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翻译翻译”14-卫健委冬季呼吸道疾病防治发布会【“努力让孩子不得病,少得病”】

Editor's Note

给大翻译家淡斋老师鼓掌!

The following article is from 淡斋达原 Author 淡斋达原

声明:一千个人眼中有一千个哈姆雷特,本系列的“翻译”仅代表个人观点。

12月17日卫健委再次召开了冬季呼吸道疾病防治有关情况》的发布会,近期基本每周都会举办一次发布会说明情况,再加上疾控局和卫健委的各种其他相关文件和通知,重视程度可见一斑。另一方面也对我个人的更新产能提出了挑战。

卫健委本次发布会共计14个问题,主要涉及:

  1. 妇幼保健系统在儿童呼吸道疾病高发期的准备(Q1~Q7)
  2. 儿童呼吸道疾病的预防与指导(Q8~Q11)
  3. 新冠病毒JN.1变异株的国内流行情况(Q12)
  4. 呼吸道疾病的日常防护(Q13、Q14)

为了便于阅读,调整了部分问题的顺序。与文件通知不同,发布会提问性质的“中译中”排版观感可能会稍差,还请读者见谅。

开场词

本次新闻发布会召开的时间是12月17日下午,也就是2023年的第50周的末尾。从米司长“近期,全国医疗机构门急诊呼吸道疾病总诊疗量整体呈下降趋势”的表述,以及第49周流感增速放缓的情况相结合来看,在全国范围内以流感为首的多呼吸道病原感染情况应该在第50周应该已经过峰

之后是“重要的事情要说好几遍”的在近期卫健委新闻发布会当中反复强调的科学佩戴口罩、做好个人防护以及保持良好的卫生习惯,也即我们日常需要进行的佩戴口罩、物品表面消毒和手卫生。同时也再次强调了预防性接种疫苗的必要。
然后表明了近期除呼吸道传染病之外的另一个项健康挑战,即近期影响我国大部分地区的寒潮,对应的特殊人群需要额外注意。
比较值得一说的是寒冷天气对于呼吸道疾病呼吸道疾病的传播是一个双向影响,一方面由于气温较低各种病原体在环境中存活的时间变长且低温造成的免疫波动会让大部分人群更易感,但另一方面低温也会让人群减少外出反而会限制各种病原体的传播。
言外之意就是天气寒冷的时候尽量减少外出

Q1:请介绍一下妇幼保健系统的儿科医疗资源总体情况。

先说结论,Q1看似在说妇幼保健系统,但核心是建议民众带儿童就医时尽量减少前往综合医院的儿科,绝大多数妇幼保健医院都有儿科,可以就诊。


现在来看具体原因:
  1. 充实了儿科服务资源——综合医院儿科服务资源不足,医护人员不够
  2. 优化空间布局和就诊流程——综合医院流程与布局不合理,院内交叉感染风险较高
  3. 推进“互联网+”服务——综合医院就诊压力较大,排队和诊断时间长


最后还特意说明了从9月以来妇幼保健系统日均门急诊接诊人数从3.1万上升到了12月中旬的4.7万,虽然增长超过了52%,但是如果和近期全国发热门诊(诊室)诊疗人数变化趋势对比,与18.9万~33.8万相比,就诊压力还是相对较小的。


Q2:有家长担心,妇幼保健机构在治疗儿童疾病方面经验不足。

妇幼保健机构是做好了准备来应对儿童呼吸道传染病高峰的,绝大多数情况下的常见呼吸道疾病都可以得到有效诊疗。


即便是无法处理的疑难杂症也有快速转院机制,所以请放心。

Q3~Q7:妇幼保健机构其他相关问题

Q3~Q7均是在Q2基础之上进行了的补充,重点强调了妇幼保健目前机构有能力应对现阶段的儿童就诊高峰(毕竟他们还有人力派往幼儿园担任健康副园长),并且充分调动了现有资源。也再次强调了对重症及疑难杂症的转院绿色通道

Q8:现阶段呼吸道疾病高发,请问如何提高家长的健康意识,有效预防儿童呼吸道疾病发生,从而降低儿童患病几率?谢谢。

Q8是针对提高家长的健康意识方面进行的说明,主要是通过各种学习。但核心在于“努力让孩子不得病,少得病”,不要相信所谓的得病是锻炼免疫力或者“刷病毒库”这缺乏科学依据的宣传。
PS:部分儿科大夫请认真学习国家卫健委新闻发布会的指导精神,不要误导患儿家长。

Q9:最近儿童流感有所增多,可以服用药物来预防流感吗?

Q9中卢主任没有正面回答药物预防流感的问题,这并不是说像奥司他韦这样的神经氨酸酶抑制药物不能起到预防作用,尽管从原理上来说是有效的。但从公共卫生的角度来看,常规使用这类药物非常容易使得流感病毒在选择压力下出现耐药性,对公众健康造成更严峻的挑战。且作为预防服用一般需要较长的服药周期才可以达到效果,俗称“药不能停”,很容易引起部分儿童的肠胃不适和精神异常问题。所以依旧建议通过接种流感疫苗来进行预防(求你们快打吧)
后半部分是关于部分儿童病程较长的问题,在感染肺炎支原体或出现合并感染的情况下,确实可能会使得病程持续2~4周。所以请在患儿完全康复后再恢复正常生活和学习,避免叠加感染造成“续杯”。
Q10:儿童呼吸道感染临床用药方面需要注意什么?对于患病儿童,如何做好居家护理?谢谢。

Q10其实也分为两个部分,前段主要强调儿童用药不同于成人,在没有专业背景的情况下不要随意用药,以免造给儿童造成额外的健康风险(成年人在没有充分了解的情况下也不要瞎吃药)。
后段的重点回复在于儿童患病后“不建议入园或者上课”,以及症状恶化时要主动就医。
Q11:中医药在防治儿童呼吸道疾病方面有哪些好的方法?谢谢。

  • 未病先防方面,好好吃饭,好好休息。

  • 疾病治疗方面,各种中医措施需要专业医师根据实际情况辩证使用。

  • 愈后防复方面,针对症状补充水分和营养。


Q12:新冠变异株JN.1在全球范围内引发关注,请问新冠变异株目前在我国的传播情况如何?谢谢。

Q12主要内容在国家疾控局之前发布的《新冠病毒JN.1变异株,你需要了解的都在这里》均有涉及,可以查看《“翻译翻译”13-国家疾控局-新冠病毒JN.1变异株【官方预警】》。详细介绍了BA.2.86系变异株的检出数量,另外额外强调的是目前没有发现未知的新病毒和新细菌
Q13:口罩大概多久需要换一次?以及N95和普通的外科口罩之间人民群众怎么去选择?为了保温大家佩戴普通棉质口罩能否有效防护呼吸道传染病?谢谢。

Q13是对《预防呼吸道传染病公众佩戴口罩指引(2023年版)》内容的一个补充,相关内容可以查看《“翻译翻译”12-联防联控机制-预防呼吸道传染病公众佩戴口罩指引》
涉及内容包括:
  • 口罩不能交叉使用。

  • 口罩单次使用时间不超过8小时,高暴露风险不超过4小时,一般情况不建议重复使用。

  • 从高风险环境返回后应及时更换口罩。

  • 口罩出现明显污染后应及时更换口罩。

  • 口罩出现气密问题后应及时更换口罩。

  • 棉质口罩不能有效抵抗飞沫和气溶胶。

  • 佩戴复数口罩会增加呼吸阻力且可能破坏气密性。


相关内容我们在往期分享中也有介绍:
Q14:如果家庭成员感染了呼吸道疾病,家中是否需要消毒处理?如何避免同住成员感染?

Q14是卫健委提供的官方的降低呼吸道传染病家庭内传播的基础防护教程,已经非常详细。不过由于是面向全体人群的基础版本,所以读者可以根据自己的实际情况进行改良。
卫健委:快学一下,别再一人生病全家感染了。
卫健委最近几次的冬季呼吸道疾病防治发布会都是“手把手”地向人教授与呼吸道疾病防护相关的内容,且遍都是行之有效的日常措施,希望更多的人能够重视起来今年冬季的呼吸道疾病防治,一起平安度过这个并不友好的冬天。
本期的分享就先到这里,如果有什么问题欢迎给我留言。

(文中所有图片均来自网络公开渠道)
欢迎大家在公众号首页给我留言,讨论和交流各种新冠相关的问题,也可以留下你的疑问或对分享内容的质疑,时间允许的情况下我会逐条进行回复。另外如果大家觉得该公众号或某份分享对你有帮助,可以关注公众号或分享给自己的亲朋好友。希望大家都能在大流行期间保持身体和心理的健康,坚持到大流行真正结束的时候。
继续滑动看下一个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