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民革党员说】魏渠河:二十一年的民革初心

魏渠河 四川民革 2024-03-08

作者简介:

魏渠河,市政协副主席、民革攀枝花市委会主委




我想有个家


年少时,由于家庭经济原因,无力承担我读高中,初中毕业考入中专,1984年参加工作,从办事员做起,逐步从科员、副科长到科长。任科长时,局长说我是林业指挥部成立以来最年轻的正科级干部,时年27岁。那时,我是一个“进步”意识淡薄的人,只专注兢兢业业工作,没有考虑加入什么组织的事。任市林业局团委书记时,只是团员不是党员。市里举办第1期中青年干部培训班,局里报了我的名,后来发现我不是党员就取消了,直到第6期青干班才去培训。上世纪90年代,我看到周围的同事绝大多数都加入了中共,上班时间可以过组织生活,留下我孤孤单单在办公室工作。科室老同志说要追求进一步的进步,要加入一个组织,当然这个组织讲的是中共。于是我就有了加入一个组织的想法,争取进步的愿望也逐渐强烈了起来。写到这里,我想起了一首歌《我想有个家》,当时我就是这个想法。家就是组织,组织就是家。组织部的领导对干部说,常回“娘家”看看,这个“娘家”就是组织。后来我知道,民主党派还多一个“娘家”,就是统战部。





你不要加入中共,加入民主党派吧


有了想法就要行动,我写了入党申请书,进入接受组织考验的阶段。这期间,由于工作努力,1995年,组织安排下派挂职锻炼,期满回机关。1999年,任市林业局副局长,是攀枝花林业系统历史以来第一个党外班子成员,时年33岁。任市林业局副局长之后,加入中共的步伐也加快了。机关支部书记亲自找我谈话,准备安排进入程序。当时的局长说:你现在是副局长了,培养一个党外干部不容易,要请示统战部。后来告诉我,你不要加入中共,加入民主党派吧。我想也行,总之要有一个组织,作为组织的一员,在组织领导下工作,为组织做些事情,不能被边缘化。虽说以前是无党无派,但也同样不能“自由自在”,因为那是阶级斗争年代的语言,有很强烈的时代烙印。局长说:组织既然定了,你就选择一个民主党派吧。时任市委统战部部长、党派科科长一起找我谈话,问我想加入哪个党派,我说不清楚,他们就向我推荐了民盟。之后不久,民盟一个基层支部的同志找到我,给了我一本章程,让我学习。这个时间点上,时任副市长郑学炳,分管农口业务,工作中时有接触,知道我有加入民主党派的想法,就向我介绍了民革,希望我加入民革组织,于是我就加入了民革,时间是2002年底,至今21年了。




培养初心


加入组织之初,就是参加各种活动、会议,利用行政职务之便承担组织安排的党务工作,为组织做点事,要说初心,也许这就是初心。至于政治把握能力、参政议政能力、组织领导能力、合作共事能力,以及后来又加上的解决自身问题的能力,那是慢慢磨砺出来的,一开始没有那么高大上。这次开展“重温加入民革承诺、守护民革精神家园”专项活动,机关的同志把我的入党申请书找出来,上面写道:我自愿申请加入中国国民党革命委员会,自觉接受组织考验,遵守组织章程,服从组织决定,并为之奉献自己毕生的精力和心血。……加入中国国民党革命委员会之后,我一定在“长期共存、互相监督、肝胆相照、荣辱与共”的方针指引下,努力工作,积极参政,为实现我市林业奋斗目标而努力奋斗,为实现我市经济社会发展目标而努力奋斗,为实现我国民族复兴的大业而努力奋斗,请组织上考验我。后来努力多为党派工作,学习民革的知识,加上组织培养,多次送培省社院、中央社院,对多党合作政治制度,对民主党派、对民革才有了更深的认识,初心更加清楚,也逐渐更加牢固,也就更加积极地参加组织活动,承担党务工作。在努力于本职工作和党派工作中,进一步认识和体会到个人相对于组织是渺小的,只有把自己融入到组织之中,才能做更多的工作,也才能取得更多的成绩。所以我认为,初心是需要呵护培养的。初心不是一开始就非常坚定,也不是一开始就非常清晰,逐渐地在参加组织生活过程中慢慢地培养,最后达到了21年的初心一以贯之。





两幅题字六句话


有人说先做人后做事,我说做人和做事是一样的。人是社会人,人是组织的人,人是需要做事才能存活的。回顾21年来加入民革之后的行政工作、社会工作和党务工作,我有六点感受:


一是永跟党走,努力奋斗。民革成立,就是因为愿意接受中国共产党领导,所以才同原中国国民党决裂。在民革发展历程中,老一辈民革人做到了始终接受中国共产党领导,同中共肝胆相照、荣辱与共。现在的民革人和今后的民革人,也会同中共长期共存、互相监督。永跟党走,是民革人的初心,是民革的精神家园,是民革任何时候也不能放弃和弱化的信仰。唯有如此,民革才会是合格的参政党。一党执政、多党参政,是中国特色的政治制度。这个政治制度发展了马克思主义政党理论,扎根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具有历史的、现实的、长久的生命力。在今天,在中国式现代化的目标下,中华民族伟大复兴需要我们永跟党走、努力工作,用实际行动践行初心,用工作业绩彰显初心,让“努力奋斗”成为行动而不是口号。


二是忘记身份、牢记身份。民革党员是政治身份,是参政党的一员。工作中,不论是民主党派成员,还是中共党员,甚至是群众,工作要求都是一样的,都要立足岗位、建功立业。这个时候要忘记身份,以一名普通干部、普通员工的身份努力工作,不能寻求特殊待遇。什么时候牢记身份呢?时刻都要牢记身份,包括“忘记身份”的时候。要暗暗地记住自己的身份,工作一定不能比同组织、同级别的同志差,甚至努力要比他们强,因为你是民主党派成员,是新型政党制度的一员,是多党合作政治制度的参与者、实践者之一。牢记身份,表现在我们的一言一行中、在政治活动中、在社会生活中。因为你的言行,不再是个人意见和行动,而是代表组织,人们会认为你就是民革,你就是民主党派。因为言行不当,造成社会影响,就会犯大错误。这一点,所有民革人都要警醒。


三是身入事中,置身“事”外。民主党派成员,干事是第一位的。不干事,什么参政、议政都是空的,什么理想、信仰都是虚的。专注事业、深入工作中,干出点样子,干成点事情出来,这是民革人的基本盘。所以,我作为攀枝花民革队伍的带头人,始终强调“双岗建功”。本职工作必须干好,不强求比本单位、同级别的同事强,也一定不能比他们弱,群众要认可,领导要认同,这是最起码的标准。但是,在一个团队或组织中,在行使分管工作指挥权、干部使用建议权、本职工作决策权等权力时,因为你毕竟不是党组成员,不是核心领导层,核心领导层的事儿你要少打听、少插手,涉及组织人事等事项要置身事外,不要去掺和介入复杂的各种关系。当然,这主要是说党政事业单位。兢兢业业做事,堂堂正正做人。这句话是四川林校的一位老师写在我的毕业纪念簿上的,我一直牢记在心。


四是只问耕耘,不问收获。这句话,我参加工作后才知道是曾国藩说的。龙岩市民革的朋友帮我写的条幅,现在挂在家中。我读初二时,语文老师在我的作文本上写下了这句话,我后来一直把它当作座右铭,还曾设为手机屏保。世界上名利权是好事,追逐名利权也无可厚非,但专注名利权,没有敬畏,无所顾忌,不讲规矩,以自我为中心,不择手段去追逐,这就绝对不是好事。只要有耕耘,就一定有收获,不问收获,并不是不要收获。这里面隐藏的哲学思想、辩证思维,值得用一生去领悟。


五是用心做事,不找借口。这是我自己领悟的一句话。到政协任副主席之后,一位书法爱好者给我写的条幅,现在挂在办公室。意思同上一句话大致相同,不同之处是不找借口。我周边的人,我经历的社会场景,找借口的人太多,尤以近年为盛,由此引出的推诿扯皮、不担责任、沽名卖直、“爱惜羽毛”、不从自身找原因、自己永远都是对的现象比比皆是,值得警醒。工作、生活中有情绪很正常,但不能把情绪撒在工作上。不好的事情都与自己无关,都是别人的错,都是同事嫉妒,都是组织不对,都是社会不公。如果人人都不担当,个个都找借口,事业如何推进?社会如何进步?作为个人,又如何才能成长?如何才能进步?我又想到80年代初影响很广的一句话:从我做起,从现在做起。现在的我们需要重温这句话。


六是合作共事,合作成事。党派干部要学会同中共干部合作共事。我在民革20多年,遇到过很多好的领导和同事,互相支持,互相成就,我感恩他们。也遇到过一些冷眼旁观、另眼相待民主党派干部的人,对这种人,就只当没有看见。还遇到过一些“使绊子”的人,对这种人,你唯一的办法就是练出跨越“绊子”的本领。对后面两种人,经过之后或仍在经历,你要感谢他们,他们使你成长、伴你强大、助你成功。古人说,事非经过不知难。我想改一下,事已经过不觉难。“摆渡人”已将你送到了一片新天地,你还计较什么呢?合作共事遇到各种各样的人,要本着“合作成事”的原则去对待,至于什么时候用什么办法去对待、去处理,是民主党派干部的终身课题。




初心不改,且行且珍惜


21年,说来也是老党员了。按成分,我家是下中农。虽说没有历史渊源,但我对民革培养了我,助我走到今天这个位置,我是感恩的。回到入党申请书的初心,我会一辈子去践行。感恩过往,珍惜当下,是我目前的心态。按任期,我到2026年届满,届时将作政治交接。长江生态环境保护民主监督调研会上,欧阳主委说,让我不要“躺平”,要搞好政治交接,培养后备干部。这一点请组织放心,这是我一直以来特别是近几年会更加努力做的一件大事。如果一个政治组织领头人这一点都不努力去做,他就对不起这个组织,还谈什么高素质参政党呢?当然还有一件事,每年的调研、政协发言、提案仍要持续做好。攀枝花民革曾经创造过连续三年党派工作考核第一名的辉煌,十年间,3次获政协大会发言测评第一名,这一辉煌和成绩也是在我任主委期间发生的,成绩激励着我,不能懈怠。近几年,我们的统一战线调研成果座谈会、政协大会发言也有很好的成绩。主题教育仍在深入开展。对明年的工作,也已经开始着手思考。我相信,有中共市委的坚强领导,有民革省委会的坚强领导,攀枝花民革会有更加美好的明天。





组织成就了我


三人行必有我师。民主党派成员绝大多数是知识分子,来自各行各业。相比于一个部门,接触的人和事更多,学到的知识也会更多,也更加有利于本职工作。这一点,我到了副县职位之后体会更深。有了多方面的知识,自身的视野、格局就会宽广得多,大气得多,推动事物发展也更加有效,个人也逐渐更加成熟。加入民革不久,2003年成立市委会,我被选为副主委。当时有些老党员有意见,认为我一是年轻,二是党龄短,但几年之后,这些同志对我的工作都予以了高度认可,认为我还是称职的。2006年,任市林业局副局长7年之后,经民革组织推荐,我从市级部门到盐边县任副县长,一干就是10年。2015年回到市级部门市供销社任主任,后来又到市科技和知识产权局任局长,到2021年初政治安排任市政协副主席。党内职务也从2013年4月任主委至今已经10年。回头看来,我的经历相对单纯,不算复杂。但每走一步都离不开个人的努力和组织的培养。个人不努力,烂泥巴扶不上墙,鸭子赶不上架。组织不推荐,我去不了盐边;组织不帮助,我任不了正县实职;没有制度安排,我也许进不了四大班子。直到今天,和我同龄的干部大多离岗退养,我的同学大多退出职场,女同学都退了休。我目前这种状况,不是我有多能干,组织缺不了我,而是得益于多党合作的政治制度,得益于组织的安排。如果说个人还有一些成绩的话,群众还有点认可的话,都是组织给予的,都是“家”哺育的,都是民革这个平台成就的。




助力康养,矢志不渝


今年,是攀枝花民革组织助力康养产业发展10周年。市委会组织编撰了一本“纪实”,梳理了10年来“直通车”的情况,汇集了五届论坛的资料,汇总了近十年来民革涉及康养产业发展的调研、大会发言、提案等。在收集整理资料的过程中,我有很多感慨,都写在了“序言”当中。这本书,届时我会呈报给民革省委会,赠阅相关的民革组织。因为有了民革这个平台,我们的想法,我们的工作可以直达省上,乃至中央,也就是民革中央原常务副主席齐续春经常说的——上接天线。因为有了民革这个平台,攀枝花的康养才有今天的成就,今天的气势。因为有了民革这个平台,攀枝花这个偏安一隅的工业小城才被全国民革组织所关注、所熟知。10年来,我们接待了35个省、市民革组织,尤其感到自豪的是,省内民革的同志一说起攀枝花,对我们助力康养产业都竖起大拇指。到北京等外地开会培训,一听说是攀枝花来的,都会说道康养。这一切,不是我个人有多大的能耐,而是民革这个组织中央、省、市联动取得的成就。这项事业,我将继续关注助推下去。





人要有点精神寄托


民革全党开展的“凝心铸魂强根基、团结奋进新征程”主题教育,民革省委会结合主题教育开展的“重温加入民革承诺、守护民革精神家园”专项活动,我个人觉得这项工作开展得非常好。入党20多年了,当时写的入党申请书是什么样子?有些什么承诺?都已经模糊了,更没有去对照过,天天忙忙碌碌地干工作,忙忙碌碌地履行党务职责。这次重温加入民革承诺,我感觉有很大的触动。我还记得加入民革之初,接触到组织中的个别成员,我曾经有很沮丧的感觉。因为我发现单位中的个别不合群、边缘化、性格偏执、群众基础差、领导不认同的同志也参加了民革。为此,我曾经有过后悔的情绪。随着时间的推移,我慢慢也理解了、释怀了。统一战线的初衷,不就是在爱国主义、社会主义旗帜下,团结一切可以团结的力量吗?作为一个民主党派基层领导,我的职责之一就是要把这些同志团结在一个组织中,让他们不至于走到对立面去,让他们力所能及地做一些工作。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的经济发展积累了巨大的物质财富,可与此同时,人们的精神适应不了经济的快速增长,各种思潮、各种观点也层出不穷,精神空虚、精神寄托缺失现象随处可见。作为民革组织的一员,“守护民革精神家园”就应该是我们的精神寄托,这是对组织的承诺,也是对组织的忠诚。自贡的虞崇高说,一入民革门、终身民革人。我认为这就是一种精神寄托、是一种人生真谛。回望21年来的民革初心,我想,自觉接受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不忘合作初心,肩负时代使命,努力工作,全身心投入中国式现代化建设,这应该是我们每一个民革党员的工作职责,也是我们的精神寄托。



往期回顾

欧阳泽华出席民革四川省委会2024新春团拜会

【民革党员说】王全兴:民革,我的政治归宿

【民革党员说】卢春刚:加入民革,无悔的选择

新春走基层|民革全省各基层组织迎新春送祝福

     ▼更多精彩推荐,请关注我们



继续滑动看下一个

【民革党员说】魏渠河:二十一年的民革初心

魏渠河 四川民革
向上滑动看下一个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