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我们”是谁?逻辑谬误之以偏概全和非黑即白

李东雷 东雷老评 2022-09-21
在以前的公号上曾经写了一篇题为《我们是谁?》的文章。其中讲到疫情前的一次中美关系研讨会上的事。研讨会的主办者一方是环球时报,主持人是胡总编锡进,另一方主持人是个朋友。

会议上双方争吵得很激烈。会议结束的当晚,对立的双方坐在一个大桌上吃饭继续讨论问题,话题不再局限在中美关系,还讨论了不同立场之间的相互包容等问题。当我听到老胡在说话中大量使用“我们”这个词的时候,我忍不住打断他问了一句:“我们是谁?”。你是代表国家呢、政府呢还是在场的中国人?

我说我们每一个人的立场不同,作为个体说话时还是代表自己吧,别去代表别人。坐在我旁边的环球时报年轻的副总很不满意地看着我说:你这样说是不是太矫情了。

后来我又讲一个观点:别总把批评意见看成对恶意否定,把批评者看成敌人。批评者的作用至少可以是建设性的,他们中的一些人并不是不爱国,而是希望国家变得更好。中国在过去取得的成就有目共睹,但实际上有条件做得更好。

其实,我只是讲了很多人不自觉会犯的两个逻辑谬误,一个叫以偏概全,一个叫非黑即白

“我们”这个词在生活中被广泛使用。有些人张嘴就是“我们”、“大家”、“中国人民”等等,天然地以为自己就能代表所有人,但不知道他自己究竟能代表谁。事实是很多时候我们连自己也代表不了。我们身处在一个多元化的社会里,只是因为缺少一个独立的民意统计,很难判断不同群体所占的比例。

即使是高度一元化的社会里,人人公开说一样的话,但你能确保每个人的真实想法是一样的吗?

这些人说“我们”的时候根本就没有想到自己的逻辑有问题,长期对此无意识也就成了习惯,长期与那些同一观点的人在一起交流也会引起“我们就是所有人“的错觉。

反正我是不敢轻易说“我们”这个词,知道自己可能只是极少数、一小撮,知道自己所在的群也是极少数价值观趋同的人聚在一起。


什么是以偏概全?简单地说就是根据很有限的例证得出一个普遍的结论

举个最简单的例子:一个女人因为老公出轨就哀怨地说:你们男人都这样

每当听到这句话的时候,我心里本能地反问一句:你经历过多少男人?当然这个反问只能存在心里,千万不要说出来伤人。

我相信她们大多数经历的男人并不多,大多是根据“男人天生好色”这个古老论断作出的推断。但这种逻辑是典型的以偏概全。男人有共性,也有差别,女人也是如此。但我们在生活中常常会以自己身边的男人或女人来推断所有男人与女人的行为。

这种以个案推断整体的逻辑当然不可靠。如果有男人的出轨率的真实统计数据,那就可以得出相对可靠的结论。如果有人可以从生物学证明男人出轨的生物必然性,那也是可靠的。

以偏概全就是以局部的事例或现象,草率地推断出某种规律性的普遍结论,论据不支持结论的成立。所以,想要反击“以偏概全”就要指出差异性,进而说明从这个局部是不能推出整体的,由此推翻这种以偏概全的结论。这就是为什么我要问一句:我们是谁?

除了“你们男人都这样的”的草率结论外,我们还可以听到“你们中国人都....,河南人都......,上海人都......,美国人都......,日本人都......”。地域歧视、人种歧视的本质也是以偏概全,其实都缺少大数据的支持的。

以偏概全的底层逻辑是错误的三段论。关于三段论,我写过《《皇帝的新装》:骗子设立的逻辑陷阱》。三段论推理是演绎推理中的一种简单推理判断。一个一般性的原则(大前提A),一个附属于前面大前提的特殊化陈述(小前提B),以及由此引申出的特殊化陈述符合一般性原则的结论(C)。

三段论里面第一重要是大前提必须是对的。第二重要的是:小前提必须是从属于大前提的一种形态。

我上面提到的那个女人是怎么得出“你们男人都这样”?她的大前提是:我的老公出轨了。小前提是:我老公是个男人。结论:男人都爱出轨。

她的大前提就是错的,因为她老公出轨只是个案,并非一般性原则。

再来看一句话:2020年北京全口径城镇单位就业人员年均工资为112886元,比2019年高了6718元。这说明中国已经进入发达国家行列


这句明显是错的,因为它把北京等同于中国了。北京虽然是中国的首都,但它代表不了中国。北上广深等一线城市都不能代表中国。因为它们的人口加起来也就是中国的十分之一而已。


我以前在体制内做外事接待工作的时候,经常干的就是以偏概全的事,总是把中国最好的一面给老外看。我有一次曾经提议能不能带老外去贫困落后的地区看一看,这样更容易消除中国威胁论。当然,提议无效。


我以前讲口译课的时候,曾经用美国之音一段关于姚明刚到美国打NBA的报道做材料,报道是这样说的:

Yao Ming’s success has expanded international interest in American basketball. For example, 11 Chinese television and radio stations broadcast the game played Jan. 17th between the Houston Rockets and the Los Angels Lakers. More than 5 hundred million people in China enjoyed the game. 

译成汉语:姚明的成功扩大了国际社会对美国篮球的兴趣。比如说,11家中国的电台和电视台转播了1月17日火箭队与湖人队的比赛。超过5亿中国人收看了比赛。

看出这段话的问题了吗?

“姚明的成功扩大了国际社会对美国篮球的兴趣”在写作当中是主题句,也就是论点,重点“国际社会”,后面要举例(即论据)证明这个论点。但它举出了中国的例子,11家中国电视台与电台在转播,5亿中国人收看。

这个论据看上去很强大,但不能得出国际社会对美国篮球兴趣大增这个结论,因为这是以偏概全。

如果把论点改为“姚明的成功扩大了中国人对美国篮球的兴趣”就很完美。但论据还存在一个致命问题:5亿中国人收看了比赛。5亿,这个数据可靠吗?做个简单的排除,排除大部分的老人、小孩和女性,和偏远一些地区,5亿国人收看一场比赛是不可能的事。

数据造假,论点就不能成立。但现实生活中,让我们难以相信的数据实在太多了,但论点都非常高大上,让人感觉形势一片大好。

缺少比较客观的民意调查,我们就很难知道这个社会的主流意见到底是什么样的。所以“我们”这样表述就很容易出现。以前有个央视记者在美国采访时还出现过“我代表亚洲提问....”这样的惊人表述。

为什么都这么喜欢代表别人?说到底就是缺少多元化思维,以为自己才是主流,底层的逻辑错误就是以偏概全。


那么,“我们”之外的人又是谁?在这些喜欢使用”我们“的人眼里,”我们“之外往往是极少数人或一小撮人,在一些人看来就是“异类”或者敌对分子。

这就是典型的非黑即白思维模式。


非黑即白是一种极端的绝对论,认为只有两种极端的可能。事实上,黑与白之间还有灰色区。如果思考者忽视了这些中间色的存在,把选择的范围只局限在黑与白两者之间,就会做出非此即彼的选择。
我总爱说这个世界是灰色的,别总是黑白分明地看问题。看人如此,看世界也是如此。在很多人的眼里,美国、日本等就是绝对的坏,这个世界就是划分为清晰的黑白阵营。喜欢美国的就是美分党,喜欢日本的就是精日分子。反对战狼的就是跪族......
如果真是这样,那就不需要外交了。好的外交一定是在黑白之间寻找可以妥协的灰色地带、找到可以妥协达成共识的区域,而不是战狼式的你死我活。
在非黑即白的思维中,批评者就是异类,所以他高喊让批评者”滚开“。但实际上批评者可能比他们更爱国,因为批评者无法容忍错误行为对于国家的破坏,因为这个国家也是他们的。
我们从小是在脸谱化教育中长大的,什么老师是灵魂的工程师,其实这些年教育已经变态,不良老师也不少,他们是灵魂的破坏者。还有什么医生是白色天使,但生活中不讲医德的医生还少吗?
普遍来看,没有绝对的好人,也没有绝对的坏人。每次遇到教师节或医师节的时候,我都是祝愿那些有“师德”或有“医德”的人节日快乐。我从来不会写“祝所有的老师(或医生)节日快乐”。因为不想以偏概全,也不想黑白分明。
昨天在朋友圈和公号上给军校战友带了一次货,一些我不在的校友群里就有人骂我。我知道这些人因为观点不同平素就对我写的文章非常不满。既然带了一次货就可以引发他们的鄙视从而引发他(她)们的快感,那以后干脆就再带点货吧。
我不会轻易带货,我对战友说,如果要我带货就正大光明地说是带货,我不会写软文进行诱导,关键是货一定要好。我平时的文章里连公号平台的广告都屏蔽掉,因为觉得它们像狗皮膏药一样贴在文章中让我感觉不爽。但我会开打赏,因为想知道哪些是我忠实的读者,在我批量拉黑一些人的时候不要伤及他们。
知识与钱结合早已经是自媒体时代的常规操作,只能算是一个灰色地带。它不是一个是非问题,只是个人取舍而已。
非黑即白思维的人,遇事一定要分个是非对错,却不知世界是复杂的,人更是复杂的。只是因为逻辑越简单,他们思维就越轻松,判断就更容易。其实就是思维能力不足的表现。

非黑即白的思维太常见。所以只要网络上一出大事,马上就会出现站队、撕裂和谩骂。问题是事件开始阶段往往事实还不能充分展现。所以随着事件的发展,被事实反转打脸的概率就很大。

但被打脸又何妨,无非是等待下一次被打脸。改变一个人的固有思维模式太难了。

~ 完 ~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