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刘须宽:归根到底是中国化时代化的马克思主义“行”

      马克思主义是我们立党立国、兴党兴国的根本指导思想

  “六个必须坚持”深刻揭示了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理论品格和鲜明特质,是党和人民继续推进理论创新的基本出发点,是深刻理解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金钥匙”

  只有根植本国、本民族历史文化沃土,马克思主义真理之树才能根深叶茂
  旗帜引领方向,真理凝聚力量。党的二十大报告指出:“实践告诉我们,中国共产党为什么能,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为什么好,归根到底是马克思主义行,是中国化时代化的马克思主义行。”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的最新成果,是 “当代中国”的马克思主义、“二十一世纪”的马克思主义,前者体现中国化,后者体现时代化,前者体现文化涵养的历史厚重与博大,后者体现为中国人历久弥新的志气、底气、骨气与胸怀天下的勇气,充盈着浓郁的中国风、深厚的华夏情、浩然的中华魂。必须学深悟透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弄清思想走势与来龙去脉,揭示其中的哲理、道理与学理,努力成为运用中国化时代化的马克思主义的行家里手。

归根到底是马克思主义行

  没有革命的理论,就没有革命的行动。马克思主义自诞生以来,就以其真理的光芒照耀着人类探索历史规律和实现自身解放的道路。习近平总书记指出,“拥有马克思主义科学理论指导是我们党鲜明的政治品格和强大的政治优势”。《共产党宣言》宣告了现代资产阶级所有制必然灭亡,社会主义必然胜利。“如果不同时使整个社会一劳永逸地摆脱一切剥削、压迫以及阶级差别和阶级斗争,就不能使自己从进行剥削和统治的那个阶级(资产阶级)的奴役下解放出来。”无产阶级要么成为资本主义机械化大生产中一个异化的处于悲惨境地的为资本家赚钱的工具,要么成为资本主义制度的掘墓人,并最终成就自身的解放和自由。“马克思主义行”的关键就在于给无产阶级带来解放自身的希望,给予了人类走向美好未来的方法论。马克思主义一经传播到中国,中国人民就获得了精神主动,中国的无产阶级革命就有了方向和旗帜。100多年来,我们依靠马克思主义在古老的东方大国创造了人类历史上前所未有的发展奇迹。马克思主义正确指引党和人民,人民真诚信仰马克思主义,马克思主义的命运早已同中国共产党的命运、中国人民的命运、中华民族的命运紧紧连在一起,它的科学性和真理性在中国得到检验,它的人民性和实践性在中国得到充分贯彻,它的开放性和时代性在中国得到充分彰显。

  实践证明:马克思主义是我们立党立国、兴党兴国的根本指导思想。一个民族要走在时代前列、始终保持开拓奋进,就一刻不能没有理论思维,一刻不能没有正确思想指引。2021年6月25日,在十九届中央政治局第三十一次集体学习时的讲话中,习近平总书记强调:“中国共产党为什么能,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为什么好,从根本上说,是因为马克思主义行。”几天之后,在天安门城楼上,习近平总书记在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大会上的讲话中指出:“中国共产党为什么能,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为什么好,归根到底是因为马克思主义行!”将“从根本上说”完善为“归根到底”,更加凸出了理论溯源的彻底性。2022年1月11日,习近平总书记在省部级主要领导干部学习贯彻党的十九届六中全会精神专题研讨班开班式上发表重要讲话强调:“马克思主义之所以行,就在于党不断推进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并用以指导实践。”2021年11月党的十九届六中全会通过的《中共中央关于党的百年奋斗重大成就和历史经验的决议》指出:“党之所以能够领导人民在一次次求索、一次次挫折、一次次开拓中完成中国其他各种政治力量不可能完成的艰巨任务,根本在于坚持解放思想、实事求是、与时俱进、求真务实,坚持把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同中国具体实际相结合、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相结合,坚持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坚持一切从实际出发,及时回答时代之问、人民之问,不断推进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2022年7月,在省部级主要领导干部“学习习近平总书记重要讲话精神,迎接党的二十大”专题研讨班上的讲话中,习近平总书记再次指出:“实践告诉我们,中国共产党为什么能,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为什么好,归根到底是马克思主义行。”“归根到底是马克思主义行,是中国化时代化的马克思主义行”的新论断,进一步深刻诠释了中国共产党“能”、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好”与马克思主义“行”之间的辩证关系,并将“化”的过程内聚到马克思主义之内,实现了从对客体依附的“宾格”性状向“主体自觉”“主体自发”“理论自觉”的“主格”性状的一次重要转换、重大的思想自觉的跃升,中国化时代化的马克思主义,相当于在时间和空间上对马克思主义进行两次“化”形、二次重构、涅槃升华。

牢牢把握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金钥匙”

  马克思主义世界观、方法论是共产党人观察问题、解决问题的“尚方宝剑”“望远镜”与“显微镜”。党的二十大报告指出:“继续推进实践基础上的理论创新,首先要把握好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世界观和方法论,坚持好、运用好贯穿其中的立场观点方法。”并将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世界观和方法论概括为“六个必须坚持”:坚持人民至上、坚持自信自立、坚持守正创新、坚持问题导向、坚持系统观念、坚持胸怀天下。这六点深刻揭示了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理论品格和鲜明特质,是党和人民继续推进理论创新的基本出发点,是深刻理解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金钥匙”,是深刻领悟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实现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的新的飞跃的关键,是把握中华文化和中国精神的时代精华的主脉,是理解党和人民实践经验和集体智慧的结晶的重要方法论。人民是历史的创造者、历史发展的推动者,是历史的剧作者,也是历史的剧中人。坚持人民至上,“江山就是人民、人民就是江山”是贯穿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一条红线;自信是中国共产党的基因底色,自立是中华民族不断走向强大的重要原则,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生动体现着中国人自立自强、自信独立的求索精神,彰显着坚持走自己的路的坚定信心;手握伟大真理、脚踏人间正道、从事着前无古人的伟大事业,守正才能不迷失方向、不犯颠覆性错误,创新才能把握时代、引领时代。以习近平同志为代表的中国共产党人,敢于说前人没有说过的新话,敢于干前人没有干过的事情,坚持守正创新,以新的理论指导新的实践,是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鲜明标识;“一个行动胜过一打纲领”,看准、回答并指导解决问题是理论的根本任务,每个时代总有属于它自己的问题,中国的问题必须由中国人自己来解答。坚持问题导向,是党的十八大以来党治国理政的突出特点,也是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鲜明风格,敢于啃硬骨头、拆利益固化的藩篱、整治“四风”、重拳反腐、重塑人民军队等方面,无不如此;系统观念是辩证唯物主义的认识论和方法论,也是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突出特征。党的十八大以来,面对错综复杂的国际形势、艰巨繁重的改革发展稳定任务,习近平总书记领航掌舵,坚持系统思维,全局谋划,统筹“两个大局”、统揽“四个伟大”、统筹推进“五位一体”总体布局、协调推进“四个全面”战略布局,对党和国家事业发展作出科学、完整、系统、前瞻的战略部署;大道之行,天下为公。中国共产党是为中国人民谋幸福、为中华民族谋复兴的党,也是为人类谋进步、为世界谋大同的党。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以海纳百川的胸襟,鲜明提出并深刻阐发了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的倡议,提出全球发展倡议、全球安全倡议、积极倡导弘扬全人类共同价值,凸显了中国特有的大国风范和大国担当。

深刻把握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世界观和方法论

  推进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是一个追求真理、揭示真理、笃行真理、发展真理的过程,“两个结合”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进程中的重要经验总结和规律凝练,习近平总书记是倡导和践行“两个结合”的理论创新典范,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是坚持“两个结合”的最新理论成果。实践充分证明,历史和人民选择马克思主义是完全正确的,中国共产党把马克思主义写在自己的旗帜上是完全正确的,坚持把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同中国具体实际相结合、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相结合,不断推进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是完全正确的,历史和人民选择习近平同志领航掌舵,确立习近平同志党中央的核心、全党的核心地位,确立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指导地位是完全正确的。“两个结合”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和中国精神时代化的独特组合,马克思主义深刻改变了中国,中国也极大丰富了马克思主义,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时代精华、中国精神的当代谱系和中国共产党百年奋斗实践也在反哺马克思主义,使马克思主义真理的力量具有融入更多民族的个案化、个性化特质和广泛世界化的现实途径。“结合”逻辑就是一个不断“中国化时代化”的具体展开过程,马克思主义既激活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也为我们指明了出路,马克思一方面批判旧中国:“一个人口几乎占人类三分之一的大帝国,不顾时势,安于现状,人为地隔绝于世并因此竭力以天朝尽善尽美的幻想自欺。这样一个帝国注定最后要在一场殊死的决斗中被打垮……”另一方面,马克思也坚信东方可以建设社会主义的美好未来。党的二十大报告提出:要“把马克思主义思想精髓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精华贯通起来、同人民群众日用而不觉的共同价值观念融通起来,不断赋予科学理论鲜明的中国特色,不断夯实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的历史基础和群众基础,让马克思主义在中国牢牢扎根。”实践证明:只有根植本国、本民族历史文化沃土,马克思主义真理之树才能根深叶茂。

  不断谱写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新篇章,是当代中国共产党人的庄严历史责任。习近平总书记指出:“百年成就无比辉煌,百年大党风华正茂。我们完全有信心有能力在新时代新征程创造令世人刮目相看的新的更大奇迹。”从马克思主义的理论特质来看,定于一尊、一成不变的套路并不存在,科学社会主义基本原则必须同本国具体实际、历史文化传统、时代要求紧密结合起来,在实践中不断探索总结,才能展示基本理论的强大生命力与时代的适应性。我们要学精悟透用好马克思主义的世界观和方法论,体现历史担当、展示历史主动,深刻把握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世界观和方法论,坚持用马克思主义观察时代、把握时代、引领时代,回答中国之问、世界之问、人民之问、时代之问,要特别重视挖掘中华五千年文明中的精华,把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同马克思主义立场观点方法结合起来,坚定不移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用鲜活丰富的当代中国实践来推动马克思主义发展,用宽广视野吸收人类创造的一切优秀文明成果,坚持在改革中守正出新、不断超越自己,在开放中博采众长、不断完善自己, 不断提出真正解决问题的新理念新思路新办法,不断深化对共产党执政规律、社会主义建设规律、人类社会发展规律的认识,在坚持“两个结合”中不断开辟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新境界。

作者:刘须宽  中国社会科学院马克思主义研究院意识形态与社会思潮研究室主任、副研究员
来源:《内蒙古日报》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