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读百本书071《金门之战》

 【主要内容】该书1992年在台湾出版,在岛内引起轰动,作者倾力修订后重新奉献给读者!该书是祖国大陆公开出版的第一部全面阐述20世纪50年代东南沿海作战的历史专著,全面回顾从1949年金门登陆战到1959年金门炮战基本结束的军史经典。

  国共两党之间在中国大陆上进行过两场大规模的战争:一场是中国共产党人所称的第二次国内革命战争或土地革命战争的十年内战,国民党则称之为“剿共”和“剿匪”;另一场是中国共产党领导的第三次国内革命战争的全国解放战争,国民党则称为“戡乱”作战。

  当在东南沿海凯歌进军时,1949年10月中旬,人民解放军解放厦门后,第十兵团又以3个团乘胜发起金门登陆战,准备完成漳厦金战役扫尾一仗,然而出乎意料地出现了金门登陆战的失利。此后阴差阳错,金门、马祖、台湾一直由国民党控制。战争在中国大陆结束后,双方在沿海地区又继续进行了为时很久的作战,发生在金门地区的战斗,正是国共之间为时数十年的战争的结尾。

  从20世纪50年代中期起,以毛泽东主席为首的中共中央重新提出了实现第三次国共合作的建议。可是台湾当局却长期顽固拒绝和平谈判,并且不顾民族大义,想把美国在台湾海峡的军事力量引入到国共内战之中。为了在新形势下打击分裂祖国的阴谋,驱逐外国侵略势力,中共中央又决定采取炮击金门,以后又以打打停停的斗争形式,演出了一场战争史上罕见的戏剧性的作战场面。当年毛泽东主席决定对金门单日打炮、双日不打炮时,无论是在中国还是在外国都有许多人对这种奇特的军事行动感到惊异:世界上居然有这样的打法!通过1958年的炮击金门,国共之间持续几十年的战争不仅在事实上停顿下来,而且象征性的炮击也成了双方独特的对话形式。

  1959年1月,金门炮战结束后,国共之间持续了几十年的战争在事实上就已停顿下来。1979年1月,随着形式上的炮击金门的最后结束,国共双方的战事在形式上也告终结。

  此后,海峡两岸的往来日益增多,“三通”也逐步实现。可是由于台湾当局仍然不想消除祖国分裂的“台独”局面,“台独”势力更是借助外国插手继续猖狂活动,祖国大陆方面不能不继续进行反“台独”的军事斗争准备。不过,统一祖国毕竟是海峡两岸中国人民的共同愿望,也是不可抗拒的历史潮流。面对着现实和未来,我们回顾历史,也更加怀念那些在金门乃至整个东南沿海作战中付出了汗水、鲜血乃至生命的同志。而祖国的统一大业的最后实现,则是对这些同志的最好告尉!

 【作者介绍】徐焰,国防大学教授,少将军衔,博士研究生导师,国防大学军事思想历史学科带头人,中国军事科学学会历史分会副秘书长,曾在沈阳军区当过战士和政工干部。在吉林大学、中国人民大学毕业后长期从事军事历史和军事思想的教学和研究,在美国斯坦福大学国际安全和军备控制中心、日本防卫大学做过访问学者,曾获“全军优秀教师”、“国防大学杰出教授”称号和“全军杰出科技人才奖”。撰写过有关中国革命战争、抗美援朝、东南沿海作战、中印边界反击战等方面的十几部军事历史和军事思想方面的专著,其中《毛泽东军事思想发展史》曾获全军科研一等奖,《最后的秋日》和《80个共产党员的故事》获解放军图书奖。所撰写的专著有多部在美国、日本和我国台湾出版,如撰写的《抗日战争史录》是在日本出版的唯一一本全景式介绍中国抗战史的著作;所撰写的《金门之战》是在我国台湾岛内出版的首部阐述中国共产党观点的现代史著作。此外,中央电视台和其他电视台曾播出其所撰写的十几部电视片。

 【出版时间】2011年1月第一版,2018年3月第2次印刷;1992年该书在台湾出版,本次为作者修订后在大陆出版。

 【精彩书摘】

  ※自1949年5月渡江战役结束后,中央军委决定由第三野战军单独经营东南地区。(注:第三野战军是解放战争时期中国人民解放军的主力部队之一。它是由抗日战争时期的新四军和八路军山东军区部队一部逐步改编扩建而成的。1949年2月,遵照中央军委的统一命令,华东野战军正式改编为中国人民解放军第三野战军,陈毅为司令员兼政治委员,粟裕为副司令员兼第二副政治委员,谭震林为第一副政治委员,张震为参谋长,唐亮为政治部主任。辖4个兵团和1个特种兵纵队。至1949年12月,总兵力82.5万余人。1950年撤销番号。)

  ※从1949年7月上旬起,第十兵团主力由苏州、常熟一带和休整地出发,冒酷暑向福建进军,从此开始了解放福建的作战。(注:第10兵团,叶飞任司令员,韦国清任政治委员,陈庆先任参谋长,刘培善任政治部主任,辖第28军(含第82、第83、第84师),朱绍清任军长,陈美藻任政治委员;第29军(含第85、第86、第87师),胡炳云任军长,张藩任政治委员;第31军(含第91、第92、第93师),周志坚任军长,陈华堂任政治委员。)

  ※1949年10月中旬,厦门作战结束,福建全省乃至东南沿海除金门、马祖、东山岛等岛以外的所有城市解放。……第十兵团按照原定计划要求第二十八军迅速攻占金门。……第二十八军自福州南下时,军长朱绍清、政委陈美藻都留在福州治疗休养,由副军长肖锋和政治部主任李曼村主持军内事务。

  ※1949年10月24日21:30,第二十八军第一梯队的3个团(第八十二师第二四四团、第八十四师第二五一团、第八十五师第二五三团)分别于澳头东北海湾及大嶝岛、运河起航,随后隐蔽向金门开进。……25日1:40,第二四四团于金门蜂腰部北岸的龙口登陆突破,第二五三团于古宁头突破登陆,第二五一团于安歧以北的湖尾乡突破登陆。……已登陆的第一梯队在金门岛上形成孤军奋战,出现了华东野战军战史上空前悲壮的一幕。……26日3时,第二梯队只有第八十二师第二四六团的两个连在湖尾乡一带登陆,第八十七师第二五九团的4个排在古宁头登陆。……26日午后,第二十八军指挥部致电登陆部队,成批或单个越海撤回大陆归建。……至27日上午10时,金门战斗基本结束。

  ※人民解放军在金门战斗中损失的绝对数字并不很大,但是投入作战的3个团近9000人竟成建制地覆没,这种损失在人民解放军战史上还是极其罕见的。过去战史上几次重大的损失,如长征中的湘江之战、红军西路军的失败及皖南事变,尽管损失的总数字不小,还都不至于全部覆没。……金门失利对人民解放军领导机关敲了一记警钟,使人们对岛屿作战的特殊性加以认真的思考和研究。……对于当时横扫千军如卷席的解放军来说,金门失利委实是一次不应该出现的偶然失误。

  ※1950年5月29日和6月14日,远东美军总司令麦克阿瑟先后向参谋长联席会议和陆军部提交备忘录,认为“掌握在共产党手中的台湾就好比一艘不沉的航空母舰”。……美国武装干涉台湾已经是箭在弦上,只待一个借口。……1950年6月25日,朝鲜内战爆发后,美国政府马上决定以此为借口出兵朝鲜,同时控制台湾。

  ※1950年8月11日,中央军委致电华东军区司令员陈毅,同意陈毅的意见并指示:台湾决定1951年不打,待1952年看情况再作决定。金门可决定在1951年4月以前不打,4月以后待命再打。(注:1950年1月3日,中央军委决定撤销第三野战军第30和第35军番号,其成员拨归华东海军建制。8月,撤销第二野战军前委,组成新的华东军区党委,以陈毅为第一书记,粟裕为第二书记,唐亮为第三书记。野战军部队全部归华东军区领导。11月,以第29和第32军军部组建为铁道公安司令部。)

  ※1950年10月25日,抗美援朝战争正式打响,成为全国人民和人民解放军全军第一位的工作,在东南沿海的渡海作战就此全面停止,海峡两岸的斗争也进入了一个新阶段。

  ※1953年7月27日,抗美援朝战争胜利结束,中国国内形势乃至整个国际形势都发生了很大变化。……自1953年秋天起,中共中央军事斗争的注重点又放到了援越抗法斗争上,一时还不能以东南沿海地区为重点。

  ※1954年4月24日至7月21日,召开了讨论朝鲜问题和印度支那问题的日内瓦会议,中国和美、苏、英、法并列,作为五大国之一参加了会议。这次会议是新中国第一次参加的重大国际会议。会议期间还开始了中美两国之间的外交接触,从而向全世界显示了新中国的重要国际地位,成为新中国在外交史上的一次重大胜利。

  ※1954年7月23日,中共中央宣传部在《人民日报》发表了题为《一定要解放台湾》的社论。……日内瓦会议后中共中央、毛泽东强调提出“解放台湾”的口号,并不表明中共中央准备改变朝鲜停战后暂不进行大规模的渡海作战的决定,而主要是出于政治上的考虑。自1954年7月下旬起,中央军委将军事斗争的重心转到了东南沿海。按照预定计划,人民解放军发起了攻占浙东沿海岛屿的作战,同时又炮击金门。这一军事行动,西方称为“台海危机”。……到1955年初达到了顶点。……1955年初浙东沿海岛屿解放。

  ※1954年12月2日,美国和台湾当局签订了《共同防御条约》。条约宣称,台湾方面如遭“武装攻击”,美国要立即“采取行动”。条约规定,美国有在“台湾、澎湖及其附近”“部署美国陆、海、空军之权利”。

  ※1955年1月26日,艾森豪威尔向国会提交了“授权总统使用武装部队协防台澎有关地区案”(又称《福摩萨提案》),26日和29日,美国参众两院迅速通过了所谓《福摩萨决议案》,授权总统可以为“协防”台湾使用武力。

  ※1955年4月18日,亚非会议在印度尼西亚的万隆举行。4月23日,周恩来在八国代表团团长会议上就台湾问题发表声明,指出:“中国人民同美国人民是友好的,中国人民不要同美国打仗。”“中国政府愿意同美国政府坐下来谈判,讨论和缓远东紧张局势的问题,特别是和缓台湾紧张局势问题。”以这个声明为标志,台湾海峡的紧张局势迅速缓和下来。

  ※1955年7月30日,周恩来在全国人民代表大会上发言,正式表示“中国人民愿意在可能的条件下,争取用和平的方式解放台湾。”

  ※1955年8月1日,中美大使级会谈在日内瓦正式开始。在日内瓦开始后来又移到华沙举行的中美大使级会谈,一直持续了15年之久,成为中美两国在未建交情况下进行外交接触和交涉的主要渠道。

  ※1958年5月9日,黎巴嫩人民举行了起义,反对本国亲美的夏蒙政府,从而引发了中东事件。美国公然出动海军到黎巴嫩海面而进行威胁,并大力支持夏蒙政府。7月14日,伊拉克又发生了军队推翻亲西方的费萨尔王朝的军事政变。艾森豪威尔总统马上下令派兵到中东。7月15日,海军陆战队在黎巴嫩登陆,随即占领首都贝鲁特。7月17日,作为美国最主要盟国的英国也派伞兵进入约旦。美英两国出兵中东,公然以武力干涉黎巴嫩、约旦等国的内部事务,对伊拉克新政府构成了严重威胁。对于这一侵略行动,世界上许多国家都予以谴责。

  ※1958年7月16日,中国政府发表声明,要求美军撤出黎巴嫩。同时,以毛泽东为首的中共中央研究,确定了对金门实施大规模炮击的决策。……炮击金门,不仅是一项军事行动,更重要的是一项政治行动,同时还是一项外交行动、一项宣传行动。……炮击金门的原因,通常归纳为打击美国对台湾的侵略、惩罚国民党军骚扰和支援中东人民进行反美斗争这三项。7月17日,空军和地面炮兵立即开始准备。……8月1日至2日,英国、美国相继宣布承认了伊拉克新政府。8月8日以后,美国和英国也开始从黎巴嫩和约旦逐步撤军。至此,中东危机已得到缓解。……根据8月下旬以后的形势,人民解放军再对金门采取军事行动,已主要是出于国内政治斗争、经济建设的需要及中美两国关系的考虑。

  ※1958年8月20日,毛泽东正式决定:立即集中力量,对金门国民党予以突然猛烈的打击(不打马祖),把它封锁起来。……同时还确定:先打三天,走出第一步,看看台湾当局的动态后,再决定下一步。……对于炮击金门一事,毛泽东最注意的还是中美关系问题。既要向美国提出警告并示威,又要实行过去一向倡导的“有理、有利、有节”的原则,努力避免使事态扩大,避免中美之间的正式开战。……8月23日下午5时30分,炮击金门开始。……8月27日,艾森豪威尔发表公开声明,声称他将行使国会1955年通过的所谓《福摩萨决议案》,命令美军援助中国国民党军。美国第七舰队主力开赴台湾海峡。……至9月3日,除了运量极其有限的空投外,金门已被封锁,解放军预定的第一步作战目标基本已达到。……金门岛上和台湾的国民党军也估计登陆作战即将来临,美国政府首脑也在为自己在解放军登陆金门时该采取什么对策而煞费脑筋。出乎各方面预料之外的是,就在这重要关头,毛泽东却作出了停止炮击的决策。

  ※毛泽东提出发起炮击和封锁金门之战,就是一场以军事手段导演的政治战、外交战和宣传战。这次作战的目的既不是单纯为了消灭敌人,也不是要占领金门,而在于牵制美国军队,惩罚台湾当局,摸清美国对华战略底牌;同时还包含着调动国内人民革命和建设的积极性,并为以后的台湾海峡两岸对话创造条件等深意。当然,这个战略意图,在相当长的时间里对于美国和台湾当局还是一个猜不透的谜。

  ※1958年9月4日,中国政府郑重发表了关于领海的声明。声明宣布,中国领海宽度为12海里,一切外国飞机和军用船舶,未经中国政府许可,不得进入中国领及其上空。……炮击金门过程中,我国提出的领海线在事实上得到世界各国的确认,是中国在政治上、经济上、外交上的一大成就,其实质是反映了国际上对新中国国防力量的尊重。

  ※以炮击护航编队摸清美国底牌。……中共中央对美国的对华政策,特别是美蒋的《共同防御条约》的底牌还不是十分清楚。……对于这种美蒋舰船混合编队的运输船队能不能打,一时成为金门海域对敌斗争的关键。……通过9月11日的炮击,中共中央、毛泽东终于摸清了美国的战略底牌。……美国在确保既得利益的前提下采取守势,在台湾海峡问题上是想撤出金、马,只保守台湾。……艾森豪威尔在审定《共同防御条约》签约的会谈记录时亲自画掉了金、马。……9月下旬,毛泽东审时度势,从反对美国制造“两个中国”或“台湾独立”的阴谋,以扩大反美统一战线的长远目标出发,毅然决定改变封锁金门的方针,让金门、马祖继续留在台湾国民党手中。……如果只夺取金、马而不能同时解决台湾问题,那么国共之间在地理上的距离将由不足10公里扩大到100公里,对话、接触将更为不便。

  ※1958年10月6日凌晨2时,由毛泽东起草,以中华人民共和国国防部长彭德怀的名义发表的《告台湾同胞书》公布,声明暂以七天为期停止炮击,并向台湾当局建议举行谈判,实行和平解决。……10月25日《再告台湾同胞书》播出,规定了双日对金门“四不打”,即不打飞机场、码头、海滩和船只,以利金门固守。……10月31日,中央军委又进一步发展了“四不打”,解放军对金门正式确定了“双日不打单日打”的新方针。……1959年1月9日,中央军委指示福建前线部队:“今后单日不一定都打炮”,此后单日的炮击也只转入零炮射击,对金门国民党彻底实行不封不锁,让其悠然固守的方针。自1958年8月23日开始的为时四个多月的炮击金门,就此在事实上已经结束。

  ※上世纪50年代东南沿海的军事斗争及中共中央在这一斗争中的战略方针,都围绕着一个根本的目标,即解决台湾问题,实现祖国统一。在50年代前期,中央主要准备从军事上解决这一问题;50年代后期,中央则主要从政治上解决这一问题,采取军事行动的目的也是为了促进和平统一祖国。

  ※从1959年起,台湾当局正式通知其海军不再拦截和搜查进入大陆的外国舰只,对大陆的客货轮攻击也都停止,持续十年之久的封锁港口行动就此结束。

  ※1972年尼克松访问,美国与台湾断交只是时间问题。

  ※1975年蒋介石病死。

  ※1979年1月,中美实现了建交,美军宣布撤出台湾。同年1月1日中华人民共和国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宣布了争取祖国和平统一的大政方针,同日国防部长徐向前也正式发布声明,停止对金门等沿海国民党军所占岛屿实行炮击。以金门炮击为标志的国共之间象征性战争,至此完全结束。

  ※1984年2月22日,邓小平明确把对台政策概括为“一个中国,两种制度”。

  ※1988年1月12日,蒋经国突然死亡,李登辉接位。

  ※1991年3月,台湾成立了海峡交流基金会,辜振甫任会长。同年12月,大陆的海峡两岸关系协会成立,汪道涵任会长。

  ※1992年11月,大陆海峡两岸关系协会与台湾的海峡交流基金会举行了事务性商谈,达成了各自以口头方式表述“海峡两岸圴坚持一个中国原则”的共识,即“九二共识”。

  ※2000年,台湾大选时国民党落败,鼓吹走“台独”道路的民进党代表陈水扁上台。

  ※2008年5月,台湾大选后,国民党的马英九上台,两岸“三通”实现。

  ※2016年,民进党在台湾选举中获胜,国民党再度下台,鼓吹台湾同大陆分离的蔡英文成为领导人。……2017年以后,台湾拉拢美国一些军政人物抛出让其“军舰驻泊”等言论,这正是蔡英文的意图。不过大陆方面近来已明确宣告,如果美国违背1979年中美建交时宣布的从台撤军的基本保证,中美关系就会破裂,解放军也只能选择对台动武。

  ※回想过去在金门的登陆战、炮战,目标就是为了国家的统一,今天虽迎来了海峡两岸的和平交往局面,中国人民还要为解决台湾问题并最终实现祖国统一而继续努力。

 【读书插曲】最近看了几本中美关系的书,《大国冲突的逻辑-中美之间如何避免战争》《论中国》《大战略:论中国的和平崛起与两岸关系》《中国梦--后美国时代的大国思维与战略定位》(再版时更名为《中国梦--中国的目标、道路及自信力》)《大棋局:美国的首要地位及其地缘战略》《凉战:全球竞争的未来》《中国抉择:美国为什么应与中国分享权力》。提到中美关系,时常提到台湾。因此想看看徐焰教授的《金门之战》,深入了解一下台湾问题。

 【阅读时间】2018年10月06日至10月13日。


行万里路,读万卷书

健康的体魄,健康的灵魂

生命在于运动,境界在于读书

每日步行一万步,每日读书半小时


继续滑动看下一个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