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5月转债强韧性优势仍将延续

刘郁 田乐蒙 董远 郁言债市 2023-09-13

摘 要   


回顾4月行情,正股波动进一步加剧,转债韧性凸显。相比于3月行情主要由泛AI、中特估相关行业贡献,本月行情主要来自以金融为代表的稳定行业支撑。截至2023年4月28日,万得全A的4月累计收益率为-1.44%,而中证转债为0.56%,表现明显强于正股。

转债估值层面,4月转债市场各价位估值震荡中有所分化,偏债型品种估值拉伸,而偏股型品种略有压缩。4月的低利率环境、各类机构更加积极的参与转债市场,尤其是银行理财规模止跌回升,共同支撑偏债类转债估值回升。

转债发行人业绩方面,2023Q1转债市场受农牧&电新品种业绩较强支撑,整体业绩回升。但从ROE来看,整体盈利能力仍处于下滑区间。

策略方面,从纯债机会成本角度出发,3月规上工业企业营收稳步回升,利润增速降幅收窄,经济改善迹象一度凸显。不过4月PMI数据指向经济复苏之路仍然漫长。映射到转债市场,考虑到下游消费品业绩已经开始修复,在制造业去库&价格下降的叠加影响之下,部分行业地位占优的中游制造品种或将受益于下游修复传导、以及上游成本压力放缓。此外,地产销售仍处于弱复苏进程,主题品种交易价值仍存。

根据我们发布的《利率债赔率已低,胜在流动性》,5月利率或保持中性,资金波动或略大于4月。结合4月28日政治局会议表述整体偏中性,转债机会成本或仍处于较为合意的水平,转债估值仍有较强支撑。值得注意的是,在纯债环境未发生显著变化的背景下,偏股型品种估值若受正股调整影响下挫幅度较大,则可关注其潜在的修复机会。

此外,对于偏债型品种估值,在各类机构持续买入下,当前性价比较为一般。若蓝盾转债退市违约,引发部分转债参与度相对有限的机构,因转债信用金身被打破,从而清仓式减持转债,则将迎来一定配置价值。
行业及个券方面,其一,经济弱修复,AI等TMT核心品种及中特估相关品种依然值得关注(名单可见正文);其二,政治局会议同样提到的新能源车&充电桩&储能品种,也具有一定关注价值,如银轮转债、大元转债等;其三,即期业绩较强的医药品种(科伦转债、奕瑞转债)、绝对价格占优的光伏品种(隆22转债、通22转债),以及相对稀缺的消费转债(珀莱转债、中宠转2、百润转债);其四,我们可以统计出公募基金持有转债市值占股票总市值的比重变化,从而挖掘出公募基金在今年一季度更为偏好哪些转债正股,如睿创微纳、东材科技等;其五,若价值风格延续,部分银行&券商品种的修复价值也可适当关注。
风险提示。权益市场风格加速轮动、转债市场规则出现超预期调整等。



1

行情回溯:正股波动加剧,转债震荡偏强


回顾4月行情,正股波动进一步加剧,转债韧性明显较强。2023年4月,权益市场延续震荡调整趋势,月内最大回撤为5.18%。相比于前月行情主要由泛AI、中特估相关行业贡献,本月泛AI相关行业内部表现急剧分化,行情主要由金融、稳定等风格支撑。转债市场波动受正股影响略有放大,但仍然体现出较强韧性,月内最大回撤仅为2.54%。截至2023年4月28日,万得全A的4月累计收益率为-1.44%,而中证转债为0.56%,表现明显强于正股。



从4月各行业表现来看,金融、公用、建筑、交运行业转债表现占优,汽车、TMT、部分顺周期转债承压。从权益市场各行业表现来看,金融、公用、交运等稳健价值板块表现相对较强,建筑装饰、石油石化受“中特估”&“一带一路”影响,延续上涨趋势,TMT当中,传媒、通信仍然维持相对强势。从转债行业表现来看,金融、建筑、交运这些板块受正股驱动,表现明显较强。机械主要系精测一期&二期转债大幅上涨所致,建材则主要由天路转债上涨所驱动。在正股显著回调的背景下,计算机板块表现仍相对较强,主要系万兴转债显著上涨支撑。此外,通信、传媒板块缺乏转债核心标的,难以分享正股上涨行情。部分中上游顺周期行业表现依然相对较弱,如有色、化工、煤炭等。而汽车在“价格战”预期的影响之下,跌幅仍居于首位。



转债估值层面,4月转债市场各价位估值在波动中有所分化,偏债型品种估值小幅拉伸,而偏股型品种估值略有调整。4月以来,经济复苏预期出现调整,题材交易较为拥挤,权益市场震荡,对转债市场估值产生外溢影响。不过从纯债机会成本的角度来看,在长端利率、流动性等因素支撑下,转债估值仍具有较强韧性,在月中波动后迅速回升。截至4月28日,80元平价对应的估值中枢为47.15%,相较3月31日环比上升1.19个百分点;100元平价对应的估值中枢为28.55%,环比拉伸0.36个百分点;130元平价对应的估值中枢环比压缩0.42个百分点,至11.37%。


从分位数来看,各价位转债对应的估值水平有所分化,高平价转债估值明显更为温和。以反比例模型估算结果为例,从2017年以来的历史分位数来看,截至2023年5月8日,80元平价价位对应的估值分位点超过90%,90元、100元平价价位对应的估值分位点位于85%附近,110-120元平价价位对应的转债估值分位数位于80%附近,130元平价价位对应的转债估值分位数则明显低于80%。



2

机构行为:纯债支撑下,机构大幅加仓转债


4月纯债机会成本不断下移,增强估值韧性。尽管4月披露的3月金融经济数据依然亮眼,但市场对经济强复苏的延续性存疑。且从地产销售、沥青开工率、票据利率等高频数据来看,4月部分指标较3月环比放缓,资金面也较为宽松,支撑4月长端利率进一步下行突破至2.8%以下,信用利差也快速收窄至近年来相对低位。这意味着,4月转债估值在遭遇股市调整拖累之后,短时间内再度快速反弹,与纯债层面的强支撑密不可分。


4月银行理财规模重拾增势,支撑偏债类转债估值上行。受去年地产&防疫政策调整影响,纯债收益率大幅上行,理财产品净值显著下降,尤其是诸多发行时长较短的产品甚至面临破净压力,从而引发理财产品巨额赎回。固收+理财产品不可避免受到冲击,且去年底转债估值同样受到赎回影响,使得银行理财投资者对于弹性较大的品种偏好程度明显下降。今年以来,固收+理财产品在申购基金产品时,更加偏好低波动产品,在4月的理财规模反弹中,偏债型转债也因此受到更多青睐,估值韧性明显强于偏股型品种。


根据沪深交易所公布的转债持有人结构,我们发现4月各类机构更加积极的参与转债市场。3月各类机构减持上交所转债可能主要系光大转债退出,及其引发的银行转债投资思路变化所致(银行转债集中分布于上交所)。时至4月,随着事件性冲击的消散,基金、企业年金、保险等转债市场核心持有机构已经重新加仓上交所转债。深交所口径下,基金、企业年金、保险增持转债的速度进一步加快,且深交所转债弹性相对较大,更为明显的体现出机构的乐观倾向。




3

业绩:非银、农牧、电新转债业绩较强



截至4月底,转债发行人已悉数披露2022年度报告。我们以存量债作为研究样本,利用整体法对其历史业绩进行统计。从结果来看,2022年存量转债正股整体归母净利润同比增速(下称业绩增速)有所反弹,但营收增速较去年有所回落。同时,我们将金融品种剔除之后发现,转债正股营收增速处于历史中等水平,业绩增速较2021年明显反弹,但仍处于近年来较低位置,指向2022年转债正股业绩虽有所恢复,但盈利能力仍不可避免的处于下滑区间。


从更能反映当前经营状况的今年一季报数据来看,23Q1单季度转债正股业绩相较22Q1有所修复。我们统计了转债正股历年一季度盈利和营收情况之后发现,整体转债正股Q1业绩有所改善,成功实现增长。剔除金融品种的口径下,转债正股23Q1业绩反弹幅度明显较高,超过2022年全年的业绩增速,但营收增速却进一步明显下滑。


考虑到业绩受基数影响较为明显,我们采取更为贴切的净资产收益率(ROE)指标作为转债发行人盈利能力的衡量标准,事实上,相比业绩波动,转债ROE变化与各年宏观环境表现更为相符。2020Q1转债发行人ROE中位数大幅下滑,2021Q1随之显著反弹,2022Q1又明显回落,而2023Q1延续下行趋势,盈利能力进一步下滑。



从权益市场风格对应的单季度业绩增速来看,23Q1稳定&金融&消费风格业绩显著占优,这也解释了除了估值因素之外,为何这些偏价值方向近期涨幅明显较强。周期风格业绩依然较差,但较2022Q4略有修复,这也印证了近期经济仍处于弱复苏的状态。


进一步拆分行业来看,在近期较为热门的TMT行业当中,权益市场计算机、传媒业绩明显较强,通信业绩尚可,仅电子业绩依然处于下行区间。不过,受成分品种差异相对较大影响,计算机转债业绩反而表现最差。交运、传媒、美容护理、军工等转债市场业绩居前的行业,与权益市场对应行业的业绩相比,同样存在较大程度背离,如交运转债主要系南航转债亏损大幅收敛所致。传媒和军工转债业绩体量较小,受基数和个券扰动较大。此外,非银金融、农牧、公用、电新等行业转债业绩居于前列,且与权益市场业绩表现较为匹配。


从板块来看,权益市场下游板块业绩已经开始反弹,如消费(社服、美容、商贸、食饮、家电)、公用事业等,上游板块煤炭、有色资源品业绩相对有韧性,而中游板块,如钢铁、建材、机械、化工等行业业绩可能因下游需求传导存在时滞、上游原材料价格下滑有限,业绩表现较为一般。




个券层面,受篇幅限制,我们在此主要呈现业绩增速&营收增速均超过30%,且存量规模超过5亿元、评级A+及以上的相关转债,主要分布在券商(长证转债、华安转债、财通转债)以及困境反转品种(白电转债、文科转债、南航转债等)。此外,部分光伏品种,如晶能转债、晶科转债的即期业绩也相对较强。




4

策略:估值有韧性,关注题材&即期业绩占优方向



(一)整体方向:利率中性假设下,转债估值有支撑


在当前的转债估值水平下,纯债波动可能带来的外溢影响不容忽视。而从利率的核心影响因素来看,3月规上工业企业营收稳步回升,利润增速降幅收窄,经济改善迹象初现。根据国家统计局,3月全国规模以上工业企业营收同比增长0.6%,扭转了去年11月以来持续下降的局面。3月份规上工业企业利润同比下降19.2%,降幅较1—2月份收窄3.7个百分点。其中,汽车、通用设备等装备制造业利润增速较高,电气水行业利润同样保持快速增长,食饮、家具行业利润也实现增长。


不过,4月PMI数据指向经济复苏之路仍较为漫长。考虑到权益市场结构以金融和制造业为主,我们更多关注制造业PMI。4月制造业PMI 49.2%,相对3月回落2.7百分点。制造业PMI新订单下滑4.8个百分点至48.8%,库存指标同样略有放缓。这一方面意味着,工业企业仍处于触底阶段,另一方面,原材料价格大幅下降,对上游品种业绩或形成拖累。映射到转债市场,考虑到下游消费品种业绩已经开始修复,在制造业去库&价格下降叠加影响之下,部分行业地位占优的中游制造品种或将受益于下游修复传导、以及上游成本压力放缓。



另一方面,地产销售仍处于弱复苏进程,主题品种交易价值仍存。2023年4月,地产销售表现相对一般,弱于今年3月,同时也普遍低于往年同期可比年份。地产链修复,需要地产销售率先迎来显著改善,而地产销售依赖于居民收入预期改善,转化超额储蓄。当下,企业盈利尚未显著改善,居民收入作为相对滞后项,驱动地产链修复仍需一定时间。基于此,当前活跃的主题品种可能并不会迎来系统性压制,AI等TMT核心品种以及中特估核心品种仍然存在一定交易价值。


综上,根据我们发布的《利率债赔率已低,胜在流动性》,5月利率或保持中性,资金波动或略大于4月。结合4月28日政治局会议表述整体偏中性,转债机会成本或仍处于较为合意的水平,转债估值仍有较强支撑。值得注意的是,在纯债环境未发生显著变化的前提下,偏股型品种估值若受正股调整影响下挫幅度较大,则可关注其潜在的修复机会。

此外,对于偏债型品种估值,在各类机构持续买入下,当前性价比较为一般,目前市场的参与机会主要还是来自于正股驱动下的趋势性交易。此外,若蓝盾转债退市违约,引发部分转债参与度相对有限的机构,因转债信用金身被打破,担忧转债违约风险,从而清仓式减持转债,则将迎来一定配置价值。

(二)行业和个券方向:题材&即期业绩占优品种值得继续关注


其一,我们在上文曾提及,利率中性环境下,转债估值有支撑,且经济延续弱复苏进程,主题品种交易价值仍存。结合政治局会议将产业政策置于靠前位置,专门提到人工智能,AI等TMT核心品种及中特估相关品种依然值得关注。


其二,政治局会议同样提到的新能源车&充电桩&储能品种,也具有一定关注价值,如银轮转债、大元转债等。且4月汽车行业价格战热度逐渐消退,库存高位去化稳步进行,整体延续3月底的态势,企稳修复。



其三,即期业绩较强的医药品种(科伦转债、奕瑞转债)、绝对价格占优的光伏品种(隆22转债、通22转债),以及相对稀缺的消费转债(珀莱转债、中宠转2、百润转债)。


其四,近期基金季报也已悉数披露,我们可以统计出公募基金持有转债市值占股票总市值的比重变化,从而挖掘出公募基金在今年一季度更为偏好哪些转债正股。



其五,若权益市场价值风格延续,叠加中特估题材催化,部分银行&券商品种的修复价值也可适当关注。



风险提示:

若海外通胀长时间难以缓解,美联储可能加速紧缩,抑制全球市场需求。若权益市场风格加速轮动,偏股型转债估值可能受到大幅影响。若转债市场规则出现超预期调整,转债市场整体规模或者活跃度可能受到影响。

   

已外发报告标题:《5月转债强韧性优势仍将延续》

对外发布时间:2023年5月8日报告作者:

刘 郁,SAC 执证号:S0260520010001,SFC CE No.BPM217,邮箱:shliuyu@gf.com.cn

田乐蒙,SAC 执证号:S0260520090001,邮箱:tianlemeng@gf.com.cn

联系人:

董  远,邮箱:dongyuan@gf.com.cn


法律声明


请向下滑动参见广发证券股份有限公司有关微信公众平台推送内容的完整法律声明:本微信号推送内容仅供广发证券股份有限公司(下称“广发证券”)客户参考,相关客户须经过广发证券投资者适当性评估程序。其他的任何读者在订阅本微信号前,请自行评估接收相关推送内容的适当性,若使用本微信号推送内容,须寻求专业投资顾问的解读及指导,广发证券不会因订阅本微信号的行为或者收到、阅读本微信号推送内容而视相关人员为客户。
完整的投资观点应以广发证券研究所发布的完整报告为准。完整报告所载资料的来源及观点的出处皆被广发证券认为可靠,但广发证券不对其准确性或完整性做出任何保证,报告内容亦仅供参考。
在任何情况下,本微信号所推送信息或所表述的意见并不构成对任何人的投资建议。除非法律法规有明确规定,在任何情况下广发证券不对因使用本微信号的内容而引致的任何损失承担任何责任。读者不应以本微信号推送内容取代其独立判断或仅根据本微信号推送内容做出决策。
本微信号推送内容仅反映广发证券研究人员于发出完整报告当日的判断,可随时更改且不予通告。
本微信号及其推送内容的版权归广发证券所有,广发证券对本微信号及其推送内容保留一切法律权利。未经广发证券事先书面许可,任何机构或个人不得以任何形式翻版、复制、刊登、转载和引用,否则由此造成的一切不良后果及法律责任由私自翻版、复制、刊登、转载和引用者承担。您的星标、点赞和在看,我都喜欢!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