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宗教

您有没有接近过自己的前世?能不能透露一下?(索达吉堪布)

慈诚之光 2023-07-20

推荐阅读:

索达吉堪布:依靠生病,前世所造恶业全部消尽!
前世有修行过,今生再续殊胜法缘的征兆!

我们为什么不记得自己的前世?

这样拖拖拉拉,能行吗?你不愿吃修行的苦,就要吃轮回的苦!





您有没有接近过自己的前世?
能不能透露一下!


01


问:
您今天讲了很多因果问题,但对凡夫俗子而言,我们无法看到前世后世,也无法看到天堂d狱,怎么知道它真实存在呢?如何来建立真正的因果信仰?

索达吉堪布:建立这样的观念,并不是很容易的事情。不仅仅是天堂d狱,包括太阳系、银河系、黑洞等天文学的甚深领域,也不是我们肉眼的对境。但肉眼看不到的宇宙奥秘,可以天文学家的发现和理论作为根据。那么同样,佛教所讲的那些真理,完全是以佛的教证为依据,因为我们的肉眼所见非常有限。

以前霍金博士曾来北京作过演讲,但由于他的理论太玄奥,很多清华、北大的学子都没听懂,甚至有人提前退场。在他的发现中,宇宙不单单是原来的三维空间,而且还存在着多维空间,维数可扩展至十一维。这就说明,还有许多我们肉眼看不到的神秘领域存在。

包括爱迪生、伽利略、牛顿等科学巨匠,也都承认有天堂和d狱。这一点,从他们的传记中就看得出来。

所以,诚如佛教因明的《释量论》中所说,我们眼睛看不到的,并不代表一定没有。尤其是有些比较甚深的领域,即使眼睛看不到,也可以通过推理得出它的存在。

02



问:
我是文学院2010级的博士,今天听了您的演讲很有收获。您主要讲了转世轮回、前世今生的问题,我想请教一下:您在修行的过程中,有没有接近过自己的前世?如果有的话,能不能透露一下?

堪布:我知不知道自己的前世呢?的确不知道。但是有一件事情,我之前没有跟任何人讲过:藏传佛教中有位一千多年前的修行人,他的名字我暂时不说,每次我在史书中一看到他的事迹,说他在什么山洞里,当时是怎么死的,我就一直流泪,已经好多次了。我自己都觉得莫名其妙,是不是以前曾当过他身边的一只虫,或是什么?除此之外,就像刚才讲的一样,我也不知道什么前世。

但通过多年的学习经历,我深信前世肯定存在,而且我前世应该是修学佛法的。为什么呢?因为我从小一看到佛经、佛像、出家人,就非常非常的欢喜,对杀虫、造恶业等却深恶痛绝。我当时住在非常偏僻的牧区,条件十分艰苦,为了维持生活,家人和邻居都要杀些小羊、小牛。这时候如果被我发现了,我会死命护住被杀的动物,恳求他们不要杀。我从小就有这样的“基因”,估计前世可能是个出家人,或者行持佛法的人,这方面的习气比较重一点。




03

问:我们身为普通人,有没有办法接近自己的前世?比如用催眠等等。

堪布:现在西方流行很多催眠术,其实这里面也有一些假的成分。以前中国就出了不少这方面的书,但有些内容也存在不实之处。我们佛教中也有一些禅修,类似于西方的催眠术。比如乔美仁波切在修行记录中,就记载过一种方法,说是能让人进入一种睡眠状态,在这种潜意识的状态中,可以回忆起自己的前世。这种现象虽然比较多,但不一定每个人都能回忆自己的前世。


04


问:
既然有转世轮回,那我们灵魂最深处的本我,是不是延绵不绝的?我前世的性格会不会有一个继承?

堪布:在转世轮回的过程中,我们的灵魂是不断延续的,前世的性格也会有一个继承。这方面,佛经中有相当丰富的理论和依据。

现在有些人行持善法、开发智慧非常非常容易,而有些人,尤其是前世做过牛马的,思维分析就特别愚钝。这些差异的根源,生理学中认为是“基因”,而在佛教中,则归于阿赖耶上的善恶习气。

当然,这些习气也是可以不断升华的,通过一世二世乃至无数世的努力,最终能净化一切恶习,获得佛菩萨的果位。我们每个众生都有这样的提升机缘。


05


问:
我还想问一下,关于这个世界必然性和偶然性的问题。比如在日本大地震中,如果我是那里的人,当天突然起一念想去海边玩,结果就被卷到海里了;但也可能我没产生这个想法,而是留在家中,因此躲过了一劫。那么,这件事情的发生是偶然的吗?

堪布:一个人在日本地震中被海水卷走,表面上看是偶然的现象,但实际上存在一种必然的规律。

就像你如果杀了人,恶因已经造下了,之后偶然在饭馆里吃饭,或者你不去饭馆,而是去了海边,或呆在家里,这时就有警察来抓你。表面上看,警察在某某地方抓到你,似乎是一种偶然,但其实不管你在哪里,因为已经犯了法,警察肯定会出现在你面前。

那么同样,众生一旦造了恶业,就势必要招致恶果。虽然你跟海浪没有结过恶缘,但今天被海浪卷走了,究其根源,则跟自己前世或今生造的恶业有密切关系。

所以,从对境的角度来讲,也许是有偶然性;但从自身的角度来讲,这是一种必然规律。

06


问:
我是文学院的博士。想问个最简单的问题:什么是对、什么是错?

堪布:这个问题可从两方面来回答:一是从个人角度来观察,符合自己心态的叫对,不符合心态的叫错。若从客观角度进行分析,那么符合真理、不可推翻、经得起论证的叫对,犹如火的本体是热性,水的本体是湿性;而相反的,就叫错。


07


问:您说会在空余时间读泰戈尔、莎士比亚的诗,那您会读仓央嘉措的诗吗?您对他的诗怎么看待?

堪布:我很喜欢仓央嘉措的诗,在读的过程中有两种感受:第一种,仓央嘉措是非常伟大的一位诗人,他用浅显易懂的语言,以人们特别执著的感情为切入点,逐渐将我们引入看破、放下、自在的境界。还有一种,从仓央嘉措的密传或传记来看,在当时的历史背景下、在那样的生活环境中,他仍洒脱地面对现实。当饱受各种挫折时,不但没有怨天尤人,被痛苦打败,反而还能写出那样的诗歌,描写心里最微妙的境界,如此高尚的情操非常值得赞叹。仓央嘉措的情歌,实际上有外、内、密三层意思。世间人大多只懂外层的意思,觉得这适合在家男女的心意,却不知它里面还有更深的修行教言。

08


问:
我是南京大学社会学院的博士。请问,佛法有一个“空性”的概念,但现代与古代相比,已经发生了很大变化,那么在这样的时代中,空性观怎么很好地培养起来呢?


堪布:其实不管是哪一个时代,佛教的空性观都不受影响。如果你真想培养佛教的空性观,我建议最好学习一下龙猛菩萨的《中观根本慧论》、月称菩萨的《入中论》、圣天论师的《四百论》。这三部论典学了之后,你对万法皆空会有一定的认识,在这种见解的前提下,面对现实生活是很有帮助的。我经常在想,现在人们忙忙碌碌,如果对佛教的空性观能有所认识,那不管遇到什么挫折,也不会如此痛苦挣扎。所以,很希望大家在面对生活的同时,也学习一些加持非常大的空性教理。


09


问:
我是南京大学哲学系的博士。我在生活中遇到一些问题时,通常是以包容别人而收场的,但对方往往不理解,反而认为我很傻,这样我就很郁闷。怎样才能在我包容别人与我不郁闷之间达到一种平衡呢?

堪布:这种现象在当今比较常见。包括有些人学儒教思想,懂礼貌的话,有些老师和学生就常欺负他。现在这个社会,大多数人对善良都带有蔑视态度,所以,极个别人行持善法、包容他人,不一定会受到认可。但即便如此,我们也不能抛弃自己的善良、包容。

藏地曾有一位伟大的佛学家,叫麦彭仁波切,他就说过:“纵然整个大地遍满恶人行持恶法,我也不会改变自己高尚的行为,要如淤泥中的莲花一样清净。”在这个过程中,即使别人认为你很傻、很蠢,你也会觉得问心无愧。只有这样,不管你自己还是这个社会,将来才有一点希望。


10


问:
今天晚上聆听堪布的教诲,受益匪浅,感谢浙江大学给我们这个机会!我是浙江大学的校友,曾经是九四级的学生,以前是医生,现在是律师。在三十几年的人生过程中,我有一些感悟:众生是平等的,但也有差异。众生高高低低的地位,实际上是由前世、包括今生的修行所决定的。这种想法对不对呢?

堪布:对。世间上的所有众生,正如你刚才所说,由于前世积累的福报不同,今生的相貌、财富、权力、地位、心态等都会有差别。这一点,佛陀在许多经中也讲得很清楚,尤其是学过《百业经》的人,越学越会觉得业力不可思议。佛陀在了义经典中,虽然讲过“众生皆具如来德相”,从这个层面来讲,每个众生都是平等的。但因为他们各自造的善恶业不同,即生中也有这样的差距。



您的每一次转发,都将点亮一盏心灯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