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财经研究》工作论文(2023年第12期)

上财期刊社 财经研究
2024-09-04


工作论文






阅读提示

为了进一步提升服务质量,让广大读者能够更加及时、完整地获取本刊作者的研究成果,并有效保护广大作者的知识产权,本刊编辑部将推出“工作论文”。“工作论文”系本刊待刊发论文的完整(无删减)版本,在正式刊发前供广大学者查阅。


中国城市产业智能化空间关联网络及其驱动机制

online:23-12-15 last edit:23-12-15

编号:WP2023-0057

作者:罗良文,张郑秋

工作单位:中南财经政法大学 经济学院,湖北 武汉 430073

把握新技术革命浪潮发展机遇,推动产业智能化升级,对于新形势下实现经济高质量发展具有重要作用。文章基于2003-2019年中国283个地级市数据和网络爬虫获得的企业微观数据构建城市产业智能化指数,采用社会网络分析方法考察产业智能化的空间关联网络特征;运用机器学习中的极限梯度提升树算法(XGBoost)识别出产业智能化的核心驱动因素,在此基础上借助加权指数随机图模型(ERGM)探析产业智能化空间关联网络驱动机制。研究发现:(1)样本期间产业智能化空间关联强度不断提高,但整体处于较低水平,存在较大的提升空间;大部分城市位于网络边缘位置,主要依靠城市群或中心城市对周边城市产业智能化产生辐射带动作用。(2)XGBoost算法测算结果表明,技术创新、产业结构升级和对外开放是产业智能化的核心影响因素,累积贡献率高达92.72%。(3)技术创新、产业结构升级和对外开放有利于加强城市间的产业智能化合作。异质性分析发现,产业结构升级主要推动外围城市、高产业智能化城市形成紧密的产业智能化空间关联,而技术创新和对外开放对其驱动作用有限。据此,文章提出了推动产业智能化空间协调发展的相应政策建议。

中文关键词:产业智能化;空间关联网络;机器学习;ERGM


金融开放对经济高质量发展的结构性驱动效应

online:23-12-15 last edit:23-12-15

编号:WP2023-0058

作者:胡文涛,戴淑庚

工作单位:厦门大学 经济学院,福建 厦门 361005

深化对金融开放与经济高质量发展之间关系的认识,对于引导金融开放战略服务社会经济发展大局具有重要意义。文章基于2005-2021年280个地级及以上城市的面板数据,考察了金融开放对经济高质量发展的影响及其内在机理。研究发现,金融开放对经济高质量发展具有显著的“结构性”驱动作用,对创新发展、协调发展、共享发展的驱动作用尤其明显;特别地,与资本流动强度相比,金融业开放对经济高质量发展的“结构性”促增效应更为强劲。进一步地,金融开放对经济高质量发展的积极效果主要体现在中、东部地区和中心城市;随着城市经济发展质量的提升,金融开放对其驱动作用呈依次递增态势。机制分析表明,金融开放会通过激励产业结构转型升级渠道优化经济发展质效,推动城市经济向高质量发展跃进。调节效应检验发现,金融监管强度较高的地区,金融开放对城市经济高质量发展的促进作用更大;且金融监管的调节作用存在非线性门限效应,当其跨过一定门限区制之后,金融开放对经济高质量发展的驱动效果大大增强。本文的研究为深化金融改革开放、提升经济发展质效及完善金融监管框架提供可靠理论与经验依据。

中文关键词:金融开放;产业结构转型升级;金融监管;经济高质量发展


地方金融监管改革与实体企业回归本源——基于地方金融“办升局”的准自然实验

online:23-12-15 last edit:23-12-15

编号:WP2023-0059

作者:王  蕾,陈  靖,何  婧

工作单位:中国农业大学 经济管理学院,北京 100083

深化对金融开放与经济高质量发展之间关系的认识,对于引导金融开放战略服务社会经济发展大局具有重要意义。中央金融强监管政策效果被高度关注,而补齐地方金融监管短板的重要性却鲜有提及。文章基于2018年省级地方金融办集中升格为地方金融监管局这一准自然实验,检验地方金融监管改革能否促使实体企业“脱虚向实”,回归本源。研究发现,地方金融“办升局”引发的金融监管强化,会显著促进实体企业“脱虚”去金融化,且主要挤出了其出于“逐利性动机”参与的金融活动,这是通过阻隔影子银行逐利渠道和民间金融投资渠道实现的。更进一步,地方金融监管改革能够显著推动实体企业“脱虚”后“向实”,提升主业投资和主业业绩。此外,地方金融监管改革对实体企业金融化的抑制效果主要体现在制度环境较差、财政分权程度较高、城投债发行规模较大和银行业竞争度较低的地区,并且对地方国有企业和大型企业的抑制作用会更加凸显。文章初步厘清了地方金融监管改革效应传导至金融化实体企业的机理路径及经济结果,为如何引导金融向实体经济理性回归提供了重要的政策启示。

中文关键词:地方金融监管改革;实体企业金融化;地方金融组织;影子银行;民间金融


国家产融合作试点城市建设能否促进企业创新?

online:23-12-15 last edit:23-12-15

编号:WP2023-0060

作者:王亚男,王  帅,孔东民

工作单位:中南财经政法大学 金融学院,湖北 武汉 430073;上海财经大学 公共经济与管理学院,上海 200433;华中科技大学 经济学院,湖北 武汉 430074

立足于金融服务实体经济视角,文章以国家产业与金融合作试点城市建设作为准自然实验,运用双重差分法考察了国家产融合作试点城市建设对企业创新的影响及其作用机制。研究发现,国家产融合作试点城市的企业专利申请数量显著增加,但主要体现在非发明专利的申请上。该结论在倾向得分匹配、安慰剂检验、排除其他政策干扰及调整研究样本等稳健性检验后依然成立。机制检验发现,国家产融合作试点城市建设并非通过地方政府财政补贴等强干预措施,而是通过降低银行与企业之间的信息不对称、企业贷款交易成本等市场化机制提高了企业信贷可得性,进而促进企业创新。异质性分析发现,国家产融合作试点城市建设的创新促进作用在地方政府干预程度较弱的地区以及融资约束严重、创新需求较高和处在成长期的企业中更为凸显,并主要体现在“集约边际”而非“广延边际”,即政策实施之前已有专利申请的企业更能抓住契机提升创新产出。最后,国家产融合作试点城市建设也显著提升了企业创新效率。文章不仅为国家产融合作试点城市建设发挥的创新促进作用提供了多维度的经验证据,而且为进一步推进创新型国家建设提供了有益参考。

中文关键词:国家产融合作试点城市;企业创新;企业信贷可得性


机构纵向持股能否破解中国企业专利创新陷阱——基于产业链治理的视角

online:23-12-15 last edit:23-12-15

编号:WP2023-0061

作者:丁黎黎,赵忠超,王  垒

工作单位:中国海洋大学 经济学院,山东 青岛 266100

中国产业链企业存在的专利创新“量质错配”陷阱,阻碍了创新要素的沿链扩散与技术整合,导致关键领域“卡脖子”技术难以实现有效突破。文章借助2008—2020年中国上市企业年报与国家专利数据库联合匹配数据,从产业链治理的视角出发,实证检验机构纵向持股能否提升产业链企业的专利创新质量。研究发现:嵌入产业链的机构纵向持股与企业专利创新质量之间呈现出“U”型非线性关系。在U-test非线性测试、控制样本选择偏差和反向因果等内生性与稳健性检验后,上述结论依然成立。异质性分析表明,机构纵向持股的投资组合权重以及产业链上下游非对称持股影响其治理行为,其中监督型机构纵向持股在企业专利创新治理中发挥主要作用,随着产业链非对称持股程度加大,来自联结供应商或者分销商的机构纵向持股的治理策略逐渐由“策略均衡”向“主动干预”演化,从而提升企业专利创新质量。在作用机制方面,当持股比例小于26.27%时,机构纵向持股通过纵向关联交易和垄断竞争加强合谋垄断效应,抑制企业专利创新质量;当持股比例大于26.27%时,机构纵向持股通过企业供需优化和委派董事加强协同治理效应,通过促进专利再配置和专利引用加强创新扩散效应,提升企业专利创新质量。研究结论可以加强对机构纵向持股这一新兴持股模式促进产业链企业专利管理的微观认识,同时为政府监管部门制定关于产业链韧性和稳定的相关政策提供了有益参考。

中文关键词:专利创新质量;机构纵向持股;产业链治理;创新陷阱;非对称依赖


数字政府建设能降低企业非生产性支出吗?——来自中国上市公司的经验证据

online:23-12-15 last edit:23-12-15

编号:WP2023-0062

作者:于文超,王  丹

工作单位:西南政法大学 经济学院,重庆 401120;广西大学 经济学院,广西 南宁 530004

在建设全国统一大市场的进程中,有效降低企业非生产性支出是提高市场运行效率的关键环节。文章基于2016—2019年中国A股上市公司数据,使用大数据发展“政用指数”刻画各地区数字政府建设水平,评估了数字政府建设对企业非生产性支出的影响及其机制。研究发现:数字政府建设显著降低了企业非生产性支出。上述结论在一系列稳健性检验之后依然成立。异质性效应分析表明,数字政府建设抑制企业非生产性活动的效应对非国有企业、政府管制行业、数字化转型程度较高的企业、信息基础设施水平较高的地区而言更强。机制检验表明,数字政府建设降低企业非生产性支出的效应随着政务服务效能的提升而减弱,而且数字政府建设会显著改善企业面临的税收环境。这意味着,提升政务服务效能是数字政府建设降低企业非生产性支出的重要机制。文章证实了数字政府建设对于抑制企业非生产性活动的积极意义,进而为激发市场主体活力,夯实经济发展效率变革的微观基础提供了政策借鉴。

中文关键词:数字政府建设;企业非生产性支出;政务服务效能;政策不确定性

《财经研究》创刊于1956年,是上海财经大学主办、面向国内外公开发行的综合性经济类理论刊物。《财经研究》为高校经济学龙头期刊,是全国高等学校文科学报研究会财经高校联络中心的主任单位,入选国家新闻出版广电总局“百强报刊”和中宣部国家社科基金资助期刊,成为“教育部经济学专业期刊示范基地”并进入教育部名栏。

《财经研究》是国内三大核心期刊检索“中文社会科学引文索引(CSSCI)”(南京大学)、“中文核心期刊要目总览”(北京大学)和“中国人文社会科学核心期刊要览”(中国社会科学院)的入选期刊。《财经研究》设有公共经济与管理、金融研究、财务与会计研究、经济史·经济思想史研究、区域经济研究、产业经济研究、国际经济研究等栏目。



关于我们



继续滑动看下一个
财经研究
向上滑动看下一个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