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两步走”战略目标!太原理工百廿校庆,强哥这样说!

太原理工大学 太原理工大学 2023-02-25


爱国奋斗百廿辉煌 求实创新再谱华章

——在庆祝太原理工大学建校120周年大会上的讲话


太原理工大学党委书记    郑强 

尊敬的各位领导、各位嘉宾、各位校友,

亲爱的老师们、同学们、朋友们:

今天,我们在这里隆重集会,热烈庆祝太原理工大学建校120周年,回顾革故鼎新的峥嵘岁月,放飞创建高水平一流大学的百年梦想。

首先,请允许我代表太原理工大学,向莅临盛会的各位领导、各位嘉宾、各位校友表示最衷心的感谢!向全校师生员工、海内外校友致以最亲切的问候!向我们深爱的太原理工大学百廿华诞表达最诚挚的祝福!

千秋伟业,百廿风华。跨越两个甲子的太原理工大学,诞生于民族危难之际,成长于国家振兴之时,参与和见证了中国近现代高等教育的诞生、振兴和崛起。

120年波澜壮阔的办学史诗,折射出华夏文明和三晋大地的变迁与激荡、厚重与辉煌,如泱泱黄河,虽历经曲折,却奔腾不息;如巍巍太行,虽栉风沐雨,却傲然屹立,走出了一条扎根三晋大地、服务国家人民、建设高水平一流大学的荣光之路。

20世纪初的中国,内忧外患,万马齐喑,在黑暗中摸索前路。作为与京师大学堂、北洋大学堂比肩而立的中国创办最早的三所国立大学堂之一,太原理工大学的前身“山西大学堂西学专斋”,于1902年成立。我们率先点燃了中国近代科学文明之火,开辟了中国具有近代大学意义的本科教育的先河。

新中国成立后,学校进入新阶段。1953年,学校独立建校,定名“太原工学院”,直属中央高教部,成为中央高教部直管的全国17所多科性高等工业学校之一,其影响令人瞩目;2011年由中共中央党史研究室编著、中共党史出版社出版的《中国共产党历史》(第二卷,282-283页)记载:“1956年全国高等学校发展到227所。以清华大学、交通大学、同济大学、天津大学、浙江大学、重庆大学、华南工学院、太原工学院等为代表的多科性工业高等院校,构成了我国比较完整的高等教育体系。”

1958年,“山西矿业学院”成立,直属于国家煤炭工业部,为山西乃至全国的煤炭行业培养了一大批专门人才,为区域和行业经济社会发展作出了卓越贡献。

1984年,太原工学院更名为“太原工业大学”,首次提出“学校教育工作要为山西的能源重化工基地服务”的办学思想。

1997年,太原工业大学与山西矿业学院合并,组建“太原理工大学”,同年跻身国家“211工程”重点建设大学行列,学校进入历史发展新纪元。

2012年以来,学校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不断加强党的全面领导,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综合实力与核心竞争力稳步提升。

2017年,学校入选国家首批“双一流”重点学科建设高校,开启了太原理工大学乃至山西高等教育事业的崭新篇章,在山西高等教育发展史上具有里程碑意义。

2022年,学校入选新一轮国家“双一流”重点学科建设高校,学校建设发展进入新阶段。

近十年,学校发展成就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01


实现了“双一流”建设新跨越

经过五年建设,学校高质量完成了首轮“双一流”各项目标任务。2022年以优异成绩进入“双一流”第二轮建设。当前,学校确立了“一流工科、扎实理科、特色文科、新兴医科”新的学科发展远景规划,强力推进新时期“做优做强工科板块、全面振兴理科板块、快速构建文科板块、融合组建医科板块”的办学理念。国家一流建设学科“化学工程与技术”在煤科学研究领域达世界领先水平,成果产出位居世界前10。


02


聚集了师资队伍新精锐

大张旗鼓地宣示“人才就得请,人才就得拜,人才就得养,人才就得容,人才就是宝”的人才引育理念。经过十年努力,学校专任教师博士化率由2012年的57%提高至现在的72%。近五年来,黄庆学教授当选中国工程院院士,全职引进金智新院士,赵阳升教授当选中国科学院院士,聘任C919大飞机总设计师吴光辉院士为特聘教授;学校全职两院院士由2012年的1名增至4名;拥有“长江学者”8名、国家杰青10名、“四青人才”11名。高水平创新人才队伍的规模和数量居全国地方高校前列。


03


构建了人才培养新模式


不断深化教育教学改革,人才培养质量显著提高,入选全国“三全育人”综合改革试点高校。通过工程教育专业认证的专业21个,位居全国第一方阵;入选国家一流专业建设点41个。2021年,在中国国际“互联网+”大学生创新创业大赛总决赛中斩获4金1银,位列全国高校金牌排行榜第9,产业命题赛道全国第1;2022年又获2金7银,位列产业赛道全国第4、金银奖总数全国第7。创新培养蔚然成风,成绩斐然。

2020年新冠肺炎疫情发生以来,我们始终做到在校学生达学生总数90%以上。毕业生就业工作成效明显,《人民日报》对此进行了深度报道。在山西大剧院成功举办两届高水平“新年音乐会”,成为学校、太原乃至山西靓丽的文化品牌。竞技体育成绩斐然,是国内唯一一所获得过男篮、男足两项全国总冠军的大学。投资5亿元的新校区体育馆、游泳馆动工兴建,助推我校体育教育迈上新台阶。近年来,我们全方位多角度展示学校形象,学校知名度、美誉度大幅提升。


04


推动了科技创新新突破

学校科研项目到款经费由2012年的2.29亿元增长至2022年5.01亿元(截至目前)。获批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由2012年的105项增长至2022年的139项。在原位注能强化煤层气开采、甲烷富集、煤层气制金刚石、金属复合板、极薄带轧制技术、热解煤气和气化煤气共制合成气多联产、遗煤资源绿色开采等方面取得系列突破,解决了一批山西和国家能源革命“卡脖子”技术难题。

牵头和参与的山西能源革命领域重大专项超过全省总数的50%;获批“省部共建煤基能源清洁高效利用国家重点实验室”,实现学校国家重点实验室零的突破;在国际顶级学术期刊《Science》发表我省首篇论文;推动我国第一个、也是目前唯一一个正式获批的国家实验室基地“怀柔实验室山西基地”建设;积极参与支持组建“山西浙大新材料与化工研究院”“山西省能源互联网研究院”,并担任两家研究院首席科学家;坚持“服务好山西,就是服务好中国”“太原理工大学姓山西”理念,组建新能源与电气工程、新材料与新装备、大数据与人工智能等20个新型交叉学科集群,在山西全境布局成果转化中心。

1978年以来,获得国家自然科学奖、技术发明奖、科技进步奖三大奖43项。两次作为首席科学家单位承担国家重点基础研究发展计划(973计划)项目,累计承担“863”计划、“国家重点研发计划”等国家级各类项目1818项;成果转化、技术转移等累计为地方和行业企业创造经济效益逾百亿元,是当之无愧的山西高校科技创新“排头兵”和“领头雁”。

各位嘉宾,老师们、同学们、校友们!
回望120年的办学历程、120年历史的沧桑巨变,我们更加深刻地认识到——

百廿太理,

始终坚守的是爱国奋斗的家国情怀

我们从未忘却自己的初心和使命。120年,无数学人和校友,在历史星空熠熠生辉。
著名教育家赵宗复、“中国石油之父”孙健初、中国“前寒武纪地质学开拓者和奠基人”王曰伦、圆弧齿轮专家朱景梓、“知识分子楷模栾茀、“草原公仆”云布龙等都是其中的杰出代表。毕业生中有一大批人才成为了国家多个领域的领军人才,成为了山西工业战线的重要引领和支撑力量。有他们这些杰出先贤,太原理工自豪!
从这里走出了一批国家栋梁之材,如:中国工程院原副院长、中国工程院院士谢克昌,教育部原副部长、中国工程院院士赵沁平,中国科学院副院长、党组副书记阴和俊,中国煤炭科工集团有限公司首席科学家、中国工程院院士康红普,中国科学院院士李洪钟,中国工程院院士吴锋等。有他们这些杰出学子,太原理工骄傲!

百廿太理,

始终坚守的是历久弥新的文化根脉

120年的求索与开拓,早已内化为太原理工人心中引以为豪的精神坐标,积淀成深厚的文化底蕴,演绎成薪火相传的宝贵财富:
“求实、创新”的校训,“崇真务实、明德精工”的校风,“自强不息、追求真理、科学民主、诚信进步”的治学精神,“以人为本、文体为舟、承载德智、全面发展”的办学传统,“敢为人先、敢于竞争、勇于创新”的精神气质,都蕴含着120年风雨征程的办学经验和坎坷教训,是太原理工大学穿越风雨、向阳而生的精神密码,是我们披荆斩棘、赓续前行的不竭动力。

百廿太理,

始终坚守的是为国育才的初心使命

120年的传承积淀,太原理工大学孕育了博大精深、一脉相承的治学育才理念:
从西学专斋时期的“中学为体、西学为用”,到山西大学校工科时期的“教授高深学术、养成硕学闳才”;从山西大学工学院时期的“研究高深学术,养成专门人才”,到太原工学院时期的“立大志、多读书、理论联系实际成人才”,再到太原理工大学的“以学生为中心”。
120年来,我们始终追求的目标是,将学生培养成为:能够“思考人类、适应时代、服务社会”,具备“体魄康健、品行高尚、学识广博、理想远大”,拥有“完整人体、完善人格、完美人生”,培育了数十余万优秀的莘莘学子和祖国栋梁。

百廿太理,

始终坚守的是服务山西的办学传统

120年来,太原理工大学扎根三晋大地,形成了“体现地方经济特色最明显、服务地方经济建设最直接、结合地方经济发展最紧密、适应地方经济需求最主动”的鲜明办学特色。

回顾历史,百廿太理之所以能一次次抓住历史发展机遇,一次次实现突破跨越,就在于我们始终遵循高等教育发展规律,始终肩负着人才培养、科学研究、社会服务、文化传承创新和国际交流合作的重要使命;就在于我们始终将学校的命运与祖国和民族紧紧相连,与区域经济社会发展紧紧相连,始终与祖国同呼吸,与民族同命运,与山西同发展。


各位嘉宾,老师们、同学们、校友们!
党的领导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大学最本质的特征和最显著的优势。回首过往的峥嵘岁月,我们更加深切地感受到,毫不动摇坚持党的全面领导,是学校各项事业不断取得进步的根本保证。党的领导为学校发展注入了信仰之魂、奠定了制度之基、提供了动力之源、擘画了发展之路。
当前,世界百年未有之大变局加速演进,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进入关键时期。党的二十大报告首次把教育、科技、人才一体部署,充分体现了党中央对教育事业的高度重视和殷切期待。
8月24日,山西省委省政府召开庆祝山西大学、太原理工大学建校120周年暨推进全省高等教育高质量发展座谈会,对太原理工大学提出了“加快双一流建设步伐,在服务山西推动高质量发展中发挥更大作用”的新要求。
在学校庆祝建校120周年之际,省委书记林武同志、省长蓝佛安同志专门发来贺信,教育部孙尧副部长、山西省张复明副省长、中国高等教育学会杜玉波会长、教育部科学技术委员会谢和平主任、中国学位与研究生教育学会杨卫会长等领导作了重要讲话,对全校师生致以热烈祝贺,提出殷切期望。
百廿太原理工,必须是仰望星空的大学;必须是在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实践中,能够为中国式现代化建设作出重要贡献的高水平大学。
百廿太原理工,必须是有理想的大学、必须是有追求的大学。有理想,才会有追求;有追求,才会有目标;有目标,才会有动力;有动力,才能有行动!
在今天这个具有历史意义的重要时刻,太原理工大学,正式宣告新时代新征程 “两步走”战略目标:
一是至2025年,把太原理工大学建设成为山西省培养领军拔尖人才的主阵地、山西省汇聚高端优秀人才的大本营、山西省经济社会发展科技创新的主引擎,成为引领山西高等教育全面振兴崛起、国内外影响力不断提升的综合性研究型高水平一流大学。
二是到本世纪中叶,在新中国成立100周年、学校建校150周年之际,把太原理工大学建设成为在煤化工、煤基、采矿与安全等学科领域实力雄厚,具有重要影响力,得到广泛认同的世界知名大学。
我们要以全面深化综合改革为抓手,勇于直面学校发展中存在的问题和短板,不断提升治理能力与治理体系现代化水平,加快推进学校内涵式发展步伐。
我们要“煤基资源清洁低碳高效开发与利用学科群”建设为引领,围绕煤基资源产业链,建强学科建设链、科技创新链和人才培养链,打造服务国家“双碳”战略和能源革命的才智引擎。
我们要“立德树人”为根本,不断提升教育教学水平,培养优秀的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
请党放心,立德树人是我们办校之根本;请国放心,太原理工大学一定会培养最优秀的学生!
太原理工培养的学生,就是要工作有本领、生命有激情、生活有梦想、待人有责任。
太原理工培养的学生,既要体验地气之纯,但绝不沾染市井之俗;既要倾听大众之声,但绝不随波逐流;既要响应国家与人民之召唤,但绝不追崇和臣服权势与金钱之使唤。要保持平和与谦逊,更要推崇独立思考之坚守与笃定;要对亲人和老幼充满厚爱与深情,更要在民族和国家大义面前有敢于挺身与牺牲之勇气。既可做一颗小小螺丝钉,又可做千层大厦之栋梁!

在未来中华复兴和中国式现代化建设的滚滚浪潮中,我们对我们太原理工的学生充满信心,充满期待!


老师们、同学们、朋友们、校友们,
此时此刻,我们真诚感谢——
感谢党和国家领导人多次莅校视察或接见我校师生代表,给予的亲切关怀。今年6月,十九届中央政治局常委、国务院副总理韩正同志,十九届中央政治局委员、国务院副总理孙春兰同志莅临我校考察调研,对学校工作给予充分肯定,鼓励学校建设朝着更快、更好、更高的目标勇毅前行。
此时此刻,我们真切感怀——
感怀省委、省政府,教育部、国家其他部委,始终高度重视太原理工大学的建设,支持我们率先发展;省委教育工委、省教育厅以及太原、晋中、吕梁、大同等地市,始终给予学校悉心指导和大力支持。
此时此刻,我们真心感念——
感念每一位创业立校的太理先贤,每一位孜孜奋进的校友,每一位勤勉敬业的师生员工。他们以拳拳之心和卓越成就铸造了太原理工大学百年的荣光,用赤子之心和奋斗之行续写着太原理工大学新的辉煌。
此时此刻,我们真挚感恩——
感恩对太原理工大学鼎力支持的各级领导、社会贤达、有识之士,守望相助的兄弟院校,始终对母校充满深情挚爱的广大校友,以及孕育和滋养我们的这片热土。作为华夏文明发祥地之一的三晋大地,始终并永远是太原理工大学荣光永续的精神基因和文脉源泉。
最后,请允许我提议,让我们对全体太原理工人120年来爱国、奋斗、求实、创新的精神,致以最崇高的敬意!
百廿太理,荣光永续!
谢谢大家!

END


摄影 | 秦聪
排版 | 高菁
初审 | 孟哲妤
复审 | 薛珮芸
终审 | 白旭光


往期推荐

别样的视角 同样的情怀  建校120周年校庆晚会精彩上演


嘿,看天上!460架无人机为太原理工大学120周年庆生!


庆祝太原理工大学建校120周年大会隆重举行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