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问答两则:政治哲学怎样理解「钱」?如何看待特朗普儿子公布通俄邮件?

2017-07-16 林三土 林三土

最近受邀在「悟空问答」上答题。因为时间精力有限,只能浮光掠影点到为止地回复,许多细节有待展开详细论述。不过毕竟敝帚自珍,觉得可以先把一得之愚记录在此。今天收有对以下两道题的回答:

 

1.  从政治哲学的角度怎样理解「钱」这种东西?

2.  如何看待特朗普儿子主动公布通俄邮件?

 

上期问答集结见:

问答四则:香港回归、综合进化论、强迫报考、永恒轮回

「是谁,制造了钞票?你在世上称霸道。有人为你卖儿卖女啊,有人为你去坐牢。一张张钞票,一双双镣铐。钞票!人人对你离不了。钱呀,你是杀人不见血的刀。」

 

从政治哲学的角度怎样理解「钱」这种东西?

 

一般的货币经济学教科书,常常会根据钱在日常生活中的功能,将其定义为交易的媒介、资产的储体、会计的度量等等。这些定义当然都没有错,不过从政治哲学的角度来看,除了经济与金融功能之外,钱同时还包含着或许更为根本的政治维度。这里简略介绍一下在此问题上,现当代影响较大的三种理解思路。

 

自由主义理论奠基人之一洛克,在为「个人产权」概念辩护时提出,虽然上帝(洛克是虔诚的教徒)将世界整个地给予了全人类整体、令其中的自然资源为全人类所共有,但只要某个人在一定限度下将自己的劳动「混入了」某一部分无主的自然资源,其便获得了这部分资源的产权。这里的「一定限度」,简单说就是个人产权不能造成资源的「浪费」:比如你到野地里采摘了很多水果,这些水果是你的劳动所得,你对它们拥有产权;但如果你采摘时太贪心,带回家的水果多到根本吃不完,你又不打算把它们送人或者卖掉,囤在家里眼看都快烂掉了,那你就辜负了上帝对人类的好意,也就失去了对多出来吃不完又不肯给别人享用的这部分水果的产权。类似地,土地是用来生产的,如果你拥有一片土地却任其抛荒(也不拿去盖房子什么的),那你就「浪费」了这片土地,从而失去其产权(洛克用这个说法来为欧洲殖民者抢夺印第安部落土地辩护,理由是印第安部落不事稼穑,浪费了大好土地)。

 

但是洛克又说:钱和自然资源是两回事。自然资源会被「浪费」,钱则不存在「浪费」的问题:和水果不同,金银一来只是流通工具,没有「内在价值」,二来也不会腐烂(洛克那个时代纸币还未流行,但是即便是纸币,也可以以旧换新、避免腐烂;更不用说如今纯粹以非实体点值形式存在的银行账户余额、网络虚拟货币等等了);水果太多吃不完,拿去以物易物,或者干脆换成钱存起来,那不就不会浪费资源了?所以在洛克看来,个体对「钱」的产权,是免受「不浪费」这条道德原则约束的,可以无限度地囤积

 

洛克的产权理论是后来「自由至上主义者libertarians)」最重要的思想资源之一。虽然后者对具体论证细节(比如「不浪费原则」该不该整个废除)有分歧,但他们基本都认为,个体对钱的囤积(以及由此造成的贫富差距)并不存在任何道德问题或政治问题。

 

但批评者不吝指出,这种思路忽略了一个严重的问题,即钱与自由以及权力之间存在密切的联系。我们常说「钱不是万能的,但没有钱是万万不能的」、「有钱能使鬼推磨」,反映的其实就是我们对这些联系的直观感受。但是具体该怎么从理论上解释这些联系?这里又有两大类思路。

 

一类思路从「形式自由」与「实质自由」(或者说「形式平等」与「实质平等」)的区分入手。法律并不禁止植物人跑步,从这个意义上说,植物人有跑步的自由;但这种(徒具形式的)自由对植物人来说毫无(实质性的)意义。同样,法律并不禁止穷人做很多事情,但因为穷,这些事情穷人想做也做不了,那么做这些事情的自由对穷人来说就缺乏实际的价值。自由要想具有「现实价值worth)」,必须同时配备有实现或享受自由「价值」的资源或渠道才行。

 

与其它资源或渠道相比,钱的两大特性,令其对实现或享受自由的价值来说尤为重要。一是钱是现代社会中交易与流通的最基本载体,因此其工具价值不像其它资源或渠道那样局限于一小块专门的领域,而是具有某种普遍性;用政治哲学家罗尔斯的话说,钱(或者更具体地说,收入与财富)是一种「全用途工具all-purpose means)」,其与自由价值的关系是全局性的而非局域性的。

 

二是钱作为纯粹的媒介,缺乏自身的使用价值,因此钱的效用只能相对地、比较地理解(比如我的收入在全社会中大概排在什么水平、一百块钱某时某地能买到多少东西、一个社会的贫富差距有多大),光看一个人拥有的钱的「绝对数额」是没有任何意义的(二十年前的一百块钱和现在的一百块钱显然不是一回事;相反,假如我种田产出的粮食能够自给自足,邻居家不管囤多少粮食,都至少不影响我实现「免于饥饿的自由」对我本人的价值)。由于钱的效用是相对式的、比较式的,这就直接影响到人们在政治生活中的平等(或者说平等的现实价值)。比如假设在一个贫富差距极大的民主社会中,尽管名义上人人都有投票权,但实际上多数穷人终日操劳衣食无暇关心政治,或者因为担心丢工作而只敢顺着雇主的意思投票,而大财团则一掷千金令议员们对其言听计从,这个社会中的民主与政治平等可以说是「有名无实」的。

 

当然,罗尔斯以及其它「自由平等主义者liberal egalitarians)」的意思并不是说,我们应该把全社会的金钱与财富平分给每个人,以保证所有人之间完完全全的「实质平等」(毕竟还有经济效率等其它方面因素需要考虑);但我们至少要保证两点,一是没有人(或者尽可能没有人)因为实在太穷,而穷到连某些最最基本的自由都无法实现或享受其价值;二是将全社会的贫富差距、财阀势力等等控制在一定的阈值之内,以免民主政治的运作过程遭到不可修复的扭曲。而要保证这两点,就必须采取一定程度的收入再分配全民医保竞选财务改革等等措施。

注:关于竞选财务改革问题,请参考今天推送的另外两篇文章:《金钱和选举》与《卡尔·罗夫的失态》。

 

但仍然有人认为自由平等主义者对金钱的批判不够彻底。受马克思的「商品拜物教」与卢卡奇的「物化」概念启发,当代西方马克思主义者(比如柯亨)提出,像罗尔斯那样将收入与财富视为「全用途工具」,仍然是从「物」的角度来理解钱;但钱并不是「物」,而是「社会权力关系」本身的一种表现。你把苹果换成桔子,味道变了,营养成分变了,它们的「意义所在」(使用价值)也就跟着「物」变了;相反,你把一块钱硬币换成一块钱纸币,或者换成一块钱银行账户余额,「物」虽然变了(导致在不同场合花这一块钱的方便程度也有所变化),但是这一块钱作为钱的「意义所在」(币值)完全没变。

 

钱不是「物」,这意味着什么呢?意味着当我们展示或使用「一单位」的钱(一张纸币、一枚硬币、一个虚拟点值)时,展示或使用的其实是「一单位」的权利权力:我有权用这一单位钱不受干预地换得我想要的等值货物或服务(当然,前提是不缺货、我按规定排队、相应货物或服务合法等等),如果有人干预我的购买(比如商家是个种族主义者,因为我是黑人而拒绝卖东西给我),他就侵犯了我的自由,应当受到道德谴责甚至法律制裁;相反,如果我没有付钱就想直接拿走商品,那么别人就可以正当地干预,将我绳之以法。所以,钱并不像自由平等主义者以为的那样,仅仅是辅助实现或享受自由的「价值」的工具,而是本身就等同于(免受干预的)自由


同理,钱本身也构成着权力和地位(的至少一个方面,尽管某些社会里有钱人在掌握政权军权的人面前仍然不过是二等公民);因此经济不平等并不仅仅阻碍着穷人对政治平等的「价值」的实现或享受,而是本身就「构成了」政治上的一种不平等。

 

 

如何看待特朗普儿子主动公布通俄邮件?

 

独立记者Jared Yates Sexton过去一年来一直在追踪调查特朗普通俄事件,经过不懈努力,终于找到了扎实的证据,串联起了各种线索,把深度调查的稿件交给《纽约时报》发表;《纽约时报》按照编辑流程,在发表前联系稿件所涉人物(包括小特朗普)询问有何评论。小特朗普见纸包不住火,在「维基解密」掌门人阿桑奇的建议下于711日抢先公布邮件,试图以此夺取议程设置权(即所谓「带节奏」)。

 

果不其然,硬核「川粉」们纷纷花式洗地:「别的不说,先赞一下川太子公开透明」、「可见邮件里什么料也没有,不然人家哪里敢自己公布」、「我不管我不管,反正都是民主党的阴谋」……;福克斯新闻台在引用邮件内容时,干脆把所有涉及俄国政府的段落全部用省略号代替,其余显示在屏幕上的字句自然无辜得像一朵白莲花。

▲福克斯新闻台上图所引邮件中,省略号处的原文是「but is part of Russia and its government's support for Mr. Trump(但却是俄罗斯及其政府对特朗普先生的一部分支持)」

 

然而无论川粉如何洗地,通俄邮件曝光都是「通俄门」事件的重大进展。对邮件内容以及背后黑幕的梳理,目前最清晰详尽的是以下两篇文章:「反海外谣言中心」的《小川普为何公布通俄邮件?》和「反吃瓜联盟」的《小川普的「坑爹」邮件里拉扯出了什么秘密?》。请对此事感兴趣者一定参阅。

 

讽刺的是,就在不久前,还有不少人在网络上发出「CNN制片人称关于特朗普『通俄门』事件基本全是胡扯,现在的媒体为何如此没有下限?」之类疑问,仿佛「通俄门」事件中错的不是特朗普一干人等,反而是打破沙锅问到底的主流媒体。(方可成在「新闻实验室」的《CNN到底出了什么事?》一文对此事有详细分析。)

 

这也反映了政治中一个并不鲜见的困局:全无底线者(比如满口谎话的特朗普)因为行事向来恶劣,降低了旁观者的心理预期,有时正可借此逃脱责难;反倒是有底线者(比如遵守新闻伦理主动处理失职记者的主流媒体)因为底线而束手束脚,稍微犯个错误就被对方揪住不放成为把柄,在与无底线者的斗争中落于下风。不但如此,由于信息的局限和战线的漫长,有底线者中总有一部分人因为无底线者的矢口抵赖而自我怀疑(比如反川阵营中一直有许多人认为「通俄门」没有新闻价值,应该把关注点放在具体政策上),分散了抵抗的力量

 

美国政治因为既无能且无行的特朗普及其拥趸的意外崛起(其实并不完全意外,参见拙文《特朗普、共和党与美国当代右翼极端主义》),已经变得乌烟瘴气。然而正如林肯所言:「你可能在某些时候愚弄所有人,也可能在所有时候愚弄某些人,但不可能在所有时候愚弄所有人。」通俄邮件的曝光,希望能让更多人从特朗普的愚弄中清醒过来吧。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