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066《大战略:论中国的和平崛起与两岸关系》

 【主要内容】该书收录了著名思想家、理论家郑必坚自1991年6月至2016年的有关中国和平崛起战略的论文和讲演。全书以年代作为中国和平崛起理论的演进依据,分为六个部分,即中国和平崛起道路的由来、根据、内涵、前景、深化,以及对两岸关系的影响。该书对中国和平崛起理论的阐释,对当代世界范围内“利益汇合点”和“利益共同体”理论的探讨,对两岸和平统一问题的思索,高屋建瓴,纵横捭阖,使读者对中国改革开放以来大政方针的脉络,尤其是中国和平崛起的理论、道路与两岸关系能有一个整体的认识和把握,对推进两岸的合作和祖国统一,均有深远的意义。

 【作者介绍】郑必坚,四川富顺人。研究生文化程度,教授、研究员。1932年生,1952年9月加入中国共产党,1954年中国人民大学政治经济学系研究生毕业。中国知识精英的旗手级人物,“猫论”、“特色论”、“国情论”的全面论证者,中国和平崛起的倡导者。曾任中共中央党校学术委员会主任、国家创新与发展战略研究会会长,中宣部原常务副部长、中央党校原副校长。郑必坚的重要学术研究方向包括:中国的“和平崛起”和中国如何重新加入了世界,适应全球标准,为全球秩序做出积极贡献。

  郑必坚是邓小平1992年南方谈话的整理执笔人,参与了1982年后历次中央大会文件的起草,是中特理论的主要专家之一。有人说,他是中国共产党的理论干部中参加党代会和中央全会文件起草次数最多的一位。1977年3月,中央决定成立毛泽东著作编辑委员会,郑必坚任该编辑委员会理论组副组长。1981年1月,中央书记处研究室成立,他作为高级理论研究人才被中央办公厅副秘书长邓力群赏识,成为中央书记处研究室的室务委员、研究员。1980年初,中央政治局决定起草《关于建国以来党的若干历史问题的决议》(以下简称《决议》)。中央政治局、中央书记处直接领导《决议》起草小组,邓小平、胡耀邦亲自主持。直接负责胡乔木点将郑必坚参与编写。1981年6月,在党的十一届六中全会上,胡耀邦被选为中央委员会主席。从此,郑必坚作为胡耀邦的秘书和助理,主要在文件和报告起草方面协助胡耀邦工作。 

  1982年9月1日,中国共产党第十二次代表大会开幕,胡耀邦代表中央委员会做的题为《全面开创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新局面》的报告,就是由郑必坚等人执笔。这是郑必坚担任胡耀邦秘书后参与起草的第一份党代会工作报告。1986年底,胡耀邦准备起草十三大报告,郑必坚被任命为起草小组组长。1987年1月,胡耀邦辞职后,中央仍然吸收郑必坚参加起草小组,并指定他为起草小组的三名负责人之一,郑必坚负责报告的第二部分《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和党的基本路线》和第七部分《争取马克思主义在中国的新胜利》的起草工作。这份题为《沿着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道路前进》的工作报告的最大贡献,是系统地阐述了关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理论,完整地概括了党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路线。1988年,郑必坚任中国社会科学院副院长兼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研究所所长,他的理论研究工作进入了新的阶段。之后,郑必坚相继参加了十四大报告(负责《十四年伟大实践的基本总结》部分)、十五大报告(负责《邓小平理论的历史地位和指导意义》部分)、十六大报告(负责《总论》部分)的起草,又参加了这期间各次中央全会的理论性、纲领性决议的起草。

 【读书插曲】基辛格《论中国》提到两本书。一本书是郑必坚的《大战略:论中国的和平崛起与两岸关系》;一本书是刘明福大校的《中国梦--后美国时代的大国思维与战略定位》。郑必坚是中国和平崛起的倡导者,倡导和平发展。刘明福认为,很多中国人有一种期待,就是希望美国不要把中国作为对手。但中国究竟当不当美国的战略竞争对手,这个定位是不以中国的意志为转移的。经济崛起,同样也需要军事崛起。两本书观点不同,马上买来,看看两位各自的论据是什么?

 【精彩书摘】

  ※中国几代人直到今天的处境和心态,是深重的危机感,是争取生存、发展权利不受侵害,是谋求一要国家主权和领土完整,二要发展和现代化,而不是什么扩张,更不是什么侵略。

  ※在我们中华传统文化中,对于一个人是否有出息,可以从气、道、术、势四个方面,来加以判断。一个人有出息,一定要先有“气”,就是骨气与志气,还要合乎“正道”,并要讲求“方法”(就是“术”),最后要能“顺势而为”,才能成功。

  ※纵观中国历史,作者认为真正称得上“历史大变局”的有三次。第一次是两千多年前的春秋战国时间,中国由奴隶社会向封建社会过渡。第二次是十九世纪中叶鸦片战争之后一百多年间,中国终结了数千年的封建制度,彻底诀别了半封建、半殖民地的旧社会。第三次大致从二十世纪七十年代后期至八十年代中期发端,世界出现新的大转折和兴起新一轮经济全球化浪潮。中国民族面临着如何适应世界格局和国际秩序的重大转变,在日益激烈的经济竞争和日新月异的科技进步新形势下,努力实现民族振兴。

  ※中国坚持走和平发展的道路,推动建设和谐世界,既不对外输出革命,输出意识形态,也不输出发展道路与模式。

  ※中国和平发展道路的深刻实质内涵,是中华文明的伟大复兴。

  ※一要国家主权和领土完整,二要实现发展和现代化,这两大历史性追求,就成为一个半世纪以来,中国几代人前进的最深层动力和最崇高目标。

  ※中国有十三亿人口,无论看似多么小,看似可以忽略的经济和社会发展难点,只要乘以十三亿总人口,那就成了一个大规模的,甚至可能是超大规模的问题;无论绝对总量多么可观的财力、物力,只要除以十三亿总人口,那就会是相当低的人均水准了。

 【阅读时间】2018年9月17日至9月21日。


行万里路,读万卷书

健康的体魄,健康的灵魂

生命在于运动,境界在于读书

每日步行一万步,每日读书半小时


继续滑动看下一个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