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陪写作业怎么了?你敢陪孩子上课吗?

刮油二姐夫 露脚脖儿 2019-09-09

这两天被朋友圈写作业的梗刷了屏,在此平衡一下,父母们不要失了希望,生活不管多烦躁,乐子可多得很呢。



我小时候曾有一段时间的理想是当个老师,并相当认真的为此进行过谋划:比如我在上课就经常思考,设若此时是我站在讲台,我应该以何种面貌表情面对学生,以哪些词汇语言来讲解此处。于是我常常因这种相当走心的走神被老师提拉起来罚站——罚站时我也不忘本分彩排一番训学生的本领,从而进一步影响学业,在不务正业的泥淖中越陷越深——这当然不是后来我放弃当老师这个梦想的原因,主要是,我发现,我这个人,太不会不苟言笑:笑点太低当不了老师。


我因自己的孩子上三年级后,我有机会开始陪同听课、练习,写过不止一篇关于老师、教练的文章,文章中尊敬之心是无比真诚的,我的毛病没变,以家长身份旁听时,鞥就不忘初心,设想自己站在讲台上,结论是更加证实我走不了这条道路的正确:光是对付接下茬儿,就足够我浪费一整堂课在讲台上过电。




比如,会有一些比较连贯的群口儿。


老师:“今天我们学一个新词,famous。” 


学生:“飞马死了。”


老师瞪了下眼:“famous。是著名的,有名的的意思。”


学生:“哦。”


老师:“知名的人或者明星,都可以用这个词来形容。你们现在喜欢什么明星?迪丽热巴?”


二十几出头的老师很年轻,活跃课堂气氛、与孩子们拉近距离想必不难。


学生摇头。


“鹿晗?”


摇头。


“Tfboys?”


摇头。


“那你们都喜欢谁啊?”老师对困难估计不足。


学生一:“达尔文。”


学生二:“高尔基。”


学生三:“爱迪生。”


老师崩溃:“你们是真心喜欢他们的是吗?好吧,我小看你们了。”老师不太甘心,“就没有人喜欢明星或者歌手的吗?”


一女学生举手:“老师!我!”


老师振奋:“好,你说说。”


学生:“乌兰图雅!”


老师:“谁?”


学生:“套马杆儿!”


老师:“什么肝儿?”


学生:“站在草原望北京!”


这位同学可能是奶奶带大的。


老师:“还有吗?”


学生:“小沈阳!”


这位同学家里偏好民间曲艺。


老师:“就没有喜欢像TFBOYS那样的组合吗?”


学生:“老师,有,我喜欢小虎队!”


这位同学的家长喜欢怀旧。


老师:“我都没听过他们的歌……还有吗?”


另一学生:“还有我,逼养的,黑豹!”


这位同学的家长很ROCK。


老师:“你是想说Beyond吗?”


“对对对!老师你听过吗?”


“老师没怎么听过,不过老师要再强调一下你们发音时重音的准确!”


后面坐着的家长们深知绝不能在此时拆台,纷纷自觉的把头埋下来,高速抖动。


除此之外,主攻家庭和亲子关系的伦理梗和时常出现。


老师:“下面我们教ing。你们都见过什么词是以ing结尾的?”


无人回应。


老师开始引导:“咱们之前读过的阅读故事里皇后怎么说?”


学生喊:“睏!”


“Queen!注意发音啊同学们。那么Queen的husband是谁?”


一学生:“老师,husband什么意思?”


老师:“你爸爸是你妈妈的什么人?”


学生一:“奴隶!”


学生二:“玩具!”


除了两位父亲脸色潮红惺惺相惜的对视,其他家长均主动埋头,抖。



老师:“说到自己家庭关系成员称呼,在用来代替有血缘关系的人的名字时,需要大写首字母,你们是亲生的关系。如果它只是句子中的一个名词,就不用大写。明白了吗?”


学生:“不!明!白!”


老师:“比如,I‘m eating lunch with Grandpa.这块儿你不用强调,大家也知道,你是在跟你自己有血缘关系的亲爷爷吃饭。如果说不大写,那么就需要指定I‘m eating lunch with my grandpa.这块的grandpa就仅仅是一个名词。明白了吗?”


学生:“明!白!了!”


老师:“所以你在句子里看到大写的Dad,那么说明他是谁?”


学生:“我亲生的爸爸!”



爸爸们都抬起头看看是谁家的孩子。妈妈们埋起头,抖。


学生:“老师,果果为什么要叫乐乐妈妈是Ms Li ?”


老师:“对啊,叫李女士。有什么问题吗?”


学生:“不礼貌!应该叫李阿姨!”


老师:“英语里一般没有非亲属称作阿姨的习惯。对女性,结婚的用Ms,没有结婚的用Miss。”


学生:“老师你怎么知道她结婚了?”


老师:“她是乐乐的妈妈呀,不结婚哪来的乐乐?”


学生:“也有可能是捡的。”


老师:“我们一般不这么假设。”


另外一个学生突然站起来,铿锵的说:“老师,不结婚也可以生孩子!”


妈妈们都抬起头看看是谁家的孩子。爸爸们埋起头,抖。



当然,课堂剩余时间也不冷场,还会被一些短平快的小对口儿填满。


老师:“有一些词的比较级是不规则的。比如worse,是bad的比较级。”


学生点头。


老师点其中一个学:“所以你说说worse是什么意思?”


“更床!”


···························


老师:“bag是什么词性?”


学生:“动!词!”


老师:“什么词?!这词什么意思?”


学生:“包!”


老师:“那它能是动词?你说说包怎么是动词?


学生:“包包子。”


·····························


老师:“What's your favorite food?”


学生:“依哒哩noodle!”


老师:“这谁告诉你的?”


学生:“我妈!我妈英语特好。”


·····························


老师:“有一些发音音节在三个或三个以上的词,比较级要加more。比如im~por~tant,比较级就是more important。”


学生:“老师,important什么意思?”


老师:“你们是学生,我是老师,我的责任是教会你们知识,所以你们在我心里是非常的……?”


学生们巨整齐的回答:优秀!


·····························


老师:“LeLe is walking his dog.”


学生:老师, walking dog什么意思?”


老师:“你想想。”


学生:“不知道。”


老师:“walk什么意思?”


学生:“走路!”


老师:“dog呢?”


学生:“狗!”


老师:“所以walking dog 是?”


学生:“走狗!”


终于,老师站在讲台上,跟家长以同一频率抖动起来。班里呈现出一片共振的和谐。



这就是为什么我本是带着玩票旁听的心理去陪课,但打从听了第一节课之后,就每次都带着笔记本或者电脑,怀着崇敬专心听讲、认真记录——因为上课的收获实在是他妈太大了。


老师,您牛哔。




苹果用户云乞讨听相声打赏通道:



   这是一个有气质、有情商的公众号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