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曹锦清丨拒绝“躺平”——在历史大潮中找到自己的安身立命处!

曹锦清 密涅瓦Minerva 2022-10-27

欢迎点击上方蓝字关注 “密涅瓦Minerva”。“密涅瓦”品牌书系着重于对人的本质及人生存世界的反思,提倡一种激情与理性交融,哲学与人文并重的阅读旨趣。联系邮箱:minerva2019@sina.com



我今年73岁,已经到了孔夫子的年龄,我们这一代和年轻一代隔了整整一代。所以我们两代人之间经历不同,出生时的整个中国形势也有很大不同。所以我也不知道我的这些想法能不能引起一些年轻人的兴趣。


不过,在年轻人身上,有一点我觉得和我们那一代人的成长情况很不相同。这一代年轻人,也就是习近平总书记说的70后、80后、90后、00后,尤其是90后、00后,现在已经二三十岁了的“成长的这一代”,已经可以平视这个世界。这是一个很大的不同。我们那一代人,在成长过程中一直在仰视西方。整个近代以来,随着封建社会自身的衰落和帝国主义的入侵,整个中华民族从鸦片战争以后就往下沉了。在这个过程当中,一批又一批的知识人的主要目标,首先就是救亡。光是救亡还不够,这批知识人还要实现赶超,而赶超的目标就是要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在鸦片战争以后,我们出了一本书,就是魏源的《海国图志》。这本书年轻一些的朋友们未必看过。它的序很重要,里面有一句话是所有近代史教材里面都有的“师夷长技以制夷”。翻译成我们现代的语言,就是只有向西方学习,才能够抗击西方的入侵。从那一刻开始,西方在中国人的面前就有双重身份——我们要向他们学习,他们是我们的老师,对老师应该要尊重;但他们又是侵略者,所以我们学习的目标又是为了壮大自己,来抗衡西方的入侵,“以制夷”。总之,从那一刻开始,西方在中国人的眼里就是双重身份。如果你忽视他们敌人的身份,那他们就只是老师了,就很可能走向崇洋媚外;但如果你只记住他们是敌人,而忽略了学习,那就还处于闭关自守的时代,那就要遭受落到挨打的命运了——中国再也回不去了,我们闭不了关了,如果你还想着他是敌人,因为他是敌人就不愿意向敌人学习,那就是保守派。在中国的近代历史中,这两种方式都存在,但是最主流的一种,就是既要向西方学习,为的是自己从西方的入侵中摆脱出来,争取民族的解放和独立,又要通过工业化和现代化,来实现对西方的战略反超。我把这叫作“近代的使命”。


我们可以预测,这一代年轻人已经接近完成了这个近代的使命,或者已经处于实现赶超的前夜。按照中央的说法,这个前夜就是十年、二十年、三十年。实现赶超是完成对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的一个基本前提。但赶超的前夜造成了以美国为首的整个西方世界的抗拒。我们要把他们撵下去,竞争就更为激烈。不过,东西方之间的竞争,主要集中在高新科技的前沿领域。所以,年轻一代的天然使命就是要解决制造技术的突破。这种前沿科技的突破,这些关键的技术,你买也买不来,花高价别人也不会卖给你,只能通过自主创新来突破。所以说,年轻一代要意识到这一使命,投身到中国的科技自主创新中,贡献一份年轻人的力量。把中国的技术和制造业提升到全球产业链高端的路程,就是中华民族崛起的最后一段路程,是中华民族崛起的物质基础,也是我们国内扩大高新中产阶级职业的物质基础。这是我们摆脱所谓中等收入陷阱的最后一个战略。


所以说,投身在这里,既能获得个人职业生涯的极大提升机会,也能为国家完成最后的赶超事业作出自己的贡献。今天市场经济中的大量职业,只提供两样东西——报酬和职业身份地位。但这些职业并不赋予其他的职业活动以意义。而我们国家公布的这一类前沿赶超的职业,除了赋予较高的报酬和社会地位以外,还赋予了民族国家振兴和赶超的意义。这种意义就能给个人以强大的动力。这种职业是不多的。当然,有一些职业也具有天然的意义,比如教师就规定了其意义是教书育人,律师、法官规定这个职业要维持社会底线公平,公务员规定要为人民服务、廉政为民。你自己接不接受这个意义,是个人的事情,但现在我们要赋予高新技术这一类的创新职业一种实现赶超的意义。而从事文科的就要去研究、理解,处于赶超前夜的我们国内的整个利益格局会发生什么变化,就业情况会发生什么变化,城乡关系会发生什么变化,尤其是我们与西方之间的关系会发生什么变化,社会稳定在赶超最后阶段的可能性,内部的各种矛盾存在于什么地方。所以说,赋予年轻一代的职业生涯以一种全新的意义,认同这种个人意义、生存意义和国家意义,你就会有很多活力,遇到了挫折和苦难时,就会有动力去克服它,使得自己的职业生涯更加光辉灿烂。


所以说,我觉得这一代人最明确的目的就是实现赶超。现在30岁的年轻人,到了30年后就是60岁,他正好能在这30年中为这个不朽的事业作出自己的一份贡献。个人当然是会腐朽的,每个人贡献有大有小,但有一份贡献,我个人就觉得值了。人民就是地上的神灵,人民和民族当中所有的个体都是有生灭的,但是人民和民族是永恒的,是一种世俗化的上帝。中国共产党通常讲初心和使命,初心就是为人民谋幸福,为民族谋复兴。加入这个事业里面,那么个体的生命也就成为不朽的,事业也必将载入民族史册。这样就可以摆脱个体学习工作、就业市场竞争、职业压力中的问题,当然还有婚姻家庭等琐碎的问题,因为你想的是大事,大的抓住了,小的也不会脱落;人站得更高,生活中琐琐碎碎的烦恼就会极大地减少。赋予职业和人生这样的意义,就能使心灵更加的纯粹,从而有限的一生就能在人民的事业和民族的复兴上面写出意义,也就代表了不朽。


近代以来的知识人都有这种梦想。中华民族拥有几千年的辉煌,从公元前841年就有了逐年的历史记录。没有一个民族像我们民族一样,能辛勤地记载自己的历史,并有一种强烈而辉煌的历史记忆。近代以后的一代代志士仁人,努力地寻找救国救民的道路,也在这个过程中找到生命的意义。新中国成立以后,大量的知识界人士,还有很多海外的知识分子,也都参与到国家的建设中,来获得生存的意义。这尤其是科技知识分子为代表。像钱学森他们一批人,有的是留美的,有的是留欧的,他们克服了种种困难,回到了当时一穷二白的中国。他们工作环境非常艰苦,生活条件和他们的美国同事没法相比,但他们有一样美国同事所缺乏的东西:他为这个国家尽了力,在如此艰苦的条件下完成了“两弹一星”。两弹一星的完成表明中国基本上结束了挨打的历史。


我们真正的对外开放应该要到1972年。当时,尼克松访华,日本和中国建交,中美建交则拖到1979年。那时候,西方的那些高端的技术或者技术品,也对我们开放了,所以我们进口了成套的化纤产品和化肥产品。上海的金山石化就是从日本引进的。这样引进之后,化纤设备和衣服的问题解决了。我们穿衣基本是化纤的,光是棉花不够,因为棉花多种以后,棉花和粮食用的是同一块地,粮食就得少种了。至于吃饭问题,粮票废除是在1993年,所以吃饭问题真正的彻底解决是90年代初。这样花了三十几年时间,穿衣的问题也解决了,挨打的问题也解决了,这是那一代人的努力,他们在这个努力里面获得了人生的意义。


新一代年轻人当然就有新的高度,那就是要完成中华民族崛起的最后一个阶段。这个阶段按照中央估计还有30年。根据《中国制造2025》规划,这个阶段分为三个十年,第一个十年进入发达国家的底端,进入第一方阵,然后再花十年进入发达国家的中间,再过十年进入发达国家的高端。期间,我们要经历一个艰难的学习过程,因为西方发达国家也在往前走,走得也更快,肯定还会设置各种各样的条件来制约我们这个后发的国家。


但不管如何,我们70年以来的发展速度还是比较快的。尤其是改革开放、加入WTO后,尤其是大约2005年以后,我们的发展速度就上去了。中国人的学习能力非常之强,整个城市都是农民工建造和装修的,期间农民要适应整个工商业,基本没有什么心理障碍,而且整个城市建设所需要的这些技术,他都跟着师傅学了,学得也非常快。这种农民职业向工商业职业的整体转化的过程,以及农业的生活方式和生活观念适应城市的过程,在世界各国历史里都是非常少见的。当然,我们整个基础教育搞得也好,因为我们的现代基础教育已经深入到农村,小学、中学教育或者说义务教育,其实已经培养了适应城市生活、适应工业社会的时间观的一代——8点钟上课,过45分钟下课,中午要吃饭了休息一会,下午就开始上课,第二天你还要去上课。农民本来没有这种时间概念,但也很快地适应了这种工业社会的节奏。此外,中国本来方言多,但基础教育好,普通话就从课堂里面变成一个实践的、普及的语言。所以你看改革开放以来,亿万农民在中国大的空间流动几乎没有语言障碍,大家都用这样的语言,我们也实现了语言的统一。这是中华民族发展史上一件非常伟大的事。秦始皇统一文字但也没有统一语言,而真正的统一文字是在建国以后、改革开放以后,人员高度流动起来,唯一能用于交流的语言当然就是普通话了。像深圳这样的城市,来自四面八方的人们带着全国各地的方言,那么唯一的通用交流语言就是普通话。这样交际的成本就大幅降低,而且由共同语言带来的认同感也就加强了。如果少数民族也学习了这样一种通用语,这样少数民族的年轻一代都能用这样统一的语言交流,那么整个中华民族共同体的认同感就会加强。这也是这一代年轻人很重要的特点。


这一代年轻人,可能会羡慕我们老一代经历过这么多经历,但其实我们那一代也一样,也在羡慕解放前、受过革命教育的一代,羡慕黄继光这样的英雄人物,总觉得在战场上报效祖国是最好的。过去我们看那些革命电影时也是热血沸腾,觉得要是参与那个时代的革命就好了。在建国以后相对和平的时期,我们也还是有这种想法。我是1949年出生的,也相当于经历了整个共和国的历史,也不知道时间怎么过得这么快,一下子就到七十几岁了。两代人之间总有差异,也有不同的立场和观点。但就我自己来讲,我是无怨无悔,因为我在高校里时间比较长,大部分精力都花在教育上。高校的意义就是教书育人,传统地说就是传道受业解惑,这是历史规定的,也是官方规定的。我培养的几个学生都还不错,自己也努力地工作过,看到自己教育的学生都能够成长起来,在各个岗位上都能出色地担当工作。这就是作为一个老师最大的欣慰,也是意义所在。因为年轻一代职业也多,我希望有能力参与科技创新那些职业的朋友们,尽可能投身到这些职业活动里面去,为国家的自主创新贡献一份力量。它将载入中国的史册,载入中华民族赶超的最后阶段的史册,因而会是不朽的。


点击下方书影即可购买

如何研究中国(增订本)


曹锦清 著

上海人民出版社 2018年



往期回顾

汉娜·阿伦特:科学无力思考“我们正在做什么”

米歇尔·福柯 | 权力的地理学(《权力的眼睛》严锋签名本限量上市)

维特根斯坦 | 哲学就是对语言的误用

维特根斯坦的《蓝皮书和棕皮书》写了什么?

赫尔曼·施密茨|自由、责任以及生活勇气

外卖骑手、滚轮仓鼠与新异化:我们为何总在原地越跑越快

林小英丨“减负”不是“转负”,教育的加速为何让我们如此焦虑

起源、体系与物化的“狂欢”:阿多诺《认识论元批判》中的法西斯主义之思

庞学铨丨施密茨教授印象


欢迎扫码关注 “密涅瓦Minerva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