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一带一路”之学习

读书笔记 骆金驼融之旅 2023-11-22

  中国提出“一带一路”倡议已经有快5年啦,但小编还是懵懵懂懂。为了进一步深入了解“一带一路”,2018年4月9日至27日,小编读了王义桅教授的两本书《一带一路:机遇与挑战》、《世界是通的:“一带一路”的逻辑》。王义桅教授阅历丰富,曾担任过天津联合化学有限公司助理工程师、复旦大学美国研究中心教授、中国驻欧盟使团外交官、同济大学特聘教授,现担任中国人民大学国际关系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国际事务研究所所长,欧洲问题研究中心/欧盟研究中心研究员、主任,国家发展与战略研究院、重阳金融研究院高级研究员,兼任中联部当代世界研究中心特约研究员。王义桅教授的书视野开阔、条理清楚、深入浅出,读起来饶有乐趣,也很想把“一带一路”的情况梳理一下。

  “一带一路”的概念

  “一带一路”是“丝绸之路经济带”和“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的简称。

  “一带一路”的出炉

  2013年9月,中国国家主席访问哈萨克斯坦,7日在哈萨克斯坦纳扎尔巴耶夫大学发表题为《弘扬人民友谊 共创美好未来》的重要演讲。盛赞中哈传统友好,全面阐述中国对中亚国家睦邻友好合作政策,倡议用创新的合作模式,共同建设“丝绸之路经济带”,将其作为一项造福沿途各国人民的大事业。

  2013年10月,在出席在印度尼西亚巴厘岛出席亚太经济合作组织(APEC)第二十一次领导人非正式会议期间,中国国家主席提出,中国愿在平等互利基础上扩大对东盟国家开放,提高中国-东盟自由贸易区水平,使双方贸易额2020年达到1万亿美元。中国致力于加强同东盟国家互联互通建设,倡议筹建亚洲基础设施投资银行,愿同东盟国家发展好海洋合作伙伴关系,共同建设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

  2015年3月28日,国家发展改革委、外交部、商务部联合发布了《推动共建丝绸之路经济带和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的愿景与行动》。

  为何要建设“一带一路”?

  提升境外直接投资,开辟海外市场,扩大产品出口,消化过剩产能,破除贸易壁垒,最终确立符合我国长远利益的全球贸易及货币体系。

  从国内背景说,是为了解决改革开放两大问题:一是解决发展模式的不可持续性问题;二是全球化效应递减问题。

  从国际背景说,是中国塑造欧亚一体化,巩固大周边依托,推进贸易投资便利化,深化经济技术合作,建立自由贸易区,最终形成欧亚大市场。简单地说,全球金融危机影响下,购买“中国制造”的能力急剧下降所导致的中国产能过剩。

  “一带一路”的五通

  政策沟通、设施联通、贸易畅通、资金融通、民心相通。

  “一带一路”的共建原则

  恪守联合国宪章的宗旨和原则。遵守和平共处五项原则,即尊重各国主权和领土完整、互不侵犯、互不干涉内政、和平共处、平等互利。

  坚持开放合作。“一带一路”相关的国家基于但不限于古代丝绸之路的范围,各国和国际、地区组织均可参与,让共建成果惠及更广泛的区域。

  坚持和谐包容。倡导文明宽容,尊重各国发展道路和模式的选择,加强不同文明之间的对话,求同存异、兼容并蓄、和平共处、共生共荣。

  坚持市场运作。遵循市场规律和国际通行规则,充分发挥市场在资源配置中的决定性作用和各类企业的主体作用,同时发挥好政府的作用。

  坚持互利共赢。兼顾各方利益和关切,寻求利益契合点和合作最大公约数,体现各方智慧和创意,各施所长,各尽所能,把各方优势和潜力充分发挥出来。

  丝绸之路经济带的三条线路

  丝绸之路经济带分为三条线路:即以亚欧大陆桥为主的北线(北京-俄罗斯-德国-北欧);以石油天然气管道为主的中线(北京-西安-乌鲁木齐-阿富汗-哈萨克斯 坦-匈牙利-巴黎);以跨国公路为主的南线(北京-南 疆-巴基斯坦-伊朗-伊拉克-土耳其-意 大利-西班牙)。丝绸之路经济带重点畅通中国经中亚、俄罗斯至欧洲(波罗的海);中国经中亚、西亚至波斯湾、地中海;中国至东南亚、南亚、印度洋。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重点方向是从中国沿海港口过南海到印度洋,延伸至欧洲。

  王义桅教授归纳的“三五效应”

  “五千年未有之变局”:推动传统中华文明的转型。“一带一路”可以促进从内陆文明向海洋文明的转型,从农耕文明向工业文明、信息文明的转型,从地域性文明向全球性文明的转型。因此,“一带一路”肩负着推动中华文明转型的历史担当。

  “五百年未有之变局”:推动近代人类文明的转型。“一带一路”不仅推动全球化向更加包容性方向发展、推动欧亚大陆回归人类文明中心,同时可以创新人类文明、实现全球再平衡。因此,“一带一路”肩负着推动人类文明创新的现实担当。

  “五十年未有之变局”:推动中国梦的实现。王义桅指出,“一带一路”视野下的中国梦,尤其体现在以下三个方面:一是中国从“融入全球化”到“塑造全球化”,从“中国向世界开放”到“世界向中国开放”态度的转变。中国60多年确立了独立自主的和平发展道路,但是中国始终不是世界潮流的开启者。“一带一路”将超越西部大开发,将中国内部市场一体化提升为欧亚大市场的建设。二是中国塑造欧亚一体化,巩固大周边依托。“一带一路”构成的互联互通将把作为世界经济引擎的亚太地区与世界最大经济体的欧盟联系起来。给欧亚大陆带来新的空间和机会,并形成东亚、西亚和南亚经济辐射区。三是重塑中国全球化战略的比较优势,全面提升中国竞争力。“一带一路”是中国在全球分工体系中通过全方位开放塑造的新的比较优势。在新一轮全球化竞争中,我国从全球产业链低端向高端迈进,比较优势也从“劳动-资源”密集向“技术-资本”密集升级。

  王义桅教授归纳的十大认知风险

  王义桅强调,无论是专家搞研究还是媒体做报道,对于“一带一路”都应该做出客观清醒的认识并厘清相应的概念,王义桅归纳了十个问题可能存在认识风险,需要在进行“一带一路”报道、研究时格外注重:1.“一带一路”是战略还是倡议?应该“慎谈战略,多讲文明”。2.“一带一路”是“我的”还是“我们的”?3.“一带一路”是“路”还是“带”?是否是“海上佯政,意在陆上”?4.“一带一路”是复兴还是复古,它是否是一种新的朝贡体系?5.“一带一路”是中国的马歇尔计划吗?只是为了输出过剩产能?6.“一带一路”是中国版的经济帝国主义,只是“中国的全球化”吗?7.“一带一路”是中国中心主义的复活?8.“一带一路”是中国的周边外交?“周边”的概念究竟是什么?9.“一带一路”是一个封闭的环?10.“一带一路”是中国以经济合作掩护军事扩张的行为?

团队管理,基金运营,学习读书,运动健走

大漠孤烟直,长河落日圆

人生旅途漫漫,静听驼铃声声

分享交流,敬请关注


继续滑动看下一个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