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新刊速递 | | 2023年第8期

南京社会科学 南京社会科学
2024-09-04

目        录

CONTENTS

NO.08  2023


加快构建中国特色哲学社会科学学科体系、学术体系、话语体系

  • 中国马克思主义政治哲学的学术传统及其知识体系构建

    王海锋  杨景仪


学人原创

  • 人文数学的文化意蕴及价值意义

    ——兼论数学文化的三元结构

    方延明


哲学

  • 相对论、相对主义与社会解释

    ——以拉图尔对相对论的符号学解读为基础的考察

    刘  鹏
  • 从算法透明到技术隐微:智能时代的技术嬗变和本构逻辑

    胡宗亮  曹义孙


社会学

  • 公益基金会可以减弱经济不平等吗?

    ——基于组织生态学的视角

    何晓斌  董寅茜

  • “一带一路”高质量共建阶段的国外节点城市选择

    ——基于网络社会理论的实证研究

    刘玉博  邓智团  屠启宇

  • 市域社会治理空间差异性整合的过程类型与创新实践

    ——以南京市为例

    李志强  任克强


法学

  • 个人养老金税收优惠的法理构造与制度设计

    张成松

  • 我国平台企业刑事合规不起诉的法治边界

    杨  猛


新闻传播学

  • 媒介、空间与框架分析方法重构

    潘  霁

  • 合谋、超真、无终态:假新闻的生成机理及演化趋向

    熊  茵


教育学

  • 面向数字化转型的教师育人能力结构及其提升路径

    叶  飞

  • 中国式高等教育现代化的制度建设与创新路径

    马璨婧  马吟秋


长江文化论坛

  • 旅游休闲街区消费场景的模式类型与文旅融合策略

    陈  波  涂晓晗

  • 中国传统艺术数智化传播的基本特征、生态嬗变及实践路径

    张安华

  • 消费与审美:文化产业的社会美育价值及其实践路径

徐  望


 文章摘要





中国马克思主义政治哲学的

学术传统及其知识体系构建

王海锋  杨景仪

积极建构中国自主的哲学知识体系,应深入到哲学史的视域之中,勾勒哲学发展的历史脉络、基本图谱和学术传统。检视百年中国马克思主义哲学史,整体性地讨论中国马克思主义哲学“一体多样”的思想格局,便可准确定位中国马克思主义政治哲学的理论座标。中国马克思主义政治哲学在学术思想资源、学术理论、学术人物、学术研究的方法论原则等方面形成了自己独特的学术传统,其主要体现为:马克思主义哲学的理论资源及其方法论原则;党的领袖和领导集体、中国马克思主义政治哲学研究者群体的问题意识和主体性自觉;在问题导向与现实观照中实现的对中国式现代化的政治哲学表达。这给予我们的启示是,必须坚守和弘扬既有的学术传统,构建以经典马克思主义哲学尤其是马克思主义同中国具体实际相结合、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相结合所形成的中国马克思主义哲学为理论资源和方法论原则,以“中国式现代化”为问题导向,以实现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为价值旨趣的中国自主的政治哲学知识体系。



人文数学的文化意蕴及价值意义

——兼论数学文化的三元结构

方延明一个时代的特征,在很大程度上与这个时代的数学活动密切相关。本文提出人文数学的概念,试图建立一个以数学、哲学、艺术为内核,融人文社会科学等为亚内核,外延系统学科、科学技术、生态学、统计学等为一体的内核、亚内核和有限域的人文数学体系架构。这一架构突出彰显人文数学的基础意义、工具意义、模型意义、方法意义和审美意义,使数学在与新工科、新医科、新农科、新文科的交互共享等方面,把数学文化的意义价值集约广大,积极推进中国特色人文社会科学的学科体系、学术体系、话语体系建设。



相对论、相对主义与社会解释

——以拉图尔对相对论的符号学解读

为基础的考察

刘  鹏

拉图尔通过对相对论的符号学分析,一方面借用相对性概念完成了对相对主义的改造,进而通过其相对的相对主义推进了对传统科学哲学相关理论难题的理解,另一方面试图通过对社会概念的改造实现对相对论这一形式化、数学化科学的社会解释。拉图尔对相对论的考察代表了当代科学哲学以科学为基础推进哲学研究的潮流,其相关思想成为当代科学实践哲学的重要理论来源。



从算法透明到技术隐微:

智能时代技术嬗变和本构逻辑

胡宗亮  曹义孙

在人工智能时代,算法构成人工智能自身的运作逻辑和准智能的人工智能造物的运行规范,进而形成“算法透明”的祛魅格局,同时经历了从非智能造物到智能造物的演变,人类逐渐由自然的受造者转变为创造者,这一时代性转变让人工智能往往以启蒙的面向呈现。但是,从古代的隐微术角度看,一切言辞和行动都有其隐微属性,在算法透明的现象背后,去自然化的运算理性的张扬和常人世界与非自然性的人工智能技术的遭遇仍然彰显着技术本质(集置)的存在论效力,并且以政治隐微术的方式消除已有的技术与人的主体—客体关系,呈现出技术统治的本构逻辑。



公益基金会可以减弱

经济不平等吗?

——基于组织生态学的视角

何晓斌  董寅茜

当前,基金会逐渐成为新的社会力量介入经济社会的发展过程,并对财富流动和分配产生重要影响。本文采取组织生态学的理论视角分析了基金会组织密度和组织合法性如何影响组织目标的实现,通过实证分析发现:在基金会密度较小的地区,制度规范和合法性不足,基金会密度的增大会加剧收入不平等;在基金会密度较大的地区,制度规范和合法性提升,基金会密度的增大有助于减小收入差距。在捐赠数量越多的地区,基金会对于收入差距的影响更显著。地区互助文化能增强基金会减小收入差距的作用,社会保障的完善则会降低基金会对收入差距的影响。本文证实了基金会促进收入分配平等化效果,当前我国公益基金会总体发展程度较低,政府应支持社会组织的发展,发挥第三次分配的补充作用,促进社会平等,实现共同富裕。



“一带一路”高质量共建阶段的

国外节点城市选择

——基于网络社会理论的实证研究

刘玉博  邓智团  屠启宇高质量共建“一带一路”是携手推动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的重要路径,而推进“一带一路”高质量共建需要以国外重要节点城市为战略空间依托。已有文献多以国内城市为研究对象,或关注国家尺度和定性方法,较少在全局层面对“一带一路”沿线国外城市开展定量研究,可能导致针对性不强、落地性较弱。基于Manuel Castells提出的网络社会理论和分析工具,综合评估“一带一路”沿线350个国外城市的节点功能,发现具有网络化发展潜力和网络化发展水准的节点城市集中分布于西欧、东亚和东欧。基于可达性和城市网络分析结果,形成了以34个重要节点城市为核心高质量共建“一带一路”的空间组织方案。创新点在于从国外城市入手量化识别国外节点城市及其空间分布结构,可为“一带一路”高质量共建提供决策参考。



市域社会治理空间差异性整合的

过程类型与创新实践

——以南京市为例

李志强  任克强

市域社会治理现代化是中国式现代化的重要作用域,更是谋求地区多元素平衡发展,不断优化和调整区域现代化的整体性空间系统结构,市域空间要素差异的存在对于市域现代化质量提升和政策推进影响显著。本文基于空间堕距理论视角,针对市域社会治理不同类型区块的空间资源、制度覆盖、组织活力及治理手段等问题,以市域治理区块整合的过程及路径为切口,剖析市域社会治理各区块在空间实践、空间表征以及再现性空间层面的差异化特征。以南京市域的三个区块为分析案例,归纳出边缘区块组织功能调适的“渐进变革型”路径、过渡区块制度要素提质的“衔接融合型”路径以及成熟区块质量内涵升级的“引领创新型”路径三种类型,提出促进边缘区块市域治理组织功能的稳步革新,强化过渡区块市域治理制度资源的吸纳建构以及深化成熟区块市域治理结构要素的示范创新的实践举措,达到弥合不同类型空间堕距之目的,深入推进市域社会治理现代化创新实践的发展进程。



个人养老金税收优惠的法理构造

与制度设计

张成松

税收优惠是推动个人养老金发展的核心动力,攸关个人养老金实施成效。为了促进和规范个人养老金发展,不仅要通过税收优惠鼓励符合条件的劳动者参加个人养老金,而且应加大税收优惠的支持力度,科学设计个人养老金税收优惠方案。面对个人养老金税收优惠幅度有限、精准性欠缺、方式单一等税制挑战,既要确立个人养老金累积居民养老财富的激励导向,引导个人由储蓄养老向投资养老理念转型;又要明确个人养老金税收优惠激励的法理准据和设计理路,在恪守量能课税、税收法定、比例原则等的基础上强调优惠对象全面性、丰富优惠“工具箱”、区分优惠情形等。在制度设计上,宜从缴费环节、缴费目的、缴费水平、领取方式等方面整体设计个人养老金税收优惠规范,并且体系设定个人养老金税收优惠条款、构建税务信息共享机制等予以配套保障。



我国平台企业刑事合规不起诉

法治边界

杨  猛

刑事合规不起诉制度在我国本土化过程中呈现出一定异化,在实践中出现形式评价与实质评价界限模糊、适用罪名过于宽泛、背离合规价值判断等问题,进而影响其评价的规范性,这对我国平台企业刑事合规的司法实践造成一定的负面影响。当前在我国,平台企业通过刑事合规不起诉免除其罪责的前提一定是相关企业已经具备了一定的合规基础,尤其是要强化数据合规;合规不起诉的适用范围要针对轻罪,适用对象应仅限于单位犯罪,而非企业主或法定代表人。平台企业合规内容的审查重点应集中在主体合规、技术合规以及程序合规等类型化的特定领域。如果产生相应的合规风险,也应在类型化的预控模式下探究其对应的刑事风险规制路径。



媒介、空间与框架分析方法重构

潘  霁

“框架”组织空间体验,界定场景定义,是社会科学经典概念。传统框架分析或侦查都市实体空间反复发生的交往形式,或探究屏幕纸张平面文本的显著度结构。两者皆基于大众媒介运作和都市空间的状况展开。Vision Pro和Google Daydream等移动虚仿(MVR)技术,催生新的中介过程和空间混杂形态。新媒介和新空间刺激框架分析方法创新。本文从媒介空间入手,反思框架分析方法演进,提出移动虚仿时代框架分析从技术系统角度探析虚实框架的渗透铆接结构;从个体创生视角追踪游戏空间漫游过程生成并为技术持存的框架线索;从多重移动性共存出发探讨混杂空间不同移动性的框架校对。结合媒介空间变化,重构框架分析方法和问题意识,对以媒介为立场促进移动传播时代社会科学的反思创新,理解数字空间经验,推进数字文明具有启发意义。



合谋、超真、无终态:假新闻的

生成机理及演化趋向

熊 茵现代媒介技术自发端以来,历经专业化范式(大众媒体)、社会化范式(社交媒体)和智能化范式(智能媒体)三个阶段。媒介技术推动新闻繁荣的同时也成为假新闻推手。以技术演进历史为序进行考察,假新闻生成及演化呈现三重趋向:从假新闻生成主体看,人与技术的逻辑互为嵌入、身份互为遮蔽以及行动互推放大,进而形成从“人类主导”到“人机合谋”的身份异变;从生成效果看,假新闻生成历经从“仿造”到“仿真”、从“逼真”到“超真”的行动路径和效果演变;从生成状态看,假新闻生成从“终态”转向“无终态”生成,体现于其生成时间的加速态、生成空间弥漫态和生成意义的偏离态。以上演化趋向深刻影响了新闻生态,也对信息生态治理带来挑战。



面向数字化转型的教师育人能力结构

及其提升路径

叶  飞教育数字化转型在给教师带来前所未有的教育体验的同时,也对教师角色及能力提出了更高的要求。面向数字化转型的新需要,教师的育人能力结构发生了重要的转变,它要求教师要形成个性化和精准化的课程教学能力、三元空间中的人机协同能力、虚拟化的学习共同体及育人环境的再造能力、终身学习和终身发展的能力等。为了更好地促进教师育人能力的提升,我们需要进一步创新教师专业理念,生成三元空间育人理念;再造课程教学能力,引领以“学”为中心的教学模式;建构虚拟学习社群,培育教师能力成长的共同体;成为反思性实践者,推动实践反思能力的发展,从而不断促进教师育人能力的提升,更好地落实数字化转型过程中的立德树人使命。



中国式高等教育现代化的制度建设

与创新路径

马璨婧  马吟秋

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相结合拓展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的文化根基,促成了中国式现代化的文化形态。作为重要领域的中国式高等教育现代化,应基于深蕴中华民族现代文明的又一次解放思想,以建设合理有效的制度作为引领,形塑中国自主知识体系构建。新民主主义革命以来,“善政”之思下“社会主义建设以人为本”的制度理念、“善制”目标下模仿型“外源后发”向“内源自发”转型的制度设计、以及“善治”模式下摸索中国特色高等教育治理的制度实施,三位一体形成了高等教育现代化制度逻辑。如今,中国式高等教育现代化制度建设,必须坚持党的领导,以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的创新理论为指导,深化人民至上、以人为本的“善政”价值理念。以协调中外历时性与共时性、弥合现代性与传统性有机统一为旨归,创新内生性本土化与全球化深度共融的“善制”制度设计路径;立足科学、民主、法治根本意涵,创新厚植本土意蕴治理范式、扎根政府主导多元共治的“善治”制度实施路径。



旅游休闲街区消费场景的模式类型

与文旅融合策略

陈  波   涂晓晗

旅游休闲街区是拥有独特文化意蕴和美学风格的消费场景,对于促进文旅融合、满足人民群众美好生活的需要具有重要意义。本文尝试构建旅游休闲街区消费场景的3个主维度和15个子维度解释框架,并以首批54家国家级旅游休闲街区为样本进行实证分析。研究发现,旅游休闲街区消费场景可划分为融合发展型、文化体验型和商业休闲型三种模式类型,通过消费类舒适物的矩阵组合呈现出不同的场景特质,其模式特征和价值表现受到地方自然环境、经济水平和文化政策的综合影响,显现出鲜明的地域特色。旅游休闲街区各类消费场景的建设应重视符号意义,明确营造主题,在多维度提升受众文旅消费体验的同时加强对地方历史文化的保护与传承,赋能城市可持续发展。



中国传统艺术数智化传播的

基本特征、生态嬗变及实践路径

张安华

数智时代,中国传统艺术传播的机制发生了深刻变革。鉴于宏观、中观、微观三个维度的汇通互联,从传统艺术数智化传播的特征、生态、路径三个层面出发,对新一代信息技术赋能下传统艺术的传播问题进行系统梳理。数智赋能传统艺术传播的过程具备了智能抓取传统艺术关联数据、精准推送传统艺术信息和智能终端呈现传统艺术作品三个基本特征。随着传统艺术与数智化链接关系的不断深入,促使传统艺术的传播生态发生嬗变,即传播媒介形成数智媒介新形态、传播主体拥有用户新身份以及传播内容跃升为传统艺术的数智信息。机器协助人类完成传统艺术传播、虚实交互场景展现传统艺术之美、智能平台推荐传统艺术短微化信息、跨领域协同创新传统艺术新样态是目前传统艺术数智化传播的四大实践路径。



消费与审美:文化产业的

社会美育价值及其实践路径

徐 望

消费可以广泛地发挥美育作用。消费美育属于社会美育的范畴,具有介于消费文化与审美文化之间的间性结构,形成了经济价值审美化、审美价值经济化的审美经济价值殊相。由于文化产业可以被视为“创美产业”,文化消费可以被视为“审美消费”,把消费美育视为文化产业一项重要且独特的价值,高度呼应了我国对于文化产业“社会效益”的强调,关注了消费美育的文化张力与经济拓值。不可否认,消费美育存在逻辑矛盾与现实问题,包括:审美价值被消费主义重建与异化;审美文化被大众娱乐重造与消遣;审美情感被资本幻象重塑与遮蔽;审美圈层被商业文化重构与分隔等。对此,需要从审美价值观引导、审美产品供给、大美育体系创建等层面探索文化产业消费美育的实践路径。


本刊坚持原创,欢迎转载

版权所有,如转载,请注明:

本文转载于南京社会科学

欢迎个人转发

媒体转载请联系后台授权

投稿网址:http://www.njsh.cbpt.cnki.net

联系电话:025-83611547

继续滑动看下一个
南京社会科学
向上滑动看下一个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