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巴以再爆大雷,是否会引发“中东战争”?

江淳独步 2023-10-25

巴以的事,许久不上镜头了。突然间,两家又打起来。这次,先动手的,显然是巴,巴的哈马斯。(来源:LS海之声)

10月7日,数千枚火箭弹,从加沙呼啸升空,直扑以色列各地。同时,持枪者,从陆、海、空各方向,向以境内突击。以色列,措手不及,挨一闷棍。据传,已有上千人死伤。以总理内塔氏宣布进入战争状态,大量以军集结,报复也已开始。

50年前,10月6日,第四次中东战争,也是突然爆发。那次,以军同样措手不及,挨了阿拉伯军队一闷棍,巴列维防线被瞬间突破。那时,我在部队,从大喇叭中获此消息。但没料到,时间不长,局面大反转,以军将军沙龙,率一支精锐,绕到进攻者身后,断了进攻者补给,从而事实上反败为胜。

此后50年,中东再无全面战争。虽1982年巴以曾在黎巴嫩激烈冲突,但其规模有限,勉强可称局部战争。其他阵仗,最多可称作打仗,级别不够战争。

但这次,以国对哈马斯的突袭,罕见进行了战争动员,可见事态严重,已不是阵仗级别。

周六袭击以色列的哈马斯军事部门的神秘指挥官穆罕默德·戴夫

客观说,哈马斯不是一国,甚至不是巴勒斯坦全部,最多可算是一武装组织。凭其实力,断不能与以国相匹。别看火箭弹挺热闹,最多也就是热闹几天,武装人员的突袭,也不可能持续。但,此时此刻,哈马斯能突然展开如此规模袭击,内涵很深。以,从中嗅出了异味。

对哈马斯,以国从来没掉以轻心。可以说,哈就是以的心腹大患。以的摩萨德,世界顶级情报机构,无时无刻不盯着哈马斯,盯着弹丸之地加沙。多年来,哈的举动,很少能瞒过以。但这次,哈马斯却在以的眼皮下,攒下成千上万枚火箭弹,攒下足以打疼以国的武装,这,让以脊背发凉,头皮发麻。证明哈马斯这个老对手,各方面都升了级。

巴以冲突,放撒哈拉以南,绝不会成全球焦点。巴以冲突扯地球人神经,最大原因在位置。中东,多少年来,是全球油库,是东西方交通要隘。中东每次动荡,油价都会翻红。故尔,此地是真正的是非之地,大国强国博弈之地。此时,巴以战火起,卖油的,一定暗自高兴,买油的,一定心里焦虑。由此,新一轮政治较量,又将展开。以国作战争动员,显然欲迅速打败对手,不让局势有时间发酵、变糟。

现在看,哈马斯突启战事,一定有背后推手,而且还是强有力的推手。近期,以国与沙特,关系大缓。沙是中东豪强,沙对以的态度转变,足以影响一众中东小国。这种事,对以当然有利,但对另一中东豪强伊朗,相当不利。伊与以缠斗多年,同时,伊与沙也多年不对付,三国关系,彼此斗来斗去。

虽伊与沙近来关系有缓,但伊与以之间,则无任何缓和可能。此时沙与以转变关系,对伊绝非良讯,若沙与以实现合作,中东之局,一定改写,伊国战略态势,恶化无异。巴以突然冲突激化,某种程度,可以激化阿拉伯世界与以国的矛盾,牵制沙与以,使局面复杂化。对此,伊当然愿意看到。相信,以进行战争动员,也是看到了这一层意思。

中东,大概是地球上最不省心之地。中东的战略平衡,维持已久。此次巴以冲突,大概率改变不了大势。哈马斯,不会赢,而且付出的代价,要大过任何过去的付出。此次冲突,时间也不会太长。

本次巴以冲突国际站队表态情况

支持以色列:英国、美国、加拿大、法国、德国、印度、意大利、澳洲、巴西、阿根廷、西班牙、乌克兰、阿尔巴尼亚、波黑、克罗地亚、塞浦路斯、捷克、丹麦、匈牙利、荷兰、波兰、挪威、塞尔维亚、拉脱维亚、瑞典、新加坡、日本、欧盟、北约、联合国中东和平进程特别协调员。

支持巴勒斯坦:伊朗、卡塔尔、伊拉克、科威特、黎巴嫩真主党、也门胡塞武装、阿富汗塔利班。

表达克制、敦促停火:埃及、沙特(同时表达了对巴勒斯坦的同情)、土耳其、俄国、马耳他、阿曼(同时表达了对巴勒斯坦的同情)、阿联酋。

中国驻以使馆发布安全提醒,此外官方尚未就巴以冲突本身表态。

延伸阅读

哈马斯宣布处决人质!哈马斯一领导人被定点清除!以总理:报复才刚刚开始
巴以战事:伤亡超5600人;美国航母出动;真主党介入
残酷袭击后,国际社会和以色列应该吸取什么教训?
揭秘大规模袭击背后主谋,哈马斯神秘指挥官穆罕默德·戴夫

江淳:哈马斯与以色列战争是野蛮与文明的搏杀

阿拉法特的财产:恐怖生意,投资高手
哈马斯:人类文明的瘟疫
哈马斯的腐败与以军的新战略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