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如何联系潜在的导师并参加面试

学位论文写作 学位与写作 2022-07-15

如果你想找到一名愿意指导你读研的导师,你可能需要考虑如下问题:1)如何了解导师的相关信息?2)我如何着手准备?3)我可以同时联系多名导师吗?4)给导师的第一封联系邮件有什么讲究?5)导师不回复怎么办?6)面试时要注意什么?


为了回答这六个问题,英国伦敦大学医学院和英国帝国理工学院的三名教师发表了一篇如何向指导教师寻找研究机会的文章(Daniyal J.Jafree,2016)。  


Daniyal J.Jafree et al  (2016)

这篇文章指出: 
  • 通过检索系统找到并阅读潜在导师的一些最新出版物是明智的做法这不仅让你对他们的专业有了更好的了解,而且如果你和他们建立了联系,这也显示了你的承诺。

  • 在邮件中,提到你对导师研究领域的兴趣,以及你为什么要在他们的实验室里进行研究,例如,你可以提到你读过的他们发表的文章。

  • 第一封联系邮件十分重要,接下来的第一次会面也十分重要


本文综合8篇国外文献对本问题的看法,并结合国内一些实际情况,分三部分介绍一些建议。这些建议仅供参考,因为不同人看问题角度可能不一样、读研目标可能不一样、价值取向可能不一样。 

内容提要

一. 如何联系潜在导师

1.1. 准备一封让潜在导师能轻松阅读的邮件1.2. 邮件内容安排可按四段构成1.3. 如何等待答复1.4 如何选择导师

二. 如何面对面试环节

2.1. 自我介绍2.2. 面试常见的问题与准备

三. 还有哪些可以注意的

3.1. 建议不要在邮件中对潜在导师进行评价3.2. 在邮件中应限定对自己的个人介绍3.3. 避免给自己设套 3.4. 沉着应对疑难问题参考文献



一. 如何联系潜在导师

 

大多数情况下,我们要么通过参与潜在导师实验室的工作或其它形式的直接接触来明确读研意愿,要么通过邮件来联系潜在导师。这里仅介绍与邮件联系相关的一些建议。申请读研的邮件看似简单,实际上需要特别用心。


1.1. 准备一封让潜在导师能轻松阅读的邮件
首先要求邮件的主题明确,指出邮件的目的是申请读硕、读博还是两者可选。发件人一定要写上自己的真实姓名,用昵称会让一些潜在导师觉得不正式。尽量使用正规单位的邮箱,以避免邮件被送入到垃圾邮箱。
在邮件的正文部分,尽可能用短的篇幅,提供最必要的信息,一些详细信息应放在附件之中。

如果有必要提供附件,应避免悬挂大型附件切忌将附件使用压缩格式。每份附件的文件名以标题命名(如简历),尽可能用pdf格式。

要知道,需要了解详细信息的潜在导师,往往会使用手机阅读邮件太大的附件、被压缩的附件和特殊格式的附件,都会使得第一次打开的尝试失败或者耗费很长的时间,不利于在同等情况下被优先考虑。

对于一些作品类附件(如发表的论文),本身比较大,可以在第一封邮件提及,指出如果需要再另行发送

1.2. 邮件内容安排可按四段构成

首先选择合适的称谓,不确定时可简单“尊敬的XXX老师”。建议将正文邮件分成四段来介绍,分别涉及个人基本信息个人特长与兴趣点询问潜在导师的意向结尾

个人基本信息: 用几行字对自己个人的基本情况进行介绍,包括学习和/或研究经历的介绍。更详细的基本信息应放到简历之中。

特长与兴趣点指出自己有什么特长,接着关联到自己感兴趣的潜在导师的研究方向。询问潜在导师的意向:询问潜在指导教师是否愿意接纳自己的申请,并询问潜在导师有什么建议。比如说,如果不能被考虑,是否愿意推荐到其他导师。结尾:先谢潜在导师抽时间阅读你的邮件,接着指出期望成为其学生或者获得进一步沟通的机会,最后可以给出自己的手机等快速联系方式,并交代你提供了什么附件。虽然手机号在简历中提供,但在正文邮件中给出有利于潜在导师从手机直接复制号码来与你联系。

各段的措辞需要来回斟酌,要求言简意赅、表述准确。 


1.3. 如何等待答复

如果收不到答复,一般情况下是因为你的联系邮件写得很不好,或者个人情况完全没有竞争力。潜在导师不回应,不能完全理解为缺乏基本诚意。事实上,大部分导师有许多事情要做。


短信、电话、微信、邮件等是获取信息的主要来源。当一名导师每日收到的信息和通知太多后,不去看一些信息(邮件)是自然的事情。


然而,也不排除有一些其它情形导致没有看到,例如:邮件被送到了垃圾邮箱,邮件被“掩埋”在收件人最近收到的电子邮件里面,邮件没有到达对方邮箱,对方邮箱满了


无论出现何种情形,正常做法是,在自己设定的最后期限内如果没有得到回复,再发一个邮件提醒。如果很久没有回复,可以试探给潜在导师的座机打电话。不仅如此,同时联系不同单位的导师也是合情合理的。



1.4. 如何选择导师

这个问题很容易产生歧义,因此比较确切的回答反而比较敏感。这本身是一个双向选择的问题,且不是像挑水果一样可以挑选的问题。


如果确保不故意从字面来寻找歧义,可以这样认为:作为学生,一般不太可能有能力“正确地”挑选导。识别好马都需伯乐,哪怕可以让试骑。更何况不存在让谁试的导师。既然不能试,我们事先怎么可能知道谁对自己来说是“好”导师?


虽然如此,还是有一些方向性的选择可以参考。例如,如果目标是去企业工作,也许应事先了解一下哪些导师与企业有合作。如果未来想留在学术界,可以参考贾弗里等人(Daniyal J.Jafree et al  2016)的建议,通过检索系统找到并阅读潜在导师的一些最新出版物。事实上,一些人的选择可能有其它目标。


即使“正确地”选择了符合我们目标期望的导师,还面临该导师是否选择自己的不确定性。即使落实了事先认为的理想导师,读研过程是否一定是自己期待的那样,还会与许多因素有关。


二. 如何面对面试环节

 

如果得到了面试机会,那么就需要提前准备自我介绍和可能需要回答的问题,因为自我介绍和回答问题一般是面试的两个基本环节。特殊情况下,会有笔试来替代或补充面试,相关要求则会从通知中看到。


2.1. 自我介绍
一般会给5分钟左右的时间进行自我介绍。有的单位要求用PPT介绍,有的则可以口头介绍。这个自我介绍与联系导师的邮件中的自我介绍有差别,因为现在要面对一个委员会,而不是一名潜在导师。

自我介绍的五个建议内容 

1)我是谁、从哪里来:我的姓名、年龄等,我有什么适合做研究的个性特征,我来自哪所大学、哪个院系、哪个专业等。如果觉得有必要,也可以简要介绍能证明我经历过素质熏陶的其它背景事实2) 我要来哪里、为什么要来这里:指出期望进入哪个研究室跟随哪位老师从事哪个方向的硕士或博士研究,必要时简要介绍要来这里读研的原因。在介绍原因时,可以指出这里的方向、氛围和研究特色等符合自己的兴趣、特长、目标与理想等。3) 证明自己能来这里的基本条件是什么:介绍在读学历的课程成绩(必要时给出排名)、学习过哪些基础与专业课程(重要课程指出成绩)、参加过或者正在参加什么研究工作(必要时指出发表了什么文章、设计了什么产品、获得过什么奖励等)。4) 证明应被优先考虑的特长是什么:介绍基础知识是否具有深度或广度,介绍是否有一些专业与工作技能,如编程能力、动手能力、写作与阅读能力,介绍是否具备其它与目标研究方向相关联的特长,如研究能力、深入理解专业知识的能力。如果开展过研究,对研究的问题的深入程度和产出进行介绍。如果仅仅只有课程学习可以介绍,则对核心专业课程的重点知识进行描述,以表明理解问题的深度。5) 读研的目标是什么:简要介绍读研期间希望有什么成绩,毕业后是否期望从事与目标研究方向相关的学术研究或应用研究,是否想在学术界谋职,是否想为某个方向某个领域做出贡献等。


2.2. 面试常见的问题与准备

面试小组的提问一般不会事先给出标准,而是随意性地提问。虽然如此,这些问题一般归属于四个方面:课程知识类问题、研究相关类问题、你来这里的目的、你未来的打算有的问题虽然你在自我介绍中已经给出了答案,但被问及时应当作新问题回答,因为面试小组通常面对许多学生,他们无法记忆我们的每一句介绍。

1) 课程知识类问题

面对尚未开展本科毕设工作的本科生,课程知识问题是最常见问题

面试前应复习一些重要课程的知识,可以提前了解一下会有哪些课程的知识会被问到。如果问到没有学过的课程问题,简单回答没有学习过如果问到学习过但一时答不出来的问题,可以先说一声“请允许我思考一下”,再依据情况进行回答,确定答不出来后可以简单回答说“对不起,我可能需要进一步学习才能回答这个问题”。一些有利于做学问的基础或技能,如数学能力、计算机编程能力等,也可能被问到。
2) 与研究相关的问题

对于已经开展过研究的学生,尤其是硕士生,一般会被问到与研究相关的问题。

例如,问用到了什么方法、得到了什么结果、结果有什么意义、是如何解决问题的。

对于期望开展的工作,可能会问到有什么想法,或者告诉你这项工作会关联到什么知识(如某方面的数学知识)和技能(如编程能力),从而询问你是否掌握相关的知识和技能。

面试前应梳理一下之前开展的研究工作。如果被问到的相关知识和技能有欠缺,可以表示将选修这方面的课程来加强。


3) 为何选择来这里

有可能被问到为何要来这个学校、这个院系、这个研究室,甚至问为何要找这位导师。此类问题需要提前预备好如何回答。回答时可以指出:

(1)自己已经对这里有了解。

(2)对这里的研究方向感兴趣

(3)这里的研究特色(如基础研究、开发研究等)很符合个人特长

(4)这里的氛围和在学术界的影响符合自己的长远目标。


4) 读研期间的打算和未来职业规划可以指出自己期望从事什么样的研究,获得什么样的能力和实现什么样的目标。未来职业规划是指获得目标学位后有什么打算,是期望在学术界谋职位、在企业谋职位、还是有其它打算(自谋职业、政府、中小学教师)。

三. 还有哪些可以注意的

 

招生面试过程中还有一些值得注意的地方,下面仅指出其中的几个方面。

3.1. 建议不要在邮件中对潜在导师进行评价
我们知道,评价是一种裁判行为,是一种评委行为因此,作为学生,建议别在邮件中对潜在导师的水平与为人进行评价。再说,我们本身是来接受是否有资格读研的评判的,不能反过来评判潜在导师。
另一方面,我们对所联系的潜在导师并不了解,在不了解的情况下还进行评价,会给潜在导师这样的印象:在编造事实或者用道听途说的方式下结论。
最后,在这样一封不是以写评语为目的的邮件中,对导师进行评价会给人印象,邮件没有实质性内容


3.2.  在邮件中应限定对自己的个人介绍


邮件的正文中只介绍与你申请做学问相关的意愿、自身条件与潜质不少同学会强调各种各样的信仰、爱好与倾向,以试探潜在导师是否更倾向于招收学术兴趣以外的学生。

其实,不管我们面对的潜在导师是谁,他招收研究生的目的是希望过来做学问。因此,必须很明确自己是申请跟着导师做研究的。研究生,就是做研究的学生。当然,如果有一些学术以外的个人特长,如音乐与体育才能,可以在附上的简历中单独提及

3.3. 避免给自己设套 

 

为了展示自己多才多艺,在面试时可能会介绍自己拥有实际上并不熟悉的知识或业余爱好。这有可能给自己设套了。


例如,在个人介绍时可能提到自己爱好足球,这会给面试小组追问与足球相关的知识的机会。如果自己根本就不能回答与足球相关的知识,就会造成不好的印象。


因此,挑那些你有经历和擅长的知识和爱好介绍,以便被追问细节时,能较好地回答。不提那些不着边际的兴趣爱好。



3.4. 沉着应对疑难问题


在面试时,我们有时会面对一些疑难问题,使得我们难以回答。 例如,可能被问私人性质的问题(家庭情况、出国意向等)、是否还申请了别的地方。


其实,任何疑难问题都不一定是特别重要的问题,面试小组最终会依据面试时反映的水平和适合做研究的潜质来判断是否有资格读研。


如果问及是否联系了别的地方,正确回答是,如实回答


参考文献

Robert Hickey, How to Address a Professor, Assistant Professor,  Associate or Any Other Type of Professor, http://www.formsofaddress.info/Professor.html

Laura E. Buffardi, Emailing Future Ph.D. Advisors,  https://www.psychologytoday.com/us/blog/grad-school-guru/201410/emailing-future-phd-advisors

CJA Bradshaw,  How to contact a potential PhD supervisor,   https://conservationbytes.com/2015/04/01/how-to-contact-a-potential-phd-supervisor/

What is a Personal Statement? https://www.gradschools.com/get-informed/applying-graduate-school/essay-writing/what-personal-statement

Personal Statement Examples for Graduate School. https://www.gradschools.com/get-informed/applying-graduate-school/essay-writing/graduate-school-personal-statement-examples

Top 10 Graduate School Interview Questions. https://www.gradschools.com/get-informed/applying-graduate-school/graduate-school-interview/graduate-school-interview-questions

PhD Interview Questions.   https://www.findaphd.com/advice/finding/phd-interview-questions.aspx, Last updated   09/02/2017

Daniyal J.Jafree, Katharine Whitehurst, Shivanchan Rajmohan,How to approach supervisors for research opportunities,Annals of Medicine and Surgery,Volume 10, September 2016, Pages 110-112



(完)

撰文 | 学位论文写作工作组
排版 | 琳月
校对 | 白博士,苗,萱

||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