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针打了,苗没了!疫苗接种,还需努力!

CDC疾控人 2022-10-12

The following article is from 公共卫生医师 Author 宝医师

点击关注我们吧
21日,在国务院联防联控机制发布会上,国家卫健委新闻发言人米锋表示,据最新消息,截至目前,全国累计报告接种新冠疫苗超过2亿剂次。国家卫生健康委表示,要加快推进新冠疫苗接种,做到应接尽接,并继续做好个人防护。
2亿剂次在疫苗总量来看,确实是一个可喜的成绩和重要时间点,但从全国疫苗接种总体要求和进度来看,

太慢了!

从3月24日开始,中国宣布开展大规模COVID-19疫苗接种,目标是实现群体免疫,并每日通报接种剂次数。


第一阶段目标:今年6月底前接种40%中国人,大致需要接种11亿剂。在电视电话动员会议上,国家医政医管局的郭燕红专员将这个任务描述为:每天接种1000万剂次!


第二阶段目标:今年12月底前,大致达到70%~80%的接种率,迈入群体免疫的门槛。


然而,实际情况是3月23日至今,中国的日接种量最高718万剂(4月2日),最低231.8万剂(4月17日),平均仅为430万剂,距离1000万剂的目标还差很远,很远!





接种形式不容客观,现阶段来看,首要原因不是大家接种意愿不高,也不是宣传不到位,而是没有苗!

尤其是第一针打了,第二针没有苗的现象,非常普遍!

第二针缺货!

今日疫苗还没到,等待打疫苗的人已经排起了长龙!



一、首先,下面的问题需要向公众科普


新冠疫苗两针成分和剂量有差别吗?答:按目前的免疫策略,新冠疫苗两剂次在成分和剂量上没有差别,无论第一针、第二针。

目前国药集团中国生物所属武汉生物制品研究所(武汉所)、北京生物制品研究所(北京所)和北京科兴中维生物技术有限公司(北京科兴中维)生产的新冠疫苗,上述三种疫苗均为灭活疫苗,制作工艺是基本相同的。
不同厂家的新冠病毒疫苗,可以替代接种吗?答:根据《新冠病毒疫苗接种技术指南(第一版)》,现阶段建议用同一个企业的新冠病毒灭活疫苗完成全程接种。如遇疫苗无法继续供应、受种者异地接种等特殊情况,无法用同一个企业的新冠病毒灭活疫苗完成全程接种时,可采用相同种类的其他生产企业的疫苗产品完成接种。

不打第二针会怎么样?答:疫苗的免疫程序的确定是基于研发阶段和临床试验阶段的结果得出的,以获得最佳的安全性、免疫应答效果和免疫持久性。未完成全程接种,难以获得最佳的免疫应答效果和免疫持久性。

第一针打完后,第二针暂时预约不上要紧吗?答:目前推荐二剂次疫苗最佳接种间隔在3到8周。接种点会结合疫苗的供应情况和每个人第一剂的时间合理安排第二剂的接种时间。万一暂时预约不上,也别担心,因为在3到8周这个区间内,效果都有保证的。请耐心等候。

打完第一针,出现症状了,还能不能打第二针?答:我们列举几种情况。
第一种是接种之后,恰好赶上慢性病发作或者患上了感冒、疱疹等急性疾病。对于这类情况,应该首先对疾病加以控制、治疗,等发作期过了,或者慢性病控制稳定了,可以继续接种第二针。
第二种是接种第一剂次后出现发热、轻微皮疹等不良反应。从前期新冠疫苗临床试验研究结果和使用时收集到的信息,新冠疫苗常见不良反应的发生情况与已广泛应用的其他疫苗基本类似。主要为接种部位的红肿、硬结、疼痛等,也有发热、乏力、恶心、头疼、肌肉酸痛等。通常这类反应会随着时间推移自行消失,无需特殊处理,第二针也可以照常接种。
不同人群有不同情况一表读懂↓当然,如果觉得吃不准自己的情况是不是可以接种,可以在现场把情况如实告诉接种点的医生,让医生判断是否可以接种。
两剂疫苗间隔多久比较好?答:2021年03月29日国家卫生健康委员会发布的《新冠病毒疫苗接种技术指南(第一版)》中推荐新冠病毒灭活疫苗2针基础免疫的接种间隔为3-8周(21天-56天)。接种点会结合疫苗的供应情况和每个人第一剂的时间合理安排第二剂的接种时间。

去年2、3月份的时候一些疫苗研发者已经接种过了新冠疫苗,这些人体内的抗体如何?答:实际上新冠疫苗研发到现在不到一年时间,随着时间的推移,数据会随时更新。去年3月份,一部分人作为疫苗“先锋队”已经接种了现在已经上市的新冠灭活疫苗,疫苗企业开展了临床监测,截至目前已经获得9个多月的抗体检测数据,数据显示抗体仍保持一定水平,后续会持续加强监测以进一步观察抗体的维持时间。

想晚点再打行不行?答:只有当接种的个体达到一定比例时才能形成对群体的保护,也就是形成人群免疫屏障,保护个别因接种禁忌等原因无法接种疫苗的人、以及少数接种后仍未产生保护的人。如果大家都把接种疫苗的时间往后拖,那么免疫屏障就永远建立不起来。

二、其次,为什么会出现缺苗

国药集团北京生物、科兴中维宣布的年产能合计有20亿剂,加上武汉生物、康希诺、智飞龙科马的产能,每月供应量至少该有1.5亿剂吧。从1月份开足马力生产到现在至少也该有5亿剂左右,对外供应一部分,国内留用的疫苗也该有3亿剂以上,这才接种了不到2亿剂呢,还有1亿疫苗去哪了呢?

以上只是粗略算一下,对疫苗产能的估计没有问题,那么问题在哪里呢?

走访一些疫苗企业,了解到一个关键性细节:企业公布的产能没错,但那说的是疫苗原液产能,确实管够,但必须灌装到一个个疫苗瓶里,才能成为用于接种的疫苗产品,目前灌装线来不及灌装是疫苗供应的瓶颈所在。


三、最后,关于疫苗接种的一些思考

疫苗供应链急需提速、加强和完善
新冠疫苗现做为公共产品,正在全球调抜使用。囯内疫苗自从3月5日实行全民接种以来,由于面广人多,逐渐出现了供不应求,以至好多地方一度出现了数天疫苗断供的局面,引起了接种群众强烈不满以及对疫苗的再次质疑,很不利于疫苗接种。

基层疫苗接种人员急需关爱,疫苗当日清零急需因地而已,不宜一刀切

自从3月24日,全国新冠疫苗开始实行日报告和日清零以来,基层接种人员一直处于极度的“24小时”紧张状态,可以说疫苗啥时候到位,啥时候就去工作,甚至出现了彻夜接种疫苗,否则将会面临被问责和追责,从很大程度上给基层接种人员造成了极大的工作压力,严重影响着接种人员的身心健康。

“24小时”紧急状态,使接种人员没有节假日休息时间,这样长期下去,有可能出现接种人员疲劳战、带病工作,以至劳累倒下去,同时也给接种疫苗带来了很不安全的潜在隐患。

疫苗接种急需正确使用权力,拒绝官僚主义和本本主义

疫苗接种本身就是抗疫,抗疫是需要在联防联控办的领导下,进行分工、协作的。只有发挥各自职能作用,齐心协力,相互配合、相互支持,才能做到、做好有效疫情防控,但在目前看来,有些地方抗疫似乎只有卫健系统在单打独战,不但要给群众打针又要负责组织接种疫苗的人手,属地化管理流于形式。
联防联控成员部门,互相扯皮,责任不明确,甚至出现“错位”行事和“多管闲事”的长手臂,最后把接种疫苗时的各种矛盾全推给了接种单位,致使接种疫苗工作人员左不是右不是,这挨骂、那挨骂,甚至出现被人打的危险境地……

更有领导官僚主义思想严重,最后导致接种单位库存疫苗清零非常困难或无法清零,不但要受批、受通报,更重要的是把接种单位和接种人员直接搞惨了。明明冰箱里有库存疫苗放着,现场排了好多人却不给接种疫苗,或者给来的人不接种,出现了接种疫苗还“分级别分等次”的官僚主义现象,导致接种者谩骂四起,甚至出现过激言行、上访等。

疫苗接种程序急需向大众公布

不同厂家生产的疫苗替代和供应问题没有对外公开公布,只是在机制内和行业内公布,群众不相信、不认可。尽管我国现在已获批准上市的疫苗已达5种,但由于各自受生产、批签发先后时间不同,同一地方往往出现供应几个厂家的疫苗,由于疫苗厂家的不同,使群众对疫苗又产生了更多的质疑,很不利于疫苗接种。

各省免疫规划系统急需互联互通 ,方便查询、统计

各省接种系统不互通,无法查证本人实际接种新冠疫苗情况。譬如说:岀外省打工的,肯定所在工厂已组织把新冠疫苗接种了,但由于本人现时不在户口所在地,而本人又被纳入户口所在地接种人数之内,这样,很可能影响到户口所在地接种率(但人不可能回本地来再重复接种疫苗了,此人也不可能两边都算人数)。

针对第二针难预约的问题,21日国务院联防联控机制发布会上表示:国家为各省份调配供应疫苗时,已充分考虑如期接种第二剂次的需求量。各地要做好精准调配,确保第二剂次接种在8周内完成,避免出现打了上针没有下针的情况

部分内容整理自公众号“疫苗与科学”、“疫苗圈”、“上海发布”




精彩推荐


1.普通疾控人的12条避坑指南:句句扎心

公卫人的家园

欢迎关注投稿:gwzyys@126.com

扫码关注我们关注公卫关注健康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