救生艇。对于蒋介石来说,陈诚确实是掌舵救生艇的不二人选,他是黄埔嫡系,又是浙江同乡,历经多年考验。当此生死存亡草木皆兵之际,还有什么比忠诚可靠更重要。陈诚深感责任重大,自叙“以孤臣孽子之心,确保此‘¤¤¤¤’的最后基地,与挽回已失的人心。”

疏通物资,严控难民


疏通运输是摆在陈诚面前最直接的压力。大量军政机关物资,日本赔偿机器,上海的商人和货物,源源不断涌来,基隆港口码头船只卸货甚至要等四十天以上。有人批评政府无能,日据时代年吞吐货物量三百五十万吨,现在每日吞吐仅三千吨,只有原水平的三分之一,大陆抵台人员物资还数倍增长,港口拥塞一塌糊涂。陈诚建议各机关凡不必要的单位和无价值物资不要马上迁台,在他亲自督导下,基隆码头吞吐能力逐渐上升至五千吨乃至一万吨,缓解了淤塞难题。拒绝机关物资的同时,陈诚对民生物资敞开大门,请求上海向台湾大量供应纱布、面粉、五金材料、牙刷、牙粉、毛巾等日用品,还通知沿海各地抢运军用地图来台,以免落入共军手中。


更难疏导的是人口。国民政府向台湾的撤退是有计划有步骤的,相比之下,民间自发撤退处于失控局面。

1945年台湾光复以后,人口激增就已经成为隐患,社会结构的剧烈变迁是“二二八”事件爆发原因之一。经历战争摧残和“二二八”事件后,台湾粮食产量刚刚勉强恢复至1937年的水平,本岛人尚不够吃,过多人口涌入很快促使粮价、房价暴涨,民怨沸腾。“二二八”刚刚过去两年,如不迅速解决人口与资源的尖锐矛盾,台湾这艘救生艇眼看就要被扒翻。


陈诚认为:“过去我们在大陆上,难民成为政府的一个大包袱。我们过去所受的痛苦经验,实在太大了。前车之覆,不应当作为后车之鉴吗?”尽管受到许多民主人士反对,1949年二三月间,陈诚决然开始实施台湾出入境管制,严格审查入境人员。难免有一些人通过行贿、冒充军人船员等手段混入台湾,但更多人被管制拒之门外,许多家庭就此分隔海峡,失去了团聚机会。可以确定的是,如果不是残酷的出入境管制政策,1949至1950年间,除军人外,台湾人口增加将远不止一百多万。陈诚对自己的这项“远见”一直颇为得意。


更多好文,尽在“衲读”“衲曰”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