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佘双好 马桂馨:新时代高校思想政治工作的主要成就、 基本经验与发展趋势

佘双好 马桂馨 思想理论教育 2023-03-12
点击标题下「蓝色微信名」可快速关注

新时代高校思想政治工作的主要成就、
基本经验与发展趋势

佘双好 马桂馨

(武汉大学 马克思主义学院,湖北 武汉 430072)


摘   要全国高校思想政治工作会议召开五年来,各地各高校积极探索思想政治工作新模式,构建思想政治工作新格局,推动高校思想政治工作改革发展和全面进步,取得了明显的成绩。主要体现在对高校思想政治工作地位的认识进一步提升,思想理论教育和价值引领工作进一步加强,课堂教学主渠道的协同性进一步增强,高校思想政治工作格局进一步完善,高校思想政治工作领域和载体进一步拓展,高校思想政治工作力量建设发生根本变化。高校思想政治工作积累了宝贵的经验,如领导重视、重点突出、理念先行、制度跟进、责任明确、协同推进等。新时代高校思想政治工作的发展呈现出整体化、主导性、贯通性、法治化、现代化、全员化的发展趋势。

关键词新时代 高校思想政治工作 主要成就 基本经验 发展趋势



2016年12月召开的全国高校思想政治工作会议,是新中国成立以来高等教育发展史上具有里程碑性质的重要会议。习近平总书记在会议上的重要讲话,从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全局的战略高度聚焦高校“培养什么样的人、如何培养人以及为谁培养人”这个根本问题,对高校思想政治工作提出了一系列新理念新思想新观点,为新时代高校思想政治工作的改革创新指明了方向、提供了根本遵循和行动指南。2016年12月颁布的《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新形势下高校思想政治工作的意见》(以下简称《意见》)是指导新时代高校思想政治工作创新发展的纲领性文件。五年来,各地各高校积极探索思想政治工作新模式,构建思想政治工作新格局,推动高校思想政治工作高质量发展和全面进步,取得了明显成绩,积累了宝贵经验,为新时代深化高校思想政治工作改革创新奠定了坚实基础。


一、新时代高校思想政治工作的主要成就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面对新时代的新形势和新挑战,高校思想政治工作必须坚持改革创新。五年来,高校思想政治工作积极回应挑战,主动谋划和积极推动高校思想政治工作创新发展,取得了明显进展和成绩。

1.  对高校思想政治工作地位的认识进一步提升

改革开放以来,高校思想政治工作在科学化、专业化和规范化方面取得了长足的进步,但也出现了《意见》提到的“有的地方和高校对思想政治工作重视不够,存在重智育轻德育、重学术轻思想政治工作、重科研轻课堂教学的现象”。针对这些问题,《意见》指出:“加强和改进高校思想政治工作,事关办什么样的大学、怎样办大学的根本问题,事关党对高校的领导,事关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后继有人,是一项重大政治任务和战略工程。”习近平总书记指出,“要坚持把立德树人作为中心环节,把思想政治工作贯穿教育教学全过程,实现全程育人、全方位育人,努力开创我国高等教育事业发展新局面”,[1]并要求“党委要保证高校正确办学方向,掌握高校思想政治工作主导权,保证高校始终成为培养社会主义事业建设者和接班人的坚强阵地”。[2]五年来,习近平总书记围绕高校思想政治工作发表了一系列重要讲话,中共中央及中宣部、教育部下发了一系列加强和改进高校思想政治工作的配套文件,高校思想政治工作被纳入意识形态工作责任制的重要内容,成为高校巡视巡查的重要指标。高校思想政治工作被提升到全局性、整体性、战略性的高度,有效改善了有些地方和高校在办学方向上存在模糊认识,对高校发展目标的把握不到位的状况,高校思想政治工作一度被削弱、不受重视的局面有了根本改观,对高校思想政治工作地位和作用的认识明显深化。

2.  思想理论教育和价值引领的工作进一步加强

坚定正确政治方向和鲜明价值导向是高校思想政治工作的核心任务。“我们的高校是党领导下的高校,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高校,办好我们的高校,必须坚持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3]五年来,高校思想理论教育和价值引领工作得到进一步加强。一是马克思主义理论教育得到高度重视。中共中央出台了《加强新时代马克思主义学院建设意见》,教育部先后多次修订《马克思主义学院建设标准》。马克思主义理论学科被列入“双一流”学科和重点学科,在高校增设马克思主义理论本科专业成为专业建设的重要亮点。在广大学生中,学习马克思主义理论、为一生奠定科学理论基础成为课程学习和课外社团活动的热点。二是用党的创新理论铸魂育人明显加强。党的十九大把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确立为党必须长期坚持的指导思想并庄严地写入党章;第十三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第一次会议通过的宪法修正案,把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载入宪法,实现了党和国家指导思想的与时俱进。五年来,高校着力推进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进教材、进课堂、进学生头脑工作,在全国重点马克思主义学院开设“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概论”课,开展各种类型和形式的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研习活动,学习和研究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成为时代潮流。三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培育和践行日益深入。五年来,高校以培养担当民族复兴大任的时代新人为着力点,通过教育引导、舆论宣传、文化熏陶、实践养成等方式,促进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内化于心、外化于行,广大学生勤学、修德、明辨、笃实,积极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使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影响“像空气一样无所不在、无时不有”。[4]

3.  高校课堂教学主渠道的协同性进一步增强

课堂教学是学生学习的主渠道。现代社会学生获取知识的途径固然很多,但课堂学习更具有基础性和系统性。改革开放以来,高校在深化改革和全面开放的进程中取得了长足的进步和发展,但在发展过程中也带来了重学术轻教学、重智育轻德育、重教书轻育人等问题,课堂教学主渠道建设受到不同程度地弱化。针对这些问题,五年来,高校思想政治工作加强课堂教学主渠道建设,强化思想政治理论课(以下简称“思政课”)的引领作用,引导其他课程与思政课同向同行,加强课堂阵地管理,课堂教学主渠道发生深刻变化。一是课堂教学主渠道地位受到重视。习近平总书记在全国高校思想政治工作会议上明确要求,高校要履行人才培养的职责,首先教师要回归课堂、用足用好课堂,要求广大教师要敬畏讲台、珍惜讲台、热爱讲台,把更多时间和精力投入到课堂教学中去,认认真真讲好每一堂课。课堂教学受到高度重视。二是思政课教学得到明显加强。为加强思政课教学,习近平总书记亲自主持召开学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座谈会,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下发《关于深化新时代学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改革创新的若干意见》及配套文件,教育部下发《新时代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工作基本要求》,重新修订《思想政治理论课建设标准》,制定《“新时代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创优行动”工作方案》《深化新时代学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改革创新先行试点工作方案》等,思政课教学受到高度重视。三是其他课程与思政课同向同行的问题有了明确载体。针对其他课程重智育轻德育的问题,习近平总书记明确指出:“其他各门课程都要守好一段渠、种好责任田,使各类课程与思想政治理论课同向同行,形成协同效应。”[5]教育部制定了《高等学校课程思政建设指导纲要》,为其他各类课程开展思想政治教育提出指导性意见,并且在高校设立课程思政建设中心,引导高校其他课程开展思想政治教育。四是课堂教学阵地得到有效管理。为了防止高校以人文素质课程代替思政课程,改变人文素质课程开设过于随意和混乱的问题,要求高校规范开设各类人文素质课程,对人文素质课程教育教学进行规范管理;有效巩固高校阵地建设,切断错误思想观点的传播渠道。

4.  高校思想政治工作格局进一步完善

思想政治工作应该是全方位,无处不在、无时不在的,做好高校思想政治工作,需要构建全员、全过程、全方位育人(以下简称“三全育人”)的“大思政”工作格局。五年来,高校思想政治工作格局发生了深刻变化。从高校内部工作格局来看,《意见》明确把坚持全员、全过程、全方位育人作为高校思想政治工作的基本原则,要求把思想价值引领贯穿教育教学全过程和各个环节,形成教书育人、科研育人、实践育人、管理育人、服务育人、文化育人、组织育人的长效机制。为构建高校思想政治工作大格局,中共教育部党组专门印发了《高校思想政治工作质量提升工程实施纲要》,从课堂育人、科研育人、实践育人、文化育人、网络育人、心理育人、管理育人、服务育人、资助育人、组织育人等十个方面构建育人体系,将推进“三全育人”综合改革作为提升高校思想政治工作质量的重要抓手,纳入评估体系标准和高校思想政治工作体系建设任务的衡量指标,推动实现人人育人、时时育人、事事和处处育人。教育部办公厅印发了《关于开展“三全育人”综合改革试点工作的通知》,在全国高校开展“三全育人”综合试点工作,遴选高校“三全育人”综合改革试点区、综合改革试点高校和综合改革试点院(系)。“三全育人”综合改革试点的推行,高校“一站式”空间的建设,一体化育人格局的形成,有效促进了多维度、广范围、立体化的高校思想政治工作格局的形成。五年来,“三全育人”的理念和模式得到广泛认同,在高校初步建立起党委统一领导、党政齐抓共管、有关部门负责的“大思政”工作格局。从高校与外部关系格局来看,高校思想政治工作既与社会、家庭相互作用和影响,与中小学德育密切关联,还与教育主管部门和各地区各部门为高校思想政治工作营造的社会环境存在密切关系。五年来,高校思想政治工作外部环境构建得到充分重视,中宣部、教育部出台了《新时代学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改革创新实施方案》等文件,统筹推进大中小学思政课一体化建设,高校与社会、家庭的联系得到明显加强和改善,各地各部门领导重视高校思想政治工作、关心和支持高校思想政治工作的氛围明显加强,“全党全社会努力办好思政课、教师认真讲好思政课、学生积极学好思政课的良好氛围”[6]正在逐渐形成。

5.  高校思想政治工作领域和载体进一步拓展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思想政治工作从根本上说是做人的工作,必须围绕学生、关照学生、服务学生,不断提高学生思想水平、政治觉悟、道德品质、文化素养,让学生成为德才兼备、全面发展的人才。”[7]伴随着大学生生活领域、活动范围的拓展,高校思想政治工作的作用领域也逐渐扩展。随着思想政治工作从课堂向日常化的转变,高校思想政治工作领域从思想政治教育教学、科研、实践等专门领域延伸到学校管理、服务、文化、组织等其他领域。当代大学生作为互联网的“原住民”,行为习惯和思维方式深受网络影响,网络思想政治教育已然成为高校思想政治工作的重要场域,要充分利用网络新媒体和新技术使思想政治工作活起来,实现“面对面”与“键对键”相结合,有效提升思想政治教育的亲和力和针对性。积极关注家庭经济困难学生的学习生活状况,高校思想政治工作及时将资助育人纳入高校思想政治工作育人体系,明确了推进高校思想政治工作作用领域向高校资助育人拓展的新思路。关注大学生心理素质、促进学生身心健康和谐发展,心理健康教育备受重视,将心理咨询师纳入高校思想政治工作队伍。五年来,高校思想政治工作逐渐向网络领域、资助领域、心理领域不断拓展和延伸,作用领域覆盖学校生活的方方面面,实现了从理论到实践、从现实到虚拟、从显性到隐性、从直接到间接等的新拓展。

6.  高校思想政治工作力量建设发生根本变化

高校思想政治工作是全员和全方位的,并不仅仅是思想政治工作专门力量所从事的专门工作。在全国高校思想政治工作会议上,习近平总书记不仅对高校思想政治工作队伍充分肯定,并提出明确建设要求,“保证这支队伍后继有人、源源不断”,[8]而且对全体教师提出“要加强师德师风建设,坚持教书和育人相统一,坚持言传和身教相统一,坚持潜心问道和关注社会相统一,坚持学术自由和学术规范相统一”[9]的要求。五年来,高校思想政治工作力量发生深刻变化。一是高校教师队伍建设得到明显加强。教育部先后出台了《关于全面深化新时代教师队伍建设改革的意见》《关于全面落实研究生导师立德树人职责的意见》《新时代高校教师职业行为十项准则》《高校教师师德失范行为处理的指导意见》《关于加强和改进新时代师德师风建设的意见》《关于加强博士生导师岗位管理的若干意见》《关于加强新时代高校教师队伍建设改革的指导意见》等政策文件,教师立德树人责任、意识和能力得到明显提高。二是高校思想政治工作专门队伍数量明显增加。《意见》明确规定思政课教师、辅导员师生比,并要求配备组织员。截至2021年11月底,登记在库的全国高校思政课专兼职教师超过12.7万人,其中专职教师超过9.1万人,思政课师生比1∶350的规定基本达标。截至2021年9月,全国高校共有专兼职辅导员21.87万人,比2017年增加了7万人,综合师生比达1∶171。[10]三是专门队伍结构优化,素质明显提升。教育部出台专门措施保障思政课教师学历提升和后备人才培养。部分高校成立党委教师工作部、教师发展中心,实行青年教师导航计划,开展师德师风建设专项行动,实行专项培训等,大力促进高校思想政治工作队伍建设质量提升。目前“9万多名专职思政课教师中,49岁以下教师占77.7%,拥有研究生以上学历的占72.9%,具有高级职称的占35%。2021年,思政课专职教师中拥有博士学位的有17866人,比2016年增加8486人,增幅达89%。‘高学历、年轻化已成为思政课教师队伍发展新状态。’”[11]高校思想政治工作队伍建设展现新风貌,一定程度扭转了个别教师不能教书育人、为人师表的状况,强化了师德师风建设和思想政治工作队伍建设。


二、新时代高校思想政治工作建设的基本经验


五年来,高校思想政治工作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系列重要讲话和会议精神,推进高校思想政治工作创新发展,深刻地改变了高校思想政治工作的格局和面貌,推动高校思想政治工作取得重大成绩和明显进展,积累了宝贵的经验。

1.  领导重视

“办好我国高等教育,必须坚持党的领导,牢牢掌握党对高校工作的领导权,使高校成为坚持党的领导的坚强阵地。”[12]坚持党的领导是办好我国高等教育的关键,也是做好高校思想政治工作的关键。高校思想政治工作要坚持党的领导,首先体现在领导高度重视思想政治工作。在这方面,习近平总书记提供了领导高度重视思想政治工作,领导亲自主抓思想政治工作,并且持之以恒抓思想政治工作的典范。全国高校思想政治工作会议以后,他多次就高校思想政治工作发表重要讲话,提出明确建设要求,如2018年在北京大学师生座谈会上提出建设思想政治工作体系的要求,2018年在全国教育工作会议上提出思想政治工作模式建设的要求,2019年在学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座谈会上对思政课建设提出要求,2021年在看望参加全国政协十三届四次会议的医药卫生界教育界委员并参加联组会时的讲话中提出要善用“大思政课”的要求。除此以外,习近平总书记在考察相关高校、与大学生座谈、给大学生的回信中,都重点阐述加强高校思想政治工作的问题。正是因为习近平总书记高度重视、以身示范,对加强和改进高校思想政治工作起到了明显的示范带动和促进作用。

2.  重点突出

高校立身之本在于立德树人,要坚持把立德树人作为高等教育的中心环节,把思想政治工作贯穿教育教学全过程,这样才能实现高等教育自身的目标和功能。高校思想政治工作改革和发展要围绕立德树人这个中心环节,把坚定正确的政治方向,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事业建设者和接班人作为根本任务。要坚持不懈传播马克思主义科学理论,为学生一生成长奠定科学思想基础;坚持不懈培育和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引导师生做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坚定信仰者、积极传播者、模范践行者;坚持不懈促进高校和谐稳定,培育理性平和的社会心态;坚持不懈培育优良校风和学风,使高校发展做到治理有方、管理到位、风清气正。五年来,高校把理想信念教育放在首位,加强马克思主义理论教育,特别是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教育,在全国重点马克思主义学院开设“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概论”课;把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作为高校思想政治工作的重要内容,坚持贯穿结合融入,落细落小落实,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融入教书育人全过程。

3.  理念先行

高校思想政治工作是一项复杂的系统工程,需要在深刻认识和深入把握的基础上,运用先进的理念加以推进。五年来,高校思想政治工作之所以取得重大成就,一条成功的经验就是有先进的理念,用先进的理念推动工作实践。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做好高校思想政治工作,要因事而化、因时而进、因势而新。要遵循思想政治工作规律,遵循教书育人规律,遵循学生成长规律,不断提高工作能力和水平。”[13]要把思想政治工作贯穿教育教学全过程,实现全程育人、全方位育人。《意见》提出坚持党对高校的领导,坚持社会主义办学方向,坚持全员、全过程、全方位,坚持遵循教育规律、思想政治工作规律、学生成长成才规律,坚持改革创新等加强和改进高校思想政治工作的基本原则,为推动高校思想政治工作改革和发展明确基本遵循,为新时代高校思想政治工作运行提供指导。正是在先进理念的引导下,高校思想政治工作把思政课建设与其他课程建设结合起来,把课堂教学主渠道建设与日常思想政治工作主阵地建设结合起来,把学校小课堂与社会大课堂结合起来,把现实“面对面”教育与网络“键对键”教育结合起来,把显性教育与隐性教育结合起来,形成了“三全育人”的工作格局和融入式、嵌入式、渗入式的思想政治工作模式,构建了政府、学校、家庭、社会相配合,大中小学相衔接的思想政治工作大格局。

4.  制度跟进

高校思想政治工作不仅要有先进的理念指导,还需要对高校思想政治工作进行制度设计,做好新时代高校思想政治工作的顶层设计。五年来,中央及各部委印发各类高校思想政治工作制度文件30多个,这些文件涉及高校思想政治工作的各个领域,可以分为以下几类:一是关于高校思想政治工作体系建设的文件,教育部等八部门印发的《关于加快构建高校思想政治工作体系的意见》对理论武装体系、学科教学体系、日常教育体系、管理服务体系、安全稳定体系、队伍建设体系和评估督导体系等提出明确的任务要求;二是关于课程建设的文件,如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关于深化新时代学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改革创新的若干意见》,教育部《高等学校课程思政建设指导纲要》,中宣部、教育部《新时代学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改革创新实施方案》等,对学校思政课、课程思政进行整体设计;三是关于队伍建设的文件,对思政课教师、辅导员、研究生导师提出明确要求,并对所有高校教师提出师德师风建设要求;四是关于基层组织建设的文件,如《普通高等学校学生党建工作标准》《高校党建工作重点任务》《中国共产党普通高等学校基层工作条例》,对基层组织建设作出明确规定;五是关于阵地建设的文件,如中共中央办公厅《关于加强新时代马克思主义学院建设的意见》,教育部《普通高等学校马克思主义学院建设标准》(2017年本和2019年本)等,切实加强了马克思主义教育阵地建设;六是关于资源保障建设的文件,如教育部、国家文物局《关于充分运用革命文物资源加强新时代高校思想政治工作的意见》,教育部《高校思想政治工作专项资金管理暂行办法》等文件。上述这些文件规定,为推进新时代高校思想政治工作作了顶层设计。

5.  责任压实

要使高校思想政治工作由“虚”变“实”,真正落实到位,必须压实主体责任。五年来,高校思想政治工作成为加强党的全面领导的重要抓手,被列入中央和地方对高校开展巡视督查的重要内容,也是党委(党组)意识形态工作责任制监测的重点。与此同时,教育部加大思想政治工作责任清单落实检查力度,每年要求高校提出明确要解决的思想政治工作任务清单。比如,在对高校思政课教师按照师生比1∶350配备问题上,教育主管部门对思政课教师的配备态度坚决,一抓到底,对于没有达到标准的学校进行约谈,限期配齐,凸显了国家政策和法令的严肃性,强化政策落实的权威性。各高校将思想政治工作列入学校意识形态工作责任制、政治巡视、重点建设工作任务清单,纳入高校领导班子考核、领导干部述职评议的重要内容,层层分解,压实思想政治工作责任。责任明确,层层压实,层层传导,为高校思想政治工作取得明显进展创造了良好的条件。

6.  协同推进

高校思想政治工作是全方位的工作,需要协同各方面教育因素、教育资源、教育力量、教育影响,形成思想政治工作合力和“大思政”工作格局。五年来,高校思想政治工作被提升到整体全局的地位,把立德树人作为高校的中心环节,把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人才作为高校的核心建设指标。既强调高校的社会主义性质和方向,又注重培育担当民族复兴大任时代新人的综合素质;既注重高校思想政治工作主渠道建设,又强调高校思想政治工作渠道拓展;既强化思政课建设,又要求其他课程与思政课同向同行;既重视专门思想政治工作的质量和水平提高,又倡导融入式、嵌入式、渗入式思想政治教育的协同效应;既注重思想政治工作专门力量建设,又对全体教师提出明确要求;既注重高校思想政治工作内部建设,同时又推动全社会关心支持高校思想政治工作,形成了良好的思想政治工作环境和氛围。高校思想政治工作的整体谋划、系统设计、协同推进,形成整体思想政治工作合力,是五年来高校思想政治工作的一条基本经验。


三、高校思想政治工作的发展趋势


五年来,高校思想政治工作的明显成效和进展为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奠定了坚实的基础,积累了有益的经验,也昭示着高校思想政治工作新的发展趋向。

一是整体化发展趋势。五年来,高校思想政治工作已经被提升到全局性高度,立德树人已经成为高校中心工作,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已经成为关乎党和国家长远发展和实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长治久安的战略性问题。高校思想政治工作作为党对高校领导的重要体现和重要抓手,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高校的特色和优势,深深地植根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高校之中。高校思想政治工作并不是外在于整个高等教育的因素,而是整个高等教育的有机组成部分,高校思想政治工作应汇集学校内部各种教育内容、教育资源、教育力量、教育影响,协同国家、社会、家庭各种力量,集聚社会各界人力资源、育人资源、载体资源、保障资源等,形成整体综合的思想政治工作优势。

二是主导性发展趋势。五年来,高校思想政治工作在强化思想理论教育和价值引导,加强马克思主义理论教育,特别是用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铸魂育人,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营造风清气正的网络生态,培育自尊自信、理性平和、积极向上的社会心态,建设文明健康的校园文化等方面取得明显成效。高校意识形态领域局面有了明显改观,在高校一度出现的马克思主义被弱化、被边缘化、空心化的问题有了根本性扭转。今后,还需要进一步提升高校思想政治工作主导性,加强思想政治工作主导性建设,在多元中立主导,在多变中立主流,在双向互动中立主体,实现高校思想政治工作主导性发展。

三是贯通性发展趋势。五年来,高校思想政治工作在提升质量和水平的同时,主动拓展工作领域,逐渐从专业思想政治教育领域向各类领域拓展和延伸,形成融入式、嵌入式、渗入式的新模式,呈现出全员、全过程、全方位的发展态势。在新的历史条件下,高校思想政治工作要在推动专门化建设,提升思想政治教育质量和水平的同时,把思想政治教育贯穿高等教育全过程,“推动其他教职员工和思政课教师相辅相成……推动思想政治工作贯通人才培养体系,发挥融入式、嵌入式、渗入式的立德树人协同效应”。[14]贯通性体现了新时代高校思想政治工作的内在要求和发展趋势。

四是法治化发展趋势。五年来,高校思想政治工作在制度化、法治化建设上迈出了坚实步伐,形成了相对明确和完善的制度体系。《中国教育现代化2035》明确提出了“提高教育法治化水平,构建完备的教育法律法规体系,健全学校办学法律支持体系”,[15]进一步推动教育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的要求。教育部印发了《关于进一步加强高等学校法治工作的意见》,为坚持和完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教育制度体系,推进高校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促进依法治教、依法办学、依法治校提出明确任务。如何在高校思想政治工作已经形成的制度和规定的基础上,实现高校思想政治工作法治化,是高校思想政治工作发展的基本趋向。

五是现代化发展趋势。五年来,高校思想政治工作充分运用现代化信息手段,运用新媒体新技术使思想政治工作“活”起来,推动思想政治工作传统优势与信息技术高度整合,增强时代感和吸引力,使高校思想政治工作形态发生深刻变化,高校思想政治工作日益现代化。新技术发展、新教育理念、新的教学方式和教学手段以及学生新的生活方式和生存样态的变化,也从客观上对高校思想政治工作发展提出明确要求。充分运用现代化技术,更新高校思想政治工作理念,丰富思想政治教育内容,创新思想政治教育方法手段,推进高校思想政治工作现代化,是高校思想政治工作发展的趋势。

六是全员化发展趋势。五年来,高校思想政治工作在加强思想政治工作专业力量建设,配齐配强思想政治工作专业力量的同时,“充分调动一切积极因素,广泛团结一切可以团结的力量”,开展全员思想政治教育,高校思想政治工作力量从专门部门专职工作人员、思政课教师拓展到学校党政工作人员、职能部门服务人员和各学科教职人员等全校教职员工共同参与;从高校自身力量建设到各级党委和政府、各高校、各有关部门协同配合,全社会共同推进,使工作力量构成发生了深刻变化。高校思想政治工作的开展需要专业化的专门力量作为引领、示范、带动,同时也需要其他力量与专业力量同向同行,形成协同效应。没有专业思想政治工作主体的作用,思想政治工作难以深入开展和有效实现,没有其他力量的同向同行,形成合力,思想政治工作也是有限的、局限的,思想政治工作需要各方面共同努力才能实现。全员化体现了高校思想政治工作的发展趋势。


参考文献:

[1][2][3][5][7][8][9][12][13]习近平谈治国理政,第2卷[M].北京:外文出版社,2017:376,379,377,378,377,380,379,379,378.

[4]习近平谈治国理政,第1卷[M].北京:外文出版社,2018:165.

[6][14]习近平.思政课是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关键课程[J].求是,2020(17).

[10][11]教育部召开发布会,介绍5年来贯彻落实全国高校思政会精神工作成效——格局性变化 历史性成就[EB/OL].http://www.moe.gov.cn/fbh/live/2021/53878/mtbd/202112/t20211208_585667.html.

[15]中共中央国务院印发《中国教育现代化2035》[N].人民日报,2019-02-24.


(《思想理论教育》2022年第02期)




思想理论教育长按关注,获取更多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