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给孩子的故事》整本书阅读教学谈

种豆南山下 祖庆说 2021-10-25
文/李兰

《给孩子的故事》是诗人北岛与出版机构“活字文化”合作主编的 “给孩子系列”图书中的一本,由著名作家王安忆选编, 共25个短篇故事,包括短篇小说和少量散文。这部作品集所选篇目都是中国当代文坛名家的经典短篇。比如汪曾祺的《黄油烙饼》,冯骥才的《高女人和她的矮丈夫》,余华的《阑尾》,苏童的《小偷》。

作品特点


这本作品集有什么特点呢? 
1.小而巧
这部作品集里大多是短篇小说,短的不足千字,长的也不过5、6千。短篇要写“好”,离不开一个“巧”。
(1)“巧”是故事结构精巧。
①巧在故事的整体结构。
比如,余华的《阑尾》,源于生活中的一个比喻,一些东西就像阑尾,平日里没有什么影响,关键时刻能要人命。
小说一开始,父亲给两个儿子讲了英国一个外科医生情急之下在一个小岛上给自己割阑尾的故事,没想到父亲很快也阑尾炎发作, 两个儿子竟然不去叫医生,偷回一个手术包,希望父亲能重演英国医生自己给自己动手术的英勇一幕,最后延误病情,导致父亲阑尾穿孔。父亲感慨,两个儿子就像两条阑尾,平日里一点用没有,关键时能害人丢命。父亲职业生涯里对阑尾的认识,通过英国医生割阑尾的故事,再经由两个儿子的荒诞演绎,翻转到自己的生活里。故事变成“事故”,认识变成现实,这样的荒诞,让人不禁哑然失笑。一个故事成为另一个故事的预言,推动另一个故事的发展,这是这篇小说结构的特别之处。
类似的还有苏童的《小偷》。
一次拆字游戏,名叫郁勇的人抓到了四张纸条,拼成一句话:小偷在箱子里回忆往事。按照游戏规则,郁勇得回忆一段往事,但是大家觉得郁勇并不是小偷,让他回忆往事,挺尴尬的。大家正要继续游戏,郁勇叫起来,我要回忆,他说,我真的要回忆,我真的想起了一段往事。郁勇回忆了一段往事,小时候他有一个朋友谭峰,曾偷了一个孩子的小火车,谭峰把小火车藏起来,藏的地点只有郁勇知道。郁勇控制不住自己,偷了这辆赃物,并举报了谭峰。郁勇没有小火车的钥匙,也不能玩。后来被家长重重惩罚的谭峰,居然在郁勇离开前把小火车钥匙送到了车站。
如果我们俯瞰这个故事,会发现,作家在讲郁勇玩拆字游戏的故事,郁勇在故事里回忆小时候侵吞赃物的故事,故事套着故事,层层叠叠,又奇妙地呼应巧合,像一组“俄罗斯套娃”。
②结尾使用巧力,让小说意味无穷。
比如,《春雨之夜》,“我”买了一些食品和生活用品去看老驼,冒着细细的春雨,“我”一路回忆着和老驼交往的点滴,憧憬着和老驼推杯换盏的痛快,谁料看望变成祭奠,食品变成祭品。房东见到“我”,说老驼留下遗嘱,会有朋友帮他付房租,房东对老驼的遗嘱深信不疑,“我”也果然遵遗嘱帮老驼付了房租。小说结尾突转,“我”一路憧憬的老驼竟然去世,去世了竟然欠房租让“我”付,房东竟然深信不疑,“我”竟然遵照遗嘱付了房租。结尾处一系列的意外之中,老驼的形象变得更加鲜明,而“朋友”二字也突然有了不一样的分量,耐人寻味。小说用了绝大部分笔墨写回忆,寥寥几笔拉回现实,“头重脚轻”之下, 来一个结尾突转,给读者带来的心理冲击是巨大的,言外之意是丰富的。像这样的“结尾突转”,《摆渡》《小尾巴》《深呼吸》《丢失国旗的孩子》等作品里都有。
③巧在讲究叙事的角度,但各有各的特点。
《种在坟上的倭瓜》,作家从小姑娘猜小的角度,讲她在已逝父亲的坟上种下倭瓜的故事,塑造了一个失去父亲的敏感、天真、美好的小姑娘形象,谱写了一曲笑与泪交融的成长之歌。猜小从小失去父亲,对生命有一种本能的敬畏、恐惧,因而种瓜的选址、播种、守护中的每一个细节都牵动着她的心,都能引发她无数测猜想,都能触动她内心深处对父亲深深的怀念。所以作家讲这个故事的时候,用了大量笔墨,把猜小满满的心思写得淋漓尽致,她的悲伤、欢喜、雀跃、盼望,都写得特别饱满。
与此相反,《黄油烙饼》里,作家意在表现那个特殊年代的残酷,批判当时一些制度、措施。所以作家从萧胜这样的小孩子的角度,写了他所经历的挠心的饥饿,奶奶的饿死, 南食堂和北食堂里干部和群众之间的不公待遇。自始至终,萧胜都几乎没有什么心理活动,偶尔有几句对话,“恪守”着一个孩子的“年幼无知”,用他的天真蒙昧去理解这些人世间的残酷。小说结尾,萧胜吃着黄油烙饼,“他忽然裂开嘴痛哭起来,高叫了一声:‘奶奶!’”。这一声痛哭,这一声高叫,刹那间让萧胜明白了很多很多,让人心酸的成长,就在这一刻发生。这样的讲述,正是“寄至味于平淡”。
(2)“巧”是笔法洗练,平中见奇。
《黄油烙饼》中,奶奶去世前给萧胜做的两双鞋“一双正合脚,一双大一些”,一颗奶奶心全在这两双鞋的不同里了。《逝川》里,吉喜屡次“说了上帝坏话”,唯有最后一次,“她很想赞美一句上帝,可说出的仍是诅咒的话”。细微的区别,吉喜的内心的变化展露无疑。
2.小而美
故事之美。在序言里,王安忆介绍说:这些短篇都是一个个有头有尾的完整“故事”,“漫长的冬夜,围着火炉听故事”, 是人类的童年时代,也是文学的起源时代。给孩子故事,就是给童年的文学。
意义之美。这部作品集的每一篇虽然篇幅短小,但是都无一例外地创造出一种丰富、厚实的美感。这里有孩子天真的美,有苦难磨砺后的美,有人、情、物交融一体的美,有思想的美……比起一般意义上的儿童文学,这些作品里所展现出的“美感”,内容更复杂,层次更丰富,有的甚至令人难过。编者说:“读书最重要的是让孩子感情丰富,让孩子更聪明,让孩子了解世界上可能发生的事情比实际发生的还要多。”“我可以为这些故事负责,它们不会使读故事的人失望,无论在怎样的不期然的地方出发,一定会到达期然;掉过头来,在期然中出发,则在不期然中到达。”这25个故事,把作者、编者这样的“过来人”的人生经验精心地编织其中,成为孩子“澄澈地映照世界,明辨是非”的一面面镜子。

教学建议

1.教学建议一:与教材语文要素联结,读出短篇小说的特点。
《给孩子的故事》这本书在谷里阅读书包里配在六年级上册第四单元。这个单元三篇主体课文是《桥》《穷人》《在柏林》,三篇课文都是小说,更准确地来说,《桥》《在柏林》是小小说。这个单元的语文要素之一是“读小说,关注情节、环境,感受人物形象。”刚才我也说到,《给孩子的故事》这本书里大部分都是短篇小说,那么这就形成了一个课内+课外的“标配”——聚焦同一个语文要素,课内得法,课外进行迁移实践。
那么怎么迁移呢?我想可以聚焦短篇小说特点,引导孩子从人物形象、小说语言、小说结构三个方面来品味、揣摩。
(1)揣摩人物形象。


教材上这个单元的“交流平台”梳理了本单元“揣摩人物形象”的方法:抓住人物的语言、动作、心理活动,理解人物形象;通过小说的情节感受人物形象——特别是矛盾冲突之处、人物的变化之处;通过关注环境来理解人物形象。揣摩人物形象,不仅要能说出小说塑造了什么样的人,还能结合文本,有理有据地分析。针对这一点,我们可以设计这样一项活动——制作人物“说明书”。
这部作品集里也有许多鲜明的人物形象,如《黄油烙饼》中的萧胜,《高女人和她的矮丈夫》里的高女人、矮丈夫、裁缝老婆,《红花蕾》中的巴达玛,《种在坟上的倭瓜》里的猜小,《逝川》里的吉喜。选择给你印象最深的一个人物 ,为他做一张“人物说明书”。

这一份“人物说明书”,就是指导学生从人物的相貌、所说、所做、所想、故事中的改变等角度去理解人物形象。学生可以挑选几篇具有代表性的小说,练习“人物说明书”,并借用班级读书会等时间,有理有据地和同学、老师进行交流分享。这里我们非常强调这个“有理有据地分享”,一是避免理解人物形象就是给人物贴上一个“她是什么样的人”的简单标签,二是文学欣赏的乐趣、班级共读的乐趣,正是在于这种“有理有据地分析”中。

2.揣摩小说语言。
每个作家的语言风格各不相同,比如塑造人物形象,有的喜欢用白描,有的喜欢用比喻夸张,不一而论。阅读小说时,我们可以重点揣摩揣摩作家是如何通过外貌、语言、动作、心理活动等描写刻画人物形象,是如何达到“什么样的人说什么样的话”“什么样的人做什么样的事”“什么样的人什么样的心思”的。比如冯骥才《高个子女人和她的矮丈夫》。
这一段外貌描写堪称经典。单看这两个人的外貌描写,作家一开始就用几个词速写出他们的特点——高个子女人“又干、又瘦、又扁”,矮丈夫“饱满、结实、发亮”。然后围绕这些中心词,大量使用了比喻去细致刻画这些特点,这些比喻传神细腻,很容易让人在头脑中浮现出形象的画面。比如“脸盘像没上漆的乒乓球拍”,“乒乓球拍”什么形状,圆的,没上漆什么感觉?毫无光泽,斑斑驳驳。写两人的眼睛,一个像“电压充足的小灯泡”,一个像“糊里糊涂的玻璃球儿”了。“电压充足的小灯泡”,那就是精神好,目光炯炯有神,“糊里糊涂的玻璃球儿”,那就是浑浊,两眼无神。喻体的选择非常精道,喻体的刻画准确、利落而不失细腻,这就是冯骥才的语言。这段描写还把夫妻二人的外貌进行了一个对比,突出“两人在一起,没有协调,只有对比”,然后一个转折,“可是他俩还总在一起,形影不离。”开篇一大段外貌描写,结束的地方陡然转折,过渡到“总在一起,形影不离”,这既吊起了读者的好奇,又为下文埋下了伏笔。
像这样的小说语言,我们就可以精选篇目,引导学生去品味、揣摩。当然,这一要区别于课堂上单篇课文的精讲,主要要让学生去阅读、发现、交流。
3.揣摩小说结构。
短篇小说篇幅短小,要求作家要特别会“讲故事”,特别是在结尾处,更是匠心独运,这是短篇小说的显著特色。像教材中的《桥》《在柏林》,结尾出人意料,给读者心理巨大的冲击,让作品变得意味深长。这部作品集也是一样,前面已经和大家分享了这些作品结构的巧。这本书的阅读教学中,学生对小说整体结构把握困难的话,可以就聚焦小小说比较突出的“出人意料的结尾”这个特点,引导学生揣摩表达效果。我们可以简单设计一张阅读单,引导学生重读文本,聚焦这个话题去发现、体会:
这部作品集大部分都是短篇小说,你在哪些篇目中也发现了这样出人意料的结尾呢?读到这里你是什么感受?
(二)教学建议二:群文阅读,读出整本书的特点。


作品集的阅读,我们可以通过群文阅读的思路,把这些作品用不同的议题组合起来,引导学生在比较中发展高阶思维。
比如,刚才我们提到的冯骥才的哪一篇,语言非常有特色,属于精细刻画。而汪曾祺,就是白描高手。
《黄油烙饼》中,写奶奶,并没有写奶奶的模样,甚至奶奶的事情也没有多写。作者写奶奶去世前给萧胜做的两双鞋“一双正合脚,一双大一些”,普普通通的一句话,“正合脚”是什么考虑,“大一些”是什么考虑,一颗奶奶心跃然纸上,奶奶的慈爱形象也就深深地留在我们的脑海里。冯骥才的浓墨重彩,汪曾祺的平中见奇,对比之下,自然有发现。


再比如,这部作品集中,出现了很多具有象征意义的事物,像黄油烙饼,三叶草红花蕾、合欢树、秤砣、泪鱼、地图、樱花、国旗,这些事物有的寄托着文中人物的美好情感,有的烘托着文中人物形象,是文中人物的象征。我们就可以以“美好的事物”为主题,重点指导一篇小说中对美好事物的描写,体会其形象美、意涵美交融的特点。然后,设计一张阅读单,引导孩子在自主阅读中,通过“图像化”策略,把小说中对这些事物的描写和自己心中对这些事物形成的印象画出来,作为文章的插图,并和同学、老师交流为什么这么画。通过美的语言,在头脑中形成美的形象,体会到美的意涵,这就是文学阅读之美。这是同类比较的组文方式。人文主题、表达手法,都可以用来对比、类比。




END
编辑 | 芋圆    审核 | 卓雅
: . Video Mini Program Like ,轻点两下取消赞 Wow ,轻点两下取消在看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