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BA.2.86现状更新(2024年1月7日,快速椁疯特别版)

拍老师 拍帮主的后花园 2024-01-13
各位晚上好,
今天咱们不掉书袋了,想到哪儿说到哪儿,简单八卦几句BA.2.86大家族(目前主要是JN.1)的现状吧。

流行率方面其实没啥好说的,早在2023年圣诞节前后,JN.1就已然成为全球优势流行株了。
而BA.2.86登顶的时间还要更早,按照CovSpectrum口径,大概12月4日就流行率超过50%了。
所以现在其实已经进入了新老毒王争霸战的垃圾时间,
是时候可以简单回顾一下各国快速椁疯的表现了。

说到快速椁疯,
尽管已经有不少先行者提供宝贵数据,比如西班牙、丹麦、芬兰、坡县等等,
但各大霉体最喜爱的那些砖家,仍然在习惯性地贩卖虚幻的定心丸~

——比如说,请品鉴:
↑ 上图这位砖家的逻辑和思路,咱是完全捉摸不透的……

首先,JN.1的传染性现在显然是算不出来的没人知道有没有变得更强;
然后呢,JN.1的致病性估计也要再等两三个月才能有实锤结果;

并且就算JN.1真的如砖家所说,“传染性更强,但致病性没有明显增加”,
那也没法得出“重症和危重症病例不会有明显变化”的荒谬结论啊,对不对?

毕竟,是人都知道,决定重症/危重症病例数的主要因素是传染性,而不是致病性~

——各位已经品鉴到包浆的示意图一张:

总之,回到主题啊~
正如上面提到的,
现如今全球已经有好几个地方被JN.1豪日了一轮,实现快速椁疯了,
咱们不如选两个例子出来瞅瞅呗,
看看情况是不是真如砖家所说的那样——“重症和危重症病例不会有明显变化”?



那么,首先登场的是丹麦~

——请品鉴:
↑ 以上是推友Jean Fisch老师利用SSI官方数据搞的可视化,其中:
  • 纵轴是各个数据相对于2020年8月(丹麦第一波)最高峰的百分比;
  • 其中蓝色曲线=确诊病例数;
  • 红色曲线=因为烫嘴病毒感染而入院的病例数(重点在于那个“for”!)
  • 紫色曲线=在住院时偶然查出烫嘴病毒感染的病例数(重点在于那个“with”!)
  • 灰色曲线=在ICU偶然查出烫嘴病毒感染的病例数(重点还是在于那个“with”!)
  • 黑色曲线=死因涉及到烫嘴病毒感染的死亡数(重点在于那个“involving”!)
  • 最后,虚线等于2020年8月丹麦第一波的波峰水平,作为参考。

那么为啥Fisch老师要在小小的一张可视化里硬塞进去这么多数据呢?

一来,他可能是想炫耀他们家SSI统计工作搞得好(瞎猜的),
更重要的,可能是想直观告诉大家——在“不检测就没有”大法盛行之后现在哪些数据还能看,而哪些数据已经没法用了?

所以很显然:
  • 依靠常规检测机制的蓝色曲线,以及依靠院内强制检测机制的紫色和灰色曲线,都已经没有任何参考价值,
  • 而对检测机制依赖性不那么强的红色曲线和黑色曲线,则勉强还能继续用用;
  • 当然,现如今可信度最高的数据,还得是时效性最靠前的废水监测病毒拷贝数,以及最滞后的超额死亡数,毕竟这俩都完全独立于临床检测机制而存在。

——废水监测可视化来了,请再品鉴:
↑ 解说解说:
  • 上面蓝色曲线是2022年10月到2024年1月期间,丹麦的废水监测的烫嘴病毒RNA拷贝数(注意坐标轴魔法!);
  • 绿色曲线则是同期的因为烫嘴病毒感染而入院的病例数(等同于第一张可视化里面的红色曲线,截止2023年12月中旬,坐标轴同样有魔法)

两张图综合起来,情况就很清楚了:
  • 首先,从第二张可视化可以看出,丹麦废水监测和入院病例数的相关性还是挺不错的;
  • 然后呢,由废水监测数据可知,丹麦JN.1这波已经于圣诞节前后椁疯,并且目测病毒RNA拷贝数比2023年前几波高出了至少三倍
  • 接下来,因为烫嘴病毒感染而入院的病例数创下了大流行以来第三高记录,大约相当于2020年8月第一波的75%,或者2021年底BA.1/BA.2那波的一半左右;
  • 最后,死亡毕竟有滞后性,暂时可能还没达峰吧,但也已经超过了Delta、BA.5、BQ.11等历次爆发,跟XBB.1.5那波基本齐平,仅明显低于第一波和BA.1/BA.2那波。

顺便补充两条背景啊:
  • 第一,2020年8月第一波时,丹麦还没开始打疫苗,直接用脸硬接伤害,住院数和死亡数爆表,也是情有可原的……而一转眼三年时间过去了,免疫屏障早已高耸入云坚不可摧的丹麦人,住院数居然达到了原始株时代的75%,这你们敢信?
  • 第二,说好了BA.1是有史以来最人畜无害最MILD的益生菌乖宝宝,BA.2次之……为啥在丹麦,偏偏是BA.1/BA.2那波时的各种数据(除了ICU)各种爆表?

顺便一提啊,为什么说住院数和死亡数这些都只是勉强能用的数据?

——因为……超死数据来了,请对比品鉴:
↑ 丹麦截止2023年第43周的超额粗死亡率~

各位不妨对比一下第一张可视化的烫嘴病毒死亡,以及上图的超死呗:
  • 上图死得最麻的,首先是2022冬天的XBB.1.5那一波,然后才轮得到2021年冬天的BA.1/BA.2那波~
  • 而在第一张可视化里,XBB.1.5那波的死亡人数反而只有BA.1/BA.2那波的三分之一左右~

所以细思极恐的问题就来了:

JN.1的死亡数还没达峰,就跟XBB.1.5那波基本持平……那么过段时间丹麦超死数统计更新到2023年底之后,将会是什么造型?



八卦完丹麦的快速椁疯数据,下面再看看坡县~

坡县这边的“不检测就没有”现象,比丹麦那边更严重,所以有必要再次强调一嘴:
  • 所有靠常规检测机制的数据,包括但不限于确诊病例数、住院人数/ICU人数,都已经严重失真,这一点同样适用于坡县;
  • 同时坡县也不公布废水监测数据;
  • 然后坡县的超死数滞后更严重……

不过呢,如果咱们姑且假设,JN.1这波的检测力度,跟2023年上半年XBB.1.16那波的检测力度差不多的话,倒是还能勉强搞个短期纵向对比~

——总之,请品鉴:
↑ 解说一嘴:
  • 这个是坡县2023年全年的入院人数(上图)和ICU人数(下图),七日滚动均值;
  • 其中第16-20周的高峰就是XBB.1.16爆发~
  • 而48-52周则是刚刚已经椁疯的JN.1爆发。

所以一目了然,JN.1这波,无论是入院还是ICU人数,都几乎比XBB.1.16高一倍左右。

那么XBB.1.16那波,在坡县的历次爆发当中,大致属于哪一个档次呢?

——当当当当:

谜底揭晓啊各位:
XBB.1.16那波,超死数超过了BA.5、XBB.1和XBB.1.5流行期,仅次于Delta和BA.2两波,名列第三~

于是同样的问题又来了:坡县JN.1这波的超死数,最终将会是什么造型?

让我们拭目以待呗。



——最后,请各位回头尝一尝砖家的定心丸:

“重症和危重症病例不会有明显变化”

是不是一下子就安心啦?

那么为啥砖家如此热衷于贩卖没熟的定心丸呢?

——请最后品鉴:

微博那边也有友直接提出了这个问题:“咱就是说,JN.1刚拉开序幕,就知道不严重了吗?咱不能总是给大众按摩啊”

对此,砖家的答复是:

“也是满足群众需要”

精辟!




精 选 合 集

带货系列:《帮主带货合订本,欢迎各位捧场》;
豁胖系列:《本焦虑贩子的抢跑成功案例集中显摆贴(更新至BA.2.86)》;
原罪系列:《原罪》合集
免疫债系列:《炮打免疫债邪说》合集。



欢 迎关 注

公众号大号(停机保号ing):

公众号小小号(待机ing):

知乎 & 微博同名:

小红书号:9692063824



外 快 专 区
知识星球
https://t.zsxq.com/07vJamqFm



继续滑动看下一个

BA.2.86现状更新(2024年1月7日,快速椁疯特别版)

拍老师 拍帮主的后花园
向上滑动看下一个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