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云南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23年第6期目次及摘要

云南师范大学学报 云南师范大学学报哲社版 2023-12-10




2023年第6期目次


中国边疆学研究





学科主持人:段成荣教授


01

段成荣,盛丹阳:中国陆地边境地区人口变动趋势研究——基于“三普”至“七普”数据 


02

晏月平,徐岗程:云南边境地区人口与经济耦合协调变迁研究(2000~2020)


语言国情研究





学科主持人:范俊军教授


01

范俊军,沐 华:我国低资源语言大规模数据建构及语言田野实践数据转向


02

江 荻,龙从军:中国民族语言大规模标注文本的检索技术实现及其价值


纪念《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公约》通过20周年学术专栏





学科主持人:巴莫曲布嫫研究员


01

杨利慧:“将社区的声音带到最前沿”: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与社区参与的多重实践模式


02

孟令法: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与动物伦理:以法律间张力重塑部门联动机制


03

央吉卓玛:格萨尔史诗传统的在地保护实践与社区内生动力


法学研究




01

吴沛泽:监察对象应然范围的理论逻辑与识别路径


02

文 淑:数据立法域外适用引发的法律冲突与中国解决方案


教育学研究




01

余洋洋,巫 达:全球在地化认同与外语学习的文化资本投资——一项基于西南少数民族中学生的实证研究


02

杨 霞,范 蔚 等:探求不确定中的确定:数字全球化时代的文明转型与教育变革


语言学研究




01

罗 骥,陈 娥 等:跨境语言关系研究的基本构想与框架设计——以中越跨境壮侗语族语言为例


历史学研究




01

李书剑,洪邮生 等:日本海权扩张与对英美的两面制衡外交——以1927年日内瓦会议为中心


2023年第6期摘要



中国边疆学研究





段成荣,盛丹阳:中国陆地边境地区人口变动趋势研究——基于“三普”至“七普”数据


文章回顾我国陆地边境地区人口发展的历史脉络,利用历次全国人口普查数据考察当前陆地边境人口发展的新形势和新特征,分析边境人口变动的本质及未来中长期的影响。千百年来,边境人口的充实受到历朝历代政府高度重视,大规模移民前赴后继,奠定了我国边境的人口基础。在我国人口内在自然负增长转变的过程中,边境地区人口先于全国进入人口负增长阶段。2010~2020年,我国边境县总人口首次出现了整体性负增长。人口负增长边境县的数量迅速增加, 由零星分布向连片蔓延。边境人口负增长的本质是外生性人口负增长,与所在区域的人口负增长密切相关,深层原因是滞后的区域社会经济发展和自然条件。边境县的人口负增长与人口结构的失衡相互强化,对边境地区人口、环境、经济、社会治理可持续发展及边境安全都将造成长期影响。为此,要将边境人口发展纳入到边疆治理、国家战略的考量中,重新审视边境人口安全问题,加强边境人口变动的监测,有计划有目的地探求最大程度保证边境安全、制定符合边境地区现代化发展利益的人口战略。

晏月平,徐岗程:云南边境地区人口与经济耦合协调变迁研究(2000~2020)


云南边境地区传统地理区位劣势明显,“兴边强边、稳边富民”行动和现代化建设面临一定挑战。如何破解区位劣势积极融入边贸口岸经济,有力推进人口与经济有序协调分布,探索富有边境地区特色创新发展的“云南模式”,对推进沿边地区高质量全局发展意义非凡。文章使用2000年以来3次全国人口普查与历年云南统计年鉴数据,探讨了2000~2020年云南省边境县(市)人口与经济耦合协调的变迁趋势,并构造面板数据基于OLS回归分析人口因素的影响。结果表明:2000~2020年,该区域人口负增长范围持续扩大,经济发展总体积极向好,人口与经济耦合协调度不断提高,但区域内发展差距不断扩大;边境县(市)应综合调控区域人口空间格局,以适配区域经济社会发展,积极提升人口质量,释放人口质量红利;加快就业人口向文旅产业转移,积极发展农文旅、民俗风情旅边境全域游;抓住机遇释放边贸与口岸红利,简化通过报关流程,助力边贸进一步发展。





语言国情研究





范俊军,沐华:我国低资源语言大规模数据建构及语言田野实践数据转向


低资源语言是指缺乏可用于自然语言处理任务和语言学计量分析所需足够基础数据的语言。低资源语言数据稀缺,是当前语言科学和自然语言处理共同面临的问题。语言数据资源最基础的部分是单语或双语词汇、语句的语音和文本数据。我国普通话、粤方言、藏语、维吾尔语、蒙古语、壮语总体属于高资源语言,其他语言都属于低资源语言,其中县乡语言和方言属零资源语言。建构我国低资源语言的大规模数据,有助于强化我们掌握自己国家语言资源的控制权,发挥我国自然语言处理领域在语言模型技术创新中的独特作用,推动语言田野工作的数据转向,创新田野语言学理论和实践,促进基于数据计量的语言学广域研究。建构我国低资源语言数据,主要有4项任务:一是建构大规模词语数据集,二是建构知识语义词网,三是建构大规模句子数据集,四是现有语言资料的数据化。

江荻,龙从军:中国民族语言大规模标注文本的检索技术实现及其价值


《中国民族语言语法标注文本》丛书是国内第一套大规模真实文本资源,涵盖十余种低资源中国民族语言,又具有语法标注精深学术价值,因此引起学界广泛的兴趣和关注。鉴于该套丛书大规模标注文检索技术实现的重要价值,本文通过介绍该项目的内容、技术实现过程和可期的检索功能,特别对国际通行隔行对照化对齐文本的实现技术加以详释,使读者在项目上线之前就对丛书电子化和检索技术的实现有客观而清晰的认识。




纪念《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公约》通过20周年学术专栏





杨利慧:“将社区的声音带到最前沿”: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与社区参与的多重实践模式


回应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为庆祝《非遗公约》通过20周年提出的“将社区的声音带到最前沿”这一倡议,本文通过一城(区)一村、国内国外的实践案例,来展现不同社区参与非遗保护的多重实践模式,以突显社区的声音及其主体性,并为更多社区最大限度参与保护和管理提供借鉴。通过对北京东花市街道和高碑店村的田野研究,将“非遗在社区”这一模式归总为关键性的“三在原则”:传承人长期实践在社区、非遗“活”在社区、社区长期参与在保护过程中。从“进社区”到“在社区”,标志着中国非遗保护工作在理念和实践模式上的重要创新;“社区驱动的非遗利用与乡村振兴”模式的有效性表明:只有充分尊重社区具有的主体性和能动性,非遗才有可能真正实现可持续发展并促进乡村振兴。“巴塔纳生态博物馆”的保护经验体现了“以社区为中心”的《公约》精神,为各缔约国更充分发挥社区的主体作用提供了范例。

孟令法: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与动物伦理:以法律间张力重塑部门联动机制


《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公约》自2003年通过至今已有20年,作为一项由政府主导,社会参与的文化治理工作,对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既能促进文化多样性,也能在实践操作层面维护生物多样性,从而助力人类社会的可持续发展。非遗保护涉及领域广泛,动物使用在其中也有十分重要的作用,但在保护非遗的过程中,动物伦理成为不可忽视的一大难题。然而,在以法律为代表的各级各类政策中,在非遗保护实践与动物伦理关切之间未能实现协合增效,彼此间的张力直接影响人们对非遗传承的认识。鉴于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努力弥合国际法间的分立状态,中国在非遗保护领域和动物保护领域的立法实践及其未来走向必然以协同对接为准则。

央吉卓玛:格萨尔史诗传统的在地保护实践与社区内生动力


进入21世纪以来,随着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工作的持续推进,以社区为基础,以过程为方法,都需要转变观念和认识,回到格萨尔史诗传统得以存续的生活实践中去,以突破“以文本为中心”和“以艺人为中心”的传统保护模式。通过近期田野定点调查,来自青海玉树的3个案例——江西仲措的村落实践、江西霍仓的家族传承以及本地贤能益西堪布的跨社区协理——为分析由社区自发驱动的非遗保护实践提供了基层民间的行动模式,映射了从社区视角理解相关社区、群体和个人的路径选择、在地实践及其朝向可持续发展的内生动力,而对史诗传统本身的保护也辐射至与史诗传统互为关联的其他非遗项目,由此彰显了“以社区为中心”的多元行动方及其功能互补合作的协同增效途径。






法学研究





吴沛泽:监察对象应然范围的理论逻辑与识别路径


对国家监察对象的范围界定是监察法治运行体系的实践基础。一方面,传统的监察对象认定方案尚不能满足识别准确性、覆盖全面性与操作有效性等价值目标;另一方面,《实施条例》对监察对象的细化也引领着学理观点的适时修正。上述两点原因是“后监察法”时代中再论监察对象应然范围的现实基础。监察对象认定标准的建构需要对《监察法》的规范文本进行再解读,明确总则“公职人员”与分则“公职人员”“有关人员”各自的实质内涵。同时应确立“行为属性”的唯一内核地位,摒弃“身份属性”对认定监察对象的直接或间接影响。基于对《监察法》及《实施条例》的规范分析,监察对象的界定应采取“管理职能权利来源的国家代表性”标准。“管理职能”“权力来源”与“国家代表性”分别对应着“行使公权力”的行为方式、法律评价与本质特征3个方面,是对“行使公权力”这一实质标准的具体化。不同法域下监察对象的身份衔接存在识别过程与转换适用两个环节,对此应树立不同的处理思路以促进监察法与其他法律体系的融贯与协调。

文 淑:数据立法域外适用引发的法律冲突与中国解决方案


大数据时代,数据立法域外适用的趋势明显,各国据此实现数据主权的扩张和抢占战略博弈的制高点。然而,一国数据立法域外适用边界和效力的延展,难免触及他国主权权力和管辖利益的边界,引发国家间在立法、执法和司法层面的剧烈冲突。单边数据立法域外适用还涉嫌违反现行双边司法互助协议和国际经贸投资条约,引发国内法与国际法的冲突。冲突的成因在于,传统管辖权理论的式微、国际数据治理与冲突协调规则的赤字以及国家间的利益竞争与话语权争夺。为解决冲突,中国须在涉外法治与国际法治的互动视野下构建攻防兼备的数据立法域外适用制度,加强数据领域域外执法与司法领域的双边合作与国际礼让,同时,在数据流动的多边规则构建和全球治理中发挥引领作用。



教育学研究





余洋洋,巫达:全球在地化认同与外语学习的文化资本投资——一项基于西南少数民族中学生的实证研究


基于对西南地区少数民族青少年的外语学习与语言使用现状为期一年的调研,聚焦于全球在地化认同(glocal identity)与少数民族青少年外语学习实践,研究表明即使地处中国西南中小城市的少数民族青少年,其全球在地化认同已经形成,外语学习凸显了该群体的身份认同。当学习者身份及其族群文化实践在课堂中得到支持时,学习者的学习投入明显增强。少数民族学生即使深深认同本民族母语文化,也不影响他们对国家通用语、英语等语言的认同。引导多语教育,也能够强化中华民族的文化认同,增强中华民族的文化自信,加强中华民族的凝聚力,对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杨霞,范蔚,孙榕谦:探求不确定中的确定:数字全球化时代的文明转型与教育变革


当前,人类社会正在进入数字全球化时代。数字全球化本身所蕴含的“不确定性”在教育领域中呈现,推动教育系统的运转也被迫陷入一种不确定性情境之中,并与教育本身的“确定性”形成巨大的张力。随之而来的是教育面临信仰、知识、城乡教育公平以及主体等方面的诸多挑战,这些挑战对当前的教育秩序和治理体系造成了一定程度的威胁。因此,需要以时代为观照,以不确定性为导向,对当下的各种教育挑战进行重新思考,并系统性地提出应对举措:坚守立德树人根本任务,基于人文教育思想夯实教育信仰根基;基于教育数字化转型加快推进城乡教育一体化,促进教育公平;基于有意义的学习构建新型知识观,实现知识的“有用”结合;回到教育原点,重新认识和思考“人”。






语言学研究





罗骥,陈娥,侬常生,何艳红:跨境语言关系研究的基本构想与框架设计——以中越跨境壮侗语族语言为例


文章基于中越跨境壮侗语族语言,从研究视角、语种选择、田调选点、思路框架调整对跨境语言关系研究的基本思路及框架进行构建。跨境语言研究实质上是对跨境语言关系的考察,相比语言本体的跨境语言关系,语言功能、语言规划、语言对社会的影响等领域的跨境语言关系,因其现实及未来的重要意义而具有更大的研究价值和研究空间。文章在8对中越跨境壮侗语族语言中筛选出3对跨境语言壮语-岱侬语(包括岱依语和侬语)、布依语-布依语(热依语)、傣语-泰语作为考察语种,主要从社会视角,基于中越两国对应共7个田野点系统深入的田调材料,使用斯波斯基、李宇明的语言规划和语言管理理论、SIL及卡萨德的语言通解度测试理论及方法、黄行和周庆生等的语言认同理论及方法,分别对中越跨境壮侗语族语言的语言管理、语言通解度和语言认同进行考察描写分析,发现揭示其异同及其背后社会各方面的制约因素。意在为课题研究的实施推进奠定良好的理论和框架基础,同时也为相关研究提供一个值得借鉴的参考,从而为拓展深化跨境语言研究,为推进中国特色语言学的三大体系建设贡献力量。




历史学研究





李书剑,洪邮生:日本海权扩张与对英美的两面制衡外交——以1927年日内瓦会议为中心


20世纪20年代后半期,从一战后恢复元气的英国企图“重返太平洋”,这造成了英国与美日之间的战略竞争,其中以英美博弈尤为激烈。日本作为相对弱势国,觉察到英美矛盾上升的战略态势,于是在1927年日内瓦会议上趁机采取了制衡英美的外交策略,即在英美结构性矛盾的背景下,在提前修改《五国海军条约》问题上支持美国,而在巡洋舰议题上以斡旋英美矛盾为由提出突破《五国海军条约》的设想。谈判后因英美矛盾无法调和而破裂,日本渔翁得利,可以继续其无限制地建造辅助舰艇。在一战后多极权力转移的国际大变局中,日本在日内瓦会议中利用对手矛盾、两面制衡的外交具有重要影响,它助力了其海权扩张之路。




THE END




初审:乔小洺

复审:和智利

终审:黄龙光








云南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不收取任何形式的审稿费、版面费。


云南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唯一投稿途径为云南师范大学官网学报编辑部:


https://xbbjb.ynnu.edu.cn/CN/ynnu/home.shtml。





继续滑动看下一个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