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雄安新区内的文物遗存

  雄安新区文物遗存概况

  2018年03月07日,新华社文章《雄安新区发现263处文物遗存 考古成果丰硕》:河北省文物研究所联合中国社会科学院考古所、故宫博物院、国家博物馆等单位成立雄安新区联合考古队,于2017年6月至12月对雄安新区全境33个乡镇的640个行政村约2000平方公里区域进行了系统的考古调查考古调查发现文物遗存263处,早至新石器时期,晚至明清时期,历代遗存都有发现。

  263处文物遗存中包括遗址189处、墓葬43处、古代建筑15处、近现代文物16处。地下埋藏文物以新石器、战国、汉代为多,涉及城址、聚落、墓葬、窑址等;地上遗存多是明清时期的建筑、碑刻以及近现代革命史迹。

    位于雄县的宋辽边关地道,都是挖洞砌筑而成,内设休息区、议事厅、兵器库等功能区,被誉为“沉睡千年的地下军事奇观”。位于容城的南阳东周、汉代遗址群,是一处中型城址,其承载的东周燕文化和汉代文化是雄安新区千年历史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

  雄安新区的遗址

  雄安新区所在地历史久远,目前已考古挖掘出的文物遗址就包括容城磁山文化遗址、晾马台遗址(商周时期)、南阳遗址(春秋战国时期)、安新梁庄遗址(新石器时代)、留村遗址(仰韶文化)、雄县互桥关遗址(唐宋时期)等。

  磁山文化遗址

  磁山文化遗址,位于河北省南部武安市磁山村东约1公里处的南洺河北岸台地上,东北依鼓山,距武安城17公里,是中国最初发现的一种新的新石器时代早期文化遗址,距今约10300年,突破了新石器时代仰韶文化考古的年代,因其具有典型的代表意义,磁山遗址出土的家鸡骨骸是已知中国发现的最早的家鸡骨骸,比原来认为的世界最早饲养家鸡的印度,要早3300多年。考古学上定名为“磁山文化”,1988年被国务院公布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据1982年3月《光明日报》报道:磁山是我国四大发明之一指南针的发源地。 又《明一统治》称:“磁州武安县西南有磁山,产磁铁石。”又《古矿录》记载:《明一统治》称:磁山,在县西南30里,土产矿石,州名取此。磁山,指南针的故乡。

  晾马台遗址

  晾马台遗址为商周时代遗存,距今约四千年左右。遗址为一长方形高台,东西长150米,南北宽100米,面积为15000平方米。高出地平面2至4米。遗址上原有乡政府、学校校舍等建筑,后为明月禅寺。南、北、西三侧均为耕地,遗址保存状况基本完好。遗址有重建明月禅寺一座,古寺巍峨,寺院内千年古柏遮天蔽日,位于晾马台村西北隅。

  1977年,河北省文物研究所和容城县文化局联合在晾马台村进行晾马台遗址出土的陶高考古调查时发现了这处遗址,暴露的遗址文化层厚度在2-3米之间。在调查中发现了粗绳纹三足红陶鬲及陶豆等灰陶器,后又发现了鹿角、蚌刀、陶罐和用鹿角磨制的鱼梭标等文化遗物。经分析鉴定,属于商代的文化遗物有粗绳纹陶鬲、鹿角制鱼梭标和双孔蚌刀等,属于周代的文化遗物有筒状陶鬲、球形盖豆等。由于此遗址尚未经考古发掘,因此还无法确定文化层堆积的详细情况。晾马台遗址于1982年被列为河北省文物保护单位。

  南阳遗址

  南阳遗址系春秋战国时期燕国的重要遗存,据出土遗物看,有燕国易都迹象。距今约两千六、七百年的历史。位于晾马台乡南阳村东南200米,保护范围5万平方米。

  南阳遗址被村民称作“城坡”,为周代时期遗存。遗址四周均有古河道,即“南河”、“后河”、“东河”、 “西河子”,占地面积七万多平方米。出土“西宫”铜壶一件、铜鼎两件、“右征”铜壶盖一件,“易市”陶钵、陶罐各一件以及陶鬲、陶鼎、陶豆、陶罐、陶尊、铜镟等文物四十多件。尤其是1984年出土的春秋时期钱币“尖首刀”,为此遗址的断代提供了充分依据。

  梁庄遗址

  梁庄遗址是新石器时代遗址,位于安新县城东南14公里的梁庄村南百余米处。地势低洼,平时有水,水位低时辟为耕地,多年生长芦苇。遗址东西长400米,南北宽200米,面积8万平方米。遗址保存状况基本完好。梁庄遗址发现于1986年4月,当时曾收集骨化石100余件,泥质陶片、夹砂褐陶片50余片和石斧两件。同年9月,保定地区文物管理所、河北大学历史系和安新县文化局联合对此遗址进行了考古发掘,发掘面积37.5平方米。梁庄遗址的地层上文化层的土质为灰黄土,黏性较大,内含夹砂夹蚌褐陶、泥质纤陶、泥质灰陶陶片和红烧土块、兽骨等遗物。下文化层的上质为深灰黄土,含沙质,较松软,内含带乳钉纹的夹砂红陶片、夹蚌砂褐陶片和泥质红砂陶片等。根据出土的器物分析,梁庄上层大致处于仰韶文化早期。

  留村遗址

  留村遗址,位于五莲县留村北面,系新石器时代大汶口文化遗址。已出土残破的红陶盘、折腹陶鼎、陶罐、石环和铜鼎、铜舟、铜扁壶、铜鬲等。遗址破坏严重。面积约5万平方米,文化层深1至1.5米。 

  宋辽边关地道

  宋辽边关地道位于保定市雄县、廊坊市永清县、霸州市境内的平原地带,为宋辽边界附近的军事设施。1964年当地打井时发现,此地道分两部分:祁岗地道位于雄县双堂乡祁岗村中心;邢村大台地道位于雄县小步村乡邢村南200米处。最大的洞室长8米,宽3米,高3米,甬道最低处仅0.6米,据《雄县志》记载,此地道由雄州通向霸州城,两城相距35公里。由于未勘查、发掘,地道长度不明。祁岗地段发掘修复了30米。邢村大台地道宽1.2-2米,高1.65米,巷道、阶梯障道宽0.46-0.65米,高1.25米。现已发掘修复200余米,可对外开放参观。

  雄县(古雄州)、霸州、永清一带在宋辽时期是宋、辽交界处,边关地带。这里战事频繁,宋名将杨延照在此镇守达十六年之久,寸土未失。古雄州在战场上无天险可据,而杨延照却屡战屡胜,这要归功于他当时修的地下战道。据史载雄州城有地穴与霸州城的引导洞相通,约70华里,如此宏伟的地下防御工程,不得不称是古军事史上一大奇迹。

  根据地道的结构、走向、出土的器物,初步认定此地道在军事上有三个用途:一是藏、运兵;二是迅速传递情报;三是用声学原理监测敌情。古地道曾出土有酱釉缸、弹丸、铁镞等。古地道内错综复杂,内部有迷魂洞、藏兵洞、掩体、翻板、翻眼、放灯处、通气孔等,防御性较强。敌兵由迷魂洞通过,会迷失方向落入陷井之中。翻眼处只能一人通过,且须弓身,会被把守的士兵轻而易举的杀伤。藏兵洞洞体高大,可容大量士兵,在战争需要时可出奇制胜。

  瓦桥关遗址

  瓦桥关位于河北平原中部,今河北省雄县城西南,地当冀中大湖白洋淀之北,拒马河之南,据古代九河下游,河湖相连,水路交通便利。因地属古瓦桥,以地为名。约唐末置这关以防契丹。其时在这关的东北面又连置益津关和淤口关,合称“三关”。

  由瓦桥关向西,可至河北重镇保定,东可循拒马河下游大清河入海,北连冀北军事重镇幽州,南通冀中诸重镇,地位重要。由于“三关”一带地势低洼,到处是河湖盐碱地面,居民稀少,易为敌人所乘,在此设险,利于防守。

  唐代末年,东北部的契丹已日渐强大起来。契丹屡屡南犯,所以“三关”一带时有战争。到了五代,契丹激烈向外扩张,三关更是战火不断。后唐同光二年,契丹悍然南侵,犯瓦桥关,竟屯兵不归。后来,石敬瑭乞兵于契丹,灭了后唐,建立后晋,把燕云十六州割让给契丹,瓦桥等三关便为契丹所有。

  后周世宗英武,有平一天下之志,对契丹用兵。显德六年(959),世宗亲自率军伐辽,收复了燕云十六州中的瀛、莫二州和“三关”,柴荣并改瓦桥关为雄州,于是“三关”以南始为国境。直到北宋建立,国力不强,未在这一带国境线上前进一步,仅采取守势,瓦桥等三关成为北宋的北方边防要地。

  北宋初年,集结重兵驻扎“三关”,以防契丹辽军南侵。可是“三关”四周尽属平原,无大山大河可作为据守的凭借。为了增强边防的御敌能力,宋真宗时驻防瓦桥关的六宅使何承矩,“因陂泽之地,潴水为塞”,壅塞九河中徐、鲍、沙、唐等河流,形成众多水泊,河泊相连,赫然构成一条南北防线。以后水域逐渐增广,终于成为一道沿流曲折800里,宽处达60里的水上长城。这道水上长城为瓦桥关等三关助威不少,对阻遏辽的南侵起到了重要作用。

  瓦桥关等关早已不存,那道水上长城大部分都已填成平陆,垦为农田,只有西部的白洋淀尚保留下来。(摘自《雄安新区发展研究报告(第一卷)》及延伸阅读)


继续滑动看下一个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