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五一假期不能错过的事

刘郁 郁言债市 2023-06-06


1

全球资产表现


全球债市方面,五一假期期间世界重要经济体收益率普遍下行。美国方面,债券利率先上后下,2年期及5年期品种均下行3bp,十年期品种基本持平;欧洲方面,法国及德国国债收益率下行显著,10年期法债下行4bp,10年期德债下行6bp;日本方面,央行决议宣布后短端收益率变化不大,10年期日债上行3bp。




全球股市方面,五一假期期间各大重要指数普遍小幅回调(5月2日相对4月28日),下跌幅度多在1%-2%的区间。其中标普500及纳斯达克指数分别下滑1.20%及1.19%;恒生指数小幅波动,上涨0.20%;日经指数则上涨1.04%。


若将区间起点回溯至年初,全球各大重要指数均为上涨,其中科技股成分较高的纳斯达克指数年初至今涨幅达到15.42%,法国CAC40指数及德国DAX指数也分别上涨11.96%及11.78%。



商品市场,能源方面,4月中旬以来原油价格持续下挫,4月28日至5月2日期间,布伦特原油及WTI原油期货价格跌幅分别为5.31%及6.67%,同期北美天然气价格跌幅也达到了7.38%。农产品方面,豆油、大豆及小麦价格均出现下滑,其中小麦价格跌幅达到4.25%,玉米价格则上涨0.43%。金属方面,贵金属价格在短暂横盘后,在五一期间迎来小幅上涨,COMEX黄金及白银价格分别提升1.30%及1.47%,工业金属中,镍价上涨1.96%,锌价则下跌2.24%。



汇率方面, 4月中旬以来,市场对美联储加息预期一度升温,美元指数小幅走强,五一假期期间指数上行幅度为0.28%。同期,美元与世界各国货币汇率保持相对稳定,其中美元兑澳元的汇率下跌幅度最大,为0.65%;美元兑英镑的汇率增幅最大,为0.74%;美元兑离岸人民币汇率小幅波动,上涨0.11%。





2

海外重要事件


海外主要有三条线索,一是全球制造业-贸易景气度延续低位;二是美国通胀数据,对美联储后续加息的影响;三是美国中小银行危机继续发酵


(一)全球制造业-贸易景气度延续低位

韩国和越南出口同比延续负增长。4月韩国出口同比-14.2%,前值-13.6%;越南出口同比-17.2%,前值-13.2%。指向全球贸易仍处于放缓过程中。其中,韩国出口连续7个月负增长,连续14个月逆差,很大程度上受到全球半导体需求下行的拖累。



美国ISM制造业PMI连续第六个月低于荣枯线。4月ISM制造业PMI 47.1%,较3月反弹0.8pct。就业、新订单和产出分项出现不同程度反弹。但ISM制造业PMI已连续六个月低于50%,持续萎缩时间为2009年以来最长。


美国4月Markit制造业PMI终值50.2%,初值为50.4%,较3月的49.2%环比回升1.0pct。




二)美国最新数据指向通胀压力仍较大


美国就业成本指数涨幅扩大。据美国劳工部,2023年一季度美国就业成本指数(ECI)季环比1.2%,高于市场预期的1.1%,前值由1.0%上修为1.1%。ECI是美联储主席鲍威尔关切的通胀指标,其环比涨幅扩大指向美国薪资增长较为强劲,通胀仍将保持高位。



美国PCE物价指数高于预期。3月PCE物价指数同比4.2%,高于市场预期的4.1%;核心PCE物价指数同比4.6%,与市场预期持平。美国制造业PMI指向通胀压力边际上升。4月ISM制造业物价分项上行4.0pct至53.2%,是近9个月的最高点。



美国3月JOLTS职位空缺数959万个,为2021年4月以来最低,前值997.4万人(修正值)。JOLTS职位空缺数下降,指向劳动力市场降温。不过职位空缺数仍较疫情之前高出约200万。


在通胀压力居高不下的同时,美国核心耐用品订单环比下跌。3月美国耐用品订单环比增长3.2%,主要受飞机订单的拉动。剔除飞机非国防资本的耐用品订单环比-0.6%,跌幅大于初值-0.4%。耐用品订单下滑往往指向企业和消费者对经济缺乏信心,不过其环比波动也往往较大。


美联储将在5月4日凌晨发布利率决议,市场预期此次会议加息25bp(Fed Watch概率为89.3%),预期6月会议不再加息(Fed Watch概率为88.8%)


(三)美国中小银行危机继续发酵


美国第一共和银行关闭由摩根大通收购其存款和绝大部分资产。5月1日,加利福尼亚州金融保护和创新局宣布关闭美国第一共和银行,由银行业监管机构美国联邦储蓄保险公司进行接管。当日,美国联邦储蓄保险公司与摩根大通签订相关协议,由其收购第一共和银行的所有存款和绝大部分资产。摩根大通等多家银行,曾在今年3月为第一共和银行提供300亿美元的流动性支持,但近期第一共和银行危机继续发酵,导致其股价暴跌(从2月末的123美元跌至4月末的3.5美元),最终被关闭。


摩根大通公告收购的第一共和银行资产包括大约1730亿美元的贷款和大约300亿美元的债券,同时获得第一共和银行约920亿美元的存款,包括多家大型银行在近期提供的300亿美元存款。摩根大通没有收购第一共和银行的企业债和优先股。


第一共和银行是今年以来美国第三家被关闭、接管的区域性银行。从资产规模来看,截至2022年底,第一共和银行资产规模在美国商业银行中排名第14位,领先于硅谷银行(第16位)及签名银行(第29位)。在美国的本轮中小银行危机中,美国储户倾向于将资金转移至大型银行,这进一步加剧了中小银行的流动性风险。


(四)其他新闻


欧元区发布一季度GDP,环比增长0.1%,前值-0.1%;同比增长1.3%,前值1.8%。


日本央行议息会议暂时维持刺激措施,并取消利率指引指向政策将更为灵活。日本央行维持利率和YCC政策不变,短端基准利率维持在-0.1%,长端10年期国债收益率目标维持在0%附近。将2023财年GDP增速预期由1.7%下调至1.4%,并将核心CPI预期由此前的1.6%上调至1.8%。




3

国内重要事件


(一)出行:假期前三天日均旅客运输量基本持平2021同期,21个城市平均地铁客运量高于往年同期


出行方面,假期前三天日均旅客运输量基本持平2021年同期。4月29日至5月1日(劳动节假期前3天),全国铁路、公路、水路、民航预计发送旅客总量15932.4万人次,日均发送旅客总量5310.8万人次,相对2021年五一假期的日均发送旅客量略低0.7%。


其中铁路预计日均发送旅客1783.1万人次,较2021年五一假期上升13.6%,较2019年五一假期上升22.4%;公路预计日均发送旅客3240万人次,较2021年五一假期下降7.2%;水路预计日均发送旅客111.4万人次,较2021年五一假期下降2.7%;民航预计日均发送旅客176.3万人次,较2021年五一假期上升1.8%。



五一期间,国内人流活跃度已高于2021和2022年同期。根据百度全国迁徙指数,4月29日-5月2日,全国迁徙规模指数日均为1080.43(2022年同期为338.01,2021年为713.86),较2021年同期增长51.3%。



市内地铁客运量方面,21个城市平均地铁客运量已高于往年同期。4月29-30日,21个城市平均地铁客运量为368万人次/天,较2022年同期(五一假期前两天)上升163%,较2021年同期上升15.4%。



(二)消费:五一假期旅游人次预计超过19年同期


1. 旅游人次预计恢复至19年同期104%


中国旅游研究院预测数据,今年“五一”假期旅游人次预计达2.4亿人次,恢复至19年同期104%。预计创造1200亿元以上旅游收入,恢复到19年的83%。(实际增幅等待文旅部发布数据)


携程发布《2023年五一出游数据报告》显示,“五一”假期用户飞行距离达四年巅峰,出游半径较去年同期增长25%;跨省酒店预订占比超7成;同时,国内景区门票量同比增长9倍,较2019年“五一”增长超2倍;出境游订单同比增长近7倍。


重点城市和景区方面,四川:四川省文化和旅游厅消息,四川全省纳入统计的829家A级景区在假日前4天,累计接待游客2019.39万人次,实现门票收入2.44亿元,同比分别上升70.33%和127.68%,较2019年同期分别增长37.83%和32.29%。


浙江:4月29日总订单量同比2022年五一首日增长1697%,对比2019年五一首日增长81%。首日酒店订单量同比去年增长1400%,景区门票同比增长2029%。


湖南:“五一”假期前三天,全省各市州旅游接待大幅增长。全省共纳入假日统计监测单位953家,累计接待游客838.39万人次,同比增长249.06%,实现营业收入10.88亿元,同比增长288.91%。


大理:五一假期前三天,大理州共接待旅游者210.84万人次,同比增长363%。


峨眉山:截至5月1日下午6点,峨眉山景区累计接待游客127442人次,同比2022年增长231.98%,较2019年同期增长56.72%。


海昌海洋公园:“五一”前三天接待游客近50万人次,较2019年同期增长逾60%。


西湖景区:5月1日(假期第三天),西湖景区接待客流量80.85万人次,比2019年同期增长13.30%;其中收费公园客流量为24.07 万人次,较2019年同期增长49.97%。


黄山:五一小长假首日,黄山市各景点接待游客17.37万人次,同比增长432.22%。



2. 重点餐饮企业销售额同比30%+

重点零售和餐饮企业销售额方面,据商务部监测,4月29日和5月1日,全国重点零售和餐饮企业销售额分别同比增长21.4%、15.6%。

商品和餐饮消费方面,4月29日,全国重点零售企业通信器材销售额同比增长30.5%,服装、鞋帽、金银珠宝、烟酒销售额同比分别增长20.9%、17.6%、17.4%和16.8%。重点餐饮企业销售额同比增长36.9%。

5月1日,重点零售企业汽车、服装、化妆品、金银珠宝销售额同比分别增长 25.1%、24%、19.9% 和 9.6%。重点餐饮企业销售额同比增长61.7%

3. 五一假期前四天累计电影票房较2021年同期上升24%


电影票房方面,4月29日-5月2日,五一假期前三天累计电影票房为13.1亿,较2021年同期(五一假期前四天)上升24%,较2019年同期下降8.9%。其中,《人生路不熟》和《长空之王》位列前二,排片占比均超过25%,其次是《这么多年》与《灌篮高手》。




(三)地产销售:4月29日-5月2日,30大中城市商品房日均成交较2022年同期下降22.3%


4月1-28日,30大中城市商品房日均成交43.31万方,较2022年同期上升34.4%,较2019年同期下降22%。


4月29日-5月2日(五一假期前四天),30大中城市商品房日均成交11.20万方,较2022年同期下降22.3%,较2019年同期下降40%。


此外,据CRIC监测,4月30个城市商品住宅成交1642万平方米,环比下降27%,同比增长37%,虽然单月成交量略好于去年同期,但仍显著低于2019-2021年同期水平,市场复苏动能略显不足。



(四)国内政策


1. 地产相关


上海实施多子女家庭住房公积金支持政策:家庭最高可贷144万元。


  • 自2023年5月1日起,符合上海市住房公积金租赁提取规定的多子女家庭,可按照实际房租支出提取住房公积金。符合本市住房公积金贷款规定的多子女家庭购买首套住房,最高贷款限额(含补充公积金最高贷款限额)在本市最高贷款限额的基础上上浮20%。

  • 个人最高贷款限额为60万元,缴交补充住房公积金的,最高贷款限额在上述限额基础上增加12万元;家庭最高贷款限额为120万元,缴交补充住房公积金的,最高贷款限额在上述限额基础上增加24万元。


广州:生育二孩及以上的家庭(至少一个子女未成年)使用住房公积金贷款购买首套自住住房的,住房公积金贷款最高额度上浮30%。


  • 4月28日,广州住房公积金管理中心发布关于公开征求《广州住房公积金管理中心关于贯彻落实二孩及以上家庭支持政策的通知》意见的公告,拟明确:生育二孩及以上的家庭(至少一个子女未成年)使用住房公积金贷款购买首套自住住房的,住房公积金贷款最高额度上浮30%。其他贷款条件及要求依据广州市住房公积金贷款政策执行。


广州:创新开展“一手房带押过户”。


  • 4月28日晚,市规划和自然资源局网站发布了《关于创新开展“一手房带押过户”的通告》。

  • 《通告》明确,全市范围内已办理在建工程抵押的预售商品房,以及已办理新建商品房首次登记和抵押权设立登记的持证商品房(即一手现房),在完成房屋带押销售及网签等事项后,当事人可向不动产登记机构申请办理“一手房带押过户”相关业务。


2.《求是》杂志刊发国务院国资委党委署名文章《深学细悟笃行 为强国建设贡献国资央企力量》


切实抓好服务构建新发展格局战略任务,充分发挥中央企业引领示范和带动作用。国资央企要充分发挥科技创新骨干作用,突出科技产出、科技成果、科技转化、科技产业,加快构建以实效为导向的科技创新工作体系,一体推进科技创新、产业创新和体制机制创新,坚定创新突破信心,从技术供给和需求牵引双向发力,紧盯重点产业链供应链“卡脖子”难题,集中力量开展原创性引领性科技攻关,最大限度形成合力,着力打造原创技术“策源地”。


充分发挥产业发展引领作用,加大新一代信息技术、人工智能、新能源、新材料、生物技术、绿色环保等产业投资力度,在集成电路、工业母机等领域加快补短锻长,增强标准、品牌、商业模式、产业生态塑造能力,加快高端化智能化绿色化转型,优化全球产业链布局,更好支撑带动产业链循环畅通。充分发挥安全支撑保障作用,加强国防科技工业能力建设,推进重要能源、矿产资源国内勘探和增储上产,提升种子自主可控和粮源掌控能力,加大通信等新型基础设施建设投入力度,强化对主干电网、主干管网和国家水网等网络的布局,加快关键大通道和重要枢纽建设,有效发挥支撑托底作用。




   

作者:

刘 郁,SAC 执证号:S0260520010001,SFC CE No.BPM217,邮箱:shliuyu@gf.com.cn



法律声明


请向下滑动参见广发证券股份有限公司有关微信公众平台推送内容的完整法律声明:本微信号推送内容仅供广发证券股份有限公司(下称“广发证券”)客户参考,相关客户须经过广发证券投资者适当性评估程序。其他的任何读者在订阅本微信号前,请自行评估接收相关推送内容的适当性,若使用本微信号推送内容,须寻求专业投资顾问的解读及指导,广发证券不会因订阅本微信号的行为或者收到、阅读本微信号推送内容而视相关人员为客户。
完整的投资观点应以广发证券研究所发布的完整报告为准。完整报告所载资料的来源及观点的出处皆被广发证券认为可靠,但广发证券不对其准确性或完整性做出任何保证,报告内容亦仅供参考。
在任何情况下,本微信号所推送信息或所表述的意见并不构成对任何人的投资建议。除非法律法规有明确规定,在任何情况下广发证券不对因使用本微信号的内容而引致的任何损失承担任何责任。读者不应以本微信号推送内容取代其独立判断或仅根据本微信号推送内容做出决策。
本微信号推送内容仅反映广发证券研究人员于发出完整报告当日的判断,可随时更改且不予通告。
本微信号及其推送内容的版权归广发证券所有,广发证券对本微信号及其推送内容保留一切法律权利。未经广发证券事先书面许可,任何机构或个人不得以任何形式翻版、复制、刊登、转载和引用,否则由此造成的一切不良后果及法律责任由私自翻版、复制、刊登、转载和引用者承担。


您的星标、点赞和在看,我都喜欢!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