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李云迪塌方:失衡的褒与贬、罪与罚

烟语法 烟语法明 2022-12-05


仿佛一阵旋风,10月21日晚北京警方通报的钢琴演奏家李云迪因嫖娼被行政拘留的新闻,传的举国皆知,无人不在谈论,可谓“盛况”空前,秒压一切新闻热点。各大媒体纷纷跟进报道、发声谴责,进而有大小自媒体跟进谈论,好不热闹。真可谓,爬得越高、摔得越重,而且是一夜之间的“天地板”,只因一起嫖娼违法行为。



坦率而言,并无音乐细胞的烟语君,此前真的不认识李云迪。概因自身没什么高档的音乐修养,故不管听谁弹钢琴,都是一个味,根本听不出什么好坏分别来,也就对谁是音乐家、钢琴家什么的,不感什么兴趣了。李云迪嫖娼事件被发掘之后,专门搜索了一番其人其事,发现他确实是一个因艺术成名而走向社会荣誉一身的名家,只是本人孤陋寡闻而已。

公开资料显示,李云迪,1982年10月7日出生。4岁就开始学习手风琴,5岁通过手风琴五级考核,7岁开始学习钢琴,11岁获重庆市首届少儿钢琴比赛第一名,12岁获得”全国少儿钢琴比赛第一名,13岁参加《美国斯特拉文斯基国际钢琴比赛》获得第三名。2000年,18岁的李云迪获得第14届肖邦国际钢琴比赛冠军,号称是第一位中国钢琴家得到此殊荣。此后,李云迪5次登上春晚舞台,签约德国唱片公司、获得波兰文化勋章.....


专业成名之后,随之而来的是社会荣誉和各种头衔,李云迪的微博头衔为“国际钢琴家、重庆政协常委、全国青联常委、香港青联副主席”,这应该是远远没有概括全其收获社会荣誉吧?嫖娼事件发生后,李云迪的微博头衔仅剩下“国际钢琴家”一个(现在已经打不开了),随着中国音乐家协会10月22日取消了其中国音乐家协会会员资格,估计这个头衔也保不住了。社会荣誉损失之外,李云迪此前的音乐作品被各大网站下架,参加的综艺节目被消音打码,约定的商业演出也被叫停。



反差如此巨大!在没有修改国家法律之前,嫖娼行为确实是应该打击的违法行为,明星也不是法外之地。让有违法污点而且是生活作风问题的明星,还担任什么形象大使,尤其是社会优秀青年代表,引用规则里的“违法违纪、失德失范”,也不为过。可李云迪是突然变坏的吗?不过是一个靠自身努力苦练钢琴的艺术少年,因为获得了音乐大奖,此后就频频收获艺术领域之外的社会荣誉。在赋予这些荣誉之前,有没有人考察过其真实的日常表现,考虑没考虑过其能否载承起这些荣誉背后的社会信任?


从荣誉满满到过街老鼠,褒扬与贬斥,切换的如此迅猛,难怪很多人一下子转不过弯来,也让人疑问,一个嫖娼案件是否足以抹杀一个明星除了社会荣誉之外的艺术成就、商业利益?如果嫖娼行为被如此看重的话,那些包二奶、婚外生子生女的明星,又该如何处罚?


李云迪嫖娼被行政处罚后,有法律人士撰文指出,《卖淫嫖娼被抓通报单位、社区和家人,专家:违法者也有隐私权》、《涉嫌卖淫嫖娼人员是否应该被通报》等,认为《治安管理处罚法》未规定通报权,通报于法无据、涉嫌行政违法;《民法典》规定了人格权,通报损害了明星作为社会一员的隐私权。事实上,《行政处罚法》第48条规定,具有一定社会影响的行政处罚决定应当依法公开。对于公众人物李云迪的违法行为,公安机关的公开通报,用了“某迪”的方式隐去了个人信息,是有明确法律依据的。

虽然公安机关的通报具有法律依据,但随后的音乐作品下架、已经参加的综艺节目被消音打码、预定的商业演出取消、音乐协会会员被取消等等“社会死”,是否就有法律依据呢?恐怕,这才是大众所关心和担心的吧?

举例说明,《中国音乐家协会章程》第二十五条规定,会员如严重违反本章程或违法违纪、失德失范,视情节轻重,由驻会领导机构讨论决定,予以提醒教育、诫勉谈话、通报批评、暂停会籍以至取消其会员资格。嫖娼事件发生后,中国音乐家协会直接适用了取消会员资格的终极处罚措施。一个行政违法行为,真的有必要认为情节严重如此、不给一点容错认错机会了吗?民众担心的是,这种只按媒体反应程度而不顾情节程序的处罚做法,会不会成为其他行业、其他领域的推广做法?



社会性死亡,这词最近热了起来。李云迪的案例表明,无论一个专业领域多么优秀、社会领域多么肯定的人物,只要有一个违法行为被重点曝光,就会立马从此前成功的社会标签人物变为人人唾弃人人喊打的“社死”境地。乱棒之下,不会考虑其此前的成就,是凭个人努力,还是靠社会赋予,也不会考虑违法情节、认错态度、罪责比例等裁罚规则适用。


忘了谁曾经说过,世界上,只有神和死人才是没有缺点的。如果放在放大镜下透明观察,没有人可以经受得住道德的审判。在一个人受到了法律制裁的同时,将其违法情节放到了道德层面进行扩大化批判,就会得出比法律制裁影响成千上万倍的社会影响。如果再以这些社会影响引导对其从业行为、商业活动进行制裁的话,社会死也就不是什么意外了。有几个人经得起各种法律的审查、道德的批判?很多人关心李云迪事件,并不是对他有什么好感,也不是为其鸣冤,而是出于担心这种社会死的方式,轮到自己身上。


法治社会,乃至历史潮流、世界潮流,为何?因为其会给社会成员的,不仅是不违法就不会受到法律制裁的保护,更有一种违法行为会受到何种、何程度社会制裁的预期,而不是任意的由道德层面的批判而带来个人行为的受限或是抹杀。


一名艺术少年,仅是钢琴领域的成绩,就短短几年内获得了需要方方面面肯定的顶级社会荣誉,可谓平步青云,然而,一个嫖娼事件,不仅将其社会成就取消的一干二净,连今后谈钢琴的机会也剥夺了......这种社会荣誉赋予、违法行为处罚,二者切换的如此剧烈,其中背后规则意识的缺失和失衡,恐怕,才是让人关注这个事件的真正原因吧!

  往期文章:最高法院司惩复:仅依据诚实信用原则,不能对管辖权异议予以司法罚款!


  往期文章:法律和人社部明示的违法担责行为,用人单位却通过司法裁判逃避了法定责任


  往期文章:律师:这么多年第一次为自己打官司;法官:律师还差这一万多吗?我被骗了四万多都没维权


  往期文章:两名律师没有被批捕,却遭到了“法律陷阱”


  为方便与网友沟通,法律爱好者可添加小编微信号:kelly489112(劳拉)为好友,以组建法萌法律微信群交流。请注明职业,以便分类建群。也欢迎法律网友投稿。本号原创文章,未经许可,禁止其他媒体进行转载,侵权追究法律责任。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