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成思家|国际中文教育元宇宙生态系统构拟

云南师范大学学报 云南师范大学学报哲社版 2023-12-27





成思家,女,吉林省吉林市人,浙江师范大学在读博士研究生,研究方向为国际中文教育。


引  言


2021年,罗布乐思(Roblox)主打元宇宙概念在纽交所上市;扎克伯格将Facebook母公司更名为“元”(Meta),宣布全面进军元宇宙,引爆全球舆论热点;苹果、微软、腾讯、字节跳动、PICO等知名企业也纷纷在元宇宙领域布局。“元宇宙”(Metaverse)一词被公认为源自科幻小说《雪崩》(Snow Crash),小说中描绘了一个与现实社会紧密联系的虚拟数字空间,它是现实世界的数字延伸,人们可以超越地理局限通过“化身”(Avatar)进行互动交流、交易等数字化生活。


身份、社交、沉浸、随时随地、自主、永续、经济、文明等意义集合细致地勾勒了元宇宙的样态和特征,饱含了人们对元宇宙的深入思考与理性推测,其内涵将随着技术的迭代升级继续演变和丰富。元宇宙是与客观世界虚实融合、全面沉浸的新型数字社会形态,代表了一种无不连接、无不到达的多时空生活方式:人们在虚实世界间来去自如,拥有另一空间中的个体身份,展开另一重生产和生活。元宇宙支持拟真的感官体验以及与客观世界相嵌的经济体系,以用户为中心进行开放编辑,每个用户都可以参与到元宇宙的搭建和改造活动中去,个体赋权得到了极大提升。它既是客观世界的映射,与客观世界同在同续,又超越了客观世界对时间、空间的限制,人类活动的影响半径得到了进一步扩张。


在2022年国际中文教育大会上,孙春兰副总理强调要扎实推动国际中文教育高质量发展,“创新信息化、数字化、智能化建设”。构拟国际中文教育元宇宙生态系统能够为国际中文教育元宇宙的研究提供一种宏观视角,推动国际中文教育元宇宙场景搭建,催生国际中文教育新业态新模式,助力国际中文教育超常规跨越式发展。


一、国际中文教育与元宇宙融合是国际中文教育数智化发展的时代际遇


(一)“元宇宙+国际中文教育”是国际中文教育顺应数智化发展潮流的必然选择


元宇宙是新一轮全球竞争的新兴赛道之一,受到各国政府、社会各界的广泛关注。我国也正在加快布局,系统推进元宇宙相关产业落地,构建形式多样的元宇宙新模式新服务新业态。随着社会资源向元宇宙领域汇集,助推其不断走向成熟,可以预见几乎所有的行业都将面临转型与变革。目前,国内外元宇宙相关研究以概念特性研究、关键技术研究、政策制定与治理研究以及应用研究4个方面为主,既关注基础技术、实际应用等可行性问题,也关注技术伦理、应用监管、社会治理等可持续性问题。


教育领域是元宇宙重要的切入点。在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的背景下,各国将数字教育看作应对未来危机挑战、开启光明未来的重要途径和举措,“资源数字化、管理智能化、成长个性化、学习社会化”是未来教育的努力方向。新冠疫情、教育数字化改革等多种因素叠加激发了教育领域对元宇宙的真实诉求。虚实融合的教学场景、新型教学模式、多模态教育资源开发和智能评价等与教学紧密相关的问题受到普遍关注。国际中文教育应针对其跨时空特点,重视新兴技术赋能,探索国际中文教育在数字空间的重塑路径,创新教学模式、资源供给模式、服务管理模式,带动国际中文教育行业的数字化转型和智能化升级,加快构建“元宇宙+国际中文教育”生态系统,开辟虚实融合的新型国际中文教育空间。

(二)新兴技术引领是国际中文教育超常规跨越式发展的客观需要


国际中文教育领域存在数字化创新动力不足的问题。近10年来,短视频、直播等平台异军突起,成为最广泛的传播形态之一。但国际中文教育领域对这类新型的传播模式灵敏度较低,新冠疫情暴发前,传统的面授模式一直处于主流地位。其后,国际中文教育转至线上,整个行业经历了急速转型的发展阵痛:教学平台功能欠缺、教师技术应用不精、数字化教学资源不足、线上课堂管理效果不佳、线上考试简单化等问题在线上教学初期接踵而至,反映出本领域前期数字化、智能化应用意识淡薄,技术培育力量薄弱等问题。


随着国际中文教育加强对技术应用研究及创新实践的重视,信息技术、人工智能、虚拟现实等新兴技术快速融入事业发展,国际中文教育事业展现了新的发展面貌。如今,新一轮的传播业态变革已经开始,技术的不断突破与迭代为各行各业提供了新的动力引擎。元宇宙对于数字空间的全面拓展,开启了各国语言教育与传播的新起点,也给国际中文教育带来了跨越式发展的机遇和可能。在现代柔性语言传播模式下,国际中文教育需要以积极开放的态度吸纳新兴技术的力量,突破自身跨时空发展瓶颈,开展前瞻性空间拓展实践,实现超常规发展。

(三)元宇宙与国际中文教育的跨时空发展需求高度契合


目前,世界各国的中文教育存在许多亟待解决的难题,而元宇宙通过新技术的融合在虚拟空间中展现了无限的发展潜力,其充分沉浸、高度智能的特性与国际中文教育的跨时空发展需求高度契合,能够助力解决国际中文教育的发展痛点,破解制约中文和中华文化加快走向世界的一系列难题。国际中文教育可以在元宇宙带来的发展机遇中另辟蹊径,开启新发展思路,探寻优化的解决方案。


1. 无不到达——打破物理空间局限


中文教师供需失衡是当前较为普遍的问题,特别是在发展中国家,高水平中文师资缺乏,国内师资派出难度大、无法长期外驻,且本土师资培养相对滞后,水平参差。而元宇宙倡导的临场感、沉浸感、时空拓展等未来传播新形态,突破了“两感”(视觉、听觉)的交互局限,真正实现“五感”(视觉、听觉、嗅觉、味觉、触觉)效应的多维唤醒,在场升维。在元宇宙中,无论教师所处何地,都能够利用虚拟现实技术在虚拟空间中实现远程的教学在场。数据传输低延迟、感官体验充分沉浸等特性使教师可以凭借数字分身瞬间进入世界任一角落任一教学现场,并保证中文学习真实的临场感。语言的社会属性使得中文学习与使用是一个高度情境化的过程。受物理空间限制,大部分中文学习者不具备中文沉浸的学习环境,缺少中文练习和使用场景,中文交流机会有限。而元宇宙支持学习者通过数字分身进入中文沉浸环境,在虚拟空间中接触中文使用者,促成真实的中文交际。


2. 立体动态——弥补二维静态不足


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常常需要通过语言描述、图片展示、动作模拟、创设情境等方式帮助学习者理解语言。在元宇宙中,教学资源能够被立体动态地呈现,并提前植入课堂系统,任教师随时调用,生动的样例使学生充分理解语言使用场景,提高教学效率、降低解释成本、缩小理解偏差。另一方面,现阶段中华文化对外传播渠道有限,国际中文教育中的文化交流形式也较为依赖现实条件,学习者大多通过文字、图片、视频等二维模式了解当代中国。元宇宙既能够将古今中华文明的显性形态进行数字复现,也可以通过实践场景创设、交际视角选取、底层逻辑设计等多种形式将中文背后的文化特质融入元宇宙中文教学资源,使学习者自然地置身其中,从旁观者变为参与者,通过亲身体验领悟中国文化内涵。



3. 高度智能——共创定制化语言学习模式


语言的习得是对个体语言能力进行改造的过程,每个学习者所处的学习阶段、对语言的掌握程度都在不断变化和动态发展中。当前的中文教学还无法做到对每位学生进行个体定制的教学和训练。在同一个班级中,不同学习者拿到的课本、练习题目是统一的,学生评价方式也多以统一考试为主。在元宇宙中大规模个性化教育成为可能,教师可以自由灵活地创设语言使用情境,利用高度智能的数字角色模拟真实语言交际过程,分析每位学习者的语言输入和输出需求,有针对性地安排个人的中文学习计划、推送学习程序,为学习者描绘更加精细的学习画像,提供更加精准的语言互动服务,动态调整学习者学习路径,提升学习者的学习效率和效果。元宇宙为国际中文教育提供多元支持的同时,也催生了其内部的深刻变革。因此,亟需对国际中文教育元宇宙进行更系统的梳理和更深层的反思。


二、构建国际中文教育元宇宙生态系统的思路


为深化对国际中文教育元宇宙的认识,建立系统思维,国际中文教育元宇宙生态系统的架构思路从内在动力、外部连接与人本取向3个维度展开。

(一)厘清国际中文教育元宇宙的内在动力


作为客观世界的镜像,元宇宙涉及人类社会发展的方方面面,绝大多数现实社会中所进行的活动,未来都将投射于元宇宙之中,国际中文教育也不例外。因此首先要从客观世界的国际中文教育实践出发,厘清国际中文教育发展的内在动力,对照构建元宇宙中的国际中文教育,这个过程是由实到虚——不同空间之间的横向拓展。

(二)把握国际中文教育元宇宙的外部连接


元宇宙具备交叉领域融合发展的特质,计算机、互联网、艺术、医疗、教育、经贸、传媒等行业都在加大投入积极探索元宇宙相关技术的开发和应用。国际中文教育元宇宙是元宇宙的子系统,与元宇宙是部分与整体的关系,其构建无法仅仅依靠国际中文教育自身独立完成,而是需要与其他领域合作共建,并与其他领域的元宇宙融合发展最终形成有机整体。因此,需要从元宇宙中国际中文教育最表层的、最直观的实践需求出发,逆向找寻与其他领域的协作联系,确定实现条件,这个过程是自上而下——同一空间内的纵向深入。

(三)坚持国际中文教育元宇宙的人本取向


从口耳相传的口语传播时代,到文字传播时代、印刷传播时代,再到声像技术支持下的电子传播、互联网传播时代,人们一直通过媒介手段为文明的传播与延续拓宽时间和空间维度,追求生命体验的无限拓展。技术是人的延伸,始终要为人所用、服务于人,元宇宙的本质是人们认识世界的工具,要指向人类的生存与延续。因此,国际中文教育元宇宙的构拟要在探寻外在感受的延伸的同时,回溯人的内心信念与坚持,这个过程是从外向内——技术伦理的人性回归。

三、由实到虚:国际中文教育元宇宙生态系统的“五驱”动力优化


国际中文教育的核心是一种教育活动,中文教学场景是国际中文教育最重要的发展场域。但是,国际中文教育领域具有自有其特殊性,教学场景并不是国际中文教育唯一的活动场景,在语言教学之外国际中文教育还跨文化交流、教学管理等学科及事业发展过程中涉及的更为广泛的活动内涵。


吴应辉基于服务国际中文教育教学、服务国际中文教育管理、服务国际传播能力建设、服务各国中文教育发展、服务中文教育技术应用、服务中外文明交流互鉴的六大功能定位,提出了国际中文教学论、区域国别中文教育、国际中文教育管理、中国语言文化国际传播、中外文明交流互鉴、虚拟空间中文教育等6个人才培养领域,拉开了国际中文教育的层次与维度,指明了事业和学科发展的着力点。以此为启发,本文提出推动国际中文教育发展的“五驱”动力活动框架:以国际中文教学为核心、以中外跨文化交流为辅助、以国际中文教育管理为支撑、以国际中文教育科学研究为指导、以国际中文教育空间拓展为延伸,如图1所示。无论是客观世界还是元宇宙中的国际中文教育,都要进行以上五类活动。



国际中文教育元宇宙是各类国际中文教育活动在客观世界与虚拟世界间的交融,它拥有元宇宙的一切特性。元宇宙具身性、可视化、形象化、沉浸式等特点将重塑语言教育和传播的一般机制。当“五驱”动力活动由实到虚映射到元宇宙中时需根据元宇宙的特性对国际中文教育的5类活动进行相应的改造。

(一)游戏化、拟真化的教学活动


国际中文教学活动是国际中文教育的核心活动。国际中文教育元宇宙以其充分沉浸的特质和智能交互的优势能够实现中文教学活动的游戏化、拟真化和趣味化发展。发挥游戏的教育功能并非今日新说,寓教于乐、用游戏教育下一代等思想早已有之,教育游戏兼顾教育性和娱乐性,已经成为严肃游戏中的一类,除教育领域以外,军事、医学、工业、科研、培训等诸多领域也能看到以教授知识、技巧、提供专业训练和模拟为主要内容的严肃游戏的广泛应用。游戏的形式能够让学习者在自愿的前提下以愉悦的心情达成知识储备和能力提升,同时获得情感满足。国际中文教育元宇宙中能够创设高度智能的数字人物、高度拟真的数字场景,打造游戏化、极具趣味性与吸引力的教学活动。中文学习过程被精细分解为难度递进的语言学习任务,学习者学习目标清晰,并能获得即时的互动反馈,成就感和可控感提升。游戏化拟真化的中文教学活动使语言学习者的行动与意识达到沉浸式融合,集中注意力全身心投入中文学习。这对于提升学习者对中文学习的满意度和忠诚度、增强学习意愿和语言使用意愿有积极作用。

(二)体验式、感知式的跨文化交流活动


以语言教学为载体,增进中外文化互动,展现真实、立体、全面的中国,促进中外文明之间的深度理解,是国际中文教育肩负的重要使命。国际中文教育元宇宙打造的是万物互联、万物皆媒的传播格局。在这种情境下,传播主体既可以是人也可以是物,传播是无界无限、无时无刻的。元宇宙中搭建了中国古今贯通的叙事场景,任意时空的事件、人物、场景都能够复现,学习者能够与现实和虚拟世界中的人、物进行超时空、全方位互动,人们通过元宇宙中的化身形态进行跨时空具身化交互,无缝接入生动的媒介互动形态,从观者时代真正进入体验时代,在数字空间“感知中国”。流觞曲水的风雅、天人合一的和谐……中国文化特质通过场景铺设、逻辑设计等隐性方式进行传播,不作内容却恰似内容,不铺渠道却遍布渠道,自然而然地浸润于细微之处。另外,元宇宙中自主构建的虚拟身份角色能够削弱国别、人种、文化背景等刻板印象对跨文化交流产生的负面影响,有利于个体的人格特质优先被感知,回归关注“人”本身,强化共性,淡化差异。

(三)智能化、人性化的管理活动


不同于由一砖一瓦搭建的现实物理世界,元宇宙中的一切都是高度数字化并以数据的形态存在、根据程序代码规则运行的,国际中文教育元宇宙也自有其运行和管理机制。现实世界中的管理活动多由“人”来完成,国际中文教育活动的参与者是不同年龄多元文化背景的复杂群体,不同人员对于规则、制度的解读有别,分析角度、决策立场不同,执行标准也存在差异。一方面,国际中文教育元宇宙可以依靠机器学习、云计算、大数据分析等技术优势,设计严密的逻辑闭环,通过清晰的指令、周密的行为规则和精细的程序模型持续优化管理流程,实现统一化、自动化管理。另一方面,元宇宙也能够根据用户信息和背景智能变换管理模式,寓服务于管理,体现技术人性化的取向。

(四)高效、开放的科学研究活动


国际中文教育具有跨区域、跨国别特征,目前学者们对世界各国中文教学研究的深度广度常受限于客观物理距离。国际中文教育元宇宙中不同国别的学习者、教师、管理者、研究者等均处于同一个互动社区,同域共触。研究者可以与世界任一角落的任一对象建立直接联系,元宇宙能够为研究者筛选、推荐与其研究契合度高的受众。元宇宙中的数据能够以多模态形式进行存储、记录和复现,且数据采集、回收范围更广,数据调取、核实更加便捷,整体研究成本更低。国际中文教育元宇宙是一个高度开放的空间,研究过程可追溯,研究进展可标记,原创成果能够被更好地保护并以更多元的呈现方式进行传播,这些都促进了国际中文教育领域知识和信息的进一步开放共享。

(五)平权、增值的空间拓展活动

元宇宙中所进行的一切活动都是对元宇宙内部空间的拓展,能够丰富元宇宙的内容应用,加快价值转化。元宇宙的底层逻辑是每个用户、每个个体都能成为资源和内容的创造者,个体被赋予了更多的权限与自主性去参与元宇宙世界的内容编辑与创作。学校等专业中文教学机构能够进行内容生产,但却不再是最主要的生产方式;个人回归为基本的传播单位,在国际中文教育元宇宙中获得深度赋权,教师、学生甚至任何对中文或中国文化感兴趣的个体都可以展开内容生产和资源制作,通过生产和创造活动提升自我价值。学习者角色不再单一,学习者可以成为新的教授者、内容生产者以及中文传播者,去教授其他用户,产出中文及中文学习相关的内容,分享学习成果和学习体验等;中文教师可以借助人工智能从知识讲解、语言操练等一部分机械性重复性工作中脱身,将更多精力运用于展现其理性与创造性的活动中去,如利用技术工具将中文知识转化为适合的立体化呈现,为学生设计与其相匹配的学习过程等,成为语言学习的设计者、支持者。元宇宙与现实世界相联通的经济体系保障了元宇宙的价值归属,用户在元宇宙中的创作和劳动能够获得经济价值的转化,实现虚实世界的价值交换,为国际中文教育领域的内容创作提供良性的价值动力。


四、自上而下:国际中文教育元宇宙生态系统的“三层”逻辑架构


现有研究讨论了教育领域不同情景下的元宇宙模型、结构和框架,普遍体现了分层建构的思想,重视软硬件支持,聚焦教育教学场景,为国际中文教育元宇宙的探索与实践提供了理论参考。如Haihan Duan等人提出了一个包含基础设施、交互和生态系统的大学校园三层元宇宙模型;Neama A.Dahan等人在此基础上提出了电子学习环境(ELearning Environment,简称ELEM)的元宇宙框架,包括用户、接入设备、数字化身、交互、元宇宙技术等要素;华子荀等人建构了教育元宇宙的教学场域,包含物理层、软件层、应用层、分析层等4个层次;刘革平等人构建了包含基础设施层、运行平台层、规则机制层和模式应用层的教育元宇宙结构框架,指出元宇宙能够赋能教学生态、学校生态与区域教育生态的教育生态重构。


国际中文教育元宇宙的实现同样倚赖数字技术,硬件与技术上的迭代升级需要计算机、互联网相关行业的技术创新,但国际中文教育行业的主要着力点在于元宇宙相关技术的应用,以及与文化、教育相关领域共同协作打造良好的元宇宙发展环境,为元宇宙中的国际中文教育事业发展提供优质充足的服务。因此,本文认为在构建国际中文教育元宇宙生态系统的过程中,也应重视应用与服务层面,遂将其划分为以下3个层次:表层即应用层,以实践应用和价值实现为目标;中层即服务层,以环境搭建和要素建设为支撑;底层即奠基层,以技术迭代和硬件升级为保障。各层次之间自下而上起支撑作用,自上而下起刺激作用。

(一)“三层”逻辑架构


1.表层呈现:以实践应用和价值实现为目标


“五驱”动力活动是国际中文教育在元宇宙最直接的需求、最直观的呈现。用户包括中文教师、中文学习者以及相关管理人员、研究人员等国际中文教育从业者。在表层结构中用户可开展中文教学、组织文化活动、建立与国际中文教育事业相关的机构、营造中文教学场景、发布中文教学资源、进行中文教学研究等,但这一过程并不是简单地将客观世界现有的内容原封不动地照搬套用,而是要结合虚拟空间的运行规律予以改造以适应元宇宙环境,并依托元宇宙的功能特性进行优化,用“活”的方式教授“活”的语言,传播“活”的文化,进行“活”的研究。“五驱”动力活动的理想运行离不开完备的公共环境与基础建设。


2. 中层营造:以环境搭建和要素建设为支撑


国际中文教育元宇宙中层结构以多领域交叉的公共资源为主,涉及语言、文学、文化、旅游、交通等方方面面,其搭建、运行与发展能够与教育、语言文化交流等相关领域形成共创共建共享共治的多赢关系,充实元宇宙整体空间,激发元宇宙更加蓬勃的生命力。具体而言,中层结构聚焦现实世界中服务于国际中文教育事业发展的相关事物的镜像生成,为表层的“五驱”活动提供应有尽有的内容与素材:大到中国的地理地貌、城市街区、名胜古迹,小到日常用品、一蔬一饭。除此以外,中层结构还要开发元宇宙语境下的中文语言和中国文化基础要素资源,为国际中文教育提供多种模态的呈现形式,这些都需要技术和硬件的支撑。


3. 底层奠基:以技术迭代和硬件升级为保障


作为元宇宙的子系统,国际中文教育元宇宙需要利用元宇宙相关的技术与硬件,只是在具体需求上会根据实际应用有所侧重和细化。元宇宙并不是一个单项的新兴技术,而是多种技术的集成整合。其六大核心技术包括区块链(Blockchain)、交互技术(Interactivity)、电子游戏技术(Game)、人工智能技术(AI)、智能网络技术(Network)和物联网技术(Internet of Things),简称“BIGANT”。相关新技术的快速迭代升级助推了元宇宙加速发展,以ChatGPT为例,自2022年11月首次推出到升级版本GPT-4面世,短短4个月,其参数规模即从1750亿扩展到数万亿,在理解和推理、自主学习和创造、多模态信息处理、个性化定制等方面都有出色表现,此类生成式人工智能技术高速迭代为元宇宙的技术实现提供了有力支撑。


国际中文教育元宇宙课堂内外学习实践的低延时、沉浸式体验需要VR/AR/MR、传感等交互技术以及网络传输技术的支撑;中文教学、文化交流等场景的搭建、程序的设置需要电子游戏技术为其提供生动的呈现模式;师生在虚实世界间的无缝连接、随时切换需要物联网技术的进一步提升;大规模的中文语言处理、人机间的语言互动行为需要生成式人工智能的持续推进;科研数据的可追溯性、保密性和安全性需要哈希算法、时间戳等技术手段提供保障……相应的硬件配备也必不可少,如网络接入设备、语音交互设备、智能穿戴设备、芯片等。互联网全要素的全面整合、交织迭代是国际中文教育元宇宙实现的基础。

(二)建设策略:表层主导、中层参与、底层反馈


国际中文教育元宇宙的构建应理清发展思路,明确自身主责和优势,切忌大包大揽。国际中文教育行业是国际中文教育元宇宙表层建设的主导者,应密切关注人工智能、虚拟交互等元宇宙技术和硬件的成熟进度,追踪元宇宙产业技术和硬件发展前沿,主动发起与新兴技术行业的深度合作,应自身发展之需来融合元宇宙相关技术成果,利用外部行业资源赋能事业发展,加快技术成果的迅速转化。国际中文教育行业是国际中文教育元宇宙中层建设的合作者,应加强顶层设计,有计划、有组织、高质量地参与国际中文教育元宇宙中层结构的建设,调动行业内的专业力量与语言、文化等相关领域共商共谋共建共赢,共同打造符合各方发展需求的公共资源与基础空间。国际中文教育行业是国际中文教育元宇宙底层建设的反馈者,应细化自身发展的各项需求,通过积极有效的反馈意见为底层建设提供明确的优化方向,刺激相关技术和硬件迭代,突破发展瓶颈,服务元宇宙的整体性功能升级。


五、从外向内:国际中文教育元宇宙生态系统的“双向”延伸与回归


国际中文教育元宇宙向外拓展了人类既有的中文教育实践疆界,虚实世界被打通,人们可以自由地进入虚拟空间,依托完全沉浸带来的丰富感受展开一重甚至多重虚拟空间中的中文学习和生活,超越现实世界的诸多局限,给人类的语言学习、跨文化交流等活动带来颠覆式变革。技术与媒介的进化始终向外向远,使人们能够探索更广阔的实践空间,拥有更多的资源和更大的领地。但随着虚拟与实境的边界逐渐模糊,无限延伸的虚实世界也会反向作用于人的心智世界,带来人们认知观念的嬗变。


有学者曾提出元宇宙技术伦理上的担忧,比如元宇宙的全面沉浸可能会刺激唯心主义泛滥,导致人们在数字空间中不断迷失,丧失探索真实世界的欲望;资本有目的的操控可能使元宇宙沦为集权专政的新阵地;人工智能的筛选依旧可能造就立体的信息茧房,反而限制人的多元发展等。因此,在国际中文教育元宇宙的构建过程中,应时刻警醒,不忘回归对人类本心和自我意识的反思,融入人性温度。国际中文教育元宇宙建构的初心是服务于人类语言能力的提升,刺激人们对于生命价值、生命体验的多维追求和实现,促进多元文化互鉴与理解。


本文构拟的“五驱三层双向”的国际中文教育元宇宙生态系统如图2所示。



结  语


虽然元宇宙发展还面临数字鸿沟、数字疲劳、知识转化与互动不足等挑战,但相关高新科技的迭代升级必将为国际中文教育事业注入新的生机,助力中国式语言教育的现代化建设,推动中文成为一门全球性语言。国际中文教育要结合自身发展特色扎实推进新兴技术的深度融入,加强与其他领域的对话交流,积极参与元宇宙建设分工,主动融入元宇宙创新体系,打造更加优质、开放、包容、现代、平权的国际中文教育元宇宙空间,更好地满足各国人民学习中文的需要,进一步彰显国际中文教育在促进中外人文交流、文明互鉴、民心相通中的重要作用。


(注:文章公众号推文中的参考文献及注释省略,详见纸刊)



END





文章刊于《云南师范大学学报》

(哲学社会科学版)

2023年第4期








云南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不收取任何形式的审稿费、版面费。


云南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唯一投稿途径为云南师范大学官网学报编辑部:

https://xbbjb.ynnu.edu.cn/CN/ynnu/home.shtml。



继续滑动看下一个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