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公卫博士,在医院工作是一种什么体验?

CDC疾控人 2022-05-10

The following article is from Oo碎碎平安oO Author OliviaD

这题我会。


我就是用脚把票投给医院的人,作为科室内唯三的公卫博士之一(其实还蛮多的),简单聊一聊在医院工作多年的感受。


大概情况:临床科室,医技岗位(公卫医师没有处方权,医院不按照医师聘任,这条各省不一),主要工作职责——公卫项目管理(面试的时候说是统计师,管理出生队列来着…)。


↑舟山跨海大桥


先说优点,最大的优点——非临床岗,无夜班,周六日双休,强制加班以及被迫加班的情况很少。不追求职称晋升的话,晚上回家的时间基本属于自己。追求职称晋升的话,需要自觉加班,因为白天那点工作时间,能把份内的事情做完,就算是高效的了。


第二优点——公卫专业做公卫项目,心里比较踏实。这些项目的出发点都是让群体更健康,只要落实到位,老百姓就一定能受益。所以,虽然它不能为个人带来数据、文章、基金(绩效考核指标),但还是非常值得做的,所以心里踏实。【具体有哪些项目,可以百度。】


↑泊船

优点想到了两个,缺点我简单列一下:


第一,假期极少,自由度极低。高校有寒暑假,企业有年假(一般15天),医院第1年2.5天,第2年—第10年每年5天年假,工作满10年增加到10天……真太少了!


第二,不受重视。虽然政府每年都会给公卫项目和人员拨款,但是公卫确实不能额外为医院、科室创收,(没有处方权,没有机会),总有一种“别人努力工作养我们几个”的错觉,所以从上到下,都不怎么重视。很多琐事、杂事,特别“理所应当”的就会落到头上来。


第三,做事难。这里面有几个原因——①读书的时候导师只有一个,指令明确;工作的时候领导有n个,领导需要平衡的东西太多了。②资源有限,医院里不管什么岗位,有没有条件,想升职称,都需要文章和课题。就这么点资源,这么多人,归谁?③刚入职的小萌新,人、人不熟,事、事不熟,话、话也不会说,一个不凑巧还可能被排挤、被挖坑,结合前两条,难上加难。


↑岛上一景

再简单聊几个大家可能比较关心的问题:


1

待遇

试用期(半年)待遇可以说是极差,差的我到现在都没养成看工资条的习惯,(感觉对不起自己),还好家里不靠我赚钱。用新进博士的话讲“工作半年,入不敷出,还得倒贴钱”。这个地域和单位差异有点大,同学在福建,秒杀我。当然过了试用期,会慢慢好起来,不过和企业界是没法比的,毕竟付出没有那么多。


2

职称

博士有的地方是直接定中级,有的要考,考过了定中级。如果不幸硕博期间没有把公卫执业医师证书考下来,那么还得先考执业医师,定职称还要再晚一年。副高、正高需要看工作年限、文章和课题。后面两项做得好,可以提前参评、聘任。做得不好,即便有资格参评,也不会聘任的。


3

压力

工作本身是没有什么压力的,主要压力来自于科研要求。无论你所在的平台如何,有没有启动经费,领导支持与否,有没有前期研究基础,都没得商量。态度不好,数量不够,质量没有超越往年,职称评审就不用想了——延期。不升职称、老老实实做个科员躺平行不行?不行。个人与集体挂钩,一个人没完成指标,带累整个科室。这个压力,结合前面做事难,真的蛮大的。【666】此处羡慕那些给支持的医院,有活干,有草吃。


其他方面,医院存在的问题,到哪里都存在,不再赘述。暂时想到这么多,以上是我个人的一个体验,没有代表性。我相信不同的城市、医院、岗位,绝对是完全不同的感受。


ps:封面图源 pexel,作者Artem Beliaikin,其他为“公主”日常自拍图。


点赞是一种动力 分享是一种美德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